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之人不是不落因果,也不是說能夠超越因果

2021-01-08 俺林老豬

有師兄問到,善有善的果報,惡有惡的果報,且不能互相抵消,怎樣理解嗔火能滅一千劫所修福德,一懺悔能跨越八萬大劫,是不是同時也跨越了果報呢?

對於業障或者說罪業,說「消業」還是說「轉化」,都是方便說,如果以水比喻般若,水泡比喻罪業,讓水泡恢復成本來的水,大家說這是「消滅」呢?還「轉化」呢?都不是,但也都可以這樣說,所以才叫方便說。

「因果」並不是像小學生的數學一樣,一加一等於二,或者一減一就等於零那麼簡單,佛陀說過因果的真相只有諸佛能證知,即便是大菩薩也無法完全明了,所以對於我們這些具縛凡夫來說,之所以能知道因果的道理,那是因為有了佛陀的宣示我們才會知曉,這就叫作增上緣。

業障的消除或者轉化,《入菩薩行第六安忍品》主要是道理上的思維修,想要更有力的對治嗔心,還需要配合懺悔法門,關於懺悔,佛門原有《三十五佛懺悔文》,另外還可以持誦金剛薩垛菩薩的《百字明》或者《金剛薩垛心咒》,把嗔心轉化為自性明慧,每天念誦修法的次數,各人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來定,每天最少可以念誦七遍《百字明》,如果不會念《百字明》念心咒也是同樣的道理。但如果說一個人今天造了惡業,馬上去修懺悔來銷除清淨,明天一有機會又開始造惡業的話,那麼我也不知道該說些什麼話才好了。

在修安忍法門這條路上,大家也就沒必要拘泥於本修法門,雖然說念佛或者任何其它法門在積福消業這方面都有殊勝的作用和力量,但這個道理其實很容易明白的,我們就以治病來作比喻,如果僅僅憑藉我們自身的免疫能力也可以治癒大多數的病症,但如果我們能夠藉助特定的藥物和醫療技術來對治相應的病症,不是也更好嗎?

在修持懺悔法門的時候,修持者自身必須具備四種對治力才行:「所依對治力、厭患對治力、返回對治力、現行對治力」。而對治力的道理就是感冒了就要吃感冒藥,咳嗽了就應該吃咳嗽藥那才是正確的,執著於自己原本懂的道理卻不肯去服用醫師所開的對治藥物,這才是真正的違疾忌醫。

關於消業和因果這個問題,我們也可以從近代高僧虛老身上去領悟,虛老一輩子險阻磨難重重,但我們從大師一生的行履中卻完全可以看到,隨著磨難或者業障越大,而大師的道心卻是愈堅毅,獲得的智慧更是愈高,弘法利法的事業更是振爍古今,這不正是轉化業障最好的例子了嗎?

因果不虛,業力不假,但業果所產生的業障並不是存在於身外,而是存在我們的心上,作為佛子不是不落因果,也不是能夠超越因果,而是在因緣果報呈現了,自己也不會因之而迷失,懂得運用智慧和方便法門來淨化自己業障,這就叫作「不昧因果」。

