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通常所說的哲學有什麼用?

2021-01-18 哲學探索

哲學有什麼用? 我曾經多次思考過這個問題,但都沒有什麼結論,我自己雖然也了解了很多哲學家的思想,讀過一些哲學原著,但當有人問起來這個問題,我仍然回答不了。

曾經在想到這個問題的時候,假如是其它學科,多多少少都會有答案,因為像是物理學、天文學等等都有拿得出手的成果,你問天文學有什麼用,它不能賺錢,然而促進了人們對宇宙和天體的認識,各種具體的學科都有研究對象,也都有成果。唯獨哲學,雖然有這麼多哲學家,然而有拿得出手的成果嗎? 在人們的印象中好像就那幾個問題,「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活著的目的是什麼?」,從古至今一直處於解決的過程中,然而又似從未解決。

也許問題是這樣,人們對哲學的了解更多停留在高中的馬列哲學的課本上,學過它的人幾乎都知道辯證唯物主義哲學的那三大規律,「否定之否定」,「質變量變」,「對立統一」,所謂辯證法及其對萬物相對性的解釋,「一切道理都是相對的」幾乎成了口頭禪。據我所知道的,人們似乎只記得了「一切道理都是相對的」這句話,並將它用在辯論的場合,幾乎沒有不能取勝的。

我自己並不贊同這種「用處」,因為實際上如果哲學這麼簡單,哲學家們大可拋棄所有學問,奉辯證法為師了,然而這樣的辯證法充其量只能讓不學無術的人贏得一時心理上的滿足罷了。

確實是許多哲學家並沒有對「哲學有什麼用」這個問題有過回答。就像人們從來沒有對自己的思維去問過這個問題「思維有什麼用」,然而哲學確乎是早期以自然對象,後來逐漸把焦點從認識對象轉移到認識者身上了,近代的哲學的研究問題幾乎都是理性、思維、認識這些問題(知識論)。哲學家的著作多是這樣的名稱:休謨的《人性論》和《人類理解研究》、洛克的《人類理解論》、斯賓諾莎《知性改進論》、康德的《純粹理性批判》、《實踐理性批判》和《判斷力批判》、叔本華的《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黑格爾的《精神現象學》等等。

西方的啟蒙運動時期的哲學家們幾乎都在「啟蒙」的含義上對人的認知做出一定的研究,有心的讀者應該能夠發現,西方作家的社會科學著作其中多是嚴密的邏輯體系,這種邏輯不像自然科學,像機器那樣是機械的因果關係,相反在研究人的意義上這個邏輯是對等的,人與人若不被作為平等的對象,他們擁有平等的理性,那麼是絕對寫不出這樣的著作的。

哲學曾作為科學之母,誕生了自然科學,進一步看到哲學的作用是作為社會科學的之母,誕生了社會科學。

進一步的,哲學的作用我想從這幾方面來說。

其一:就我個人學習哲學的發現來看,哲學力求以精煉的語言展現出這個哲學家對所學知識、所經歷文化的核心的解讀。 力求「剪枝蔓,立主腦」,挖掘出其中真理的部分(這是基於「認識你自己」,認識自己的看世界的方式得來的)。

如果說批判繼承的話,沒有比哲學家的批判做得更徹底的了。 如果你是讀者的話,恐怕你會後悔自己對世界看得太清晰了(眾所周知,哲學家看問題異常深刻,這不是空穴來風)。但也不會後悔的。

其二 如果無論你是一位生存在貧困線上的人,還是一位富翁,只要你願意去花些時間,哲學給你的精神上的享受,將超越任何物質的享受,至少我是這麼認為的。而你將願意拋棄物慾的嘈雜。

其三假如你不明白自己生存的意義的話,可能在讀哲學之前你是一個思考問題基於自己有限的學識和經驗來得出有限且自信結論的人。哲學有助於你通過批判思維找到自己的界限。你也許會發現生存的意義並不在於物質上的豐腴,那當然也重要,但你不會拿它來耗費自己的光陰(那個時候,你應該已經徹底理解死亡的含義了)。

