在中國文壇上,賈平凹無疑是位高產的作家。
自80年代正式馳騁縱橫於文學創作中以來,幾乎都是以每兩年一部長篇的速度大放異彩。
但在眾多充滿鄉土氣息的作品中,有兩部作品卻特殊顯眼。
一是出世即遭16年被禁風波的《廢都》,二是前不久發行出版的新書《暫坐》。
之所以特殊,是因這兩部作品是賈平凹作品行列中少有的城市題材。
作為城市題材的首部作品,充滿頹廢氣息的《廢都》,寫盡了西京城文人背後的荒唐事:那些纏繞不休的男女性愛,更像是賈平凹對頹廢人性的曝光。
可以說:在這座荒廢的情愛圍城中,吹動的是人性的悲涼。
而同是以西京城為背景,以城市題材來創作的新書《暫坐》,則用瑣碎繁潑的字句,呈現出當代都市生存的眾生相。
作品以名為「暫坐」的茶莊為中心,鋪設了十多個經濟獨立卻情感失意的都市女子群像;通過她們在茶莊的來來往往,演繹出五味雜陳的百態人生。
賈平凹筆下的這群女子,表面上風光無限,卻暗自兜藏著各自的孤獨和心酸;她們努力捍衛自己的精神自由,卻也因為各自的慾念,被複雜的社會關係網牢牢縛住!
樹欲靜而風不止!
在喜怒無常的命運撥弄下,這群為「暫坐」而來的女子,最終帶著各自的悲哀再次隱匿於人群,或消亡於塵世!
【因迷亂而暫坐的眾姐妹】
賈平凹筆下的西京城,瀰漫著驅不散的霧霾,踉踉蹌蹌的風颳得葉子譁啦作響。
如同顏色灰淺的天空般,生活在這個城市的人煩躁、憋悶,無處可逃。
在疲乏索味的商業鬧市中,便有了清閒避世的暫坐茶莊。
這是西京城中最高檔的茶莊,最好的茶品在這裡,最精美的茶盞也在這裡;絡繹不絕的訪客更是非富即貴,非仕即文!
可真正為茶莊帶來故事的,是十多位因緣際會的都市女子:
她們身份迥異:有紅木家具的老闆,有康復醫院的老闆,有的開火鍋店,有的做廣告公司…
有著不同行業的資源和經歷的她們,匯聚到暫坐茶莊;儼如在清閒環境中重建了全新的商業世界。
她們或單身或離婚,沒有情感和婚姻的支撐,卻憑藉自己能力,成為了都市最為典型的中上層階級。
眾姐妹一起聚餐吃火鍋,一起放生巨龜,一起幫人搬家,一起打麻將……
可以說,暫坐茶莊是賈平凹為眾姐妹築建的理想王國!
可就如茶莊終究是建立在西京城的繁華處,被周圍熙熙攘攘的現代商業所包圍般,這群看似成功獨立的女子們,卻無法掙脫社會權力結構的網羅,因而被囚困在各種的精神困境和生存困境中。
比如暫坐茶館的老闆海若:
她心底善良,為人誠懇,更是眾姐妹的老大和主心骨;可本來活得清醒透徹的她,卻始終把自己纏繞在政商關係中;用珍貴茶葉和精湛茶具,細心謹慎的打點關係,以企圖得到權勢的護佑。
比如開廣告公司的陸以可:
有著業務渠道的本就不差錢,卻為了能夠在機場附近得到一塊LED的廣告展位,不停送禮組飯局託人辦事;可最後心心念念的廣告位沒有得到,還被迫成為權勢扯皮的調和者。
比如姐妹中的富婆應麗後:
她手裡有23間門頭房出租,光是身價就讓人羨慕不已;可為獲得更多財富,心甘情願以色謀關係;後又以放高利貸來獲利,結果本金收不回來,又被催帳的無賴索要了整整30萬;花錢保平安後,卻依舊甩不掉這些無賴。
她們有著常人難以企及的成就和輝煌,本該活得輕鬆自在,卻又統統被慾念的藤蔓束縛著自由,最後越捆越緊,勒出了各自的痛苦和磨難,像是受傷的青蟲在逼仄的空間中蹦跳和扭曲。
而能夠暫時擺脫那些俗塵慾念和身不由已的地方,就是這座這座優雅清淨的茶莊。
因為茶莊對自己無限的接納和包容,讓她們可以撕掉身份的標籤和偽裝的面具,肆無忌憚的抽菸喝酒,淚流滿面……
這是霧霾瀰漫的西京城中,最能夠療養自己被慾念腐蝕的靈魂的心靈棲息地。
可既是「暫坐」,就無法恆定;這也註定,在無法擺正自己的慾念前,所有以規避或逃離的方式卸下心靈包袱的做法,統統要以承受現實和理想的落差撕扯為代價。
畢竟,愈是妄圖躲避的,反而會帶來具有更大破壞力的反噬災難。
【因暫坐而生的救贖期待】
眾姐妹聚集在暫坐茶莊,除了以談笑風生的方式釋放煩惱,以從逼仄現實中尋找心靈棲息點外,還有一個共同的期盼,那就是都在關心:
活佛什麼時候到?