相關焦點

  • 學佛,誦經讀錯、讀漏字,會背因果嗎?3個故事告訴你真相
    有一天,這老人聽完經卻不離開,百丈禪師就問「站在那兒是什麼人呢?」 老人就說,他自己過去在迦葉佛的時代,曾經住在這座山,在此講經說法。有學生問:「大修行的人還落因果嗎?」他回答:「不落因果。」結果就因為這一句話,500世都是野狐狸。
  • 什麼是三世因果?學習三世因果的意義在哪裡?
    佛法的基礎;三世因果,六道輪迴,和苦,空,無常,無我,等都是學佛首先要了解的內容。如果不知道有三世因果,六道轉回,人生是,苦,空,無常,無我的,就不知道為什麼要學佛!不知道學佛的目的。今天先簡單講一下,什麼是三世因果,講三世因果的目的是什麼?三世,就是前世,今世,來世。前世不是一世,而是無窮無盡的過去。
  • 「三世因果」是什麼?看懂了,覺悟就在當下!
    因為佛已經說出了三世因果的道理,通過了這些因果的關係,我們就可以解決到所有的問題了。「前世不修今生苦,今生不修來世苦。」三世的因果只有佛能夠說得出來,所以佛的智慧就是最高的,佛法是最偉大的。信佛就是要相信三世因果的道理,學佛就一定要修習《因果不虛》的這一個最基礎的修法。
  • ​明「三世因果、六道輪迴」為什麼能夠救人?
    我們凡做一件事,說一句話,甚至動一個念頭都是種因;隨其善惡的性質和分量都有恰如其分的結果在後面,遲早總要由自已受到的。概括說,種善因得福果,種惡因得苦果。其實,怎樣的善得怎樣的福報;怎樣的惡得怎樣的苦報,也有恰如其分的「因果律」。佛說:行上品十善者生天,中品十善者做人,下品十善者做阿修羅;犯上品十惡者落地獄,中品十惡者墮餓鬼,下品十惡者淪畜道。
  • 佛教:嘴就是身上的風水,這些話不要亂講,因果不饒人
    日行一善,積善成德,善滿三千,天必降之福。諸位朋友大家好,這裡是《妙音聞聲》傳統文化平臺。此刻,讓我們放下煩惱,淨化身心,一起學習佛學文化智慧,一念花開,一念花落,一念放下,萬般自在。口為禍福之門,說話時一定要經一番考慮在說,孔子當年教學,第一條是「德行」,第二條就是「言語」,由此可知言語很重要,古人對言語這樣的重視,其中的道理顯而易見,所謂「病從口入,禍從口出。」從古到今,都由很多人,說話不知收斂,最後釀成大禍,連後悔改過的機會都沒有,很是可悲,所以人生一定要謹言慎行,管好自己的嘴,守好自己本身具有的無量福德,別讓福報從口中漏掉。
  • 錢財方面的因果相當驚人,學佛人一定要知道!!!
    你看,既然是漏稅,本來是不合理的,卻有合理的漏稅一說。這也是鑽法律的空子。這樣的例子太多了,很多人的小聰明都用在這一塊。這也就是損福報了。好比是公共財產,你拿一份,我拿一份,大家都想著佔便宜,每個人福報就馬上下降了。像以前國企單位,就是大家都想著佔便宜,結果自己把自己搞下崗了。
  • 因果輪迴不虛,無處不是因緣!
    我們遇到的每個人,發生的每件事,皆是一種因緣。佛說,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因緣具足時,我們可以順利達成諸多願望,因緣寂滅了,做很多事情都力不從心。很多人不信因果,如寫過《了凡四訓》的袁了凡先生,一位算命先生曾斷言,今生壽短無子。
  • 世界就是因果的現象界,因此要深信因果!
    二、學佛應該從何做起?有的人很想做事,但沒有機會、平臺和環境,人力、物力、財力等條件都不具備。而有的人具備了這些外在的條件,卻又不願意做事。實際上你做得越多,從因果的角度來說,你的功德福報成就得越快。拋開因果來談,你的人氣也會越來越旺,人脈會越來越廣。三、不執著是指什麼?認「色」為「有」是執著;認「色」為「無」即是不執著。
  • 學佛多年還存有疑惑的「因果通三世」,你真的理解了麼?
    今天上午,一群有一位師兄,就因果問題,提了好多高見。認真看他提的幾個問題,能看出這位師兄學佛時間應該不短了,或者說他真的是用心去思考了。只有用心思考才能有那麼多的問題,沒有去思考,可能就沒有問題,對不對呀?他提到一個共業的問題,咱們來嘮一嘮。他說:在歷史上,曾發生一些災荒年,在災荒的年代,很多老百姓會餓死。這是天災還是人禍?
  • 佛說:因果不饒人,這5件事,折損「陰德」,別再做了!
    不是迷信佛菩薩神通,而是教人信因果。「諸法皆空,因果不空」,佛法之根本就在「因果」二字,一個人可以不信佛,但不可不信因果。不論你信與不信,因果報應都時刻跟隨著我們。「世人不信因與果,因果何曾饒過誰」,我們的每一個起心動念,每一個行為都是「因」,日後都必感召其果。《增一阿含經》裡提到: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 佛說:因果不饒人,這4種行為,折損陰德,別再做了!
