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擇雜談》由原國防大學教員、軍史專家天擇創辦,歡迎關注~
1938年春,一支部隊在安徽的采石磯停了下來,這支部隊便是粟裕率領的新四軍抗日先遣支隊。先遣支隊是在主力部隊行動之前派出的執行查明情況、搶佔要點等特定任務的部隊。粟裕帶領的先遣支隊約500人。
部隊為何在安徽的采石磯停了下來呢?原來部隊在這一帶碰上了麻煩,這裡有個名叫「四十八村」的大莊子,在長江邊上,地形十分複雜,長期為一股大土匪盤踞。這股土匪的組織十分嚴密,除了首領與軍師外,有四大護法、八大金剛、四十八堂主。
這股土匪與地主豪紳勾結,成為獨立小王國,外人不敢進去。而這裡又是先遣支隊南行的必經之路,有人主張強攻,打出我們新四軍的威風來。粟裕否定了強攻的意見,他分析說:
第一、我們的首要任務是偵察日偽情況,宣傳群眾,發動群眾,組織群眾,為主力跟進、創建根據地創造條件;
第二、這些土匪長期盤踞的土圍子裡,地下通道與暗堡到處皆是,不是一天兩天能偵察清楚的,如果強攻,代價太大,費時太長;
第三、這類莊子中(即土圍子)踞守的土匪,也有他的特點,如果跟他們結了仇,他們報復性很強,會長期給你找麻煩,如果搞順了,一般情況下,也講一點所謂「江湖義氣」,這一點還是可以利用的。
第四、土匪雖然令人不齒,但是單兵作戰能力很強,槍法很準,地形又很熟,強攻是不行的。所以,凡打土圍子,粟裕總是千方百計把土匪引出來打。但在這裡想引出來非常難。
這一次怎麼辦呢?先遣支隊政治部主任鍾期光同志主張派代表去談。粟裕認為與土匪談判比較複雜,稍有不慎,便會出問題。經過慎重考慮,粟裕決心「闖山」和談。所謂闖山,就是進入土匪窩和土匪談判。粟裕知道自己與各種類型的土匪及幫會武裝打過交道,對他們的黑話,雖不精通,知道的也不算少,所以決定親自去。
粟裕先讓副官曹鴻勝送了帖子,並注意村子裡的地形,以新四軍先遣支隊司令長官名義「拜山」(拜訪首領之意)。第二天,粟裕與警衛員兩人,赤手空拳進了「四十八村」。
粟裕走後,可忙壞了鍾期光,他要曹鴻勝根據送帖子時所看到的情況,精心部署部隊,萬一談判不成,則不但要攻下「四十八村」,而且一定要救出粟司令。
粟裕來到了「四十八村」聚義大廳,會見了他們大小頭目六十餘人。首領叫黑狗兒,軍師叫大象兒,六十幾人都用動物、植物名稱作綽號,最後又都是「兒」字。粟裕發現竟沒有一個叫貓兒的,這令他很奇怪。
其中有個小堂主(村長),叫小豌豆兒,很是面熟,原來此人曾是浙南大刀會的小頭目,曾被粟裕率挺進師所俘,經教育後釋放,後來他投靠「四十八村」,來這裡當了最後一名堂主。
粟裕在廳裡不慌不忙,他向土匪們介紹了新四軍的組成與來由,以及這次拜山的目的,就是借路到江南打日寇。
大小頭目用黑話問了粟裕許多問題,粟裕均用通常語言一一作了回答,這時「黑狗兒」把臉一沉,說了幾句,意思是我們用內家話問你,你總是用官話回答,是不是看不起我們。
粟裕說:「本司令不是道上的人,也不是到貴方寶地落腳謀生,我之所以懂得內家話,是因為江南幾省都有道上的朋友,我想各位大小當家,不會拒絕多結交我這樣一個朋友吧。」
於是,首席護法說:「粟司令,是名震閩、浙、贛、皖的角兒,必有通天本領,本護法想領教一二。」
