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大地震41周年 | 西方一些人士說:唐山從地球上被抹掉了!結果...

2020-11-23 上觀

唐山大地震後,西方媒體曾一度斷言,唐山將從地球上被「抹掉」。然而,唐山堅毅地從瓦礫中站立起來了。這座重建的城市,在許多方面體現了中國雄心勃勃的現代化目標。

 

 

1976年7月28日,唐山發生了7.8級大地震,頃刻間將一座百萬人口的工業重鎮夷為平地。

 

24.2萬餘人死亡,16.4萬餘人重傷;

 

僅唐山市區終身殘疾者就達1700多人;

 

7200多個家庭斷煙絕炊;

 

唐山地區震毀公產房屋1479萬平方米,倒塌民房530萬間;

 

直接經濟損失達54億元;

 

全市供水、供電、通訊、交通等生命線工程全部破壞,所有工礦全部停產,所有醫院和醫療設施全部遭毀;

 

唐山這座中等工業城市遭受了滅頂之災!

 

這是20世紀全球「十大災難」之一,是迄今400多年世界地震史上最悲慘的一頁!

 

庫叔這麼講吧,1945年在日本廣島投的原子彈,能量相當於兩萬噸黃色炸藥。

 

而唐山地震所釋放的能量,約等於四百多個這樣的原子彈。

 

唐山地震發生後,西方國家一些人士說:「唐山從地球上被抹掉了!」

 

然而,唐山不僅沒有從地球上抹掉,經過艱苦卓絕的奮鬥,一座新唐山崛起在冀東大地上……

 

1

災情:天亮了,唐山消失了

 


 

噩夢驟然降臨

 

1976年7月28日,北京時間三時四十二分五十三點八秒……

 

僅僅在一秒鐘之前,地球的表面還是平靜的。在東經118.2°、北緯39.6°,中華人民共和國河北省唐山市,一切都和往日一樣。夜闌人靜,大街上幾乎看不見行人。開灤礦務局唐山礦高高的井架上,天輪還在以慣常的速度旋轉;新落成的開灤醫院七層大樓,透出幾處靜而柔和的燈光。整座城市在安寧地熟睡。

 

震前的唐山火車站

 

震前的唐山市開灤醫院

震前的唐山市新華路

 

然而誰也未曾料到,一股醞釀了若干年的、毀滅性的能量,正在唐山市地底下的巖石裡等待著爆發。三時四十二分五十三點八秒,地殼運動產生的強大地應力長期集中造成的巨大彈性應變能,突破了巖石強度的極限值,唐山市地底下的巖石驟然崩潰了。如同四百枚廣島原子彈,在距地面十六公裡處的地殼中猛然爆炸,唐山市被巨大無比的能量劇烈地搖撼著,這座百萬人口的城市在頃刻間被夷為平地。

 

「那年我9歲,哥12歲。地震來時,我一丁點都不知道,似乎是被憋醒的。想翻身,翻不動,才知道房頂已經壓到了身上。用哭腔喊了兩聲哥,發覺他就在我的右邊。記不得當時說了些啥,印象中都沒有哭,也沒怎麼害怕,只是讓房頂壓著有點難受,出不來,心裡急。」

 

李木馬是唐山大地震的親歷者,他依據自身回憶寫成的文章《九歲的清晨》收錄在《唐山大地震親歷》一書中。他向我們講述了災難發生時他們一家人的狀況。

 

「(我)壓得實在受不了,覺得身子開始發扁,眼珠子都在往外鼓,我急了,從身子底下抽出一隻手來往頭前瞎劃拉,不承想,有幾塊磚鬆動了——往外使勁一推,一個小縫兒透出了蒙蒙亮的天。當時不知哪來了那麼一股子野勁,臉蹭著磚土,腳用力一蹬,再一蹬,像是在堅硬的液體裡遊了一小段,竟然鑽出了廢墟!出來一看,傻眼了。村莊的模樣一點沒了。磕磕絆絆在高高低低、坑坑窪窪的廢墟上,甚至辨不清腳底下原來是誰家的所在。知道哥還壓在裡面,就去找大人。這時才知道大人們已經忙乎了倆仨鐘頭——原來所有人家的房子都倒了……

 

(我和)幾個人喊著一二三掀起房頂,七手八腳把哥救了出來。媽還在東院不知咋樣。當時除了我和哥哥,村子裡不會有人想到她,因為爸爸在一百多裡之外的鹽場……媽媽被埋得很深。兩個年齡加到一起才20歲的兒子沒有足夠的力量救她出來。我們叫來二堂兄。一個大人倆小人兒忙乎了有四五十分鐘,掏了一個兩三米深的「洞」,才讓她浮出土面。清瘦的母親滿頭灰土,臉色慘白,後來知道她當時正懷著小妹。