總之,哲學是精神上的活動,黑格爾說「人應尊重自己,並自視自己能配得上世界上最高尚的事物」,我想指的應該是哲學的含義吧。

讀者諸君,你們認為哲學有什麼樣的作用,不妨文後留言一起討論吧。

相關焦點

  • 「哲學有什麼用?」這是一個很荒謬的問題
    #哲學#中國人如果不革新自己的傳統觀念,是沒有辦法真正走進「哲學世界」。很多人都會去追問:哲學是什麼?哲學有什麼用?第一個問題勉強可以看作是「外行問路」,但是第二個問題卻是一種很荒唐的問法。這個世界上所有事物的存在,並非都是為了實現某些價值而存在的,尤其是對於人的主觀價值判斷。而「有沒有用」?以及「有什麼用」?這都是很顯然的價值判斷。
  • 都2020年了,有用的東西太多,哲學有什麼用?
    這個到底有沒有用?」似乎所有東西都被標上了價碼,學會了這個,你就能得到什麼樣的酬勞、什麼樣的結果,「有用之學」越來越受到重視。那麼哲學有什麼用呢?「無用」的哲學美國哲學家威廉·詹姆斯曾說:「哲學不能烤麵包!」其實在獲得利益的角度來看,哲學是無用的,它不能給我們帶來收益,也不能讓我們身價上漲。
  • 演講稿範文:哲學有什麼用(每日觀察0397)
    演講稿範文:哲學有什麼用(每日觀察03文/樊榮強哲學有什麼用?這個問題會難倒很多人。我個人的看法是,哲學就是關於宇宙、社會、人生根本問題的學問。那什麼又是根本問題呢?比如我們經常講的「三觀」,也就是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就可以說是哲學的範疇。因此,哲學離我們並不遠,哲學就在我們身邊,哲學就在我們生活中。看似哲學無用,但它一直都以我們日常行為的底色而存在。與其他知識相比,哲學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存在呢?先秦時,莊子對惠子說:「大地是不是非常廣大,看上去對人有用的只是腳踩的一小塊地方。
  • 哲學到底有什麼用?現在還需要思想嗎?
    一般來說,世界觀決定方法論,方法論體現世界觀,有什麼樣的世界觀就有什麼樣的方法論。哲學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 那麼,哲學到底有什麼用? 1, 哲學能夠給人智慧。
  • 我們為什麼要讀哲學呢?
    然而,在浮躁的現代社會裡,視頻、微博、公眾號大行其道,各種訊息鋪天蓋地,諸如什麼「一篇文章讀懂XXX」、「一小時XX學入門」等噱頭也層出不窮,人們的求知慾可以說得到了極大滿足,然而為什麼——我們卻依然有文化空虛和思想焦慮呢?
  • 學哲學有什麼用?試看辯證唯物主義在「談戀愛」中的運用
    哲學有什麼用?對這個問題很多人有疑問。其實哲學的用處很大,既有治國安邦之道,也有對日常生活的啟發。比如,在談戀愛的過程中,如果能用好哲學,一樣能避免錯誤,少走彎路,早日實現幸福。可以說,學好哲學對談戀愛大有幫助。
  • 真心學哲學 真正用哲學——從毛主席的五篇文章談學哲學
    毛澤東同志說:「馬克思主義有幾門學問……但基礎的東西是馬克思主義哲學。這個東西沒有學通,我們就沒有共同的語言,沒有共同的方法,扯了許多皮,還扯不清楚。有了辯證唯物論的思想,就省得許多事,也少犯許多錯誤。」也就是說,應該如何立足中國的具體實際,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來觀察與處理中國革命中的各種問題;應該掌握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哪些基本觀點與方法,這兩個根本問題在黨內還沒有解決。
  • 尼採的哲學到底有什麼意義,看看此文就懂了
    導讀:為什麼我說尼採是「病態」的,但在當下依然有意義,看完你就懂了。本文1萬字,閱讀時間需要40分鐘。為哲學作品,燒腦。第八章:我想和光跑得一樣快——靈遁者在第七章的時候,提到過存在。哲學家們對於我們能認識到自己存在非常驚訝,你呢?看看本章的標題《我想和光跑得一樣快》你能想到什麼?
  • 研究哲學究竟有什麼意義
    當然是有意義的,因為所有人都需要真相。而且,哲學的作用不僅僅是為了找到世界的真相,在某種程度上,哲學還促進了人類物質世界和精神世界的發展。哲學是什麼。就是發現問題並尋找到最根源的答案。就比如說蘋果為什麼會掉到地上。這個問題在牛頓發現萬有引力之前,人們並不會覺得這是個問題,只會覺得這是自然的規律,不可違背的,覺得是理所當然的。可是沒有人更深入的思考過為什麼蘋果會掉到地上。
  • 鹿心社:堅持學好哲學用好哲學 提升理論指導實踐能力
