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35%的股權以1.67億元的價格一拍成交,一起涉異地重大金融借款合同糾紛案件得以執結。「長春市中級人民法院執行團隊120個日夜的全程跟進、高效溝通,為企業打造出便利化、可預期的營商法治環境,讓我們可以放心投資、安心經營。」該案申請執行人道出心聲。
今年,長春市中法通過規避執行財產處置風險,兼顧執行雙方合法權益,贏得企業點讚。
在上述案件處置過程中,充分體現出長春中法最大限度減少申請執行人執行成本,降低被執行人執行損失的有益嘗試。當初立案時,依據「簡案快執、普案精執、特案特執」的原則,特執團隊第一時間趕赴上海,對股權所在公司及註冊登記機關進行執行調查、辦理股權凍結,果斷組織申請執行人、被執行人、質押人協商議定處置股權參考價,促使對所涉標的有異議的案外人放棄異議,使1.67億元的執行款第一時間到帳。
從立案接待到精準分流,從協商議價到成交打款,標準化的執行分段集約流程,大大縮短了案件執行用時,長春市中法助力資產早變現、快變現的實踐,為長春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的司法保障。
今年,作為被執行人的吉林某民營企業,提前將1.08億元欠付工程款、保證金以及利息履行到位。一起歷時3年、執行標的上億元的建設工程合同糾紛,以執行雙方握手言和圓滿解決。這得益於執行法官當初沒有選擇就案辦案,而是在和解協議履行期間,允許被執行人按照市場價格正常銷售房產,每賣出一套房產,法院解封一套,並提存價款。這種不拘泥於傳統財產處置變現的方式,在保障國有資產不受損失的同時,也助力被執行人企業走出困境。
近年來,隨著金融貸款車以及罰沒車等涉車執行案件逐年增多,「法拍車」漸成司法拍賣「主角」,同時,法院查封車輛停放保管難、價值易貶損成交價低、競買者諮詢看車難等問題凸顯。為此,長春市中法執行局通過開展「法拍車」網絡司法拍賣專項行動,藉助拍輔業務,引入社會力量參與,開通「直播看車」,並與凱旋機動車交易市場合作,設立「法拍車」專區,在為公眾提供便利的同時,活躍了本地二手車市場,節約了司法資源。
來源:長春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