 

她在幾米深的廢墟裡堅持幾個小時的姿勢是:背朝上,手腳狠狠撐在炕上護著腹部——幾個月後,在簡易房裡降生的小妹安然無恙。」

 

相比於李木馬一家平安這樣不幸之中的萬幸,災難帶給王林梅的烙印則要更痛更深。1976年是她當兵的第四個年頭,原本回老家唐山探親,然而在返程前夕,天崩地裂的大災難使她的人生軌跡被殘酷地割裂。在地震中,她全身癱瘓,在床上一趟40年……在《唐山大地震親歷》一書中,她將這稱為「1976年的生死幻滅」。

 

「……我的睡眠一直都很輕,稍有動靜便會醒來,可地震發生的那個夜晚,我卻睡得很沉很沉,像死去了一樣。那地動山搖般的晃動,巨雷劈來的轟鳴,我竟渾然不覺,朦朦朧朧地感覺有什麼東西落了下來,其他便什麼也不知道了……

 

現在,不管怎樣回憶,也說不準確究竟過去了多少時候,我醒了過來。哥哥和姐姐說很短很短,父親和母親卻說很長很長。只覺得濃烈的煙塵嗆得人無法呼吸,停電了,到處是一片漆黑。我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頭好像被什麼猛擊過,昏昏沉沉地躺在地上,一動也不能動。朦朧中,似乎有人在喊:『快!快!』身邊有人來來去去地走動著,而且急促地說著什麼,聲音像是從很遠很遠的地方飄過來的一樣,只有一句我聽清了:『地震,是地震!』」

 

陸軍二五五醫院護士李洪義永遠也不會忘記,一個女兵被一根水泥梁柱戳穿了胸膛,胸口血肉模糊;一個孕婦已快臨產,她人已斷氣,下身還在流血。二五五醫院外一科副主任張木傑親眼看見一位遇難者,眼球外突,舌頭外伸,整個頭顱被擠壓成了一塊平板;另一位遇難者,上半身完好,下半身和腿腳卻已模糊難辨。開灤醫院醫生謝美榮講述她心愛的孩子時說,兒子死去時,頭上還壓著一本掀開的小說《劍》,可是他永遠也不可能翻完這本書了,就像他短暫的生命,也不可能繼續到它最後的一頁。

 

這無疑是人類歷史上最悲慘的一頁。無辜的死難者,幾乎都是在毫無準備的狀況下,被突如其來地推向死亡的。

 

最嚴峻的時刻

 

頃刻之間,建築物大部分遭到破壞和倒塌,到處是殘垣斷壁,遍地是碎磚爛瓦,滿目瘡痍。

 

這是庫叔找到的一些照片:

 

空軍某部3層高的北樓被夷為平地

新華路兩旁的樓房幾乎全部倒塌,這個招待所的樓房的狀況,被稱為奇蹟

 

小山街道被道路兩側的房屋倒塌物積滿,行人寸步難行

 

被震毀的開灤醫院

被震斷的橋梁

 

古今中外,許多軍事家在描述戰爭的巨大場面時,常常把它比作一次毀滅性的地震。然而,這一次,那些乘坐直升飛機俯瞰過唐山廢墟、並親臨救災第一線擔任指揮員的身經百戰的將軍們,卻說這次地震,就像一次空前殘酷的戰爭。

 

「我從沒見過這樣巨大的傷亡,這樣慘的場面……」一等殘疾軍人、北京軍區後勤部副部長楊立夫說,「到唐山最初的幾天,我天天夜裡做噩夢,每次都會夢到廣島。我在軍教片裡見過廣島的浩劫——一顆原子彈毀了一座城市,瓦礫遍地,人燒得不像樣子……可我們的唐山比廣島厲害得多,一個早晨幾十萬人喪命啊!」

 

唐山的形勢令人擔憂:

 

持續32攝氏度以上的高溫酷暑;

 

二十幾萬遺體掩埋在市區的各個角落;

 

從地下挖出來的已極度腐爛的遺體就停放在路邊;

 

在地震中受傷的人傷口出現感染;

 

水、電、煤氣、通訊、交通等生命管線中斷;

 

糞便、垃圾、汙染物四處堆積;

 

市區上空飄浮著蚊蠅與塵埃……

唐山火車站北面是一個老居民區,所有平房被夷為平地,在永紅鐵路橋下的通道兩旁,擺放著許多罹難者的遺體

 

