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稿範文:哲學有什麼用(每日觀察0397)

2021-01-18 樊榮強
演講稿範文:哲學有什麼用(每日觀察03

文/樊榮強

哲學有什麼用?這個問題會難倒很多人。我個人的看法是,哲學就是關於宇宙、社會、人生根本問題的學問。那什麼又是根本問題呢?比如我們經常講的「三觀」,也就是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就可以說是哲學的範疇。因此,哲學離我們並不遠,哲學就在我們身邊,哲學就在我們生活中。看似哲學無用,但它一直都以我們日常行為的底色而存在。

與其他知識相比,哲學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存在呢?先秦時,莊子對惠子說:「大地是不是非常廣大,看上去對人有用的只是腳踩的一小塊地方。但是,你要把腳下那一小塊地之外的土地都往下挖掘,一直挖到黃泉,人的四周成了深淵,腳下那一小塊地還有用嗎?」惠子說:「沒有用了。」是啊,當然沒有用了,誰還敢站在那一小塊地方上呢?因此可以說,哲學是其他知識的基礎,是支撐,是背景,看似無用,但離開它之後,其他知識也毫無用處。

學好哲學對你來講有什麼好處呢?第一,正三觀。從此不再不知天高地厚,並且能夠擺正自己的位置。第二,謀大事。懂得哲學的人,才能夠在看問題時看得更高、更深、更遠。第三,獲尊重。懂得哲學的人,言行舉止不再膚淺浮誇,讓人覺得有內涵。

所有的成功者之所以建立豐功偉業,都因為他們有一套自己的成功哲學。人們常常討論「道與術」的分別,在術的層面似乎大家做的都一樣,但是,只有「得道之人」也就是哲學學得非常好的人,才能夠成就偉業。被譽為一代日本「經營之聖」的稻盛和夫,人們除了事業成功而景仰他之外,更津津樂道於他寫的闡發人生哲學和經營哲學的書籍。

我是樊榮強,長期致力於演講與口才的研究與培訓。我經常會以一個常見的題目寫一篇500-600字的短文,總共計劃寫200篇作為大家參考學習的演講稿範文。我所遵循的基本規則是我所發明的「鑽石法則」。我希望通過這些範文,更明確地告訴所有人,演講稿就要這麼寫,演講就是這麼簡單。如果你喜歡,請關注我。