故事進入主題前,就交代了暫坐茶莊為接待活佛而做的準備。
茶莊老闆海若從未曾露面的吳老闆那裡,得知西域活佛即將進西京城;為此她與吳老闆商議,自己也接待幾天,得到答覆後的海若,便將茶莊二樓裝修成禪房來招待活佛。
此後的日子,眾姐妹都望眼欲穿地等待活佛的到來;以至於不同人物每每出場,都要有人問道:活佛啥時候來?
為了迎接即將到來的活佛,姐妹們還專門租了幾輛房車,做好前去機場迎接的準備。
可戲虐的是,直到故事結尾,賈平凹筆下的這位「活佛」也只是存在眾人期待和念叨中,始終不曾現身。
這樣的描寫方式,倒有種將活佛轉為意念象徵的意義。
如果從這個角度看,眾姐妹期盼的活佛,實則是凸顯了被複雜生存境況所困的眾姐妹,其本能對精神救贖的渴望。
就如應麗後,在得知借出去的高利貸1000萬,本金拿不回來後,心急如焚的她,第一時間是跑到暫坐二樓,虔誠跪請佛像保佑。
而這份望眼欲穿的期盼,實則象徵著現代人物質豐富、思想匱乏、情感困頓、身心焦慮的精神現狀。
所以,不管是迎接活佛也好,還是跪拜佛像也好,都是被慾念束縛的眾女子們,最想因信仰得到的安慰和寬恕。
可最終這份信仰,還是在西京城權力更迭的翻天覆地中,徹底落空和瓦解。
活佛救不了眾人,佛像亦愛莫能助,因為世事風急雨驟,唯有自渡方保平安。
可對於眾姐妹來講,卻放不下因貪嗔而生的滿心慾念,也舍不掉因貪嗔而來的社會關係網;這種痴迷和執拗,便註定自己會在風雨來臨時,無法獨善其身。
因為自己不願放下,卻僥倖依靠信仰獲得心安,等來等去,就成為了一場笑話!
所以,等待活佛的眾姐妹,就如同西方經典戲劇《等待戈多》般,充滿了荒誕、諷刺的色彩。
這種對人性慾念的揭露,才是賈老的高明之處!
【因慾念而消亡的理想王國】
賈平凹形容筆下眾女子與茶莊的關係為:如同身處《紅樓夢》的大觀園。
這也註定她們的命格亦如同曹公筆下的女子,經歷了世事炎涼,聚散無常。
以至於暫坐茶莊的言笑宴宴,最終被消了音;讀著讀著,那萬般的熱鬧就倏忽蒼涼了許多!