    一個人可以不信佛,但不能不信因果。「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做好事就會有好報,做壞事就會遭惡果,「萬法皆空,因果不空」,只是時間早晚而已。「善惡之報,如影隨形」,一個人做好事壞事,其果報會像影子一樣隨業流轉,給人帶來福禍。
  • 為什麼要相信因果?為什麼說因果通三世?這篇文章說的透徹!
    為什麼要相信因果?為什麼說因果通三世?這篇文章說的透徹!因果學說是佛教重要的理論基礎,是事物的發展規律,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如是因必得如是果。佛法認為世出世間一切都不離因果法則。「因」即原因,「果」即結果,有原因,有結果,世出世間決不會有無因之果,也不會有無果之因,一舉一動,一言一語,無不含有因果的道理。
  • 佛說:今生種種皆是前生因果
    佛說:今生種種皆是前生因果。佛說:為了讚美而去修行,有如被踐踏的香花美草。佛說:白白的過一天,無所事事,就像犯了竊盜罪一樣。佛說:能夠把自己壓得低低的,那才是真正的尊貴。佛說:沈默是毀謗最好的答覆。佛說:對人恭敬,就是在莊嚴你自己。
  • 佛教:佛陀明明講因果真實不虛,可為什麼又說因果可以改變?
    這是說淨土法門是為凡夫開的。善導大師明確講,「淨土一法本為凡夫」,曇鸞、道綽沒有直接這麼下定論,但是處處說明一切外凡夫人(外凡夫就是凡夫眾生)都能夠往生西方。他有一段法語來讚嘆此法:有凡夫人,煩惱成就,亦得生彼淨土,三界系業畢竟不牽。則是不斷煩惱得涅槃分,焉可思議?這一段法義也非常重要。凡夫眾生有煩惱的時候,對往生不敢相信的時候,讀一讀這段法語,馬上信心增長。
  • 佛說:今生種種,皆是前世因果
    佛說:今生種種皆是前世因果。 前世因,今世果,每一次相遇都是冥冥中註定的因果。 你身邊出現的人,註定出現在你的生命中,他一定會教會你什麼,或許前世你跟他有緣,今生續,三世因果,循環不失,前世的債,今生來還,然而,這輩子種下的因,下輩子來還,所以,生而為人,一定要人心向善。 自然因果,人為因果,因果循環,生生不息,有因必有果,如果種下前世的因,那麼無論經過多少個輪迴,都擺脫不了今生的果。
  • 佛家講「因果不饒人」,因果報應6條,真實不虛!
    因緣果報,自古至今無一人能逃脫,也無一人能不受。所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就是因果之理最簡單易懂之處。在佛教之中,宣說因果的關係的故事,數不勝數,比比皆是。但亦有很多人並不相信因果,做出種種誤認為不會得報之事。因果不饒人,報應亦不爽,切勿因為一時的愚痴,給自己種下一世的惡果。因果不饒人,因果報應6條,真實不虛!一、殺生,必有惡「報」。
  • 佛教:三世因果,六道輪迴,誰能識得自己的前塵舊事
    今生有緣生世為人,還能接觸到佛法,能夠深信不疑,就要認真修行,能夠了生脫死,明心悟道,在這個時代無疑是奢求,但是能夠不墮落,在自己的八識田中種下了成佛的種子,就是與佛結了緣,能夠精進修行,也許他生來世就會花開見佛。生從何處來?死向何處去?生死問題是人生千古之謎。佛為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是為了解決眾生的生老病死而去發心修道,所以禪宗的教人參話頭:生從何處來?
  • 我們到底要不要相信因果?
    在我們日常生活之中,起心動念之處,我們細心地去觀察,人的一生,乃至於一切眾生的一生,都沒有辦法違背因果的定律。因果報應這樁事情我們曉得,它是隨著人心在轉變。人心善善惡惡,天天有加減乘除,所以它不是一個常數,不是永恆不變的。它是變數,常常有變化!
  • 佛教講因果,夫妻緣分盡了,婚姻會發生哪些情況,值得一看
    凡是有果必有因,因果必相應。學佛的人都會懂得,兩個人相識是緣起,知道人生禍福皆是自己所造。對於家一個家庭來講也離不開「因緣」二字,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夫妻,則是家庭的基本構成部分。古語常說:「家和萬事興,妻賢夫禍少」,因此,夫妻關係的好壞,不僅是家庭幸福的基礎,也是社會穩定的的重要方面。佛經上講,人來到這個世間就是來了緣的。無緣不聚,無債不來。
  • 昌臻法師:人生不是偶然 因果連通前世今生
    昌臻法師(圖片來源:資料圖) 《涅槃經》說:「善惡之報,如影隨形;三世因果,循環不失。」(不會中斷,失誤。)可是,有些人認為:人生一切都是偶然,沒有什麼前因後果。有人看見好人受惡報,惡人受善報,便懷疑因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