相關焦點

  • 演講稿範文:性格決定命運(每日觀察0360)
    演講稿範文:性格決定命運(每日觀察0360)文/樊榮強「性格決定命運」這句話,我相信大多數人都是理解和接受的,少數不接受的人就是槓精,他們會以「出身決定命運」「學歷決定命運」「人品決定命運」等類似的絕對判斷來反駁
  • 演講稿範文:智商稅是一種什麼稅(每日觀察0245)
    演講稿範文:智商稅是一種什麼稅文交智商稅一般有哪些情況呢?一是花冤枉錢。比如經不住商人的誘惑或者騙子的蠱惑,買了不該買的東西,交了不該交的錢。二是說混帳話。在某些公共場合或者在網絡上,發表沒有邏輯、缺乏依據、違背公序良俗的言論。三是做荒唐事。比如某跨國公司高管、法律圈明星鮑某某性侵養女事件,堪稱一段當代孽緣,暴露了鮑某某智商欠稅。
  • 演講稿範文:康有為這個保皇黨
    演講稿範文:康有為這個保皇黨(每日觀察0343) 文我經常會以一個常見的題目寫一篇500-600字的短文,總共計劃寫200篇作為大家參考學習的演講稿範文。我所遵循的基本規則是我所發明的「鑽石法則」。我希望通過這些範文,更明確地告訴所有人,演講稿就要這麼寫,演講就是這麼簡單。如果你喜歡,請關注我。
  • 演講稿範文:道理都懂,日子卻過不好(每日觀察0363)
    演講稿範文:道理都懂,日子卻過不好(文/樊榮強「道理人都懂,可是為什麼日子還是過得那麼難呢?」這句話最近聽人說得挺多的。對於這樣的疑問,我的答案是,因為還沒有做到知行合一。從知到行,中間還隔著萬水千山。
  • 5分鐘崗位競聘演講稿範文 4篇範文教你怎麼寫
    大約5分鐘的崗位競聘的演講稿怎麼寫?想要飛得更高,就要面臨一次又一次的挑戰,很多崗位的競爭都是需要演講稿的,下面是小編帶來的崗位競聘的演講稿範文大全,這裡面很多的演講稿希望能夠幫到你。  崗位競聘的演講稿怎麼寫  崗位競聘的演講稿1  尊敬的各位領導,同事們: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是一條自然法則,只有競爭,才有活力;只有競爭,才有創新;只有競爭,才會發展直屬庫領導班子高瞻遠矚,實行中層幹部競爭上崗,通過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方式促使優秀的幹部脫穎而出。
  • 「哲學有什麼用?」這是一個很荒謬的問題
    #哲學#中國人如果不革新自己的傳統觀念,是沒有辦法真正走進「哲學世界」。很多人都會去追問:哲學是什麼?哲學有什麼用?第一個問題勉強可以看作是「外行問路」,但是第二個問題卻是一種很荒唐的問法。這個世界上所有事物的存在,並非都是為了實現某些價值而存在的,尤其是對於人的主觀價值判斷。而「有沒有用」?以及「有什麼用」?這都是很顯然的價值判斷。
  • 我們通常所說的哲學有什麼用?
    哲學有什麼用? 我曾經多次思考過這個問題,但都沒有什麼結論,我自己雖然也了解了很多哲學家的思想,讀過一些哲學原著,但當有人問起來這個問題,我仍然回答不了。曾經在想到這個問題的時候,假如是其它學科,多多少少都會有答案,因為像是物理學、天文學等等都有拿得出手的成果,你問天文學有什麼用,它不能賺錢,然而促進了人們對宇宙和天體的認識,各種具體的學科都有研究對象,也都有成果。唯獨哲學,雖然有這麼多哲學家,然而有拿得出手的成果嗎? 在人們的印象中好像就那幾個問題,「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活著的目的是什麼?」
  • 都2020年了,有用的東西太多,哲學有什麼用?
    這個到底有沒有用?」似乎所有東西都被標上了價碼,學會了這個,你就能得到什麼樣的酬勞、什麼樣的結果,「有用之學」越來越受到重視。那麼哲學有什麼用呢?「無用」的哲學美國哲學家威廉·詹姆斯曾說:「哲學不能烤麵包!」其實在獲得利益的角度來看,哲學是無用的,它不能給我們帶來收益,也不能讓我們身價上漲。
  • 真心學哲學 真正用哲學——從毛主席的五篇文章談學哲學
    毛澤東同志說:「馬克思主義有幾門學問……但基礎的東西是馬克思主義哲學。這個東西沒有學通,我們就沒有共同的語言,沒有共同的方法,扯了許多皮,還扯不清楚。有了辯證唯物論的思想,就省得許多事,也少犯許多錯誤。」也就是說,應該如何立足中國的具體實際,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來觀察與處理中國革命中的各種問題;應該掌握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哪些基本觀點與方法,這兩個根本問題在黨內還沒有解決。
