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地震的小孩常常出現害怕等症狀,同時對地震的理解產生偏差,很長時間內沉浸在恐懼焦慮中。但經過志願者的心理介入,懷德兒童福利院的孩子在鏡頭前展露出了笑臉。
災區孤兒:嘴裡說不怕 夢中常大喊
廣東志願者醫療隊為地震孤兒開展心理救援 正確引導孩子理解地震宣洩恐懼情緒
廣東心理幹預志願者表示,孩子在地震中心理受創最大,如不及時進行幹預,影響可能伴隨終生。而部分成年災民無法面對親人的死亡,甚至發瘋,同樣需要合理的幹預。
文/圖 本報記者王鶴、任珊珊
通訊員張永、趙冰冰、劉剛、張丹娜
「地震來了,你怕不怕?」昨日下午,面對廣東志願者醫療隊的心理醫生,青海玉樹第三完小學讀五年級的更求周杰看似沒事兒似地「將」了醫生「一軍」。
廣東青年志願者醫療隊、廣州青少年抗震救災援建行動先後在地震災區為地震孤兒們進行心理援助。記者發現,這些在回答心理醫生關於地震問題時表示「不怕」的孩子們,常常在夜裡說夢話大喊「地震來了」。
地震心理故事一:
女孩夢中重演親人死亡一刻
「地震就像一場噩夢」,昨日下午,在加西科跑馬場災民安置點,12歲的漂亮女孩才吉拉藏憂傷地告訴記者,她總是反覆夢見在地震中去世的姑姑一家三口。 「我很想姑姑生的小弟弟,他才兩歲半。」
才吉在夢裡經常會夢見姑姑一家喪生的一幕,其實,她並沒有親眼看到慘劇的發生。才吉和姑姑一家在一個院子住,一家人幸運地逃過一難,但在隔壁平房住的姑姑一家沒有那麼幸運。
才吉她反覆念叨著,其實當天凌晨四五時發生前震時,姑姑曾被驚醒,對著爺爺奶奶喊:「快起來,有地震。」爺爺奶奶不信。誰想到兩個多小時後,悲劇便發生了。
地震心理故事二:
男班長隱藏感情卻十分脆弱
更求周杰4天前來到了玉樹結古鎮「希望少兒之家」,他的父母在地震中喪生。可是在少兒之家工作人員卓瑪的眼中,身為班長,學習成績不錯,善於隱藏自己感情的更求卻十分脆弱。她告訴記者,更求周杰來到孤兒院後顯得孤單,夢中經常叫著「地震來了」的夢話。
「希望少兒之家」在地震前收養了33名孤兒,地震發生後,僅僅找到了9名,其他24名孤兒失蹤了。可在短短的幾天時間內,少兒之家又新收養了8名震後孤兒,他們的父母都是在地震中喪生的。這些孤兒常常在夜裡說夢話大喊「地震來了」,只要一個孩子叫了起來,其他孩子也會跟著叫。
地震心理故事三:
找到兒子失去丈夫藏族婦女瘋了
需要心理援助的不僅僅是孩子,還有成人。記者從廣東省援助災區醫療隊時了解到一個真實的案例:一名被埋數十個小時的5歲藏族男孩被人們從廢墟中救起,同時被發現的還有他死去的爸爸和2個姐姐,孩子媽媽和小弟弟則失蹤。正當人們以為這個5歲男孩是地震孤兒時,他的媽媽卻在玉樹被找到。出乎意料的是,這名婦女得知家庭慘劇後,立即瘋了,出現歇斯底裡的症狀。
蘇梅蕾惋惜地表示,當時如果有心理醫生在場,可以用藥物對其進行短期鎮靜處理,使該名婦女所受到的心理創傷減低到最小。
地震對兒童的傷害最大
南方醫院心理科醫生、廣東志願者醫療隊成員蘇梅蕾說,震後心理救治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地震初期,由於受到重大打擊,失去親人之痛等複雜因素,病人常常驚嚇之後引起急性心因性反應。第二階段就是創傷後應急反應救助,幫助病人從創傷後應急反應中解脫出來。
蘇梅蕾介紹,地震對兒童的傷害最大。心理醫生應該從地震初期介入,宣洩孩子的恐懼,正確引導孩子理解地震,避免孩子產生是因為自己不乖出現地震受到懲罰等想法。
傷亡: 截至4月21日17時,2183人遇難 12135人受傷
救援:玉樹震區22日展開最後一次大規模拉網式搜救
志願者孤身送水遇難|災區狗患嚴重 緊急調配疫苗
女軍醫用瓶蓋餵女孩喝水|包工頭每天開破車救人
救援人員嚴重高原反應住院|災後心理援助已展開
不發動全國性捐贈 將開展倒房重建|重建方案起草完畢
現場:顫動後的高原:災民更尼一刻也沒有離開廢墟
女孩廢墟中挖出9親人|父親災區尋子翻700屍體
79名孤兒擠5間帳篷|劫後餘生的孩子:活著就是好的|微博直擊
回眸:最後的天堂:那些關於玉樹的點點滴滴
哀悼:去往天堂的路上,讓我為你點亮一盞酥油燈
往生:有一種力量叫信仰,有一種生命叫永恆
評論:中國義工群體何在?|不把災難當作愛心試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