幾秒十幾秒鐘的強烈地震,使唐山市、唐山地區所轄各縣一下子出現了70多萬名輕重傷員,其中重傷員達167539名。但市人民醫院、商業醫院、工人醫院、開灤醫院等大型醫院的醫療樓和病房樓全部倒塌,醫護人員傷亡嚴重,醫療設備、藥品全部被埋壓。

 

鐵軌扭曲變型,路基沉陷,橋梁毀壞,運行中的列車脫軌或顛覆。同時,車站建築嚴重破壞,房屋倒塌砸壞通訊、信號、給水、電力、機務等設備。震後鐵路客貨運輸全部中斷。

 

被震毀的火車站

 

大地震一發生,唐山全市供水即告中斷。一時間,水成了災區人民最迫切需要的東西:被砸傷、壓傷者,因出血損失了過多的體液,急需喝水;傷員清洗被埋被壓時混進傷口的泥沙汙物,需要水;那些參加自救互救奮戰了幾個小時的人們,由於出汗過多,也急需喝水;醫生搶救重傷員滿手沾著的血跡,需要用水清洗……

 

居民的全部家當被砸毀,起夥做飯的家什也毀掉不少。震後的最初兩三天,多數災民無法做飯。

 

環衛設施受到摧毀性破壞:

 

上水管線被拉斷扭裂、脫口錯位、中斷供水;

 

下水管道坍塌斷裂、滲透淤塞,汙水不能下洩;

 

水衝與人掏的廁所全部倒毀,糞便得不到處理;

 

垃圾清運停頓;

 

一座百萬人口的工業城市每日所產生的垃圾與汙水,遍地拋撒……

 

天氣炎熱,遇難者的遺體迅速腐敗變質,加上遍地垃圾糞便和汙水橫流,孳生了一種個體很大的灰色麻蒼蠅和紅頭綠蒼蠅,一堆一片地嗡嗡亂叫亂飛。

 

地震發生後的頭三天,是唐山市最為嚴峻的時刻。

 

傷病、饑渴無情地襲擊著死裡逃生的人們,惡劣的生存環境使許多活下來的人又瀕臨死亡。地下還埋著無數的活人和死人,等待挖掘。人們仰望天空,看不到生存下去的希望,絕望籠罩著整個災區,猶如在乾涸的大漠中作垂死的掙扎。「去機場,找解放軍。」災民們把唐山機場視為荒漠中的綠洲。在機場沿路,人們扶老攜幼,用架子車拉著傷員,用自行車馱著老人和兒童,步履艱難地潮水般地湧向唐山機場。

 

許多重傷者還沒來得及到達機場,就在路上咽氣了,親人們哭泣著將死者就地掩埋在路邊。從機場通往市區的馬路兩旁,可以看到不斷堆起的墳頭。

 

2

救災:沒有哭聲的城市

 


 

在各路救援大軍尚未到來之前,震中高烈度災區的人們,不得不依靠自己的雙手。那些從廢墟中艱難逃生的人們,頂住整座城市瞬間毀滅的刺激,和親人傷亡的悲痛,不顧砸毀與埋壓的財產,忍著身體與心靈的傷痛。他們只有一個念頭,就是救人,救人!

 

此時此刻,人性的尊嚴凸顯出來,人類的英雄氣概和高貴品質讓庫叔深深地嘆服!

 

唐山機車車輛廠車體車間副主任王國良,一家五口從家屬宿舍的廢墟裡脫險後,王國良對兩個年齡大些的孩子說:

 

「現在好多人還都沒出來,咱們爺三個成立一個臨時搶救小組,聽我指揮,趕緊去救人。」

 

父子三人冒著不斷的餘震,先在礦工樓裡救出兩名婦女,又到南廠樓救出一名醫院職工。在這個過程中,王國良在餘震中從礦工樓摔下來,加上救人要橇起幾百斤重的水泥預製件,因出汗過多昏倒了。他醒來後,又接連救出二人。這位連續奮戰了三個多小時的基層幹部,全身上下多處負傷,手上的血泡比花生粒還大……

 

在被埋人員密集的立新旅館,到唐山出差的錦州印染廠老工人面對驚慌失措的人們大聲喊:

 

「誰是共產黨員,站出來挑個頭,我不是黨員,但我堅決服從黨員同志指揮!」

 

剛從廢墟中爬出來的黨員立即站出來組成了臨時黨小組,帶領大家從凌晨一直幹到下午四點,成功地救出了30多名被埋旅客。戰鬥中有人被再次倒塌的房屋砸傷;有人累倒了,爬起來堅持再幹;搶救現場,無一人袖手旁觀,連能動的傷者、老人和孩子都爭先恐後地加入了搶救他人的行列。