粟裕一聽,知道第一關已經過了,下一步是比武,雖然不知道比什麼,但是也無法退讓了,也就不客氣地說:「請大護法賜教就是了。原來大護法的比武條件是,各方隨從的頭上頂一酒盅,必須一槍命中酒盅,而不傷自家隨從的毫毛。大護法說完,就有一個頭頂酒盅的青年走了出來,也有人立即給粟裕的警衛員頭上放了個酒盅。
隨即有匪徒用盤子託出兩支七八成新的左輪槍,請粟裕挑選,粟裕對自己的槍法是有把握的,有信心的。但粟裕知道距離三丈,打活人頭上的酒盅卻從來沒幹過,更何況這頂酒盅者又是自己的同志。雖然小警衛員鎮定自若,用眼神鼓勵粟裕,那意思是說:首長打吧,就是犧牲了,也是對革命的貢獻。
面對警衛員的目光,粟裕不理睬警衛員,迅速思考著,如何處理好這一場比武。眾匪首均注視著粟裕,那意思是要看看你有多大本領。粟裕發現那幅關雲長畫像下有個香案,而香案下跪著貓頭人身雕像。他心中一動,這貓兒雕像代表的人估計和這些土匪有仇。
想到這兒,粟裕眼睛一亮,微微一笑,計上心來。他向「黑狗兒」拱拱手說:
「本司令已多年不玩槍了,是否請大當家容我在比武前先試試槍如何?」
「可以。」
粟裕隨手在盤中取了一支手槍,裝了五發子彈,順手將香案下的木貓人扔在空中,被他一槍擊得粉碎,廳堂內外立即一片喝彩聲。
「俗話說,一箭定天下,可惜本司令只不過打死一隻夜貓子,實在慚愧得很,這第一場比武,本司令認輸了。」
又是一片喝彩聲。原來,粟裕估計的沒有錯,從「四十八村」往西走50裡,還有一股土匪,首領叫「夜貓子」,是「黑狗兒」世代仇人,所以黑狗兒將夜貓子做成木偶,讓其跪在香案上,來看心理安慰,。大小頭目,齊聲叫好,一半是佩服粟裕槍法,一半是討好「黑狗兒」。
「人生在世,講的是信義兩字,本司令既然輸了,就應認帳。這是認輸表,請大當家笑納。」
所謂認輸表,實際上是一張禮單,即先遣支隊借路,願送子彈500發,步槍10支給「四十八村」。一般是客人獲勝,而佯裝平局交出,如主人收下,即實際認輸,須照客人要求辦事。其實粟裕這一招還是和主席學的,主席當年給袁文才和王佐就送了槍,才在井岡山站住了腳。
這在當時黑社會,也叫做送臺階,意思是給主人留個面子。「黑狗兒」為難了:不收吧,「義」字上過不去,人家打了「夜貓子」,替自己出了氣;收下吧,心裡有點不服。他與「大象兒」商量一下,最後還是收下了「禮單」。
當天下午,先遣支隊就開進了「四十八村」,並在村內過了一夜。第二天,「大象兒」與「小豌豆兒」來送行,也提出與先遣支隊交朋友的三個條件:
一、今後還可以借路,但要事先通報;
二、不得在「四十八村」周圍48裡內建大營;
三、如果被日軍或偽軍打敗了,不得到「四十八村」來躲風。
戰神粟裕高興地答應了,並送給了「大象兒」、「小豌豆兒」一些銀元。他知道這次與「四十八村」談判借道,「小豌豆兒」在「黑狗兒」和「大象兒」面前作了不少工作、所以特地鼓勵「小豌豆兒」繼續為民族、為國家做好事.「小豌豆兒」謝了當年救命之恩。「大象兒」把500發子彈與10支步槍還給了先遣支隊。於是,部隊順利通過了「四十八村」。此後,「四十八村」的人,在日寇、偽軍、國民黨和新四軍之間保持中立,但多次給先遣支隊過路。
天擇是作者的筆名,他原為華東某野戰部隊軍官,裝備工程學本科畢業,作戰指揮學研究生畢業,曾在野戰部隊師級、軍級單位工作,後調入國防大學從事教學與研究工作,對歷史和軍事哲學頗有研究,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