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實物殘片復原宋孝宗皇后壽成殿用過的瓷器,工美館這場跨年展很...

2021-01-17 錢江晚報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餘雯雯 通訊員 陳晶

「宋瓷方是瓷」。

這是乾隆皇帝對宋代瓷器的盛讚。

南宋官窯和哥窯,是宋代瓷藝的經典。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曾經在老虎洞窯址發掘出土很多殘件,不少都是宋代的官窯瓷器。

利用這些殘件,仿燒同款瓷器,再現經典的釉色和造型,同時告訴你,古人是如何用瓷器來打造雅致生活的。

這些有趣的信息,你都可以在這場跨年展中找到——

今天(12月30日),杭州工藝美術博物館(中國刀剪劍、扇、傘博物館)「大匠之風」大師個展系列六之「葉克偉陶瓷藝術展」在工美館二樓臨展廳(小河路334號)正式開展。

致力恢復再現官窯哥窯

仿燒作品得到故宮博物院的高度認可

古往今來,一代又一代的制瓷匠人前赴後繼,致力於恢復和再現南宋官窯和傳世哥窯的製作技藝,以實際行動詮釋「讓文物活起來」的重要精神,來自浙江雲和的葉克偉便是其中的一員。

他仿燒的作品,得到過故宮博物院的高度認可。

這次展出的200餘件作品,包括了他根據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老虎洞窯址發掘出土的殘件仿燒的作品,和參照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館等收藏的傳世官窯和哥窯瓷器仿製的作品,以及古兒杯、現代四雅系列等創新作品,觀眾可以從中窺見宋元時期瓷器的典型樣式和紋色。

展品中有一件謝皇后壽成殿用過的瓷器殘片

全世界保留下來的不超過10件

整場展覽分為「溯本尋古:芝華玉肌的官哥之瓷」、「雲和探藝:葉氏父子的尋藝之路」、「稽古傳今:歷久彌新的宋瓷之韻」、「古藝新作:四般閒事的生活之趣」四個單元,小時新聞記者把最精華的部分給大家梳理出來。

不管你對瓷器有沒有研究,展覽第一個單元「溯本尋古:芝華玉肌的官哥之瓷」展區的瓷片,都值得一看。

這些其貌不揚的瓷器殘片,一部分是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老虎洞窯址發掘出土的殘件,一部分,是葉克偉的收藏和一些藏家的收藏,很多都有七八百年的歷史。

現場有兩件殘片,前面放置了一塊放大鏡。

其中一件名氣比較大的,是底部有「成殿」落款的殘片。

「這個『成殿』,應該就是壽成殿,南宋孝宗壽成皇后謝氏的居所。北京故宮博物院裡藏有一隻汝窯盤,盤底就刻有「壽成殿皇后閣」,臺北故宮博物院、英國一家博物館各有一件完整的瓷器。目前全世界範圍,保留下來的包括殘片和器皿,估計也就10來件。這款殘片,比較難得的是器型的口部、底部都在,我們行話說天和地都在。」現場一位瓷器收藏者向記者介紹說。

葉克偉也說,其實這款看似簡潔的造型,其實很難製作。他來回仿製了不下十回,都沒有模仿到精髓。

還有一件,是老虎洞窯址發掘出土的殘件,展示的是剖面,「就是讓大家看看多次上釉的工藝,層次非常分明,而且有厚度。」

用老虎洞窯址殘件仿燒的作品

讓你看到元代瓷器的美

「稽古傳今:歷久彌新的宋瓷之韻」單元,是葉克偉根據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老虎洞窯址發掘出土的殘件仿燒的作品,大部分都是元代的。

「我記得我第一次看到這些殘件,元代層的豐富性把我驚呆了,所以我拿著這些殘片,做了大量的研究,推測出它的造型以及燒制技法。」

很多殘片,都是在多次仿燒中慢慢琢磨出來的。

比如,第一件「卵青釉葵花式三足洗」,雖然殘件出土時不及全形的十分之一,好在器形信息基本完整。最後呈現出來,讓大家能看到這個器物的核心信息——洗釉色卵青、九瓣葵花形口、三獸足。

還有一款灰青釉葵花式杯,它的原型取自唐、宋金銀器造型,是古人的酒器。它最厲害的地方就是口沿部分,能使品酒之人舌頭處於特殊的捲曲狀態,「品」的味道很足,蘊含著工匠的巧思。

如果有興趣,大家不妨去現場找找其中兩款很特別的器皿。

一個是鳥籠子裡插花用的小瓶子,造型別致,底部留了綁繩子的小孔。

還有一個是硯滴,造型又雅又萌。

宋代四雅藏匿「小心思」

可觸、可感,新奇有趣的互動體驗

點茶、焚香、插花、掛畫,這四種文人的生活風尚,如果帶入現代生活中,會碰撞出什麼樣的火花?

