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滬粵高考愛出哪些作文題:常帶有哲學思辨,曾允許寫詩歌

2020-11-30 澎湃新聞

2016年高考今天(6月7日)拉開帷幕,在首場開考的語文試卷中,作文題再次引發廣泛關注。而回顧近39年來的高考,作文不僅僅是高考的一部分,更像是一個窗口,投射出厚重的歷史風貌與特色的時代剪影,與每個人或多或少地產生關聯。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選取北京、上海、廣東為代表,整理這三個省份高考自主命題後的語文作文題目,從另一個角度展現中國經濟最發達地區的變遷。

省份自主命題歷史悠久,題型不定互相穿插

上海作為高考改革的先鋒,在1985首次自主命題,要求考生以「知足/不知足常樂」為題寫一篇議論文。隨後,2001年,北京市關於「規則」的話題作文,成為其自主命題後首秀。廣東省則在2004年首次自主命題時,除明確表述以「語言與溝通」為話題寫作外,還增加一則《鬱離子· 馮婦》中記載的故事作為材料。

縱觀三地數以十計的自主命題歷史,材料作文與話題作文的形式在各年份均有分布,

總體數量上看,命題作文頗受青睞。以北京市為例,15年中,共有9次明確寫出「以xx為題」或「關於xx自選角度」的字眼,佔比60%。

近些年,結合材料作文與話題作文特色的「新材料作文」異軍突起,成為出卷者的寵兒。

例如,北京2015年作文先給出材料「在中華民族發展的歷史長河中,從古至今有無數英雄人物:嶽飛、林則徐、鄧世昌、趙一曼、張自忠、黃繼光、鄧稼先......,他們為了祖國,為了正義,不畏艱險,不怕犧牲;他們也不乏兒女情長,有普通人一樣的對美好生活的眷戀。中華英雄令人欽敬,是一代又一代華夏兒女的榜樣」,再要求考生以「假如我與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為題,寫一篇記敘文,就是此類作文題的典型。

其實

很早之前,廣東省就對這類題型「頗為偏愛」,從2004年開始連續8年,除卻2008年,其他年份都採用這種形式。

如今多地接連回歸「新材料作文」,似乎有些「老元素,重流行」的味道。

整體風格中規中矩,北京曾允許寫詩歌

整體上,無論是命題,還是材料,京滬粵三地的高考語文作文都少有深奧難懂、刁鑽晦澀的內容,命題以穩為主,力求讓大多數考生可以「讀懂題目,有料可寫」。其他方面,對考生的限制主要體現在文體必須排除詩歌、作文字數不低於800字。

但也有例外。

在2015年,北京卷作文首次允許考生可以選擇詩歌文體,作為接觸文體限制的一次探索。

其他內容方面,2007年,北京卷要求考生根據對「細雨溼衣看不見,閒花落地聽無聲」 這兩句詩的體會,寫一篇文章。如此詩意而又隨性的要求,讓不少人覺得無從下筆。

尤為印象深刻的是在2009年,同樣是北京卷,直接截取《隱形的翅膀》中的歌詞作為材料,要求考生以「我有一雙隱形的翅膀」為題作文。在歌手張韶涵憑藉此曲亮相當年央視春晚、北京大學時任校長許智宏獻唱此曲勉勵師生之後,全民勵志歌曲《隱形的翅膀》再次引爆話題。大家驚呼出卷人「緊跟潮流」,原唱張韶涵接受採訪時連連表示「非常榮幸」。

三地命題各有特色,學生思辨能力很重要

在高考語文作文題的立意方面,京滬粵三地有明顯的風格差異。

北京作文題往往生活氣息濃厚,鼓勵學生結合想像與實際。如2014年「北京的老規矩」,要求考生在傳統與現代的更迭之中有自己的思考;2013年「愛迪生如何看待手機」,則以發展迅猛的科技作為現實背景進行反思。