 

老兩口救出44名遇難者

 

地震後人們超常的利他精神,煥發出一種驚人的生命力量。事後許多當事人也難以理解,這種巨大的生命力量何以能夠在自己身上產生。開灤唐山礦老工人黃XX夫婦,在強震發生後當天的9個小時內,搶救出44個人,當時曾被認為是奇蹟。

 

強烈地震一開始,睡夢中的黃師傅即被驚醒。老人躍身而起,一腳踢開窗戶跳到屋外,可腳跟尚末站穩,一排倒塌的磚牆即砸了過來,黃師傅一下跌倒在地。此時,恰好他老伴從屋中跑出,才扶起受傷的黃師傅。

 

兩位脫險的老人喘息未定,四周即傳來遇難群眾的呼救聲。聽到這些悽厲的喊聲,兩位老人的心受到了強烈震撼。「這麼多人遇難,咱絕不能坐視不管!」想到這兒,他們連自己的傷都沒來得及細看,就衝向喊聲,搶救遇難者。

 

夫婦倆首先跑到一個倒塌的房子前,見一位女青年正被一塊倒塌的水泥板卡著半截身子,一點不能動彈,危急萬分。此時餘震頻頻傳來,兩位老人顧不上許多,即動手扒救這位女青年。他們奮力掀起沉重的水泥板,把女青年拉了出來。「屋裡還有人嗎?』』老黃急切地問女青年,對方用微弱的聲音回答:「我媽媽和妹妹還壓在裡面。」老黃二話沒說,轉身又衝向倒塌的房中救人。

 

鋼筋水泥板把母女壓得嚴嚴實實,情況十分危險。沒有工具,老黃就用手扒,平時根本不能搬動的水泥板和石塊兒,老黃一塊塊奮力搬走,終於扒出通向她們的一個洞口。時間一分一秒過去,洞口一寸一寸地向內擴展,終於,老黃摸到了被埋壓的母女身體。他探進身子,先將女兒抱出。當他又要回身救孩子的母親時,強烈餘震突然發生,眼前塌落的碎石又要把洞口裡面的人埋住,老黃不顧一切地用身體擋住了塌落的碎石,最後把女青年的母親救出洞口。

 

就在黃師傅救人的同時,他老伴也去搶救另一家人。在廢墟亂石上,她不知摔了多少跟頭,用驚人的力量搬開一塊塊壓在遇難者身上的沉重水泥板和大石頭,實在搬不動的,就用木棍撬開。老人雙手已劃得鮮血淋淋,腳也碰腫了,終於將一家人全部救出。

 

正當黃師傅夫婦拼命扒人的時候,他們的兒子突然匆匆跑來,喊道:「爸爸,你孫女和兒媳婦還壓在房子底下呢,快去救吧!」老黃夫婦一聽,頓時大吃一驚,緊張的救人工作,一時竟使兩位老人忘了兒子一家。等他們花了20多分種救出身邊最後一個被壓者,趕到兒子的住處時,只見兒媳和小孫女已停止了呼吸……

 

看守所內的罪犯也參與到了救援中

 

強烈地震也把唐山市看守所夷為一片廢墟。昔日,這裡關押的200名靈魂扭曲者的邪念,被威嚴的槍口和高聳的圍牆震懾著。而現在,關住魔鬼的瓶蓋,突然被地震打開了,又將發生什麼?

 

看守所的同志們在回憶震後那萬分緊急的時刻時說:地震仿佛是在一瞬間震啟了這些犯人的良知,他們竟也不顧生死地搶救他人的生命,這在平時真難以想像。

 

據震後一些在場的看守人員回憶:大地震發生時,我們這裡緊張極了。地震前看守所原有兩道門崗的高大圍牆全都倒平,大鐵門躺在灰土之中,警戒崗樓碎成一堆亂石。200名犯人和看守人員、警衛戰士,幾乎全被壓在斷壁墟土之中。

 

善良的人們都知道,看守所比不了別處,這裡就像神話中關著魔鬼的瓶子,現在瓶蓋被突然打開,如果魔鬼們跑出去作亂,本已遭受地震災害的人們,就會禍上加禍。

 

