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網 記者 種昂2020年6月11日,全球著名的信息、電信和消費科技市場服務提供商國際數據公司(簡稱IDC)與戴爾中國聯合發布了《2020中國小企業數字初始化指數》報告。這份報告指出,當前環境下,中國小企業數量眾多、生存壓力較大,且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但小企業的生存能力與其數位化水平息息相關——中國小企業的平均生命周期為2.5年,數位化水平最高的小企業平均生命周期達到13.3年,是平均生存水平的5倍多。「數位化能力就是生存能力,是小企業應對各類突發情況和不確定性因素的關鍵。」
根據工信部數據,截至2018年底,中國小企業數量超過3000萬家;不過,中國小企業正面臨人才短缺、成本過高、同質化競爭嚴重等短板,其平均生命周期僅為2.5年。
突如其來的疫情,加劇了小企業處境的艱難,也成為檢驗小企業數位化能力與生存能力的試金石。該《報告》指出,數位化發展水平較高的計算密集型小企業和成長型小企業,能夠靈活調整業務,將疫情的影響降至最低;數位化發展水平較低的起步型小企業,在此次疫情面前,生存能力堪憂。
這份報告顯示,總體而言,中國小企業數位化成熟度不高,處於很低和較低水平的小企業累積佔比達到47.6%,而處於較高和很高水平的累積佔比僅為18%。這說明整體小企業的數位化水平還有很大增長空間。
IDC中國副總裁兼首席分析師武連峰舉例道, 2020年春節後復工第一周,中國就已有2億人開始遠程辦公。在此過程中,協同辦公網絡與公有雲的成熟度是制約小企業在特殊時期生存與發展的數位化瓶頸。擁有強大的協同辦公、文件共享、遠程會議、數據存儲、保護與加密解決方案,是小企業臨危不亂、高效協同作戰的必要條件。
此次發布的《指數》報告不僅是中國小企業的數位化水平的呈現,也為艱難環境下的小企業提供的一份自救指南。「危機當下,數位化無疑成為小企業提升企業韌性、應對疫情衝擊,以及謀求發展的新動能。」戴爾中國消費及小企業事業部小企業業務高級總監Debjit De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