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窮別說話,位卑莫勸人」後面兩句更經典,沒點文化還不知道!

2021-01-11 方向娛樂標

與人相處溝通,如何說話是一門學問,也是為人處世的藝術。我們和人相處,常常因為一句話就有可能打動他人,也會由於言語不得當會損失某段友誼。《西遊記》裡說「口開神氣散,舌動是非生」,又有老話講「是非只為多開口,煩惱皆因強出頭」。

我國民間文化中便有這種一段俗語「人窮別說話,位卑莫勸人」,短短10個字卻飽含了深刻的大道理。

俗語是民間普通百姓自行創造和感悟的人生哲理,表層意思雖說看上去簡陋,但細細地品讀,能使我們獲得許多 感悟,故而在人生之路上避免許多 陷阱。

那麼「人窮別說話,位卑莫勸人」說得究竟是什麼意思,我們該如何看待?實際上俗語的後半句也一樣的精彩,說透了人性的現實。

一、人窮別說話

我們首先來講「人窮別說話」,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人處在困境、貧窮的時期,不可隨便說話。

易經的困卦曾說「有言不信」,一個人處在逆境當中,自身的溫飽都無法解決,那麼這個人所說的話,即使是大道理、大學問,也不會有人相信。

人窮的時期,實際上更多的是要傾聽,多去感悟,而不可山吹海哨,侃侃而談。

《增廣賢文》說「貧居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窮人不僅無人問津,就連話語權也會被無形的「剝奪」。

不管是參加朋友聚會或是和人商談合作,一些高談闊論、談笑風生的,常常是非富即貴之人,即使他們說的話有眾多不足之處,依然會獲得他人的諒解。

因此 當一個人貧困潦倒的時期,最好管好自己的嘴巴,這種也會給人留下好感,要是口若懸河一番,很可能會引發他人的反感。

二、位卑莫勸人

有句話說「人微言輕」。

春秋戰國時期的蘇秦沒有成名前,不僅貧窮並且社會地位低微,家中的妻子都不願意正眼看他,自然也不會給他生活補貼。蘇秦在這種的困境下發奮圖強,最後拜六國相印,回到家中妻子和父母很遠就出來相迎。

一個人要是沒有什麼社會地位,身份卑微渺小,那麼就不可規勸他人,由於他人也不一定會相信你所說的話。

就如同許多 父母,老是勸自己的孩子要成龍成鳳,但自己既不是龍,也不是鳳,孩子自然也就不會聽了。

做什麼事,先要自己有能力,做出成績後也就有了底氣,說出的話方能獲得他人的認可。要是自身平淡無奇,所說的話也會被認為是吹牛,是難以打動他人的。

人窮別說話,位卑莫勸人這句俗語實際上還有後半句,更是精彩耐人尋味,那便是「力微休負重,遭難莫尋親」,說出了人性的現實。

三、力微休負重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要是自己力量薄弱,就千萬別去做超過我們承受範圍之外的事情。

有句成語說「螳螂擋車」,實際上好多人自身能力不足,卻老想佔據高位,結果把事情做得亂成一團,讓自己置身險境。

自不量力會讓他人嘲笑,也會讓自己非常尷尬難堪,在競爭的時代,所有人都應當積攢能量,做好一隻潛龍,最終才有可能遇上生命中的貴人,成就一番事業。

四、遭難莫尋親

遭難莫尋親就比較現實了,體現了人間的冷暖。親戚日常走動是以便聯絡感情,互幫互助也沒什麼的,但是經常的尋求親人的幫助,會讓對方感覺「你是個窮親戚」,進而越來越疏遠。

遇到困難要想辦法自己解決,儘量不要去求人,如範進當年遇上了困難,他的妻子去尋求親人的幫助,結果沒幾個人願意伸出援助之手,之後範進中舉,親人們相繼前來祝賀,主動噓寒問暖,範進從人人看不慣的窮書生突然之間變成了人人巴結的香餑餑,這中間的道理,體現的也正是人性的現實。

俗語「人窮別說話,位卑莫勸人」以及它的後半句「力微休負重,遭難莫尋親」,皆是古人的切身經驗,雖說看上去不近人情,但卻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不知的學問,充分理解感悟之後,便會發現做什麼事都需要靠自己,自己長志氣了,自然做什麼事都會順風順水了。

鐵嘴老梁梁宏達曾多次推薦《增廣賢文》,「上到九十九,下到剛會走,增廣賢文永遠不過時。隨著你年歲的增長,你越活越發現,《增廣賢文》說的都是人生至理。」

我讀的這本《增廣賢文》裝幀工藝考究,採用進口紙張,薄而不透,有譯文、注釋、評析、故事,書中的處世準則和做人妙法,對我們的工作事業都會有很好的幫助和指導,是提高情商、處世修身的經典之作。一本才62.8塊錢,不到一頓飯錢,卻能學到千年的人生智慧,真是太值了!