從廢墟中鑽出來的頭上還淌著血的戰士,緊握手中的槍,還在倒塌的廢墟中被壓的看守人員和警衛戰士,深知自己肩負責任的重大。幾個被埋較輕的警衛戰士,奮力衝出墟土,拼命在廢墟中鑽起,黑暗中找到自己的槍枝,頭上還淌著血,就發出了嚴厲的警告:「誰也不準亂跑,不許越界(指倒塌的圍牆)!」大約100多名犯人鑽出了廢墟,看到身邊這些淌著鮮血、緊握鋼槍、莊嚴無比的警衛戰士,他們似乎並沒有忘記自己的身份,一步也沒敢挪動。

 

不多一會兒,周圍傳來一片呼救聲。面對眼前的特殊情況,看守人員和警衛戰士心裡明白,還有那麼多人生死不明,救人是第一位大事。可眼前就有一支強壯有力的救災隊伍,雖然他們的靈魂扭曲過,但他們聽到遇難者呼聲時表現出了同情和焦慮,是不會見死不救的。於是,看守人員經過簡單的磋商,把犯人們編成了三組。看管人員向他們嚴厲宣布了紀律:到外邊後,只許老老實實救人,誰要逃跑,就地鎮壓!

 

犯人們在帶傷的軍人看押下開始救人。看得出來,此時人們的心是一致的,那麼多和自己一樣的人,在廢墟中呻吟、呼喚、流血,任何人都會受到震撼的。犯人們救人很賣力氣,先救看守所的幹部、家屬,再往遠處就是小街小巷裡的群眾。犯人們和所有在廢墟上的救災者一樣,手忙腳亂,焦急萬分,一會兒小心翼翼地抱出受傷的孩子,一會兒又扶出被救的老人。每當扒出遇難者的遺體,都忍不住發出輕輕的嘆息。他們真地豁出來了,拼盡全力在搬、在撬、在扛,滿手是血,臉上淌著汗水……

 

整整一天的時間,這支由犯人組成的特殊的救災隊伍,沒有一刻停歇,他們就像是在用苦幹和汗水洗刷汙濁的靈魂,用救人的行動恢復自己一度泯滅的良知。老實說,幾把刺刀是管不住散在廢墟上的這群囚犯的,可是,他們沒有忘記一道有無形的警戒圈存在。事後,許多犯人因在地震中救人立功而減了刑,也有的被提前釋放了。

 

現實版《太陽的後裔》

 

大量傷員仍處在危險之中,急須進行醫療救助。早一秒治療,也許便多救回一條人命。有限的醫務人員,在艱苦的條件下,與時間展開了一場奪命般的競賽。

 

豐南縣胥各莊鉑蠻子蛇大隊赤腳醫生王賢,在搶救傷員中想了許多辦法。有的傷員膀骯被砸傷,急需導尿,但沒有導尿管,他就把塑料電線的內芯抽出,用開水消毒後進行導尿;有的傷員被砸窒息,他就嘴對嘴地連續做人工呼吸,使許多危重傷員及時脫險。

 

豐南縣爽塢公社雙港大隊赤腳醫生鄭立臺的腿部被砸傷。他以頑強的毅力忍著疼痛,先是搶救出鄰居一家人,為4名因受埋壓窒息或呼吸發生困難的傷員進行了急救。接著他揀了一條木棍,拄著奔向大隊醫療室,扒出部分藥品和器械,按照大隊黨支部副書記的吩咐,趕到傷員集中點,接連為40多名傷員做了止血、包紮、固定斷肢等處理。這時,群眾又送來一名腹部被撕裂的傷員鄭玉光,腸子拖在腹外,生命危在旦夕。見到這種情況,鄭立臺就用白酒為他消毒,把流出肚皮的腸子送回腹中,做了縫合手術。

 

豐潤縣中門莊公社後辛莊大隊赤腳醫生孫鐵書,地震時正在為社員劉敏的妻子接生。在房倒屋塌的緊急時刻,她用自己的身體護住了孕婦,自己的腿部卻被塌落下來的瓦礫砸傷。群眾把他們扒救出來之後,她不顧傷痛,繼續給孕婦接生,使一個新的生命平安出世。

 

然而,人們驚奇地發現,那一天的唐山,在如此慘重的大災面前,卻很少聽到哭聲。

 

「我家有傷亡,你家有傷亡,他家也有傷亡。此時此刻,親朋鄰裡之間最需要的,是相互安慰與鼓勵,不能因為自己悲悲切切引起他人痛心。」

 

「這個時候,誰若是過分悲傷而不去幹應幹的事情,別的人就會用堅毅的目光告訴他:不能當弱者,要堅強起來。」

 

「悲憤可以變成力量。我們中華民族,每當遭遇重大困難甚或生死存亡之際,總會表現為英勇頑強。地震是自然災害,不能怨天,也不能恨地,讓我們把個人悲傷埋在心底,戰勝自然災害吧!」

 

這些話,正說出了每個唐山人的心

 

3

全國支援唐山!!!

