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政治聯姻還是情投意合?從蔣介石對宋美齡的稱呼中尋找答案

2021-01-09 國史拾遺

蔣介石作為近代中國的重要政治人物,其妻宋美齡也是民國時期備受矚目的名媛。兩人自1927年成婚後,其婚姻生活不僅在當時一直到現在也是坊間議論的熱點話題。究竟兩人是出於政治利益的聯姻還是情投意合的愛情,可以從蔣介石對宋美齡的稱呼中窺見一斑。

1922年35歲的蔣介石初遇22歲的宋美齡,他自稱對宋一見鍾情,「第一次遇見宋女士時,即發生此為餘理想中之佳偶之感想」,在其後的歲月裡,蔣介石開始對宋美齡展開愛情攻勢,終於在1927年抱得美人歸。下圖是當時兩人的結婚照,在當時蔣宋二人的聯姻可謂是轟動民國社會各界。

在各類影視劇中,觀眾們可以看到蔣宋兩人常常用「達令(Darling)稱呼對方,但歷史上蔣介石是真的這樣稱呼的嗎?

以名相稱是戀人間的常態,蔣介石與宋美齡之間也不例外。1926年7月2日,這樣一段文字出現在蔣的日記當中:「美齡將回滬,心甚至依依。」字雖不多,但其中的綿綿情意卻表露無遺。除了美齡外,蔣介石也常常用梅林指代宋,1927年5月28日,蔣寫下,「水聲潺潺,令人心靜,風景平平也。……終日想念梅林不置也。」梅林是美齡的諧音,這樣稱呼宋或許是蔣與宋兩人戀愛間甜蜜的小情趣。除了這兩個稱呼外,蔣介石還有更為親暱、特別,不足與外人道的稱呼。

「晚,與三弟敘談,情意綿綿,相憐相愛。惟此稍得人生之樂也。」若是外人看到這句話,可能會對其中的三弟感到疑惑,三弟是何許人也?其實三弟並不是別人,正是宋美齡。這是當時宋美齡答應了蔣介石的追求,蔣介石從溪口趕到上海與宋美齡見面,寫下的當時的心情。三指的是宋美齡在宋氏姐妹中排行老三,而為什麼會稱其為「弟」,應該是蔣的小心思,寫日記是蔣介石從年少到老年一直都有的習慣,而且當他登上權力的巔峰時,他已明了自己的日記最終會被後人閱讀乃至研究。所以他故意在日記中將宋稱為弟,是對宋一種特殊的親暱,而且在後人讀時亦使人猜不透他的心思,可見蔣對宋的確有著別樣的感情。

此為蔣介石日記原稿,現藏於美國史丹福大學。

1927年12月1日,蔣宋二人終於邁入婚姻殿堂,蔣介石對宋美齡的稱呼也升了級,將其稱為「愛妻」、「餘愛」。而在婚禮當天,蔣介石看到身著嫁衣,即將成為自己的妻子的宋美齡時,他對其愛意在當天的日記中也表露無疑。「四時到大華禮堂,行正式婚禮。見餘愛姍姍而出,如雲飄霞落,平生未有之愛情,於此一時間並現,不置餘身置何處矣。」

其後,在蔣宋48年的婚姻生活裡,蔣在日記中多以吾妻,愛妻等稱呼宋,也有一些時刻蔣也以夫人稱之,而這其中往往帶有欽佩和感激之意。特別是在國民黨政權崩潰之時,蔣介石不得不潰逃至臺灣,而昔日的國民黨高管政客紛紛攜大量錢財藉機到美國,孔祥熙、宋子文等乾脆滯留不歸,在美做「寓公」而不願為國民黨政權殉葬,而美國也於當時宣布了棄蔣政策,而此時的宋美齡卻未曾拋棄蔣,選擇了從美國來到臺灣陪在蔣介石的身邊。這對當時眾叛親離的蔣介石而言可謂是莫大的支持。

「夫人回國,對國家發生之影響,在此大陸淪陷、革命絕望,國家危亡、岌岌不保之際,有勢有錢者唯恐逃避之無方,而夫人竟在此危急之秋,毅然返國來共患難。……而其意義實不亞於西安赴難也。」可見蔣對宋能夠回到自己身邊的感激之情。此後宋美齡也一直陪伴著蔣的晚年歲月。