點擊下方商品卡片就可以購買了

相關焦點

  • 前人勸告:「人窮別說話,位卑莫勸人」,下句才是精彩,說盡人心
    從古至今,我們都知道人與人的相處方式首先就是要通過說話交談了。很多時候,我們會因為一句溫暖的話兒感動對方,但也有很多人會因為一時嘴快而讓人心生厭惡。所以,老祖宗們經過自己的生活經驗,為我們留下了「人窮別說話,位卑莫勸人」這樣一句勸告。
  • 古語:「人窮別說話,位卑莫勸人」,下半句才經典,直揭世態炎涼
    海明威:「人用兩年學會說話,卻要用一輩子學會閉嘴」。說話之道是一門藝術,它更是我們為人立身的基礎。而在說話的智慧上,我們的古人早就給出了最完美的答案。古人有言:"人窮別說話,位卑莫勸人"。當一個人窮困潦倒的時候,任何聚會場所中,不要表達自己的言論,當一個人處於地位低下的時候,面對發生衝突的時候,就別想著用一些大道理去勸人。
  • 農村俗語,人窮別說話,位卑別勸人,說的是什麼意思?
    很多人可能會覺得農民文化水平不高,說出來的話是沒有什麼道理可言的,其實你要是跟他們交流的多了,就會發現,他們也會說一些比較經典的話,即俗語。這些俗語通常是老一輩根據生活經驗總結出來的,很有意思。今天小編要介紹的這句俗語是「人窮別說話,位卑別勸人」,這句俗語到底該怎麼解釋呢?有道理嗎?
  • 智者不僅懂「人窮別說話,位卑莫勸人」還知「悶聲發大財」
    不知何時「越長大越孤單」成了萬能句子,小到幼兒園大到養老院,但凡是稍經風雪的人都會感到人生的孤獨和不被理解。沈復在《浮生六記》裡記錄了他與妻子陳芸在遭遇生活磨難急需用錢時,向各自親人借錢的經歷,結果卻受盡了冷眼,從此發誓不再去求親人任何事,以免再受屈辱。其實不光古人這般冷漠,人性一直如此。
  • 都知道「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其實後面還有兩句,非常經典
    「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意思是說花有重開的時候,人卻不能返回到少年時代,所以要珍惜少年時代。不少人用這句話來勉勵自己,或者勸說別人要珍惜時間。其實,後面還有兩句話,也非常經典。寫下這千古名句的人,是南宋詩人陳著。他是浙江寧波人,42歲時中進士,被任命為饒州商稅。
  • 俗語「釣魚窮三代,玩鳥毀一生」後幾句非常經典,但很少有人知道
    中華五千年的歷史文化,流傳至今留下了浩如煙海的文化瑰寶。作為世界上唯一一個沒有出現過文化斷層的文明古國,中國時至今日仍然在學習這幾千年前古人留下的詩詞歌賦。除了這些詩詞歌賦以外,還有很多口口相傳的民間俗語也是博大精深。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品鑑一下其中的幾句。
  • 俗語說「母在不慶生,父在不留須」,年輕人你知道原因嗎
    文/時針中華文化真的是體會到了它的博大精深與源遠流長,文化與風俗從古至今流傳了下來,發展成為一句句經典的俗語,「人窮別說話,位卑莫勸人」,多麼經典,一句話將人性敘述了出來。在自己人微言輕的時候,還是要低調,默默地提升自己。
  • 俗語「男娶五窮到哭,女嫁六要折壽」,吸取古人智慧,家庭更幸福
    那到底應該怎麼選擇另一半呢,俗語「男娶五窮到哭,女嫁六要折壽」,祖宗的智慧,男女都要牢記。 所謂「男娶五窮到哭」,說的是有五種女子不能娶,如果娶了就會後悔不迭,搞不好要日日流淚呢。
  • 宋代15位詩詞名家,每人兩句愛情名句,句句感人肺腑!
    1、欲寄相思千點淚,流不到,楚江東。----蘇軾2、井桐雙照新妝冷,冷妝新照雙桐井。----蘇軾3、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辛棄疾4、千金縱買相如賦,脈脈此情誰訴?---辛棄疾5、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李清照6、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 一個沒有上進心的人,比窮更可怕!
    因為他們覺得付出太多的努力會太辛苦,品質不高的工作覺得沒出息,品質高的工作幹不了。賺的錢太少了,那就少花一點,好的書籍 、課程太貴了,還是買點吃的穿的比較實在。如果這樣的懶惰不思進取人都能變得富有,那麼這個世界上還要努力的那些人幹什麼呢?一個沒有上進心的人,比窮更可怕。1.我表哥很小的年紀就自己出去闖蕩了,那個時候他身無分文除了一身的鬥志。他很年輕,沒有文憑,也沒有什麼能力,只能做體力活。
