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是消化道上的囊形肌質消化器官,可以分泌胃酸和胃蛋白酶、內因子。正常的胃液呈強酸性, Ph值為0.9~1.5,能儲存、碾磨、消化食物,是蛋白質消化的第1站。內因子可以幫助吸收維生素b12,強酸環境等抑制或殺滅隨食物一起進入的細菌和病毒。胃的排空發生在進食後約1.5小時左右,因此我們所謂的空腹是指至少在餐後1.5小時到下餐前半小時。
問題來了,哪些東西應該空腹吃,哪些東西應該飯後吃呢?
藥品的吸收可能會受胃酸的影響,同時部分藥對胃有強烈的刺激作用而引起不適,因此藥品應該嚴格按照說明書的要求使用。
對於食物來說,單獨食用肯定吸收會充分一些,所以一些名貴的中藥材或者滋補品,如果怕浪費的話,可以空腹使用,前提是不引起胃難受。
還有一部分食物如茶葉,咖啡等,刺激胃酸分泌的作用比較強,可能會引起胃部的不適。但這也是因人而異,只要沒感覺不適,完全沒必要計較空腹或者是飯後。
還有關於空腹吃荔枝的問題,有報導說空腹吃大量荔枝以後會引起低血糖昏迷,也就是荔枝病,這個確實存在,應該引起重視。但這裡的「大量」指的是超過我們每餐飯量1/4以上,所以空腹吃一點點也不用擔心。值得注意的是,吃任何東西都不能過量,適量多樣才是王道。
接著再來分析一下
食物的混合和搭配的問題
從營養學的角度講,並沒有食物相剋的說法,但有些搭配確實可能會影響到營養物質的吸收,但我們只要不長期固吃一種東西或搭配一個方案,這個影響也是可以忽略的。營養物質的保證,關鍵在於食物的多樣,每天要吃12種,每周至少25種不同的食物(不含調味料)。
網傳海鮮後吃維C豐富的水果會中毒,概率極小,小量是安全的;還有「晚上吃薑似砒霜」這個問題,實際上,食物還是那些食物,消化吸收也是在24小時內進行,這跟什麼時候吃下去沒有關係。這裡有一個特殊例子,睡覺前不宜空腹吃大量柿子,長期下去可能引起胃結石。而且不僅是柿子,大家在睡前三小時內不要吃任何食物(白開水除外)。
湖南省直中醫醫院營養門診 尹波
最後,請記住科學飲食的基本原則
食物多樣穀類為主(儘量全谷)
吃動平衡健康體重
多吃蔬果、奶類和大豆
適量吃魚、禽、蛋和瘦肉
少鹽少油、控糖限酒
【來源:株洲日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