蔣宋二人的顯赫地位與家世背景使得兩人的婚姻在大眾看來絕對不是一幢普通的婚姻。雖然當時蔣介石在接受記者訪問時曾特別澄清:「希諸君注意此次婚約絕無政治關係」,宋美齡在受訪時也曾強調過二人婚姻之單純。但在外人看來也有可能是兩人的藉口。但是即使蔣宋二人的婚姻有蒙上政治色彩,但兩人在這48年的婚姻生活裡還是應該對彼此付出了真心,也真正做到了攜手相伴到老。不論政治功過,這樣看來蔣宋也稱得上是民國時期的一對恩愛眷侶。

相關焦點

  • 還是意外?83歲的蔣介石和73歲的宋美齡遭遇神秘車禍
    如此嚴密的保護,就差把蔣介石裝在鐵桶裡了。可正像蔣介石所說的,這萬一還是發生了。 蔣介石與宋美齡 1969年9月16日深夜,臺北街頭不同於往日,街道上的軍車來往穿梭,整個臺北都籠罩在一種緊張的氛圍中,不斷傳出蔣介石夫婦遭遇暗殺的消息。
  • 揭秘蔣介石真實情史家事:生命中有4個女人
    她又比蔣介石大5歲。此時的蔣介石,已讀過9年書。兩人無論在年齡、思想還是在感情上差距都很大。  拜堂成親那天,新娘的花轎被抬到蔣介石家門前時,爆竹齊放。看熱鬧的孩童們一擁而上,爭搶掉在地上的爆竹蒂。蔣介石當時還年幼,他也衝了過去,擠在中間撿個不停。親友見狀哄堂大笑。那時,沒人意識到,這笑聲正是悲劇的種子。
  • 蔣介石在外「私會」,宋美齡得知後說了一句話,蔣介石再也沒有找過...
    戴笠見了蔣介石的神情,心領神會。為迎合主子心意,戴笠建議把陳小姐推薦給蔣介石做英文秘書。而當時的陳立夫由於中統的失寵想討好蔣介石,於是欣然答應。蔣介石將陳穎帶回去當然不是為了給他做秘書,所謂自古英雄愛美人,沒過多久,蔣介石便躲著宋美齡經常和陳穎在外面私會。
  • 蔣介石的夫人宋美齡,死後留下多少遺產?這個數字令人難以置信
    人死後,活著的人最關心的莫過於是她的遺產,宋美齡一生沒有留下任何傳記,也沒有留下任何影像,唯獨留下的只有錢,作為四大家族的女人,蔣介石的夫人,宋美齡留下了多少錢呢?
  • 和宋美齡一起吃飯什麼感覺?蔣經國:受不了,蔣介石也很無奈
    中國有句古話「誰說女子不如男」,從古至今,中華民族從來不缺乏偉大的女性,近代歷史也不例外,宋美齡就是民國時期的一位奇女子,作為豪門宋家千金,嫁給國民政府領袖蔣介石,被人尊稱為「第一夫人」,同時兼任多種職位,抗日戰爭時期,她積極開展「夫人外交」,在美國各地進行演講,向世界宣揚中國的抗戰,除此之外,她還親自前往前線慰問軍隊,在世界各國都有很高人氣
  • 她15歲嫁給蔣介石,21歲被攆去海外,只因蔣一句謊言空等了44年!
    很多人都知道,蔣介石與宋美齡結婚後,經常在各種場合大秀恩愛,日記中也經常流露出宋美齡「伉儷情深」的細膩情感。那麼,宋美齡到底是不是蔣介石一生中最愛的女人呢?這就要打個大大的疑問號了,因為蔣宋結合在很大程度上只不過是政治聯姻的產物,而蔣介石心中真正另有其人,她就是與蔣有過六年婚姻的陳潔如。從蔣介石追求陳潔如的過程中,可以看出他撩妹的功力到底有幾分。
  • 1948年宋美齡求援失敗重整「院外援華集團」-這個組織是幹什麼的
    「美國院外援華集團」實際上由兩部分組成,其核心是一幫有錢有勢的中國國民黨官員;其外圍則是美國右翼政治團體的核心。二十世紀四、五十年代,甚至六十年代,這兩部分人為了共同支持蔣介石和他重返大陸的大目標,彼此通力合作,在美國社會中形成了一股援蔣的政治力量。