上海與廣東的題目則常帶有深厚的哲學思辨。

早在2005年,上海作文題目別出心裁地遴選三個"鏡頭」:武俠小說、流行歌曲、廣告,體現時下風行元素,要求學生對當今的文化生活作一番審視和辨析。2008年,上海命題作文《他們》,引導學生走出個體和小我,學會關注他人和社會。當年滿分作文《他們》驚豔眾人,被眾多專家普遍讚賞。該文章以樸實的文字聚焦農民工二代,真實描繪其生存狀態,文末「他們,終將成為我們」的點睛之筆,至今仍被廣泛引用轉載。

2013年上海卷「更重要的事」與2015年廣東卷「從不同的途徑感知自然」,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思辨能力,辯證地看待問題。但整體上來說,都是要求學生結合自身經歷和生活感受,在行文中體現出對於一些現象的思考。

【廣東卷高考作文題匯總2004—2015】

2015年:不同途徑感知自然

看天光雲彩,能測陰晴雨雪,但難逾目力所及;打開電視,可知全球天氣,缺少了靜觀雲捲雲舒的樂趣。

漫步林間,常看草長鶯飛,枝葉枯榮,但未必能細說花鳥之名,樹木之性;輕點滑鼠,可知生物的綱目屬性、遷徙演化,卻無法嗅到花果清香、叢林氣息。

從不同的途徑去感知自然,自然似乎很「近」,又似乎很「遠」。

要求:1,自選角度,確定立意,自擬標題,文體不限2,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義的範圍

2014年:膠片與數碼時代

黑白膠片的時代,照片很少,只記錄下人生的幾個瞬間,在家人一次次的翻看中,它能喚起許多永不退色的記憶。但照片漸漸泛黃,日益模糊。

數碼技術的時代,照片很多,記錄著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可以隨時上傳到網絡與人分享。它從不泛黃,用不模糊,但在快速瀏覽與頻繁更新中,值得珍惜的「點滴」也可能被稀釋。

要求:1,自選角度,確定立意,自擬標題,文體不限2,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義的範圍

2013年:富翁捐款

有一個人白手起家,成了富翁,他為人慷慨,熱心於慈善事業。

一天,他了解到三個貧困家庭,生活難以為繼。他同情者幾個家庭的出鏡,決定向他們提供捐助。

一家十分感激,高興地接受了他的幫助。

一家猶豫著接受了,但聲明一定會償還。

一家謝謝他的好意,但認為這是一種施捨,拒絕了。

要求:1、自選角度、確定立意,自擬標題,文體不限。 2、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範圍。

2012年:你想生活的時代

醉心於古文化研究的英國歷史學家湯因比曾經說過,如果可以選擇出生的時代與地點,他願意出生在公元一世紀的中國新疆,因為當時那裡處於佛教文化、印度文化、希臘文化、波斯文化和中國文化等多種文化交匯地帶。

居裡夫人寫給外甥女涵娜的信上說:「你寫信對我說,你願意生在一世紀以前.......伊雷娜則對我說過,她寧可生得晚些,生在未來的世紀裡。我以為,人們在每一個時期都可以過有趣而且有用的生活。」

上面的材料引發了你怎樣的思考?請結合自己的體驗與感悟,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選角度,自擬標題,自定問題。②不少於8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襲。

2011年:回到原點

請以「回到原點」為標題,聯繫生活體驗與認識,寫一篇認識。

2010年:與你為鄰

請你聯繫自己的生活體驗和感受,以《與你為鄰》為標題寫一篇文章。

2009年:常識

請寫一篇文章,談談你生活中與「常識」有關的經歷或你對「常識」的看法。

2008年:面對第一次,不要輕易說「不」。

2007年:傳遞

請以「傳遞」為話題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2006年:雕琢心中的天使

一個雕刻家,正在一刀一刀地雕刻一塊尚未成形的大理石,漸漸地,腦袋、肩膀都露出來了,雕出了一個美麗的天使。一個小女孩看到了,問:你怎麼知道天使藏在石頭裡?雕刻家說:石頭裡本沒有天使,但我是用心在雕刻。

