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青海玉樹4月12日電(記者張進林、何偉)4月12日中午,在青海省玉村藏族自治州紅旗小學的操場上,100多名藏族孩子歡快地奔跑著,將寫有自己心願和祝福的風箏放飛,這是玉樹地震一周年之際,孩子們用這種特殊的方式讓自己心中新的希望在春日裡飛翔。
10歲的才仁旦周是州紅旗小學裡的「小名人」,也是玉樹災區年齡最小的志願者。「這是我第一次放風箏,還收到了志願者叔叔、阿姨送的彩色蠟筆等文具,感到特別開心。」才仁旦周說。今天的「玉樹放飛新希望」活動由華夏公益聯合會、中國基金會蓮花會等單位聯合主辦。舉辦這樣的活動,旨在讓災區的孩子們在快樂的環境中健康成長。
地震後的才仁旦周,在老師的眼裡好像一下子長大了。去年4月14日地震發生的當天,他護送3名比自己年齡小的鄰居小朋友從學校安全返回家中,然後,看到繫著紅絲帶的大哥哥、大姐姐在抬傷員、當翻譯、維護秩序、撿拾垃圾,他就獨自來到志願者報名點,成為災區志願者中年齡最小的一名。
才仁旦周自豪地說,去年,他在北京中國科技館見到了胡錦濤爺爺,當時胡爺爺鼓勵他好好學習。在地震一周年之際,他寫了封信想給胡爺爺,告訴胡爺爺:「這裡雖然條件艱苦,但是我們會克服的,學校和家園會建設得更加美麗。我們會好好學習,做對國家有用的人。」
「我現在還可以揀垃圾,幫著別人看帳篷,還可以當志願者、當翻譯,能幹點啥就幹點啥。」才仁旦周挺直腰板說,「我的最大的理想是長大後當一名軍醫或飛行員!」
「我希望地震永遠不再發生,祝願美麗的家園永遠美麗。」五年級一班10歲的藏族女孩才仁代吉用彩色蠟筆在風箏上寫上她這個希望後,正準備放飛,突然感到還有一句更加重要的話想說,於是就認認真真、濃墨細描了:「希望地震中失去親人的朋友不再難過,要堅強!新家園會有的!」才仁代吉說,現在她還會夢見去年那個黑色清晨所發生的一切,地震後爸爸為了救她被砸成嚴重骨折。家園的毀壞、鄉親的哭泣,讓這個原本天真單純的小女孩一夜之間變得成熟。
才仁代吉說,現在她每天都要照顧7歲的弟弟江巴伊西上下學,她今後還會更加用功地學習,變得更加勇敢,快樂健康地成長。她說自己有兩個理想:一是希望地震中受傷的爸爸早日康復;二是希望自己長大以後當一名醫生,回到家鄉救死扶傷。
在春日絢爛的陽光裡,孩子們放飛的風箏在高高的天空中自由地飛翔,風箏連著孩子們的心,將他們的祝福和新的希望託舉得越來越高。校園裡,伴著孩子們歡快的笑聲,冰雪高原上的春天正悄悄臨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