 


 

8月3日,中央的報告送到了毛澤東處。此時,老人家患病已多日。從6月1日心臟病發作後,一直臥床不起,說話都很困難。他堅持把報告看完,對華國鋒說,儘快去唐山,代表他慰問災區人民,一再叮囑要安置好災民的生活。

 

此報告成了毛澤東生前批閱的最後一份文件。

 

而在此之前,參加搶險救災的中國人民解放軍部隊已陸續開到了災區。

 

最早投入搶險救災的是中國人民解放軍駐唐山部隊。這些部隊本身也遭到嚴重損失,他們既是受災者,又是救災者。駐在唐山地震高烈度區的部隊有北京部隊某師、空軍某部領導機構、某部216團、某部50團、某部626團,以及唐山軍分區、唐山市武裝部和駐漢沽的某部619團等單位。

 

地震發生時,部隊的營房幾乎全部遭到破壞,人員和裝備物資大部被埋壓,指戰員和部分家屬傷亡。在這種情況下,廣大指戰員臨危不懼,領導幹部身先士卒,迅速組織自救、互救,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把被埋壓的指戰員搶救出來,給受傷者作了包紮治療,很快恢復了部隊建制和戰鬥力。

 

指戰員脫險之後,他們立即想到了受災的人民群眾。在部隊遭受突然襲擊,與上級暫時失去聯繫的情況下,他們沒有被動地等待上級命令,而是主動行動,邊行動,邊報告,從自救中組織起來之後,立即投入搶救受災群眾和保衛重要目標等戰鬥中。

 

這種積極的果斷行動,贏得了搶救人民群眾生命財產的寶貴時間。據事後統計,駐唐山部隊投入搶險救災的兵力,僅佔救災部隊總人數的20%,而他們卻搶救出被埋壓群眾15893人,佔部隊搶救人數的96%。這充分說明,在緊急搶救行動中,時間是何等重要。對於被埋壓在倒塌建築廢墟下面的遇險人員來說,早救出一小時、半小時,甚至十幾分鐘、幾分鐘,生命就可能得到挽救;反之,就可能造成死亡。在這種時刻,「時間就是生命」!

 

國務院緊急會議關於救援唐山的各項決定,由各系統通過各種渠道迅速地傳達貫徹下去。接到援唐任務的單位,各組織隊伍於當天或連夜出發急奔災區。

 

陸續地,中國人民解放軍的10萬子弟兵;

 

近2萬名白衣戰士組成的醫療隊;

 

幾個省市的大煤礦礦山救護隊,搶修通訊、供電、供水、鐵路、公路、橋梁的幾路大軍;

 

為解決地震斷水後緊急供應災民飲用水的消防運水隊伍,數以千計的消毒防疫隊伍;

 

搶運救災物資的數千輛汽車組成的運輸大軍;

 

到地震災區進行各種專業現場調查的幹部和地震、地質等方面的科學工作者……

 

各路救援唐山震災的大軍,在地震的當天和震後兩三天的極短時間裡,從全國各地晝夜兼程趕到唐山。

 

除震區內的約兩萬軍人以外,最早進入唐山的部隊,是河北省軍區駐灤縣某團和駐玉田縣的北京軍區坦克某師步兵團一營。7月28日中午12時,一營已乘車趕到唐山市新華旅館的廢墟前。

 

「戰士們都驚呆了!」當時任該營教導員的李福華回憶說,「誰見過這麼慘的情景啊。滿地的死屍、腦漿、血……幾個小鬼嗚嗚地哭起來。我急了:『哭什麼!快救活人吶!』我自己喊叫的聲音都在發抖,變了調子……」

 

「我們出發時想得太簡單啦,別說大型機械,就連鐵鍬都沒帶幾把。戰士們就憑一雙手,去扒碎石,掀樓板,拽鋼筋!」李福華忘不了戰士們竭盡全力而又一籌莫展的痛苦情景。到處聽得見呻吟,聽得見呼救,可是樓群的殘骸像山一般鎮壓著無數一息尚存的生命。

 

有一個小夥子,僅從樓板的裂口中伸出一個腦袋。他喊著:「救救我吧,解放軍。救救我吧,解放軍……」戰士們卻無法把那樓板抬高一寸。他們含著淚,聽那小夥子一遍遍機械地喊著,喊聲越來越弱,越來越弱,嘶啞,消失……

 

