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媼傳》是中國版《小紅帽》?為何虎外婆身上有西王母身影

2021-01-09 北晚新視覺網

清人黃之雋有一則《虎媼傳》,講的是一隻老虎變成外婆,並吃掉小朋友的故事。這個故事與歐洲童話中的《小紅帽》有著驚人的相似。《虎媼傳》比《小紅帽》時間稍早,來自江南華亭(今上海)的書生黃之雋,與來自德國黑森州的格林兄弟,都在留心搜集整理民間故事,虎外婆、狼外婆之類的故事模型,居然在中德兩國的民間都有流傳,真是個有趣的現象。

作者:盛文強

《虎作人行》,清末《點石齋畫報》

《虎媼傳》裡的媼,是老婦人的意思。在《虎媼傳》的開頭,有一山民讓女兒「攜一筐棗,問遺其外母」,女孩的小弟也跟著一塊去了,兩個孩子都是十來歲,他們就這樣愉快地出發了。在途中,怪事發生了,原本熟悉的道路,姐弟二人卻迷失了方向,「日暮迷途,遇一媼」,這個老婦人問孩子:「你們要去哪裡?」孩子回答:「我們要去看外婆。」老婦人說:「我就是。」兩個孩子將信將疑,他們依稀記得,外婆臉上有七顆黑痣,老婦人說:「剛才用簸箕篩糠,臉上落了灰塵,我去洗一洗。」說完,她就走到溪澗旁去洗臉,順勢在溪流中撿了七個螺,貼在臉上。轉回身來對兩個孩子說:「見黑子乎?」姐弟倆這才相信,跟著這個外婆回家。

在簡單吃過晚飯之後,外婆與姐弟倆同榻而眠,在床上,又發生了一系列恐怖的情節:

既寢,女覺其體有毛,曰:「何也?」媼曰:「而公敞羊裘也,天寒,衣以寢耳。」夜半聞食聲,女曰:「何?」媼曰:「食汝棗脯也,夜寒且永,吾年老不忍飢。」女曰:「兒亦飢。」與一棗,則冷然人指也。

原來,這外婆吃的不是棗,而是弟弟的手指,可憐的弟弟已經被吃掉了。女孩趕緊跑到屋外,爬上一棵大樹,外婆咆哮著衝到樹下,卻無法上樹,於是外婆轉身去叫同伴。在一位過路樵夫的幫助下,小女孩從樹上下來,只把衣服掛在樹上,躲在一邊靜觀其變。不多時,來了一群老虎,帶頭的老虎正是外婆。眾虎看到樹上只有一件衣服,並無活人可吃,認為虎媼在說謊,於是眾虎一齊發力,把虎外婆給咬死了。

這個故事是根據安徽一帶的民間傳說改編而來,收錄在《廣虞初新志》中。臺灣也有類似的故事,謂之「虎姑婆」,故事版本有幾百種之多。流傳最廣的當屬王詩琅在《鴨母王·臺灣民間故事卷》中的版本,這個版本對《虎媼傳》稍作改動,說的是母親要出門,把姐弟倆留在家裡,囑咐他們不要給陌生人開門,母親走後,虎姑婆來了,騙得姐弟倆開了門,後來虎姑婆露出了破綻——老虎變化為人形之後,偶爾還會露出些虎的特徵。姐姐見狀,用熱油燙死了虎姑婆。改造之後的故事扣人心弦,又褒揚了姐姐的機智,作惡多端的虎姑婆同樣受到了懲罰。

虎外婆是個令人心生恐怖的角色。其形象令人想起《山海經》裡「人面虎身,有文有尾」的西王母,這種虎形的神明,還帶有一些上古時代部族圖騰的色彩,沉澱在民眾的集體記憶中,虎外婆的身上,可以看到西王母的影子,上古神話的碎片散落在民間,生出了新芽。

除了上古神話的影響,自然環境的問題也不容小覷。虎外婆的故事起於清代,到民國時,浙江、湖南、山東等地的民間故事中仍有虎外婆的形象,這或與當時的虎患有關。在地廣人稀的古代,許多地區還保留著原始風貌,直到明清時期,人口劇增,山林草澤遭到破壞,老虎走出山林,虎患開始肆虐,留下了痛苦的記憶。在明清兩代的各地縣誌裡,虎患的記載隨處可見,據《寶山縣誌》載,明正統二年(1437)吳淞附近有白額虎出沒,傷六十五人,「居民號慟死不辜,哭聲夜半於穹蒼」,《羅源縣誌》中記載了官兵平息虎患:「康熙四十七年春,群虎夜夜入市。三月,遊擊陳騰龍督兵民捕之,前後殺獲六虎,患遂息。」

如今虎也成了稀罕物。在黃之雋生活的清朝康熙年間,山林中還活躍著花斑的猛虎,它們孔武有力,能瞬間置人死地,而行蹤又飄忽不定,是一種神秘而又強大的存在。《虎媼傳》開頭即寫道:「歙居萬山中,多虎,其老而牝者,或為人以害人」,老虎被妖魔化,似也正當其時。

(原標題:虎外婆的變形術)

