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蔣介石的性格和執政方式頗有爭議,但他在權術方面卻頗有獨到之處,如晚年一招帝王權術,就避免了蔣經國和蔣緯國兩兄弟自相殘殺。
一九七五年八月,料理蔣介石之後,宋美齡準備回美國。離開之前,當然少不了送行。(圖片:宋美齡和蔣經國在蔣介石葬禮當天)那天,蔣緯國來得很早。儘管不是宋美齡親生兒子(現在史料上說蔣緯國是戴季陶之子),蔣緯國卻一直被視為自己,對他十分關心。宋美齡一進門,就覺得有點不對勁,因為蔣緯國居然穿著軍裝,連以前拿到的各種獎章都戴著。
過來為「媽媽」送行,穿上這身軍裝顯然是太不倫不類了,於是宋美齡就問他怎麼了。
蔣緯國嘆了口氣,說:「幾天後,我就不能穿這身軍服了,所以今天特地把它穿給媽媽看。」宋美齡一聽,明白了其中的意思,便追問他到底出了什麼事。
蔣緯國說:「軍中有規,當上中將14年,如果沒有升遷到上將的話,就必須自動退役。
宋美齡又問:「那何應欽一生怎麼穿呢?
蔣說:「他是將軍,是終身制。」宋美齡明白他的意思。
不久,蔣經國也來了。宋美齡對他冷淡了幾句,問他:「緯國這些年在軍中的所作所為如何?」蔣經國愣了一下,不明白媽媽為什麼要問這個,只好答道:「緯國做得很好。」宋美齡接著問道:「那你為什麼要讓他退伍?」這時,蔣緯國也在一旁抹著眼淚。蔣經國這一下明白了,就說:「我準備給他升上將,只是暫時還沒有合適的職位。」
根據當時的授銜制度,一般只有「國防部長、參謀總長、陸軍總司令、海軍總司令、空軍總司令、三軍大學校長、總政戰部部長、聯勤總司令」幾個人可以授予上將軍銜,如果要授予蔣緯國上將,那就必須更換一人。
但是這樣的事情不用擔心,自然會有人主動站出來。果不其然,幾天後,三軍大學校長餘伯泉主動寫信給蔣經國,說自己老了,要解甲歸田,安享晚年,並推薦蔣緯國接任三軍大學校長一職。
於是,蔣緯國順利地接任了軍校校長,並順利地晉升為中將。也許即使是蔣家兄弟也覺得這樣做有些太兒戲,沒有正式對外公布,後來人們看報紙才知道蔣緯國被提升為上將。
所以,蔣緯國為何不通過官方途徑升任上將?很小的時候,蔣緯國就在德國學習軍事,畢業後還在德軍服役過一段時間,二戰期間,德國閃電襲擊波蘭,蔣緯國也加入其中。來到臺灣後,蔣緯國被委以重任,其軍事理論水平也不低,1961年被授予中將軍銜。根據蔣家的傳統,蔣緯國升任上將是順理成章的事情,那為什麼要在1975年蔣介石去世後才升任中將呢?
那當然是蔣介石的主意。蔣介石的專制統治在臺灣一直備受質疑,像雷震、李敖這樣的自由知識分子,常常抨擊蔣介石的用人政策,說他是信奉「家天下」的皇帝。儘管蔣介石態度強硬,但他也不得不謹慎行事,例如在蔣緯國這個問題上。
事實上,不單是蔣緯國,還有許多蔣介石十分器重的人,終其一生都沒有升遷,中將軍銜期滿後,就得自動退役。
此外,蔣介石對蔣緯國沒有升職也有另一種意圖。
眾所周知,蔣介石有兩個兒子,就像一個古老的皇室家族,他們之間存在著明爭暗鬥,爭奪權力。蔣介石當然知道這一點,在他的計畫中,蔣經國是頭號接班人,他希望蔣緯國盡其所能支持自己的弟弟,因此,蔣介石就用了一個古代皇帝常使用的招數。
什麼招數呢?
本人生前,不給蔣緯國升遷的機會,等自己死了,再由蔣經國來做這件好事,那蔣緯國自然會感激他的哥哥。那是蔣介石的手段。
不管怎麼說,在蔣經國擔任總統的十年裡,蔣緯國並沒有做傷害弟弟的事,蔣介石的良苦用心,也算是有所回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