請以雕刻心中的天使的為題,寫一篇文章。

2005年:紀念

請以「紀念」為話題,寫一篇文章

2004年:語言與溝通

古時東甌(今浙江南部沿海一帶)人住的是茅屋,經常發生火災,為此痛苦不已。有個東甌商人到晉國去,聽說晉國有個叫馮婦的人善於搏虎,凡是他出現之處,就無虎。東甌商人回去後把這個消息告訴了國君。由於東甌話「火」和「虎」的讀音毫無區別,國君誤以為馮婦善於「撲火」,便以隆重的禮節從晉國請來了馮婦。第二天市場上失火了,大家跑去告訴馮婦,馮婦捋起袖子跟著眾人跑出去,卻找不到虎。大火燒到王宮,大家推著馮婦往火裡衝,馮婦被活活燒死。那個商人也因此而獲罪。(據《鬱離子·馮婦》改編)

上述寓言中的人物由於語言溝通的問題,彼此一再產生誤解,以致馮婦葬身火海。由此可見,語言上的溝通成功與否,有時影響巨大。

請以「語言與溝通」為話題寫一篇文章,可結合個人見聞、感受或學習語言的體會。

【北京卷高考作文題匯總2001-2015】

2015年:

從下面兩個題目中任選一題,按照要求作答。不少於700字。

①在中華民族發展的歷史長河中,從古至今有無數英雄人物:嶽飛、林則徐、鄧世昌、趙一曼、張自忠、黃繼光、鄧稼先......,他們為了祖國,為了正義,不畏艱險,不怕犧牲;他們也不乏兒女情長,有普通人一樣的對美好生活的眷戀。中華英雄令人欽敬,是一代又一代華夏兒女的榜樣。

請以「假如我與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為題,寫一篇記敘文。

要求:自選一位中華英雄,展開想像,敘述你和他(她)在一起的故事,寫出英雄人物的風貌和你的情感。

②《說起梅花》表達了作者對梅花「深入靈魂的熱愛」。在你的生活中,哪一種物使你產生了「深入靈魂的熱愛」,這樣的熱愛為什麼能深入你的靈魂?

請以「深入靈魂的熱愛」為題作文。

要求:自選一物(植物、動物或器物。梅花除外),可議論,可敘述,可抒情,文體不限。

2014年:老規矩

北京過去有許多「老規矩」,如「出門回家都要跟長輩打招呼」、「吃菜不許滿盤子亂挑」、「不許管閒事兒」、「笑不露齒,話不高聲」、「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作客時不許隨便動主人家的東西」、「忠厚傳世,勤儉持家」等,這些從小就被要求遵守的準則,點點滴滴,影響了一輩輩北京人。

世易時移,這些「老規矩」漸漸被人們淡忘了。不久前,有網友陸續把一些「老規矩」重新整理出來貼到網上,引發了一片熱議。

「老規矩」被重新提起並受到關注,這種現象引發了你哪些思考?請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文體不限(詩歌除外),不少於700字。

2013年:愛迪生如何看待手機

科學家:假如愛迪生來21世紀生活一個星期,最讓他感到新奇的會是什麼呢?

文學家:我想,手機會不會讓他感到不可思議呢。

科學家:我同意。手機是資訊時代的一個標誌物,簡直稱得上是一部掌中電腦,豐富的功能一定會讓這位大發明家感到新奇。

文學家:手機的廣泛應用,深刻地影響著人們的交往方式、思想情感和觀念意識,或許這也是愛迪生意想不到的吧。

科學家與文學家各自對手機的看法,引發了你哪些思考、想像?請自選角度,自擬題目,自定文體(詩歌除外),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2012年:火車護路工的故事

老計一個人工作在大山深處,負責巡視鐵路,防止落石、滑坡、倒樹危及行車安全,每天要獨自行走二十多公裡,每當列車經過,老計都會莊重地向疾馳而過的列車舉手致敬。此時,列車也鳴響汽笛,汽笛聲在深山中久久迴響……

大山深處的獨自巡視,莊重的巡禮,久久迴響的汽笛……這一個個場景帶給你怎樣的感受和思考?