大家可以去第四單元「古藝新作:四般閒事的生活之趣」一探究竟。「現代四雅」場景中,將宋人的「四般閒事」帶入現代生活中,生動地詮釋了現代宋式生活美學。大家看到的吉瓶、爐瓶三供以及茶藝、書房文玩用品,都是葉克偉根據現代審美理念並融合古代官、哥窯造物特徵而創作的。

如果還不過癮,不妨親自動手,現場體驗「我是瓷器修復師」拼貼、樂「瓷」不疲立體拼裝,通過上手觸摸和感受,了解南宋官窯和傳世哥窯典型的器物類型以及「金絲鐵線」、「鱔血紋」等工藝特徵。

為博物館捐贈7件作品

和業內專家一起探討古瓷新作

昨天的開幕活動上,葉克偉還為博物館捐贈了7件作品。

另外,昨天下午,此次展覽特地推出「復興傳統工藝,讓文物活起來」為主題的學術座談活動,邀請博物館專家、高校教師以及陶瓷工藝美術師等各界人士齊聚一堂,展開對古瓷新作、傳統工藝復興、文物活化利用等多方面的討論。

「越古的東西,越難仿。」這是現任杭州市古蹟遺址保護協會理事長、原蕭山博物館館長施加農提出的觀點,他在現場向大家介紹了越窯青瓷三個時期典型產品的研製,也表示應該「好好利用古人的東西,為現代人服務」。

杭州工藝美術博物館專委會委員,原南宋官窯博物館館長鄧禾穎是南宋官窯的專家,她在現場介紹說,其實官窯瓷器的美,很有藝術性,造型「簡潔而不簡單的,而且線條極其流暢」,多一分則多,少一分則少,所以說,南宋官窯是一個頂峰。

