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開辦1日辦結,濰坊出臺17條措施促市場主體健康發展

2021-01-09 齊魯壹點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蔚曉賢

16日,記者獲悉,為貫徹落實「六穩」「六保」決策部署,全力做好「保市場主體」工作,不斷優化市場主體健康發展環境,濰坊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濰坊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制定了《促進市場主體健康發展的十七條措施》。今年,濰坊市將緊緊圍繞優化市場主體發展環境,創新完善準入退出機制,加大支持幫扶服務力度,維護公平競爭秩序,力爭到年底,全市新增市場主體達到8萬戶以上,其中新增企業3.5萬戶以上,市場主體總量和企業總量保持全省前三位。

完善企業開辦流程和註銷制度。全面落實濰坊市企業開辦「1001」全程網辦實施方案,實現一次登錄、一表填報、一日辦結,印章刻制、發票及稅控設備領取、證章寄遞「三免費」,推廣應用電子營業執照,年底無紙化辦理率達90%以上。將企業開辦環節由5個壓縮為2個,辦結時間由3個工作日壓減為1個工作日。健全完善企業普通註銷、簡易註銷制度機制,將簡易註銷公告時間由45天壓縮至20天,簡易註銷在試點基礎上6月底前全面推開。指導幫助符合條件的縣(市區)申請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外資企業登記授權。

加強市場主體登記註冊管理。落實登記註冊審核職責,確保新增市場主體增量數據準確可靠。按照「申請人提交場所合法使用證明即可予以登記」要求,引導市場主體依照不動產登記證等證件規範填寫住所信息。完善住所承諾制度,建立負面清單,強化約束限制。對通過登記住所承諾制申辦的市場主體,在做好個案處置的同時,按照一定比例抽查核實,對違背承諾的,依法撤銷登記。完善「智能審批」系統和網上審批程序,防範同一投資人短時間內惡意集中設立登記多家市場主體現象發生。

加大登記事項監管力度。對涉及登記事項的投訴舉報,快速回應、快速處置、依法查處,確保辦結率達到100%,及時公開曝光典型違法案例。加快推進「雙隨機、一公開」抽查,按照總體7%的比例,加大對今年新登記註冊市場主體的抽查力度;對地址失聯的,依法列入經營異常名錄,實施信用懲戒。對依法從事的擺攤經營,豁免辦理營業執照。

強化智慧財產權保護創造。探索建立智慧財產權保護重點聯繫機制,全市確定100家以上重點聯繫單位。加大智慧財產權行政裁決案件處理力度,提高辦案效率,將涉企專利行政裁決案件的辦理時限平均由3個月壓縮至2個月。深入實施「春筍行動」,新增國家智慧財產權優勢企業10家、國家智慧財產權示範企業2家、智慧財產權貫標認證企業30家。組織開展2020年濰坊市專利獎評選,推薦優秀專利項目申報中國專利獎。充分發揮中國(濰坊)智慧財產權保護中心平臺資源和人才優勢,建立智慧財產權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

提供智慧財產權精準服務。開展「智慧財產權服務萬裡行」活動,市級走訪指導企業50家以上。開展農業機械智慧財產權區域布局編制,支持濰坊國家農綜區產業發展。組織開展專利導航,積極爭取山東省專利導航項目。支持企業開展智慧財產權質押融資,緩解中小微企業貸款難題。引導企業通過省智慧財產權公共服務平臺、新舊動能轉換重點產業專利庫獲取專利輿情信息、預警信息等服務信息。

深化質量提升行動。認真組織開展「質量與品牌提升年」行動,深入推進質量提升和品牌建設。開展重點行業、重點園區、重點企業質量提升示範活動,引領推動高質量發展。提請市政府修訂《濰坊市市長質量獎管理辦法》。支持質量水平高、創新能力強的單位、個人申報省長質量獎、中國質量獎。開展「優化計量、提質增效」企業幫扶行動,年內服務企業300家以上、解決技術難題30個以上;全市批准新建社會公用計量標準20項以上。加大對口罩、婦女兒童用品、食品相關產品等重點產品質量監管力度,全年市級監督抽查不少於150批次。