請在材料含義範圍之內,自定角度,自擬題目,自選文體(詩歌除外),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2011年:世乒賽包攬金牌的討論

鹿特丹世乒賽結束後,師生們一起討論:

生甲:太好了,中國隊又包攬了全部冠軍!這叫實至名歸。競技體育就得靠實力說話。

生乙:但我更願意看見外國選手成功挑戰中國名將。一個國家長期壟斷某體育比賽的金牌其實並不利於這個項目的發展。

生丙:有人主張中國隊應讓出一兩枚金牌,我不贊成,如果故意輸球,就有違公平競賽原則和奧林匹克精神……

老師:同學們說的都有一定道理,有些道理不僅體現在桌球運動上,也適用於其他社會生活領域。

要求:根據以上材料,自選角度,自擬題目,聯繫實際,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除詩歌外文體不限。

2010年:仰望星空與腳踏實地

以「仰望星空與腳踏實地」為題。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除詩歌外,不限文體。

2009年:我有一雙隱形的翅膀

有一首歌唱道:我有一雙隱形的翅膀,帶我飛,給我希望。我有一雙隱形的翅膀,帶我飛,飛向遠方。請以「我有一雙隱形的翅膀」作為題目,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除詩歌外,體裁不限。

2008年:杯子的滿與空

在課堂上,老師拿了一個玻璃杯,裡面放了一個大石頭,差不多和杯子一樣大,老師問大家:杯子滿了嗎?一個學生回答:沒滿,還可以放沙子。待學生放完沙子,老師又問:滿了嗎?全班同學回答滿了,有一個男孩卻回答沒有滿,還可以放水。老師笑了,接著把沙子和石頭倒出來,杯子是空的。這回老師是往杯子裡放沙子和水,然後問大家,杯子滿了嗎?如果要放石頭進去,該怎麼放?男孩就把杯子裡的沙子和水倒出來,先把石頭放進去。

老師讓學生們對此發表自己的看法,學生們各抒己見:

觀點一「看起來到了極限,其實還有很大空間」

觀點二,做事要有一定的順序,應該先放沙子

觀點三,對,分量重的事應該先做,比如大的石塊應該先放進去

觀點四,不一定吧,先放沙子和水也未必不可……

請就以上材料,展開聯想,自定角度,寫一篇文章。題目自擬,文體自選(除詩歌外),不少於800字。

2007年:細雨閒花

「細雨溼衣看不見,閒花落地聽無聲」是唐詩中的名句……請你根據自己讀這兩句詩的體會,展開聯想,寫一篇文章。要求:自擬題目,自定角度。除詩歌外,文體不限。全文不少於800字。

2006年:北京的符號

故宮、四合院是北京的符號;天橋的雜耍、胡同小販的吆喝是北京的符號;琉璃廠的書畫、老舍的作品是北京的符號……隨著時代的發展,今後還會不斷湧現出新的北京符號。請以「北京的符號」為題寫一篇文章,談談你的感受或看法。除詩歌外,文體不限,不少於800字。

2005年:說「安」

以「說『安』」為題作文。「安」字含有安定、安全、安寧、安逸以及「安於……」等意思。要求自行選定角度,寫一篇議論文,字數不少於800字。

2004年:包容

①「包容」有寬容、大度、不計較、有氣量的意思,也有一併容納、接受不同意見的意思。本題若只從其中一個方面寫,也可以。②除詩歌外,文體不限。③不少於800字。

2003年:轉折

無論在個人經歷中,還是在社會生活中,常常會出現令人難忘的轉折。對此你一定會有所感,有所思,有所悟。請以「轉折」為題,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除詩歌外,文體不限。

2002年:規則

幾個同學看了一場世界盃足球賽,興致勃勃地聊起規則問題。

同學甲:規則太重要了。運動員不守規則,裁判不公正執法,就不會有精彩的比賽!

同學乙:對!沒規則不成。沒有校規,沒有交通規則,成嗎?

同學丙:可有時不守規則的佔了便宜,守規則的反倒吃了虧呢。

同學乙:那是另外一回事。

同學丁:不過規則也不是死的,要是不合適,就得改。現在許多「遊戲」規則不都修改了嗎?