杭州工藝美術博物館介紹,接下來博物館還會繼續推出專題講座、大師導覽、觀眾互動等活動,感興趣的話,請多多關注「杭州工藝美術博物館」官方微信平臺及時發布的信息。

這場有看頭的跨年展,時間從2020年12月30日持續到2021年3月28日,地點在工美館二樓臨展廳(小河路334號),大家不妨趁著元旦小長假來看一看。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住過兩任太上皇,裡面原來還有個「小西湖」 德壽宮遺址公園昨天開工
    如果能去太上皇、皇太后住過的宮殿看看呢?昨天,德壽宮遺址公園暨南宋博物院(一期)正式開工,建成後將成國內目前唯一系統保護、全面展示的宋代皇家宮苑遺址。德壽宮遺址的位置,在上城區,位於胡雪巖故居對面、杭州市方志館背後。這裡曾住過秦檜、宋高宗、吳皇后、宋孝宗、謝皇后……宋孝宗還給他的老爸高宗,在德壽宮建了個「小西湖」。
  • 江西省博物館新館原來是個三館合一的文化中心,外表就像一個方盒
    在江西省有一個文化中心,這裡是三館合一的設計,2016年8月開始建設,2019年底投入使用。這個文化中心包括省圖書館、省科技館、還有省博物館,今天就跟大家聊一聊江西省博物館。紅色搖籃 ——江西革命史陳列展廳也是用五個單元講述那段紅色歷史,曙光映照的開始時期從1919年開始,直到1928年軍旗升起,還有星火燎原的井岡山戰役,1931年成立的紅色政權,1934年浴血堅持的遊擊戰爭,1937年的抗日戰爭,最後1946年開始的內戰勝利。
  • 細品清瓷:帝王「堂名款」瓷器賞析
    在傳世的一幅「喜溢秋庭」畫軸上,曾詳細描繪過道光皇帝在慎德堂內的生活場景,畫卷左上角鈐「慎德堂寶」印一枚,道光皇帝曾專門寫過一篇《慎德堂記》文(收錄在道光《御製文餘集》)。由此而知,署「慎德堂」款的瓷器是景德鎮御窯廠特意為道光皇帝燒制的「堂名款」瓷器,是道光時期的一種官窯瓷器。
  • 一周觀展指南|「黑石號」特展倒計時,清宮遺珍現國博
    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用這場展覽迎接新的一年,向觀眾展現安迪·沃霍爾是如何將消費的、日常的變為藝術的,包括《奶牛》系列,最著名的《瑪麗蓮》系列等,呈現其浮華而激進的波普時代。特別的是,選拔了兩位青少年策展人用同齡人視角和語言解讀作品,更特別的是,她們的解讀以「彈幕」的方式顯示在展品上方,這不僅代表是呈現方式,也構成了一種新的表達。南曾北李 藝道傳薪——紀念曾李同門會成立九十周年書畫文獻展地點:筆墨博物館展期:2020年12月25日—2021年2月28日
  • 杭州這座盛世宮殿到底長啥樣?專家揭秘德壽宮遺址保護展示工程
    德壽宮遺址保護展示工程暨南宋博物院(一期)效果圖遺址將復原成什麼樣?大家可能已經注意到,這次項目的名稱叫「德壽宮遺址保護展示工程」。也就是說,除了遺址考古發掘,建築復原和遺址展陳是另一塊「重頭戲」。那麼問題來了,我們將看到一座什麼樣的南宋宮殿?
  • 一周觀展指南|唐代沉船特展倒計時,盛京清宮遺珍現國博
    波普圖像——安迪·沃霍爾的1962-1987 地點: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 展期:2021年1月1日—4月7日 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用這場展覽迎接新的一年,向觀眾展現安迪·沃霍爾是如何將消費的
  • 一周觀展指南|唐代沉船特展倒計時,盛京清宮遺珍現國博|安迪...
    波普圖像——安迪·沃霍爾的1962-1987地點: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展期:2021年1月1日—4月7日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用這場展覽迎接新的一年,向觀眾展現安迪·沃霍爾是如何將消費的、日常的變為藝術的,包括《奶牛》系列,最著名的《瑪麗蓮》系列等,呈現其浮華而激進的波普時代。
  • 2019新中國成立70周年大眾篆刻作品展時間地點門票指南
    這是國內首個以篆刻為主題的大型成就展,篆刻作品數量之多、技術之多樣、活動亮點之豐富,也屬罕見。  邁進新時代,這門悠久厚重的藝術不斷發揮出它的新內涵。由北京工美集團設計製作的「秈型雜交水稻」,印坯使用黃色人造水晶,頂部展示一束束穀粒飽滿的水稻,宛如金色的麥浪;同樣由北京工美集團設計師匠心設計的「全國農業展覽館」獨具特色,印章上部將稻穀、麥子、大豆、玉米、綠豆這「五穀」用亞克力封裝,底部採用木雕藝術造型,「五穀豐登」的景象躍然眼前。
  • 《瓷器家》雲煙過眼錄﹙五﹚來自玫茵堂的故知——宋代奇石窯醉酒...