市委書記、副市長的相繼落馬,對西京城內的政商關係結構產生了強烈的漩渦;而身處繁華地帶的暫坐茶莊,也因這場政權內部湧動的風雨,有了近乎黑雲壓城的危機感。
先是店員小唐被帶走了,因為曾幫齊老闆給市委書記置換過黃金;
而後老闆海若被帶走了,因為不僅與齊老闆牽扯甚深,就連這暫坐茶莊也是從市秘書長那裡,通過走關係以便宜價格得來的。
可以說,這座為眾姐妹視為心靈救贖王國的暫坐茶莊,也早就與腐朽混亂的是是非非攪和在一起;它從一開始就被束縛在貪念的羅網中,看似繁華地帶的清幽存在,其實從未獨善其身。
所以,這樣的茶莊無法根除眾姐妹的苦楚和磨難,也無法治療眾姐妹被慾念藤蔓勒出的傷痕。
失去了治療意義的暫坐,便只剩下消亡。
於是,在一聲巨大的爆炸聲中,暫坐茶莊成了廢墟。
說來也是匪夷:引發茶莊爆炸的緣由,竟是燒茶水的煤氣忘關掉…
因茶水而生的暫坐,最終又被茶水毀滅;誰能否定這其中的因果循環呢!
當代表理想王國的暫坐茶莊,以廢墟和離散的形式完成了必然的消亡後,也代表了現實與超現實對抗下的慘敗,說明被慾念纏繞和吞噬的人,也註定無法擁有安寧的精神停歇地。
失去了海若的調合,失去了茶莊的依賴;纏繞眾姐妹的慾念繩索,也將這份姐妹情擰成解不開的疙瘩!
嚴念初因無法拒絕「財神爺」王院長的請求,力勸應麗後放貸給王院長朋友;而後又在私心操控下,逃出這場討不回本金的利益糾紛,以至於姐妹倆好好的關係,變得徒然生疏。
向其語因為發現司一楠與徐棲同性關係曖昧,便忍不住與眾姐妹分享;最後被性格要強的司一楠發現,兩人起了口角衝突,關係由密轉淡。
所以,茶館爆炸後,眾姐妹情誼也不復當初:
「先是幾乎同時到期,後來便今天來一撥三四個,明天來一撥五六個;來了,衣著已不再爭鮮奪豔…」
來著來著,慢慢也就散了!短暫熱鬧過後,各自又帶著各自悲哀的宿命隱匿在人群,歡鬧的過往仿佛是命運空落了一場夢!
《暫坐》後記裡引用了一段古文:
「牆東一隙地,可二畝許,誅茅夷險,繚以土垣,垣外雜種榆柳,夾桃花其中。」
這是賈平凹筆下眾女子的生存狀態,也是她們的精神狀態:
她們光鮮靚麗,各自噴吐著芳華的嬌嬈,卻又背負時代的烙印,周旋在夷險的複雜關係中;因無法平衡的雙重矛盾困苦煎熬著。
她們身上的困惑和不如意,是否也是我們自己的真實寫照呢?
我想,賈平凹為小說取名《暫坐》,也是向世人闡述一個道理:
無論何時,都不要因為追逐功名利祿,而迷失了自己的本性。
因為人生本就無常,人性無定!若是貪念這片刻的舒適,倒生出弄巧成拙的困境了。
畢竟,人生就是暫坐一場,是否能夠過得踏實心安,全在自己!
【放在最後的話】
可以說,同為城市題材的《暫坐》,與當年洛陽紙貴的《廢都》是一脈相承的!
兩者都是從慾念角度出發,揭示了特定年代下人們的種種困境。
但《暫坐》不再那麼肆意張揚,這與賈平凹的年齡和閱歷有著必然關係。
年近7旬的他,寫這部作品,更像是對人生的滄桑經歷的回顧和釋然,字裡行間充滿了賈老晚年的通透智慧;以至於慢慢讀來,讓人感慨良多!
人生短暫,且來《暫坐》坐坐!
購物節來襲,也要記得為自己的書架增添部好書;所以,把這部充滿詩意與哲理的《暫坐》,推薦給正在讀文章的你!
只需59元,就能買到賈平凹的這部正版圖書,比市面的暢銷書便宜多了!
喜歡的話,可以點擊連結查看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