請以「規則」(含「規則與……」)為話題,自行立意,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作文。除詩歌外,文體不限。

2001年:寓言故事

請以下面這個寓言或其中某一個人的話作為話題,寫一篇文章。

有一則寓言說,文學家、科學家、企業家和哲學家聚會時有人提議,各自用一句話來描述和讚美世界。文學家感嘆地說:「這世界真是太美了!」科學家認真地說:「這世界最珍貴的是探索。」企業家興奮地說:「這世界充滿著商機!」哲學家沒有說話,沉思之後在紙上畫了一個「?」和一個「!」。

【上海卷高考作文題匯總1985—2015】

2015年:造就和諧自我

人的心中總有一些堅硬的東西,也有一些柔軟的東西,如何對待它們,將關係到能否造就和諧的自我。

2014年:穿越沙漠和自由

你可以選擇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所以你是自由的;你必須穿越這片沙漠,所以你又是不自由的。

2013年:更重要的事

生活中,大家往往努力做自己認為重要的事情,但世界上似乎還有更重要的事。

這種現象普遍存在,人們對此的思考不盡相同。請選取一個角度,寫一篇文章,談談你的思考。

2012年:心靈中的微光

人們對自己心靈中閃過的微光,往往會將它捨棄,只因為這是自己的東西。而從天才的作品中,人們卻認出了曾被自己捨棄的微光。

2011年:一切都會過去與一切都不會過去

猶太王大衛在戒指上刻有一句銘文:一切都會過去。

契柯夫小說中的一個人物在戒指上也有一句銘文:一切都不會過去。這兩句寓有深意的銘文,引起了你怎樣的思考?

2010年:

丹麥人去釣魚會隨身帶一把尺子,釣到魚,常常用尺子量一量,將不夠尺寸的小魚放回河裡。他們說:「讓小魚長大不更好嗎?」兩千多年前,我國孟子曾說過「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意思是,不要用細密的漁網在池塘裡捕撈小魚,這樣才會有更多的魚

實際上,其中的道理也貫穿在我們現實生活中的許多方面。

2009年:「板橋體」

鄭板橋的書法,用隸書參以行楷,非隸非楷,非古非今,俗稱「板橋體」。他的作品單個字體看似歪歪斜斜,但總體感覺錯落有致,別有韻味,有人說「這種作品不可無一,不可有二」。

2008年:他們

2007年:必須跨過這道坎

2006年:我想握住你的手

2005年:

近年來,在課堂教學之外,以下現象也大量進入我們的視野,請看一組社會廣角鏡——

鏡頭一:武俠小說風靡了幾代讀者,其實以俠為人格理想,是一種由來已久的精神傳統;言情小說則往往將花樣年華與感傷情感交織在一起,這都是作品吸引眾多青少年讀者的原因。

鏡頭二:《中學時代》、《同桌的你》等流行歌曲,唱出了莘莘學子的生活,幼稚與成熟,青春與成長,追求與迷茫,是一種難解的情結,在校園的綠草地上總有它的一席之地。

鏡頭三:時至今日,廣告已成鋪天蓋地之勢,連世界名曲也進入了某些品牌的廣告,於是,高雅的古典音樂在一些青少年的耳中成了商品而非音樂旋律。

除此之外,還有各種卡通音像製品、韓劇、休閒報刊及時裝表演等等,因此,需要對當今的文化生活作一番審視和辨析,並談談它們對你的成長正在形成怎樣的影響。

2004年:忙  

2003年:雜

2002年:面對大海

2001年:

  我國的文化遺產除了世界級的,還有各級各類的,它們分布於全國各地,有的就在我們身邊。你注意過這些大大小小、遠遠近近的文化遺產嗎?請說說你對它們的了解、認識和思考,寫一篇1000字左右的文章(不要寫成詩歌)。題目自擬。

2000年:  

最近,我國政府宣布支持上海市申辦2010年世博會。請你為2010年上海世博會確立一個主題,加以論證,並說說你的設想,寫一篇1000字左右的文章(詩歌除外),題目自擬。

1999年:回聲的啟示

有一個小孩子,不知道回聲是什麼東西。有一次,他獨自站在曠野,大聲叫道:「喂!喂!」附近小山立即反射出他的回聲:「喂!喂!」他又叫:「你是誰?」回聲答道:「你是誰?」他又尖聲大叫:「你是蠢才!」立刻又從山上傳來「蠢才」的回答聲。孩子十分憤怒,向小山罵起來,然而,小山仍舊毫不客氣地回敬他。孩子回家後對母親訴說,母親對他說:「孩子呀,那是你做得不對。如果你和和氣氣地對它說,它就會和和氣氣地對待你。其實,世上許多事情都是這樣的啊!」