    原標題:堅持學好哲學用好哲學 提升理論指導實踐能力 我們黨自成立起就高度重視理論武裝,重視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學習和運用。80年前,毛澤東同志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實踐相結合,創作了《實踐論》《矛盾論》兩部光輝的哲學著作,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和辯證法,為我們黨學習和掌握馬克思主義哲學,推動中國革命勝利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
  • 學哲學到底有什麼好處?沒好處!那還要不要學?必須要
    但蘇格拉底告訴他們,真理並不存在於他的解答之中,而存在於我們自己對於世界的思考。它並沒有標準答案,絕不會有一個人能站在你面前,告訴你哲學到底是什麼,或者什麼都不是。所以不要寄託於有人用一段話來告訴你哲學的本質,因為哲學的概念本身就是隨著歷史不斷發展的抽象概念。
  • 哲學是無用之用?還是完全沒有用?
    一提到哲學,很多對哲學不熟悉或是沒有入門的人會覺得哲學離我們很遠,哲學似乎就是屠龍之術,甚至一些只關心自己生活實際處境的人更直言哲學完全沒有用途,其實哲學就在我們身邊,解決著我們的生命、國家等大事,關心著我們個人的生活小事,哲學就是無用之大用。
  • 我們曾崇拜的部分西方哲學只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延伸
    我們曾經一度熱戀式地,饑渴的,吞噬著西方哲學的經典。復旦大學小王子說:一本西方哲學,全是普通的字和詞,讀了四遍,五遍,不知道書裡講些什麼,盡說的是什麼意思。這就是我們曾經崇拜西方哲學的真實寫照。西方哲學存有另外一個哲學發端。
  • 哲學有什麼意義?哲學無用論?
    大部分普通人對於哲學的印象存在兩極化。一個是認為哲學,純屬就是瞎想,就是一個人吃飽了撐的沒事做,才去做的哲學。另一個是認為哲學太神秘,和普通人沒有關係。今日就客觀的來說說哲學的意義,以及它的用處。當今時代,普通人普遍認為哲學是沒有意義的,或者用處的。
  • 《天道》:把錢看得太重的人,通常都成不了大事,不要為金錢所累
    據不完全統計,在金錢方面比較大度的人,通常都是不太喜歡斤斤計較的人,而這樣的反而比較容易成大事,因為所有人都喜歡和大度的人打交道,而把錢看得太重的人,通常都成不了大事,是因為他們的一生為金錢所累。電視劇《天道》中的主角丁元英正是一個把金錢看得非常通透的人,這也就是為什麼他是眾人口中的高人。
  • 哲學對於人生的意義
    教授們即將完成夏季學期的研究工作,而學生們也本該著手他們通常夏末所做的事了。然而這一年,學校卻不會像往常那樣開學了。拿破崙的軍隊已經逼近了這座城市,人們可以在大學圖書館的階梯上聽到遠方傳來的隆隆炮聲。法國偵查兵已經到了這個城市,他們在大學附近來回走動,不時停下來在學生酒吧裡喝杯葡萄酒,偶爾也會同當地居民閒聊幾句。
  • 什麼是語言哲學?這5個問題,語言哲學很關心
    什麼是語言哲學?1分鐘了解下。語言哲學的內涵語言哲學即是對語言的哲學思考的一門學問,包括語言實在論,語言本體論,語言意義等。語言哲學更關注語言意義的影響,而不是對意義的詳細描述。語言哲學關心五個基本問題。
  • 天機:哲學是什麼?帶給人類那些不可磨滅的記憶
    哲學的實際意義就是指導思想,感悟生活,游離紅塵,感悟天道,覺悟真理真相,啟迪智慧,陶冶情操。世界哲學的四大流派,中國易學、古印度佛學、古希臘哲學、以及猶太熱人聖經。哲學和神學很接近,和科學一母所生,和文學、藝術、宗教、文化都是兄弟姐妹。哲學是覺悟智慧的法門,是存在者追求真理真相的路。
  • 臺大哲學系主任傅佩榮用5個問題,帶你入門哲學世界
    中國現代哲學思想史上的"東方詩哲"方東美曾說:哲學不能烘麵包,但是能使麵包增加甜味。換言之,哲學不能當飯吃,但是能使人知道吃飯是為了什麼?  哲學提供的是一種抽象化的思維模型,掌握哲學是具有一定的門檻,但一旦真正進入哲學的世界,你的思維廣度、深度,你看待世界的視野都將發生質的飛躍。
  • 存在是什麼?哲學為何一定要追問?此文給你深刻分析
    正因如此,哲學不可能是那種直白的宣稱或者是一種神秘的冥想可以滿足,那種不可操作性必然會被人們所拋棄。任何哲學問題的提出必須要有其合理的理由或根據,這種要求使得哲學理論必然要言之有理,即要求哲學思想或理論具有準確合理的邏輯條件作為理論支撐。因此,當古希臘哲學家開始探求萬物的本質時,為了有足夠的理由保障他們的追問是有效時,歷史上首次提出「什麼是什麼」的提問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