    出土物有碗、盤、罐、壇等器物殘片,其裝飾有印花、刻花、彩繪三種,並發現少量窯變釉瓷器碎片。 其中有青黃釉、醬黃釉四系大罐殘片,肩部印有「政和六年」、「嘉佑口」、「己已年」、「庚午年」等北宋年號和幹支紀年,這些都是當年燒窯的絕對年代」 ﹙圖2﹚ 。據日本學者介紹,這些宋代奇石窯四系罐於唐、宋時期傳至日本,在日本是裝茶葉用的,叫「茶壺」;過去日本學界一直以為是呂宋生產的,故稱「呂宋」壺,直到 1978 年奇石窯的發掘,才知道其中一部份是宋代奇石窯所生產。
  • 安徽展出百餘件景德鎮窯皇家瓷器 乾隆御用筆筒受關注
    此次展覽共展出130餘件(套)明清時期景德鎮窯瓷器。 張強 攝   中新網合肥8月10日電 (記者 張強)「明韻清風——景德鎮窯皇家瓷器藝術展」10日在安徽合肥開展。此次展覽展出的130餘件(套)明清時期景德鎮官窯瓷器,向參觀者講述了景德鎮官窯500多年的燒制歷史。
  • 德壽宮是座什麼宮①丨這座宮到底在哪兒?都住過誰?
    在它的「履歷表」中曾經有過很多個不同的名字,無一例外都來自當時南宋的大人物——秦檜、宋高宗、吳皇后、宋孝宗、謝皇后……他們先後都拿到過這裡的「房產證」。宋高宗畫像過了7年,宋高宗趙構禪讓,傳位給養子宋孝宗。「退休」後住哪兒?宋高宗也看中了這塊地。他為這塊自己的養老之地起名「德壽宮」。
  • 2019紫禁城裡過大年展覽時間門票宮燈復原
    購票入口:點擊進入  故宮2019春節開放時間:點擊查看  2019紫禁城裡過大年展覽特點:這一大展將展刷新兩項故宮博物院展覽歷史紀錄皇帝用萬年青筆書寫吉語箋,為天下蒼生祈福許願。吉語箋寫畢,封存於黃匣中,任何人不能開啟。直到今天,人們才有幸看到它們的真容。此外,在這一單元,觀眾還可以看到古代最高規格的皇家交響樂團——中和韶樂。  「遊藝行樂」單元展示了過年期間的娛樂活動。春節是中國人的團圓節,也是中國人的狂歡節。高高在上的皇帝,也會趁此佳節放鬆娛樂。
  • 2021年元旦國人怎麼過?樂享文化成為新年新潮流
    曹建雄攝(人民圖片)元旦當天,觀眾在福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參觀。新華社記者 魏培全攝2021年元旦怎麼過?3天假期雖然不長,但足以讓人們放鬆身心,盡享豐富多彩的文娛活動。看一場精彩展覽金漆雕龍紋有束腰帶託泥七屏式寶座、碧玉淺雕描金雲龍紋特磬、描金彩繪高浮雕海水雲龍紋硬木屏風……2020年12月31日,「金玉滿堂——瀋陽故宮典藏清代宮廷珍品」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拉開帷幕,來自瀋陽故宮博物院的200餘件(套)清代宮廷藝術珍品與國博館藏的30餘件(套)清宮器物聯袂登場,吸引了不少觀眾預約參觀。
  • 羅振宇在武漢舉辦的這場跨年演講「時間的朋友」 致敬了不起的平凡人
    2020年12月31日,呂曉靜再一次回到自己曾經為之戰鬥過的城市——這裡早已恢復活力,成千上萬人湧上街頭迎接新年。呂曉靜和家人一整晚都待在武漢光谷國際網球中心,在觀眾席上,她實現了自己在2020年許下的一個願望:帶著家人看一場「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講。「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講從2015年起在每年最後一晚舉行,通過深圳衛視和愛奇藝直播。此前5場「時間朋友」跨年演講舉辦地包括北京、上海、深圳,而在極不平凡的2020年,「時間朋友」首次走出超一線城市,落地英雄城市武漢。
  • 歷經六朝,輔佐四帝,中國歷史上唯一與皇帝走完金婚的皇后吳瑜
    在成為了康王趙構的侍妾後,她憑藉著美貌和聰慧,一路從才人升為皇后。在無兒無女的不利情況下,穩坐後位五十五載,不僅被丈夫宋高宗寵愛了半個世紀,還先後受到了宋孝宗、宋光宗和宋寧宗三位皇帝的優待和敬重,最終以八十三歲高齡安然離世。她就是宋高宗的皇后吳瑜,歷史上稱其為憲聖慈烈皇后。
  • 相貌復原 告訴你曹操長什麼樣
    維爾黑姆·希斯通過頭骨復原了巴赫的相貌,並以此寫了篇論文發表。這在當時絕對是一個轟動性的新聞,以至於幾乎所有人類學家和考古學家都拿它「刷屏」。   格拉西莫夫讓顱骨復原形成理論   3年後的1898年,德國學者卡爾曼和布基在人的頭骨上選取18個觀測點,通過解剖45具男屍和8具女屍測得了面部軟組織的厚度。
  • 還我頭來 記黃華成回顧展
    從今年5月新冠疫情(Covid-19 pandemic)在臺島退燒開始,臺北市立美術館(也就是「北美館」)以頂層三樓的完整空間,推出長達半年的黃華成回顧展,把他從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繫到去世前的所有作品:早期繪畫、文字拼貼、觀念藝術、裝置藝術、實驗電影、人像素描、封面設計、刊頭設計、插圖海報、舞臺演出及劇本、小說、評論、攝影……做了一次系統的實物原件展出或情境複製再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