1998年:讀報有感

閱讀下列材料,寫一篇700字左右的文章,副標題為「讀報有感」正標題自擬。

一部美化日本頭號甲級戰犯東條英機的影片《自尊——命運的瞬間》,今天在此間日本記者俱樂部試映。

這是一部公然為日本軍國主義招魂的影片。編導者出於反動的「自由主義史觀」,否定侵略史實,極力鼓吹「太平洋戰爭是民族解放之戰」的謬論。他們蓄意策劃該片,目的是想通過電影誤導日本國民對歷史的認識,從而喚起所謂的日本民族的「自尊」。

影片《自尊——命運的瞬間》以遠東國際軍事法庭1946年5月3日至1948年11月12日對28名日本戰犯開庭審判為主線,由始至終宣揚這一公正的、歷史性的審判是「勝者對敗者的審判」,並公然宣揚「日本無罪」。影片極力粉飾東條英機,否定「南京大屠殺」,通過一系列情節,全面歪曲史實,否認和美化日本發動的侵略戰爭。

這部影片一出籠立即遭到日本各界有識之士的憤怒譴責。4月20日,由幾百名贊同者和許多贊同團體支持的「批判電影《自尊》會」正式成立,並一致主張嚴厲聲討這一歪曲歷史事實的影片。(摘自「新華社東京1998年5月9日電」)

1997年:我看課外閱讀

閱讀材料,寫一篇文章。

材料一:據調查,目前在「考分」壓力下,不少青少年閱讀面狹窄單一,無法有效地提高自己的文化修養。

材料二:在一項「您最希望孩子買的書」的調查中,90%的家長都選擇了「輔導讀物」。

材料三:許多青少年在有限的課餘時間裡,讀得最多的是漫畫卡通、言情武俠等「休閒」作品。這類作品位於青少年圖書消費量的榜首。

1996年:我的財富

1995年:責任

1994年:父輩

1993年:機遇

1992年:遙望星空

1991年:我們生活在同一塊土地上

1990年:時間啊時間

1989年:中學生活的回顧與思考

1988年:清流與活源

1987年:有感於50年前的今天

議論文寫作。

提示:①「50年前的今天」指1937年7月7日,即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全面爆發的那一天。

②全文控制在700字左右。

題目:有感於50年前的今天

1986年:2000年回母校

寫一篇700字左右的複雜記敘文。

要求:①這篇複雜記敘文,要兼有抒情和議論,還要有合理的想像。②不得寫人的姓名,不得透露學校和所在區、縣的名稱。無法迴避時,一律用XXX代替,否則扣分。③字跡清楚,卷面整潔,每字佔一格,標點符號寫在格內。