加快重要標準制定。聚焦「十強」產業和濰坊市優勢產業,組織制定國際、國家、行業標準和地方標準30項以上。實施企業標準「領跑者」制度,建立企業標準領跑者培育庫,支持企業將先進創新技術和成果轉化為先進標準、團體標準。推進標準化技術組織建設,建立標準化技術組織培育庫,爭取建設高層次標準化技術組織。

服務個體工商戶和小微企業發展。推進小微企業「雙升」戰略,按照「個轉企、企升規、規改股、股上市」遞進過程,鼓勵引導個體工商戶向企業轉型,完成「個轉企」1000家的目標。組織「四新」產業等具有發展潛力的小微企業管理者參加全省培訓,提升企業抵禦風險和創新發展的能力。拓寬個體工商戶和小微企業抵押物登記範圍,對辦理抵押的動產,做到應登盡登、應抵盡抵;對線上辦理且手續齊全、審核通過的,即時辦結;對線下辦理且提交材料齊全、符合形式要求的,當場辦理。

全面實施「一業一證」改革。按照魯政辦字〔2020〕77號文件要求,編制每個行業的統一規範標準,2020年6月底前,全市全面實施「一業一證」改革,線上線下並行辦理,實現「一證準營」。7月底前,制發全市第一批行業綜合許可證。逐步擴大「一業一證」改革範圍,惠及更多行業和市場主體。

深入推進「食安濰坊」建設。嚴格落實食品安全「四個最嚴」要求,持續鞏固食品安全市縣創建成果。組織開展乳製品質量安全提升行動。開展食用農產品批發市場食品安全管理規範提升活動,確保全市食用農產品批發市場食品安全管理全部得到規範提升。開展網絡訂餐專項整治,規範網絡訂餐經營秩序,持續推廣「食安封籤」「明廚亮灶」,力爭美團、餓了麼等平臺在濰坊投放「食安封籤」5萬個,新增「明廚亮灶」1000個。持續推進食品生產企業、銷售經營者安全風險分級管理和餐飲單位量化分級管理。

推進藥械化改革提升。推進藥品審評審批制度改革,鼓勵醫藥行業和企業創新發展;對符合條件的企業和單位進行獎補,全市爭取新增1-2個獎補項目。指導化妝品經營企業做好國家進口非特殊用途化妝品備案授權。

支持企業重塑信用。全面推行市場監管領域部門聯合「雙隨機、一公開」抽查,推動將更多事項納入抽查範圍,持續深化「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實現「進一次門、查多項事」。結合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管理,實行差異化監管,提高監管精準性和有效性。審慎信用約束管理,落實信用修復、異議申訴等制度措施,對移出經營異常名錄企業實施信用承諾制度。

營造放心消費環境。深入開展「放心消費在濰坊」創建,全市放心消費創建單位、市級放心消費示範單位分別達到5000家、500家;創新打造中百益家園等一批放心消費示範集群。積極發揮職能作用,服務重點文旅項目和夜間經濟等特色經營方式發展。落實企業訴求「接訴即辦」和投訴舉報快速回應機制,實現24小時回應,力爭辦理過程和辦理結果100%滿意;認真處置消費投訴舉報,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規範市場競爭環境。全面清理2019年前出臺的妨礙公平競爭、束縛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堅決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規定和做法。開展涉企收費專項檢查、口岸收費專項整治,持續加大轉供電環節加價行為查處力度。開展反不正當競爭執法,嚴厲打擊侵犯智慧財產權和製售假冒偽劣產品違法行為。圍繞市場監管重點領域,加大執法辦案和曝光震懾力度。

促進優化法治環境。認真實施市場監管輕微違法行為不予行政處罰清單制度,對非主觀故意、沒有造成危害後果的首次輕微違法行為,指導企業自覺改正,依法不予行政處罰;對符合法定適用條件的一般違法行為,依法減輕處罰。

