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眾生執著的相當多,財富、權位、名聲、情色、親眷、車房、美食、品牌等等,如海一樣,這是人性的缺點。有人放得下吃,放不下穿,穿上一定講究;有人穿不在意,專在吃上,要吃遍全世界美食;有人放得下金錢,放不下嗜好。
某一部分可能放得下,另外一部分放不下,小孩放得下,老伴就是放不下。有選擇性放下,絕大部分不能成就,因有好惡分別心,有瑕疵。放下指平等心,要放通通放,沒有放一半的。
捐贈做義工,發心做功德,常為人稱頌,要儘量在沒有瑕疵心理來處理。布施捐獻等不是捨棄,是一種轉移,把它轉移到最有用地方去用。救濟也一樣,轉移到更需要的地方,讓它發揮最大的效果。這才是布施供養的殊勝功德。
如武 漢發生新冠疫情,需要大量的醫用、食用救援物資,最需要這些,大家都把愛心往這邊送。他不是愚痴,不是把財產丟掉不要了,是一種需要的轉移。如果沒有財物等,根本不能轉移,所以布施的人是有福的。
同樣,觀念也是一樣,執著要怎樣放下,放下低層次,就是阻礙生命品質提升部分的觀念,提起比較高層次,就是提升生命品質部分的觀念,接納更好的 意 見。一再超越,一再放棄,一再成長,永無止境,促進智慧生命的成長。
放下好惡分別的執著,完全平等,只有安住在內在世界,沒有分別。小時候赤腳在地上跑著玩,踩到大便,踩到什麼東西,都無所謂。現在穿皮鞋,一灘水就繞過去,追逐外在的世界。原先與大地原野平等的,現在都市就這樣不平等。
想任何時間維持住平等,把心安住在內在世界,就不受外在因素尤其意識形態的束縛。一切森羅萬相,毀譽、成敗、得失毫無影響,因那都是外在世界,內在的投射。
當安住在內在世界裡面以後,生命本身所要展現出來的,真正隨緣相應於外在世界的能力。生命有天然的一種動,會產生一種智慧,相應於外在的緣,自然會顯現出來。覺者裡面會自己動起來的,安住在內在世界,以生命之流會帶動,與眾生相應,教化眾生。
示現出來,看眾生接受不接受,就有不同層次類型的當機眾,影響眾,隨緣眾。接受教化比例大,社會還有挽救的餘地。接受的比例小,就趨向於毀滅。接受的人多了,就是真覺,會越來越殊勝,這是總的趨勢各種因緣的關係。
華嚴的殊勝,生命情操展現完全不同,她是積極的向上的,一再超越的殊勝因緣。依止善知善識的指導,人生繼續向上爬,永遠不用擔心。沒有好的指導,七分福報,可以做二分,做三分,做到七分事業沒有問題;再向上,做八分、九分事業,不行了,因為只有七分事業。
修行人的榜樣善財已經有一定的成就,仍一參一參不斷地參訪善知識,把一位導師的法都學到行到了,繼續向上提升,生命的超越不會停止。需要善知識的指導,華嚴就是這條路,讓我們在人生旅途中平靜無波浪,從世間法殊勝成就,到智慧生命不可思議成就!(海雲法)
願超越一切的平靜與你同在!
國學正能量,解碼識人性!相遇皆是緣,生命大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