1985年:知足常樂與不知足常樂

某班語文課上因為學習「知足常樂」這個成語引起了一場熱烈的討論。同學們各抒己見,歸納起來有兩種觀點:一、知足才能常樂;二、不知足才能常樂。你贊同第一種觀點嗎?贊同第二種觀點嗎?你有沒有第三種觀點?請你寫一篇800字左右的發言稿(議論文),參加他們的討論。題目自擬。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高考作文不再總是「文體不限,詩歌除外」
    高考作文可以寫詩?可以。7月7日上午,北京高考語文科目結束。語文試卷最後一題分為「微寫作」和「作文」兩項。其中,微寫作是在三個題目中任選一題。第三題為「請為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的快遞小哥寫一首小詩或一段抒情文字」。這個話題不僅引起考生家長的關注,社會各界也為之耳目一新。
  • 高考作文備考:「縱觀」「橫看」對比高考作文題的前世今生
    這道高考題有263個字,在學生正確閱讀理解寓言故事的含義之後,可從四個角度去選取立意寫作。學生審題過程很複雜,且容易選擇偏差;如果選不到靶心立意,那麼可能和高分失之交臂。作文題,考查寫作能力,但閱讀理解是第一關。對比細看,2017和2018年高考作文題「兩三個關鍵詞呈現你所認識的中國」和「和中國的新時代一起追夢、圓夢」,審題無障礙,淺顯直白。
  • 2020高考江蘇卷作文題,引用《易經》乾卦文言,為何寫議論文最佳
    2020高考江蘇卷作文題,引用《易經》乾卦文言,為何寫成議論文最佳 近兩年,《易經》相關內容經常出現在高考、公務員等考試中,讓眾多學易者讚嘆不已。當然,由於易經內容的頻繁出現,人們對此的看法也越來越冷靜。
  • 高考作文的前世今生:零分作文已成新寵【2】
    但在每年的2月和3月,各大學再進行自主招生考試,很多學校要求學生寫小論文。因為受到教育與生活結合的教育思想的影響,不少作文題目既考查學生的思考能力,又考查其社會知識和個人生活閱歷。   比如,2011年,慶應大學文學部出的題目是「通過被愛學習愛」。
  • 廣東2018高考作文題目出爐!(附41年高考作文題)
    廣東共青團根植中國南方的青年價值敘事高考語文科目的考試剛剛結束作文題目也已經出來了趕緊來看看今年廣東高考的作文題目▽覺得2018年的高考作文題很難?(下圖為內容節選,點擊圖片跳轉閱讀全文)估計今天的朋友圈又要被刷屏了期待大家的精彩創作~每年的高考作文題都會成為這屆考生回憶裡的共鳴你是哪一年高考的?還記得當時是怎麼寫的嗎?
  • 2020年全國高考作文題出爐!還有那些年,我們做過的高考作文題
    2020年高考語文試卷作文題共11道,其中5道由教育部考試中心命制,天津、上海、江蘇、浙江等省市各命制1道,北京命制2道。試題以材料作文為主,命題把握時代脈搏,緊貼時代精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加強應用寫作能力考查,引導當代青年堅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國情懷、拓寬國際視野、培養奮鬥精神。
  • [點評]08年上海作文題表述淺顯直白
    今年上海市高考作文題目為《他們》,原題如下:   2008年上海市高考作文題目:以「他們」為題  平常大家關注更多的也許是「我們」,如果把視線轉向「他們」, 會看到什麼,又會想到什麼?請以《他們》為題寫一篇文章。
  • 最近爆紅的浙江高考作文題相關作家盧新華 應邀給愛寫作的小獅子...
    從「小萌獅」到「大獅兄」 大家都來寫高考同題作文 記者 韋嘉蓉 「有位作家說,人要讀三本大書:一本是『有字之書』,一本是『無字之書』,一本是『心靈之書』。對此你有什麼思考?寫一篇文章,對作家的看法加以評說。」 ——這是今年浙江高考作文題。
  • 2008年高考全國各省市語文作文題目匯總
    自選角度,以《舉手投足之間》為題寫一篇文章。要求:自定立意,自定文體,不少於800字。  北京:自擬題目  材料作文。老師在杯中放入石頭,再加入沙子,問學生杯子是否滿了。有學生答,還可加水。第二次,老師向空杯子中加入沙子和水,問學生如要放入石頭,該怎麼辦?一學生就將沙子和水倒出,先把石頭放進去。
  • 今年高考作文題現安徽名人
    熟悉歷史應該不難理解作文題 「作文題是一個歷史材料故事,感覺對歷史熟悉的同學還是很好理解的,不太難。」7月7日上午11時12分,合肥廬陽高中考點走出的第二位高考生繼同學告訴記者,今年的語文高考試卷整體難度不大,作文題是結合春秋時期齊桓公、管仲和鮑叔三個人的歷史故事自擬立意寫一篇作文。
  • [點評]湖北08年高考作文題點評:舉手投足之間