提升技術支撐能力。建設校園周邊食品安全智慧監管平臺,強化對校園周邊食品流通安全監管。推廣處方用藥規範化安全監管網絡平臺應用,著力破解不憑處方違規銷售處方藥監管難題。建設液化石油氣充裝信息追溯監管平臺,探索運用信息化手段,從源頭消除液化石油氣充裝安全隱患。推動山東省能源計量評估中心和山東省測繪產業計量測試中心建設,支持建設濰坊市醫學計量重點實驗室。完善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汽油、柴油等6種產品的檢驗檢測能力。

強化組織保障。全市市場監督管理、行政審批服務部門依據「三定方案」和職責分工,細化工作措施,緊抓「最後一公裡」,推動各項措施落實到位。強化溝通協調,增強工作合力,形成各司其職、齊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廣泛宣傳引導,提高市場主體關注度和參與度,支持市場主體用足用好政策措施。

相關焦點

  • 江蘇:構建新發展格局 千萬市場主體有力支撐經濟復甦
    【促增量:打造一流營商環境 激發市場主體活力】2020年,江蘇市場主體發展在受疫情衝擊出現短期波動後迅速回升,持續保持穩定增長態勢。去年前11個月,全省新登記市場主體247.5萬戶,同比增長50.8%;截至去年11月底,全省市場主體總數達1226.5萬戶,同比增長19.2%。數據背後是江蘇一攬子政策的支持。
  • 企業開辦實現「一日辦結」零成本
    2020年,我市持續深入推進改革開放創新,出臺優化營商環境實施辦法,平均審批時間由2.65個工作日壓縮至1.73個工作日,工業項目審批時間由120個工作日壓縮至40個工作日,企業開辦實現「一日辦結」零成本。
  • 4—10月,湖北新登記企業增6.78% 準入加速度 企業得實惠
    「我是第一次創業,辦執照要準備很多材料,流程也很複雜,這麼短的時間怎麼來得及啊。」姜莎來到青山區政務服務大廳,決定先碰碰運氣。出乎意料的是,營業執照辦得格外順利。在企業開辦公益幫辦服務區,工作人員手把手指導她在線填寫相關信息,不到1個小時就完成了審批,並免費幫她把營業執照和3枚新刻的公章郵寄到家。兩天後,姜莎帶著公司的全套「身份證明」,順利拿下項目。
  • 泉州出臺八條措施鼓勵就地過年
    泉州出臺八條措施鼓勵就地過年 2021-01-07 22: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年內新設市場主體數量同比增81萬家
    開欄語:上億戶各類市場主體是我國經濟運行的「機體和細胞」,雖受疫情擾動,但今年我國新設市場主體數量仍逆勢連續攀升,日均新設市場主體數量已超過去年,總量也超過去年同期,成為中國經濟基本盤最有力地支撐。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指出,中國經濟能夠穩定恢復,也得益於我們並行推進改革開放,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和發展內生動力。
  • 總量突破110萬戶 2020年浙江寧波新設市場主體近19萬戶
    總量突破110萬戶 2020年浙江寧波新設市場主體近19萬戶 2021-01-17 19:13:32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房家梁 責任編輯
  • 陝西省政府工作報告(2020年1月15日 劉國中)
    面對國內外風險挑戰,我們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在省委領導下,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和「鞏固、增強、提升、暢通」八字方針,緊扣追趕超越定位和「五個紮實」要求,推動高質量發展,著力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保持了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 寧夏: 守好「三條生命線」 引領高質量發展
    「銀川建成長50公裡、水域面積1.1萬畝的濱河水系溼地,截流中乾溝等11條主要入黃排水溝水體匯入水系,8處人工溼地採取水生植物吸收+自然沉澱的方式,實現了濱河水系溼地互連共調同淨化的功能,確保入黃水質穩定在Ⅳ類。」銀川市水務局副局長丁明說。
  • 開通企業服務「直通車」 濟寧「零延時」助力企業開工復工
    ,從大年初三(1月27日)開始設計,經過4天3夜的努力,研發出『正壓版』全液壓推土機。2月10日,在山推股份推土機事業部總裝車間外,山推研究總院全液壓推土機產品經理呂文彬介紹,「正壓版」全液壓推土機能阻隔新型冠狀病毒,保障疫情期間客戶使用安全,目前已接到二三十臺訂單,第一批產品可在3月1日正式下線,投放市場。   而在總裝車間內,職工們正在各自崗位上緊張地忙碌著生產應急交付的海外訂單。
