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羊倌」創新養殖 他的羊兒不吃草價還特別高

2021-01-13 溫州新聞網

  樂清市芙蓉鎮羊兒有兩「奇」,一奇不吃草,二奇賣價高。近年來不僅成了當地村民致富的法寶,更吸引不少地方慕名而來,想看看這「不一般」的羊兒。8月24日,當地豐寧畜牧養殖場負責人孔繁長新賣出1隻烏骨山羊,單只價格達到了2500元,說起養殖山羊帶來的增收,他樂得開了花。他說:「我們的山羊個頭大,味道鮮美,因為創新養殖方法,村裡最多的個人年收入從十幾萬增到了近百萬!」這都靠我們的阿敏!」

  阿敏是誰?他是養殖這群羊兒的「羊倌」,一個1992年出生的小夥子俞樂敏。8年前他回鄉紮根農村,鑽研養羊技術,創新中藥渣發酵飼料餵養羊群。經過他的一番「操作」,山羊成活率提高至90%,體態也比一般羊要大,羊肉在品質和銷量上都遠超其他羊。如今28歲的他與村民們分享養羊知識和技巧,成了當地的致富帶頭人。

  過去靠著傳統放養的養殖模式,羊只能吃山背上的草,一到秋冬季節,羊總是飽一頓餓一頓,體態偏小,繁殖能力差,無法實現規模化養殖,銷路也難以打開。靠養羊度日的芙蓉鎮養殖戶們生活一度捉襟見肘。

  2009年,就讀裝潢設計專業的大一學生俞樂敏無意間得知家鄉的羊肉只有5%是本地自產自銷,便進行了調查。他發現養殖戶大多是小規模散養,而且年齡普遍偏大,缺乏科學創新技術。「我想學習養殖技術,開農場。」他下定決心,又用行動說服父母,放棄了學業,開始創業。從那時起,他只要聽說江浙一帶哪裡有規模養殖山羊的地方就要去學習。他跑到杭州和金華的養殖場當學徒,從掃羊圈、拌飼料餵羊開始學起,與羊群形影不離:白天,羊吃東西,他就蹲在旁邊看;晚上羊睡覺了,他也搬把竹躺椅睡在旁邊。一年多的時間觀察下來,羊所做的每一個動作,發出的每一次聲音,他都「略懂」一二。此後,他又通過報考成人教育,考取了中國農業大學動物醫學專業,學習理論知識。

  再次回到家鄉的俞樂敏,帶著一肚子「羊經」,買了30隻本地母羊和1隻本地公羊準備大幹一場。然而,理論到實踐的過程卻並不順利,他的羊不是流產率高就是容易瘤胃鼓起而死。短短幾個月內,買來的羊幾乎都夭折了。

  正在他一籌不展時,事情在一副中藥渣中出現了轉機。一次家人將治咳嗽的中藥渣喝扔進羊圈,被羊吃了大半,沒想到吃完的羊個個「精神抖擻」。俞樂敏如獲至寶,翻查中藥渣發現:含有板藍根的中藥渣,羊食用後會得到清涼解毒的功效;以西洋參為主的保健類中藥渣,則會提高羊群的免疫力。

  「羊是一種耐粗糧的動物,它能很好地把藥渣吸收掉。我也詢問了很多中醫名醫,中藥經過煎煮後,藥渣中所含的藥性微乎其微。我們也曾把羊肉送到各個檢測站去檢測過,肉質完全合格。」俞樂敏查閱大量書籍,不斷試驗,終於研究出了全新的羊飼料發酵技術,經過這種技術處理後的中藥渣,適口性很好,成活率與繁衍率大大提升。他還引進了優質的進口波爾山羊和原先的本地山羊進行雜交,再加上特有的飼料,實現了羊存欄量1200隻,年出欄量2000隻,年利潤突破了160萬元。

  「吃中藥渣飼料的羊與食草羊最大的區別在於,它所產出的羊糞內不含草籽,用到土壤裡不會生長出雜草,因此羊糞受到鐵皮石斛種植戶和果農的歡迎,經常被一搶而光。這些年很多養殖戶試圖模仿中藥渣養殖,但大多數沒有成功,這成了我的獨家秘方。」俞樂敏說道。然而,他卻並沒有因此而做起來獨家買賣。

  如今,俞樂敏以「合作社」的發展模式,將周邊養羊散戶聚集到一起,為他們提供自己引進的優質種畜,還將自己的飼料發酵技術與大家共享。通過開設講座、上門走訪等形式,分享自己所學的專業養羊知識。在他的指導下,芙蓉鎮的羊肉品質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樂清本地羊的名氣越來越大,養殖戶的腰包也越來越鼓。「我們都愛跟著阿敏養羊。你看我都在鎮上買了商品房啦!」孔繁長笑得合不攏嘴。