旅館一角,戰士們聽見一個姑娘從地下傳出的聲音:「同志,我們下面還有七個人,七個……」戰士們拼命往下扒,已經可以聽得見喘息聲時,大地突然一陣搖晃,一些架空的樓板又坍落下去。喘息聲中止了。數小時後,筋疲力盡的戰士們看到了七具並排躺著的女屍。

 

28日下午,一營有2/3的戰士指甲全部剝落,雙手血肉模糊。這些緊抿嘴唇的無言的年輕人,奮力地,然而幾乎是徒勞地用他們的血手扒開堅硬的廢墟。

 

「當7.1級強餘震發生的時候,我們還有六七十個戰士在一座危險樓房裡。一個連長喊:『有地震!快出來!』可沒有一個戰士往外跑,那連長喊著喊著,自己也鑽了進去。得搶在房子倒塌前把人救出來啊!」

 

「我們全營在毫無工具的情況下,這一天,把原先有三層樓的新華旅館翻了一個遍,在旅館和周圍的地方救出五十多人。第二天救了二十多人。第三天只救了四五個人……」

 

7月29日下午,李福華奉命率全營到市委大院救人。面對一大片廢墟,指戰員們手足無措,幾百號人,淋著雨蹲在地下。一輛吉普車飛馳而來,軍區裝甲兵司令員跳下車,一看眼前的情景就火了。「這底下還有80個人,你們怎麼能在這兒愣著!」他命令李福華,「扒!用手扒!明天早上要是扒不出來,我撤你職!」一營戰士整整扒了一夜。扒出的是76具遺體。

 

20年後,當時是北京農機局管理處技術員的趙大年也回憶起了他的救災往事。

 

「解放軍部隊是最迅速的救災主力,唐山市附近的駐軍已經跑步到達重災區,第一批受災的傷員也用汽車送到了北京。我們此時還不知道唐山災情的規模和嚴重性,只是推測,北京到唐山直線距離180公裡,北京塌房上萬間,唐山的災情小不了,也許會有成千上萬的傷員吧。北京的交通、衛生部門都動員起來了,緊急運送和接待傷員。傍晚,農機局派出幾十名幹部,分頭組織車輛運送舉電機組、抽水機組、推土清障機組,連夜奔赴唐山。另一項很有遠見的任務交下來:調集100臺機動噴霧器到唐山噴藥消毒。因為「大災之後必有大疫」,必須防止瘟疫流行。」

 

7月28日下午,部隊和地方的醫療隊開始趕到災區。29日和30日,大批醫療隊從四面八方開來。見到醫療隊,受傷的災民和家屬精神為之一振,他們感到被傷口折磨的生命有救了!

 

有的醫療隊—到災區,來不及到指揮部報到,就在傷員集中的地方進行醫療搶救,以至醫療隊已經到達災區一兩天了,指揮部還不知道他們在哪裡。

 

醫療隊到達災區的前一兩天,工作條件與環境十分艱苦。有的僅有一兩個帳篷,帳篷就是手術室,醫護人員沒有遮陽避雨的休息場所;有的連一個帳篷都沒有,就在露天進行治療和手術。有的主持手術的醫師,連續工作十幾個小時下不了手術臺,更別說吃飯、喝水和休息了。

 

解放軍總醫院醫療隊的醫生到達災區後,用桌子代替手術臺,用汽車燈、手電筒為手術臺照明;沒有消毒桶、罐,就用洗臉盆燒開水煮;沒有夾板就用樹枝代替。因陋就簡,搶救了大批危重傷員的生命。

 

瀋陽部隊第46野戰醫院醫療隊,在給一名胸腔大出血的傷員做手術時,傷員流血過多,血壓消失,嚴重休克,須馬上輸血,但當時找不到血漿。在這緊急時刻,已經幾天幾夜沒睡好覺的翟福祥、袁志才立即將自己的鮮血輸給傷員。

 

某部3592團三連衛生員朱賢權,從部隊來災區時帶來一壺水,他想到災區可能斷水,路上雖口渴也沒捨得喝。到了災區後便把水讓給傷員們喝了。在給一名輸尿管破裂的傷員導尿時,他使用嘴從導尿管中把血尿吸出。

 

當各種傳媒報導了唐山發生大地震的消息後,全國上下也立即掀起了一個支援唐山、慰問災民的高潮。各兄弟省、市、自治區立即打來電話,發來電報,詢問需要他們支援什麼。有的省沒有等到災區提出要求,就將災區急需的物資發運唐山。

 

雲南省判定在地震中會有許多人受外傷,需要止血藥物,立即向災區發運雲南白藥7萬瓶。

 