  • 男人窮不可怕,可怕的是窮還不上進,窮還理直氣壯
    女人莫欺少年窮,但是男人窮還不上進,會讓女人瞧不起窮只是一種暫時的生活狀態,未來還有很多的可能性,女人願意相信,自己心愛的男人,是成熟的,有抱負的,所以才會抱有莫欺少年窮的想法,跟著他一心一意。但是要知道,改變這種生活的關鍵,在男人身上。
  • 《天道》中丁元英說:想幹成點兒事就記住這兩句話,適合每個人
    電視劇《天道》,豆瓣評分9.1,短短24集,集集堪稱經典。該劇是由作家豆豆的長篇小說《遙遠的救世主》改編的,是一部可遇不可求的完美佳作。芮小丹初到王廟村的第一感受就是「窮」。劣質殘缺的柏油路,破舊不堪的土牆和長滿荒草的老房子,穿著髒兮兮、不合體的衣服玩耍的孩子,甚至有些人家窮到連一年四塊錢的水費都交不起,讓你吃驚。
  • 這屆年輕人吵架有多久沒贏過了?會說話的人運氣總不會太差
    雖然現在95後和00後已經很少看周星馳了,但提到電影《九品芝麻官》裡經典的「吵架王」角色。 詞越來越窮、嘴越來越瓢、人越來越慫的這屆年輕人還是不得不服。
  • 為何越親近的人越不能好好說話?心理專家解釋其中的心理暗示!
    上次有位寶媽來信吐槽,說自己的老公在單位脾氣很好,很受領導和同事的喜歡。但回到家,對自己說話時卻態度很差,沒什麼耐心,說不到兩句話就可能就吵架。其實在我們周圍確實存在這種現象,似乎越親近的人,有時候越不能好好的說話。其實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講,主要是以下這幾個原因。
  • 你知道「觀棋不語真君子」的下半句嗎?它才是經典,道破做人真理
    在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五千年時光裡,祖先為我們留下了諸多的文化以及智慧思想。這些傳統文化已然變成了我們精神世界的寶貴財富。在諸多的文化體裁中,俗語是流傳最廣也是最深入人心的一種文化方式。對於古代的中國而言,懂識字的學問人並不多,了解詩詞歌賦的人更是人群中的少數。
  • 俗語:「笑貧不笑娼」,下半句更經典,道透世態炎涼,卻鮮有人知
    笑貧不笑娼這句俗語在中國國內流傳甚廣,想必很多人也都聽說過,意思也很簡單,就是指人們看不起沒有錢的人,但是那些表面有錢,背地裡卻坐著骯髒齷齪的勾當的人我們卻沒有那麼討厭。值得注意的是,這裡的「娼」並不僅僅是指娼妓,也是泛指一切用不正當手段謀取錢財的人。這種不在意錢的來源的價值觀顯然是錯誤的,可是這也是我們生活中最赤裸裸的人性。
  • 「說曹操,曹操到」的下半句,其實更經典,只是當時沒人敢提
    但很多人都不知道的是,這只是前半句,還有更經典的後半句,只不過當時都沒人敢說。東漢末年,曾經無比強盛的大漢王朝也走到了生命的盡頭。漢朝最後一個皇帝漢獻帝在各大權臣中成了號令諸侯的工具,這讓他十分痛苦。於是在被董卓要挾的時候,漢獻帝偷偷跑了出來,但董卓的追兵一直窮追不捨。那時候權力已經完全不在漢獻帝手中了,但畢竟名義上貴為天子,於是大臣們便勸漢獻帝選一位諸侯護駕。
  • 「未窮先窮,永世不窮」,這兩句對於貧窮的忠告,字字都是經典!
    其實在古時別看男人的地位高,身為一個男人也是挺苦的,作為一家之主,一個家庭的支柱,那麼這整個家庭的生計便全部落在了男人的肩上。女人負責傳宗接代,料理家事,而男人則要甩開膀子到外面去賺取一家人的衣食住行。這是身為一個男人的責任,也是一家之主的義務!就是在這種特定的社會環境下,便產出了這句富有哲理的俗語。
  • 還沒我媽煮的好吃,這老婆真差勁!不好好說話的人都是什麼問題?
    小G的困擾,很多人都有: 兩情相悅過,可日子像轆轤一天天轉,也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變得既說不到一起,也過不到一起。 「沒話說,沒法說。說了就是吵,吵還找不著點,最後都是自己折騰自己。」 這樣的傾訴裡,是肉眼可見的不滿、挫敗和無奈。
  • 為什麼說「莫飲卯時酒,莫罵酉時妻」,後面兩句是什麼?
    為什麼說「莫飲卯時酒,莫罵酉時妻」,後面兩句是什麼?在明清時期的兒童啟蒙讀物《增廣賢文》之中,說到了「莫飲卯時酒,莫罵酉時妻」,你知道後面兩句是什麼嗎?原文是:莫飲卯時酒,昏昏醉到酉。莫罵酉時妻,一夜受孤悽。為什麼這麼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