本文轉自:溫州網 66wz.com

相關焦點

  • 老和尚讓羊倌盯著畫像看,晚上竟夢見畫中人教他醫術
    清代初年的一天拂曉,山西長治縣山裡晨光朦朧,山徑不很分明。這時候,從山下的村莊裡擁出一群羊來。羊倌是一個十七八歲的半大小夥子,叫宋道民。他自小死去父親,母親又改嫁,於是成了孤兒,靠替村中富戶放牧牛羊飾口。後面跟著五六個村童,各自管著自己家裡的幾隻羊。宋道民帶領村童趕著羊群走進了霍山,找到一處天然牧場。
  • 種草養羊走對路 「洋洋得意」奔小康——甘肅環縣羊產業發展紀實
    2013年,他獲得了政府提供的5萬元精準扶貧貸款,開始養羊。  起初,市場波動、羊價下跌,孫志學賠了錢,但他咬咬牙,接著幹。  當地政府投入3萬多元,扶持他修建標準化養殖暖棚和草棚,並為他提供養殖技術。他還購入鍘草機,將17畝地全部種上苜蓿、燕麥等飼草。2016年,羊終於賣上好價錢。2019年,他擴大養殖規模至300多隻羊,賺了10萬元。
  • 農村俗語:「養羊餵些淨腸草,吃了羊只能長膘」,是啥意思?
    前兩天上網,看到了這麼一句農村俗語:「養羊要餵淨腸草,吃上一頓三頓飽」。儘管淨腸草在世界各地都很常見,在我國的許多地方都有生長,然而,在歐洲人沒有食用淨腸草之前,其他地區(包括我國)的人們都不知道淨腸草是能夠食用的,而且,也因害怕其有毒,也不讓牲畜所食用。淨腸草一般株高30~40釐米,主根比較瘦長,呈白色,獨根上有分枝。其莖呈直立狀,單一或基部有分枝。基生葉叢生,挨地生長。
  • 「獨腳」羊倌走出脫貧致富路
    面對捉襟見肘的家,身殘志堅的曹賢輝沒有「等、靠、要」,他想通過自力更生發家致富。為了改變家庭現狀,他先後在重慶、山西等地創業、務工,可因資源不足和身體原因,沒掙著什麼錢。面對入不敷出的經濟狀況,2014年他選擇回到家鄉。一次大膽的嘗試回家後的某天,曹賢輝漫步在屋旁的道路上,看著滿山遍野的野草,他突然萌生出一個想法,羊市鎮羊市鎮,不就是要有羊嗎?養羊!
  • 黑豬養殖成本高還是黑豬養殖利潤高?答案是……
    黑豬肉作為豬肉中的「戰鬥機」,其在市場上的價格已經達到了100元一斤,再加上黑豬肉有著脂肪少、味道鮮美、營養價值高的優點,故而黑豬肉價格雖較家豬更高,但依然很暢銷,給黑豬養殖帶來了很大的養殖前景。那麼,黑豬養殖成本高還是黑豬養殖利潤高?
  • 90後養蠍人方程的歷練與擔當
    作為一名標準的90後姑娘,創業的過程是歷練更是堅持,是責任更是成長。經過對比試驗後,她選擇了塔式養殖方法。「最開始也是研究了別人的蠍窩,後來不斷進行改進和提升,找到了最適合的蠍塔。」方程告訴記者,蠍房裡多是自己設計的「仿生塔」,每個塔高1.7-1.8米,分成3層,這是做成分體的,四片擺一起湊成八邊形,好做還防止太重壓傷蠍子,非常有效。  在方程看來,養好蠍子最關鍵的是解決好溫度和溼度的問題。「其實蠍子是越養越難,它們對生長環境的要求很高很精細。」
  • 藉助幫扶,養殖山羊脫了貧 | 我的脫貧故事
    我家一共4口人,母親年邁、弟弟需撫養年幼的侄女,再加上自己患病,家裡缺乏勞動力,經濟來源不穩定。2014年,我家被識別為建檔立卡貧困戶。以前,我由於身體原因不能外出務工,就在當地給人放羊,靠低保維持一家人生計,後來學到了養羊技術,村「兩委」和駐村幫扶工作隊考慮我有山羊養殖經驗技術,在經過實地考察後,盡最大努力幫我爭取了扶貧和創業資金,鼓勵我養殖黑山羊。
  • 生活在農村,增加收入養殖山羊該怎麼做
    放羊的山羊養殖山羊羊圈的選地很重要,應選擇在地勢高、排水好、向陽通風的地方建設。羊兒特別不喜歡潮溼的環境,所以就必須建造羊床。羊床給予了它們良好的生活條件,它們活潑好動,愛三五成群嬉鬧,習慣了群居的生活。
  • 新蔡縣磚店鎮:「羊倌」老王的脫貧路