  • 學哲學有什麼用?試看辯證唯物主義在「談戀愛」中的運用
    哲學有什麼用?對這個問題很多人有疑問。其實哲學的用處很大,既有治國安邦之道,也有對日常生活的啟發。比如,在談戀愛的過程中,如果能用好哲學,一樣能避免錯誤,少走彎路,早日實現幸福。可以說,學好哲學對談戀愛大有幫助。
  • 哲學到底有什麼用?現在還需要思想嗎?
    什麼是哲學? 哲學是一門特殊的學問,是同人們的世界觀聯繫在一起的。人與世界的關係有三類,即人與自然的關係、人與社會的關係以及人與自身的關係。
  • 三年級同步範文:第五單元我們眼中的繽紛世界,300字範文
    本文內容:三年級同步範文:第五單元我們眼中的繽紛世界,300字範文。我握著筆,大拇指節點在嘴唇上思考了很久,實在想不出要寫什麼。突然,一個畫面閃過大腦:客廳裡旺盛的綠蘿,我發現自己找到寫作對象了。我跑到客廳仔細地觀察著,這盆綠蘿綠蘿的葉片很是光滑,像是打了一層蠟一樣。我很好奇,葉片覆蓋著蠟的植物,它們的葉子不都是小小的嗎?
  • 有演講稿不等於每次演講要跟演講稿一模一樣一字不差
    首先要明白一個問題就是有演講稿不等於每次演講要跟演講稿一模一樣一字不差。接納每次練習每次演講與演講稿的不同之處,你可以認為是每次練習,演講有了不同的靈感不同的感悟,當發現有更好的想法的時候要及時修改你的演講稿。
  • 統編版四年級上冊習作三《觀察日記》寫範文評語
    (1)與作者的認真觀察分不開;(2)與作者的長期、連續的觀察分不開。2. 確定對象,認真觀察。我們應該如何去觀察呢?確定自己要觀察的事物:在花盆裡種幾粒種子,觀察發芽過程。觀察的法寶:看、聽、聞、嘗、觸、想(1)看,用眼睛看觀察對象有什麼變化。(2)聽,用耳朵聽觀察對象的聲音。
  • 演講稿開場白:開場白的寫法
    二、設置懸念人都有好奇的天性。在開場白中製造懸念,能激發聽眾的強烈興趣和好奇心,在適當的時候解開懸念,使聽眾的好奇心得到滿足,也使演講前後照應,渾然一體。  三、巧用修辭精彩的演講必須有精美的語言包裝,要想語言生動活潑,就要發揮修辭的作用。
  • 哲學有什麼意義?哲學無用論?
    大部分普通人對於哲學的印象存在兩極化。一個是認為哲學,純屬就是瞎想,就是一個人吃飽了撐的沒事做,才去做的哲學。另一個是認為哲學太神秘,和普通人沒有關係。今日就客觀的來說說哲學的意義,以及它的用處。當今時代,普通人普遍認為哲學是沒有意義的,或者用處的。
  • 鹿心社:堅持學好哲學用好哲學 提升理論指導實踐能力
    原標題:堅持學好哲學用好哲學 提升理論指導實踐能力 我們黨自成立起就高度重視理論武裝,重視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學習和運用。80年前,毛澤東同志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實踐相結合,創作了《實踐論》《矛盾論》兩部光輝的哲學著作,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和辯證法,為我們黨學習和掌握馬克思主義哲學,推動中國革命勝利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
  • 哲學是無用之用?還是完全沒有用?
    一提到哲學,很多對哲學不熟悉或是沒有入門的人會覺得哲學離我們很遠,哲學似乎就是屠龍之術,甚至一些只關心自己生活實際處境的人更直言哲學完全沒有用途,其實哲學就在我們身邊,解決著我們的生命、國家等大事,關心著我們個人的生活小事,哲學就是無用之大用。
  • 研究哲學究竟有什麼意義
    很多人覺得研究哲學是沒有意義的,甚至覺得哲學家都是神經質,鑽牛角尖的人,其實,哲學家也是個普通人,他們和別人最大的區別只是他們思考問題的更深入而已。和所有人一樣,哲學家也有他們的追求。他們追求的是這個世界的真相,想找到事物最根源的本質。沒有意義嗎?
  • 中國哲學中的體用義
    摘要:體用論在中國哲學中運用甚廣,是儒、釋、道三家共同使用的思想範疇,然體用這對範疇在傳統的哲學文獻中仍有不同的指義。為了清楚地了解體用論的淵源及使用,現簡要梳理哲學史上重要學者對"體用"範疇的使用,並考察其中有何不同的強調與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