  • 宋美齡在美國白宮住了十幾天,為何每天換七八次床單?
    大姐宋靄齡選擇與孔家聯姻,善於投資的她富甲一方;二姐宋慶齡在1915年與孫中山結婚,雖然她在三人中走得更坎坷些但是人們卻尊稱她為「國母」,新中國成立後又擔任了重要官職,可以說是一位非常厲害的女性;三妹便是宋美齡,1927年與大他許多的蔣介石結婚,被稱之為「民國第一夫人」。宋美齡的一生可以說過得非常順坦,2003年去世的她享齡106歲,她的一生有太多值得說道的。
  • 宋氏三姐妹經典舊照:端莊的宋美齡,雍容的宋慶齡,你更喜歡誰?
    年輕時的宋氏三姐妹,可以說是風靡一時,相比較兩個妹妹,作為大姐的宋靄齡顯得非常低調,雖然她的丈夫也是一位名人,但卻沒有孫中山與蔣介石那麼引人關注,而在新中國成立之前,這兩位妹夫對著中國近代發展有著不可泯滅的影響,同時,她的兩個妹妹,也就被推上了政治的舞臺。
  • 孔令儀:一嫁窮人帶六箱嫁妝,二嫁離異軍官丁克,為宋美齡送終
    少女時期的孔令儀,是和小姨度過的,整整五年的時光,也是孔令儀最快樂的時候,白天她去金陵附中上學,下課後就被蔣介石拉著去兜風,宋美齡怕耽誤孔令儀的學習,總是抱怨丈夫,蔣介石卻一笑了之,仍舊在第二天下課的時候,拽著孔令儀開車去兜風。
  • "秦晉之好"怎樣結成的:政治聯姻與大國爭霸
    但必須指出,現有對於女性及其政治角色的研究還不夠深入:一方面,受限於歷史事實,現有研究大多還是視女性為政治活動中的「配角」,鮮有將女性放在政治網絡的中心地位予以考察和觀照,揭示女性在政治中的獨特功能和作用;另一方面,現有研究的視角還較為單一。
  • 蔣介石持之以恆寫日記整整57年,幾乎罵遍了所有人,不得不嘆服
    其實,最佩服的還是蔣介石能堅持57年寫日記,全是用毛筆寫就的,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二、蔣介石日記的真實性?日記,一般而言是真實的,是不給外人看的,是記錄自己好的壞的。蔣介石的日記是專門保管的,任何人都是不得窺見的,包括他的兒子和妻子。所以,就看到的日記內容而言,蔣介石的日記,我以為真實性是非常高的。三、蔣介石日記的主要內容?
  • 民國女子 陳潔如:相愛七年,卻用一生維護蔣介石的名聲
    陳潔如陳潔如,她為人所知的一個標籤就是蔣介石的第三任夫人。蔣介石確認政治需求,拋棄愛人,與宋美齡結合。陳潔如,1905年出生於上海,家境寬裕,父親經商,母親是蘇州人。1919年,14歲的陳潔如第一次在張靜江家見到蔣介石,蔣介石對她一見鍾情,提出要她家地址,陳潔如故意報錯地址。可是蔣介石最終還是找到了陳家,但是因為陳母的幹預,倆人沒有相見。在那個動蕩的年代,加之蔣介石的仕途並不順利,且身體也不是很好,可以說是他人生u中最灰暗的時刻了,而此時陳潔如的出現給他灰暗的時刻注入了一絲光亮和希望,他愛上了她。對於陳家來說,蔣介石並不算是良配。
  • 4月5日 1975年蔣介石在臺北逝世 蔣介石去世時的臺灣
    原標題:4月5日 1975年蔣介石在臺北逝世 蔣介石去世時的臺灣 蔣介石遺容  1975年4月5日,蔣介石因心臟病突發,在臺北市郊草山(蔣介石改名陽明山)官邸內病逝,時年88歲。  據當時的臺灣政府新聞局發布公報,稱蔣介石病逝為「崩殂」,並明令從4月6日起歷時一個月為「國喪」期。蔣介石遺體停放在臺北市「國文紀念館」5天,供人們瞻吊。  蔣介石,1887年生,名中正,浙江奉化人。早年就讀保定軍官學校。後留學日本,加入同盟會。1924年,孫中山改組國民黨,確定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蔣表示擁護,取得孫中山信任,被派往蘇聯學習軍事。
