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能聽到或看到,說什麼食物不能和什麼食物一起吃,吃了就會怎樣怎樣,嚇得多數人都不敢亂吃、瞎吃。然而,現實告訴你,你信了這麼多年的「食物相剋」,其實根本沒有科學證明,而且早在85年前就已經被闢謠過了。
最近,央視對「食物相剋」問題再度進行了官方闢謠,指出在營養學和食品安全理論中,沒有食物相剋的說法,拋開劑量談毒性,只能是危言聳聽。
對於「食物相剋造成不適、中毒,甚至死亡」的謠言,有關專家解釋,兩種食物同吃,它們的化學成分相遇有極小概率產生拮抗作用,發生化學反應,但這並不足以影響人體健康。所謂的「食物相剋」後果多是由食物不潔或烹調不當造成,而且過量食用單一食物也會造成同樣後果。
另外,早在85年前,即1935年,我國科學家就選擇了民間傳言較廣的14組「相剋食物」進行實驗,結果證實一切正常,直接打臉了「食物相剋」一說。下面就為大家詳解一下生活中常見的幾條「食物相剋」謠言。
謠言一:維生素C和蝦同吃,會中毒
傳言維生素C和蝦等海鮮一起吃,會產生砒霜,從而導致人體中毒,危害生命。其實在經過國家檢驗之後,發現蝦的含砷量在安全範圍內,而我們平時吃的食物維C含量也達不到促進兩者發生還原反應的量,除非是一次性服用大劑量的維生素C和被砷嚴重汙染的蝦,否則正常飲食一般都不會導致食物中毒。
謠言二:菠菜和豆腐一起吃,容易得腎結石
都說菠菜裡的草酸和豆腐裡的鈣結合,會變成草酸鈣,而這種鈣不易被吸收,會在體內形成腎結石。影響人體對鈣的吸收是沒錯,但是如果菠菜沒有和高鈣食物一起吃,而是單獨吃,那吃下去的草酸才容易與身體中的鈣離子,形成結石。所以對於菠菜來說,最好的食用方法是用沸水焯一下,先去除掉菠菜中的草酸。而且很可能在形成結石之前,草酸鈣就會被排出體外。
謠言三:豆漿和雞蛋一起吃,會降低營養價值
有人說豆漿含胰蛋白酶抑制物,這種成分會妨礙蛋白質的吸收,從而降低雞蛋的營養價值。但其實,豆漿在煮沸20分鐘之後,它所含有的胰蛋白酶抑制劑會完全失活,根本沒有機會發揮作用。所以關鍵是你喝的豆漿有沒有煮熟,煮熟的豆漿和雞蛋一起吃是不會有任何問題,相反,沒煮熟的豆漿喝了,才有可能引起中毒。
所以,對於食物來說,只要遵循均衡營養、科學搭配的原則,完全可以放心吃、大膽吃,對於食物相剋的說法,需要理性、科學思辨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