  • 泉州六部門聯合出臺八條措施鼓勵就地過年
    過年留下來 給你發紅包泉州網1月8日訊 (記者許奕梅)昨日記者獲悉,泉州市人社局、市財政局、市工信局、市文旅局、市國資委和市總工會六部門聯合出臺鼓勵外地來泉務工人員留泉過年八條措施,支持企業穩崗穩工,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主動提供服務,幫助協調解決存在的困難和問題,讓廣大在泉務工人員
  • 泉州出臺「八條措施」 鼓勵外來務工人員留泉過年
    據福建泉州市人社局消息,2021年春節將至,為鼓勵外地來泉務工人員留泉過年,減少人員大量流動帶來的疫情防控壓力,支持企業穩崗穩工,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泉州市人社局、市財政局、市工信局、市文旅局、市國資委和市總工會六部門聯合出臺文件,通過一次性穩就業獎補、發放節日補貼、新年紅包等「八條措施
  • 這個地方推進企業註冊登記網上辦、馬上辦、智慧辦
    九龍坡區工商分局在得到重慶市工商局大力支持的情況下,持續深化商事制度改革,進一步降低市場準入門檻,為小微企業發展打造寬鬆有序的準入環境,積極為深入貫徹轄區小微企業創業創新基地城市示範建設發揮重要作用。全面放寬企業市場準入條件實施註冊資本認繳登記制。
  • 衡水市政府工作報告(2020年1月17日 吳曉華)
    點擊查閱更多2020年地方政府工作報告  ——2020年1月17日在衡水市第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上  衡水市市長 吳曉華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衡水市人民政府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並請市政協委員和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 順德推出八條措施,鼓勵市民留在順德健康過大年!
    順德推出八條措施,鼓勵市民留在順德健康過大年!關於鼓勵市民留在順德健康過大年的八條措施2021年春節將至,為統籌推進我區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減少人員流動,減少人員聚集,支持企業穩崗穩工,經研究,出臺鼓勵市民留在順德健康過大年的八條措施
  • 2019年企業開辦時間縮至8.5個工作日
    《方案》提出,2018年組織各地區、各有關部門完成對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政策文件、執行公平競爭審查制度情況的自查。2018年清理廢除現有政策措施中涉及地方保護、指定交易、市場壁壘等的內容。《方案》提出,提升跨境貿易便利化水平,五年內進出口整體通關時間再壓縮一半。
  • 國務院:7月底前出臺相關政策促進中醫藥振興發展,加強中西醫結合
    (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證監會、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國家外匯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年內持續推進)  二、加大宏觀政策實施力度,著力穩企業保就業  (六)加大減稅降費力度。  9.強化階段性政策,與制度性安排相結合,放水養魚,助力市場主體紓困發展。繼續執行去年出臺的下調增值稅稅率和企業養老保險費率政策,新增減稅降費約5000億元。
  • 福建省司法廳「體貼入微」法律服務促中小微企業發展
    福建省司法廳「體貼入微」法律服務促中小微企業發展 2020-09-15 09: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外資跨過疫情「築巢」 各類市場主體「逆勢飛揚」
    徐進至今還記得去年1月1日那天收到的最大「新年紅包」——和美國朋友一起投資設立外商投資企業的營業執照,這也是上海頒出的首張中國自然人出資設立外商投資企業的營業執照。   去年伊始,《外商投資法》正式實施。這部外商投資領域的基礎性法律首次明確,中國自然人可以作為境內投資人投資外商投資企業,從法律層面保障了中國自然人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