    湖北卷今年的命題作文材料簡潔,啟發性強,重在引導考生進行內心反省。與2008年上海春季高考以「細微深處」為題的作文題有異曲同工之妙。「舉手投足之間」這個題目平實溫和而又出奇制勝,能切實引導考生去感悟自然,思考人生,能有效地考查學生的生活感悟能力和聯想想像能力。
  • 2019年高考,恭喜高三全體老師押中高考作文題
    (PS:這個時候就非常考驗考生的心理素質了,因為如果因為一個科目題難而影響了其它科目的發揮,就會造成整個高考的失敗。所以這個時候,一定要提醒考生注意心態,因為題難是所有人都難,不是一個人覺得難,這個時候誰的心態出現問題才是最大的問題。)不過,2019年高考還是有一些事情是值得稱道的。
  • 剛剛,2020年高考作文題出爐!福建作文題目是……
    2020年高考來得 雖然比往年稍晚點 但是 高考作文題仍是大眾關注的焦點之一。 考試剛結束, 晚報君就第一時間拿到了此次高考的作文題, 快來看看吧!
  • 兒子今年參加高考 父親也來試寫作文
    昨日(7月7日)下午,南國早報2020年「大家來寫高考作文」活動順利舉行。為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今年的活動首次採取不集中作文的形式開展。數十名網友和來自南寧市第二中學、南寧市第三中學的高二學生分別在家中或學校,以當天上午的廣西高考作文題為題,按高考要求完成了作文。
  • 盤點:1977——2017山東高考歷年語文作文題目全在這裡了!
    大眾網記者為您梳理匯總了自1978年以來,歷年的山東高考作文題,讓我們從高考語文作文題目的變化看中國近40年變遷。請以「假如記憶可以移植」為作文內容的範圍,寫一篇文章,文體不限。  2000年以後  2000年山東高考作文題目  在一次鼓勵創新的報告會上,有位學者出了一道題:四個圖形符號中,哪一個與其他三個類型不同?
  • 歷年春考作文題匯總!附小貼士,查缺補漏!
    如果不是,也請關注這場考試,因為,某種程度上,它是高考的風向標之一。考試在即,注意事項和考試必備物品你有遺漏嗎?課代表早早為你列出了清單,整理了歷年來春考的語文作文題!提醒:1.2021年春季考試將在1月9日-11日舉行,考生與家長們務必做好考前準備,切勿慌亂噢!
  • 2020浙江高考作文題出爐!直擊現場:老師紅衣送考!祝考生旗開得勝!
    01舟山中學考點老師們身穿寫著「高考必勝」字樣的紅衣,為每一位進入考場的考生加油鼓勁。點擊播放 GIF 0.0M每年高考備受關注的還有高考作文剛剛!人民日報微博發布浙江省語文高考作文題今年寫什麼?一起來看看【浙江卷】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坐標,也有對未來的美好期望。家庭可能對我們有不同的預期,社會也可能會賦予我們別樣的角色。在不斷變化的現實生活中,個人與家庭、社會之間的落差或錯位難免會產生。對此,你有怎樣的體驗與思考?
  • 高考明天見!江蘇卷,最後一面
    7月7日-9日高考的考生人生大考不但晚了30天也將是最後一批使用江蘇卷的考生再見了從得知改革的第一時間起網友就沸騰了畢竟一提江蘇卷就直接與「難」字掛上了等號還記得你高考那年的作文題嗎每年高考開始江蘇高考作文題總能上一波熱搜光是看著這些題我已經開始醞釀三段式作文結構了…上下滑動查看往屆江蘇卷作文題↓2019:根據以下材料,選取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除詩歌外,文體自選
  • 歷年高考作文--華禹教育網【原中國高校網】
    請根據這段材料,寫一篇作文,談談你的看法。除詩歌外,體裁不限。請根據材料寫一篇作文,題材不限。材料作文:根據以下材料,角度自選,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不要寫成詩歌)。你可以選擇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所以你是自由的;你必須穿越這片沙漠,所以你又是不自由的。
  • 高考全國卷歷年作文題 看中國39年歷史脈絡(1977-2015年)
    圖片來源於網絡  39年間,高考經歷多次變革和調整,在變與不變中不斷完善。緊隨時代步伐的除了高考政策,還有千變萬化的語文作文題。  39次高考,數十套作文題,細究其根,大多與時代發展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緊緊纏繞。  上世紀七十年代末,高考重啟,初期的作文題帶著濃烈的政治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