  • 蔣介石小時候頑皮淘氣(組圖)
    後來,在東渡日本前他給自己改了名字 蔣介石,成為「四大家族」的領軍人物。四大家族,指的是蔣中正家族、宋子文家族、孔祥熙家族和陳果夫、陳立夫家族。有道是蔣家的天下陳家的黨,宋家的姐妹孔家的財,20世紀上半葉他們控制著中國的政治和經濟命脈。其實,這四大家族,跟青島也有著絲絲聯繫。即日起,《發現青島》將陸續推出系列報導《四大家族》,拋開政治,還原真實的他們。
  • 歷史上的今天:3月5日,出生和逝世的名人,宋美齡活了106歲
    在漫長的革命旅程中,他不僅對我國人民的的解放事業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同時,也成為享譽世界的偉大的外交家。宋美齡誕辰:宋美齡(1897年3月5日——2003年10月24日)祖籍海南文昌縣,中華民國前第一夫人,中國國民黨中央評議委員會主席團主席;宋靄齡、宋慶齡的妹妹。
  • 蔣介石一招帝王權術,讓蔣經國、蔣緯國避免了自相殘殺
    儘管蔣介石的性格和執政方式頗有爭議,但他在權術方面卻頗有獨到之處,如晚年一招帝王權術,就避免了蔣經國和蔣緯國兩兄弟自相殘殺。一九七五年八月,料理蔣介石之後,宋美齡準備回美國。離開之前,當然少不了送行。(圖片:宋美齡和蔣經國在蔣介石葬禮當天)那天,蔣緯國來得很早。
  • 1942年河南發生旱災時 蔣介石夫婦在做什麼(圖)
    此時,蔣介石和宋美齡在做什麼呢?  1942年的蔣介石:斥報災者「胡造謠言」  1942年,在河南大面積受災和餓死人的情況下,政府向這個地區所徵的實物稅和軍糧任務都未曾改變。甚至在河南省政府主席李培基的報災電裡看到「赤地千裡」「哀鴻遍地」「嗷嗷待哺」等詞彙時,蔣介石認為這是謊報濫調,並且嚴令河南的徵實不能緩免。
  • 西安事變,宋美齡曾找「算命大師」問卜,韋千裡說了什麼驚天的話
    戴笠急忙座飛機回南京,他急匆匆地來到蔣介石的府邸,可是一進門,卻發現宋子文、孔祥熙等人都在,宋美齡已經得到蔣介石被關西安的消息,正在桌邊一邊拭淚。宋孔二人一個勁地埋怨戴笠的特務工作,做的不仔細,戴笠雖然一肚子火,但他還是連連自責,然後對宋美齡道:「夫人,為了黨國的事業,我準備親自去一趟西安,一定要把總裁接回來!」
  • 慈禧口中那顆價值8億的夜明珠,被宋美齡賣與美國大亨,如今難歸還
    話說1928年春,國民革命軍北伐已進入河北地區,奉軍北撤,而冀東一帶散匪非常多,異常肆虐,於是國民革命軍派出孫殿英部前往剿撫,路途中,部分文化、群眾團體,以及遜清皇室,包括居住在天津日租界(張園)的溥儀等人上告到蔣介石那裡,要求嚴懲。此事一時轟動全國。後孫殿英覺得事態嚴重。為逃脫罪責,他到處活動行賄:託戴笠將所盜物品中最為寶貴的九龍寶劍送給了蔣介石;將慈禧口中含的那顆寶珠送給了宋美齡;將「金玉西瓜」送給了宋子文。國民政府表面也聲言「要查辦」,但最後還是不了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