    據悉,王自立,磚店鎮大宋莊村人,識字不多,又缺少技術,發展產業的積極性不高。為了幫王自立發展產業,擺脫「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的思想,張方彬反覆做其思想工作,帶著他參觀其他養殖戶的養殖情況,最終用真情打動了王自立,他在2017年決定利用自家的院子養羊。
  • 養好多胎同羊
    同羊的養殖數量之所以會大幅度的減少,一部分原因來自農戶可選擇的國內外新品種越來越多了,而最核心的問題在於:同羊自身繁殖率太低,一年僅產一胎,一胎僅產一隻,養殖收益上不來。2003年全國性的退耕還林以來,陝西省境內實施了禁牧令,使得目前同羊的數量已銳減到不足1萬隻。
  • 貧困戶養羊忙,脫貧路上喜「羊羊」
    聽著羊兒咩咩地叫,覃家斌臉上露出幸福的笑容。因為沒讀多少書,所以自從成家以來,他一直以務農為生,溫飽不成問題,但收入就捉襟見肘;覃家斌的兒子還在讀書,家庭一直處於貧困狀態。2019年在幫扶人的開導下,又加上村幹部及親朋好友的鼓勵支持,他決定不等不靠開始摸索著養本地黑山羊。山羊吃的不多,又好餵養,並且村旁有一條小小河,村周圍都是山嶺可以放羊,這樣養出的羊肉質好,又能賣出好價錢。
  • 羊肉的價格一直比較穩定,如果在農村養殖100隻羊,利潤有多少
    養殖業雖然不是什麼高精尖的行業,但在目前的情況來說是很多年輕人創業的項目,特別是一些出來工作撈到了一定資金本錢的,紛紛就想回農村老家搞個養殖什麼能賺錢的等。如果沒有足夠技術,作為一個外行來說,會很容易掉坑裡的。最近就有一位農民工說,現在羊肉35元一斤,如此高價。
  • 臨潭:「羊倌」李吉順的抗疫故事
    李吉順平時以放牧為生,是一個地地道道的「羊倌」。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得知鎮上徵集疫情一線志願者消息,李吉順踴躍報名,成為馬場社疫情監測點的一名志願者。他在疫情防控一線,一守就是一個月。工作中,李吉順矜矜業業,積極為大家宣傳疫情防控知識,督促左鄰右舍戴口罩、不聚集、勤洗手、講衛生。在監測點上,他放不下的永遠是消毒噴霧器,每天對過往車輛消毒、巷道消毒便是他的首要工作任務。
  • 廊坊養殖羊大棚廠家講解怎麼樣通風才是正確的方法
    廊坊養殖羊大棚廠家講解怎麼樣通風才是正確的方法   廊坊養殖羊大棚廠家講解怎麼樣通風才是正確的方法用彈簧固定時,槽處要墊一層舊報紙。當栽培溫室建在低於適宜溫度的溫度時,育肥率和育肥率會明顯下降。養鴨一般是早晚在廣闊的水面上進行。
  • 80、90後為什麼離婚率高
    而80、90後在國家計劃生育政策實施大背景下成長,很多都是獨生子女,被父母奉若掌上明珠,持寵而驕。加上社會的發展,男女開始平等,再也不是女子無才便是德,女性在生活、工作、經濟上面開始獨立,好多地方相比男人的表現可以說是陰盛陽衰了。這就給離婚的機率埋下了伏筆,因為突然之間,女人們發現,她們承擔得起離婚的後果。
  • 從貧困戶到養殖能手,海南省文昌市龍樓村朱興旺——脫貧不返貧 要...
    將一桶桶牧草倒進食槽,看群羊吃罷,朱興旺走向一隻不吃不喝、躺在地上無精打採的小羊。「它叫『大耳朵』,生病了,四肢無力,站不起來。」朱興旺已請獸醫開了藥,準備給它打針。只見他左手提起小羊後頸的一塊皮膚,右手把注射器針頭刺入皮下,然後緩緩將藥物推入,動作十分嫻熟。「大耳朵」咩咩地叫喚著,妻子陳桂億一手按著小羊防止它亂動,一手輕撫它的後背。
  • 2017年羊價上漲呼聲高,養羊戶是否能夠逆襲?
    羊存欄數量大幅度減少,供應量遠不能滿足需求量相對於2012~2013年羊存欄高峰期而言,2014年下半年開始羊存欄量便一直減少。根據相關數據顯示,目前羊存欄量已不足最高峰時的60%。養羊的朋友或許能感覺到,養羊小戶十有七八都不養了,依舊堅持的養羊戶也是不斷縮小養殖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