來源:北京晚報

相關焦點

  • 虎外婆的變形術:清代"小紅帽"的駭人傳聞
    這個故事與歐洲童話中的《小紅帽》有著驚人的相似。《虎媼傳》比《小紅帽》時間稍早,來自江南華亭(今上海)的書生黃之雋,與來自德國黑森州的格林兄弟,都在留心搜集整理民間故事,虎外婆、狼外婆之類的故事模型,居然在中德兩國的民間都有流傳,真是個有趣的現象。· 虎作人形  清末《點石齋畫報》·《虎媼傳》裡的媼,是老婦人的意思。
  • 「狼外婆」的故事是如何起源的?「狼外婆」的真實身份是什麼?
    狼外婆這些「狼外婆」的故事最先出自哪裡?為何全世界幾乎都有類似的故事傳說?中國目前能查得到的最早記錄這種類型的故事,出自清朝康熙年間學者黃之雋寫的《虎媼傳》一書,《虎媼傳》中的主角是老虎而不是狼,老虎喬裝成為外婆形象吃人,因此最早的「狼外婆」形象並不是狼,而是「老虎外婆」。在上個世紀40年代,老虎外婆的記錄佔比最大,解放後「狼外婆」的記錄才漸漸增多。之所以出現這個改變,專家認為故事中的女妖形象最初應該是源於老虎吃人的現實。
  • 你絕對想不到,西王母不是神,不是女人,而是個國家,神話有新說
    但是,你可能不知道,西王母是個男人,他甚至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國家的名字。這是怎麼回事?答案可在《山海經》裡找尋。01.西王母初始形象:彪悍勇猛,是人而非神在《山海經·大荒西經》中有這樣的記載:崑崙之丘……有神,人面虎身,有文有尾,皆白,處之……有人戴勝,虎齒,有豹尾,穴處,名曰西王母。
  • 解讀中國神話之西王母:姓楊,諱回,治崑崙西北隅
    一、西王母起源西王母是中國上古時代神祗,在古代神話中地位突出,形象也頗具特色。但其本源究竟為何,是歷史上真實可考的原始氏族部落的名稱?還是一個部族圖騰的名稱?學界有各種不同的說法。而它的原始形態也由此變得撲朔迷離。
  • 從原始兇神到至尊女神,西王母故事發生了哪些變化?
    引言:西王母是中國最為古老的女神之一,在先秦的原始崇拜、漢末以來的道教信仰及明清的民間信仰中都佔據著極其重要的地位。在數千年的漫長歲月裡,西王母的形象不斷發生著變化,由《山海經》中的原始兇神變成了《穆天子傳》中的人間美神,之後又變成了《漢武帝故事》、《漢武帝內傳》中的道教福神,最終成為民間故事及小說讀本中擁有無上權力的至尊女神。
  • 西王母和玉帝本非一對,為何又上了龍床?只因此人亂點鴛鴦譜
    那麼,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到底是不是一對呢?在討論這個問題之前呢,我們先來看看玉皇大帝的來歷。在唐宋時期的《高上玉皇本行集經》中記載:九州大陸之上曾經有一個光演妙樂國,淨德國王和寶月光王后老年無子,於是便下令讓全國道士舉行祈禱,此招果然有效,不久之後王后就夢到了太上道君抱了一個嬰兒賜予了她,夢醒之後便有了身孕,懷胎一年之後於丙午年正月九日午時誕生。
  • 西王母最初形象是半人半獸,又是怎樣變成雍容華貴的美貌仙人?
    在我們的認知中,西王母統治著西方崑崙山脈上眾多神仙居住的天庭,時常有玉女和三足鳥相伴。因而,西王母那雍容華貴、端莊典雅的形象,早已深植於老百姓的心中。但是,你知道嗎?在我國早期典籍的記載中,西王母卻是另外一副模樣,那就是半人半獸的模樣。據《山海經》記載:「西王母居住在玉山之上,其狀如人,豹尾、虎齒,而善嘯,蓬髮戴勝,是司天厲及五殘。」
  • 傳統生肖文化——虎:不僅威猛,還代表著文化自信
    一、虎的崇拜:西王母的傳說提起西王母,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不是虎,而是嫦娥偷取仙藥,獨守廣寒宮的寂寞。西王母除了神秘和飄渺,更有幾分不可侵犯的威嚴,傳世之作《山海經》寫到她說"其狀如人,豹尾虎齒而善嘯,蓬髮戴狌,是司天之厲及五殘"。難以想像,掌管不死神藥的瑤池金母,竟然是這樣一個兇神惡煞、怒不可遏的"母老虎"形象,實在令人咂舌。
  • 小時候常聽說的虎外婆故事原來遍布全世界
    虎外婆故事是講有一家人生活在大山裡,有一天媽媽外出,讓姐弟看家,媽媽外出的消息被老虎知道了。晚上老虎就變成外婆的樣子,來敲這家的人的門,兩個小孩非常恐懼,便問道是誰?老虎說我是你們的外婆,姐弟倆與老虎多次交流後便開門讓她留宿在家,老虎對說晚上讓胖的人陪她睡,瘦的自己睡,小弟弟說他比較胖,要跟外婆睡,姐姐一個人睡,到了半夜,姐姐聽到外婆發出吃東西的聲音便問,外婆,你吃什麼呀?老虎說:「我在吃豆子。」不一會兒,姐姐就發現虎外婆在吃自己的弟弟。他恐懼極了,於是想出一個辦法。
  • 《山海經》中的西王母,其實是個黑長直、小虎牙的漂亮妹子?
    西王母,是我國傳統神話中的至高女神,說起西王母大家可能會不認識,但是他的另一個形象,「王母娘娘」大家肯定是早已爛熟於心。在神話故事中,凡有萬物生靈飛升成仙之時,都必須先要到崑崙山上去朝拜西王母,然後再去拜東王公,最後才能去三十三重天之外朝拜元始天尊,西王母是整個神話體系中,女神的至高掌控者。
  • 古籍記載西王母真實形象:形貌像人,豹尾虎牙,而天神都怕這個!
    西王母在神話傳說中十分神秘,被稱王母,王母娘娘,瑤池金母等等,在道教神話生活在崑崙山,是女仙的首領,不僅如此西王母還掌管不死藥,在《周易》、《歸藏
  • 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的關係?我還小,別騙我……
    王母娘娘又被稱為「西王母」,說起西王母,大家的第一印象應該是王母娘娘的「蟠桃盛會」,她種的蟠桃「人吃了與天地齊壽,日月同庚」。有了蟠桃,王母娘娘的隱性權力就大多了,她可不是一個簡簡單單的果園所有者,而是一位掌管生死,賞善罰惡的長生女神。想像一下,這樣一個權力無邊,可以管理生死的女神,一定氣度雍容、法力無邊,是一個實權派女帝王。
  • 西王母和玉帝是同過床的夫妻、母子、還是上下級的領導關係?
    王母娘娘和玉皇大帝是《西遊記》裡面天宮裡最大的boss,所有的神仙都對他二人畢恭畢敬,那麼玉帝是聽從王母的聖旨的乖兒子,還是王母是玉帝的大老婆呢?玉皇大帝又被稱為玉帝、玉皇天尊、天公,是道家的最高領導者,是天庭的統領者。
  • 玉帝和王母是什麼關係?他們是不是夫妻?原著早有定論
    (蝸牛看西遊第1430期)文/牽著蝸牛散步玉帝和王母究竟是不是夫妻,爭論很多。在中國神話體系中,玉帝是三界之主,相當於人間的皇帝,上掌三十六天,下轄七十二地,掌管神、仙、佛、聖、人間、地府的一切事,權力無邊。
  • 西王母缺少仙女範兒,大黑天神挺像印度溼婆
    西王母的另一面:不僅長生不死,還能掌控散布瘟疫的動物俗話說「婦女能頂半邊天」,人類社會最先是從母系氏族社會演變過來的。女性在當時人類的繁衍、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因此石器時代的時候就出現了許多關於女神信仰、女性崇拜的現象。在古代的女神形象中,西王母佔據了重要的地位,是道教繪畫、壁畫中常見的神祇。
  • 中國虎女——中國國虎之殤
    中國物象精髓是龍,其次是虎,虎的形象在中國幾千年來的歷史發展過程中佔據頗為顯著的地位,常常與龍並稱,在許多方面起著重大的作用。在《周易·乾卦文》中就有:「雲從龍,風從虎」的說法。因為龍飛於天,虎行於地,所以虎與龍結合一起成為雄偉強盛的象徵,人們也習慣用「生龍活虎」、「龍騰虎躍」、「藏龍臥虎」、「如虎添翼」、「虎頭虎腦」、「將門虎子」、「虎老雄心在」、「虎虎有生氣」等詞語來表達中華民族的精神面貌、民族性格和民族自我意識,並逐漸形成了獨特的虎文化。
  • 中國富豪為何屬虎多?
    韓國《中央日報》報導,調查顯示,美國富豪中屬龍的多,而中國富豪中則屬虎的多。  據美國經濟專刊《福布斯》在對去年美國400大富豪誕生的年代進行調查後,發現他們中屬龍的最多,達到43人(10.75%)。
  • 「龍虎鬥」
    (網上視頻截屏)龍獅隊澳洲虎隊友誼賽不友誼比賽結束時雙方互毆半分鐘本報訊 (記者劉藝明)籃球場變成了「格鬥場」,雙方球員在比賽最後階段暴發群毆,互相追打!昨日,一段關於佛山龍獅籃球俱樂部的視頻在微博上瘋傳,視頻中該俱樂部的隊員與來訪的澳洲虎明星隊的鬥毆過程約為30秒鐘左右。
  • 明知山有虎 卻向虎山行:抗擊疫情一線背後的故事
    明知山有虎 卻向虎山行:抗擊疫情一線背後的故事 2020-01-29 19: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明知山有虎 偏向虎山行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攀鋼決心要攻克這個世界性難題,提升海綿鈦的核心競爭力。2013年,攀鋼成立了「高品質海綿鈦製備工藝與技術集成」科研項目組,「基於海綿鈦用大型流水線電解鎂關鍵工藝技術開發與應用」便是其中最關鍵的子項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