黑龍江省得知災民搭蓋臨時住房與窩棚需要大量杆棍之後,組織各林區採伐,集運來千萬根雜木桿子。

 

……

 

法國《震旦報》七月三十一日和八月一日一期合刊, 以《一國人民為最壞的情況作好準備》為題,發表菲·貝爾內的文章:

 

「(中國人民在地震期間的表現)是為全世界樹立的一個榜樣。在當地,所有的驚訝不己的觀察家都可以衡量出中國人的有效率。沒有在任何時刻驚惶失措,沒有五月間在義大利弗留利出現的那種束手無策的場面,在弗留利,救災工作來得很晚,軍隊參加救災也驚人地跚跚來遲……(他們)沒有任何憂愁難過的影子。工作是在令人有深刻印象的寂靜中進行的,就像外科醫生治療病人時那樣的寂靜,組織工作是極嚴密的。有哪一個法國省長不認為,這樣的井井有條、這樣全面的動員一切救助手段、集體的和個人的一切主動行動(每個人各守崗位,不顧慮餘震和危險),是這場大難中的一種奇蹟呢?」

 

日本《長周新聞》8月7日刊登一篇文章,題目是《中國河北省的大地震,發揚艱苦奮鬥、自力更生的精神,有條不紊地進行救災工作》:

 

「目前,中國在政府和共產黨的領導下,動員工人、農民、解放軍戰士、幹部等各界人民,正在大規模地而且秩序井然地進行河北省大地震所造成的災害的救援工作和生產活動。」

 

菲律賓《時代日報》8月4日刊登題為《中國人以偉大的堅忍不拔精神對付不幸》的文章說:

 

「團結、勇敢、堅韌和忍耐,這就是中國人戰勝他們的災難性地震的方法。」

 

舉國上下為大災中的唐山輸送力量。全世界都在見證,唐山在它最艱難的時刻挺過來了!

 

4

重建:一座「涅槃」後的鳳凰城

 


 

每到抗震幾十周年的時候,人們總會再度聚焦唐山,看看這座歷經磨難的城市重新發展成什麼樣子了。庫叔再給大家看幾張照片。

 

1986年,唐山抗震10周年,唐山抗震紀念碑建成。

 

1996年7月地震20周年之際,高度為112米的「鳳凰大廈」宣告完工。這座名字意味深長的大廈,昂然佇立在嶄新的唐山市中心。

 

2006年初,國家「十一五」發展規劃正式將曹妃甸列入其中。由此,曹妃甸開發由河北省的地方性工程,正式變為國家意志。2012年,曹妃甸港區完成貨物吞吐量1.95億噸。在曹妃甸港區的有力帶動下,唐山港以3.64億噸的貨物吞吐量排名全球港口第十位,同比增幅達到16.8% ,增幅位居全球十大港口之首。

 

2016年4月29日至10月,世界園藝博覽會在唐山南湖公園舉辦。這是中國地級市首次舉辦世園會,唐山也將向世界展示它抗震重建和生態治理恢復的成果。

 

如今,從哪裡還能看出,這座城市曾遭受過地震帶來的毀滅性打擊呢?

 

然而40年前,對於大災之後的唐山而言,重建卻是一項無比艱難的任務。

 

還有一種精神未曾被毀滅

 

地震留給唐山的是幾十平方公裡的廢墟,16.4萬餘傷員,4204名孤兒,和數不清多少萬噸的垃圾。

 

昔日樓房林立的新市區除個別建築物尚未倒塌外,基本上都已趴架落地;路南區基本倒平,院牆散落,放眼望去,唯見遍地瓦礫在這樣的廢墟上。

 

礦井淹了,工廠平了,車間也沒有了。震後唐山開灤煤礦停產,不止唐山,上海、北京、天津的煤炭連連告急,就連朝鮮也不斷打電話要煤。

 

唐山唯一擁有的,是唐山人民在災難面前不屈不撓的意志,和全國人民上下一心,與唐山共渡難關的精神。

 

「震壞了舊的,我們再蓋新的!」

 

「地震破壞了一座舊唐山,我們會重建一座更美好的新唐山!」

 

「要讓新建的工廠、礦井勝過原來的。地震震不倒英雄漢,一個人要頂兩個人幹。」

 

震後的倖存者們展示了他們極為頑強的集體意志。主震結束後,大小餘震不斷。據河北省地震局所設置的地震觀測臺、站儀器記錄,芮氏4級以上的餘震,從1976年7月28日到1978年底,共發生868次,其中1976年發生743次;1977年發生96次;1978年發生29次。4級以下的微震次數就更多。

 

針對連續不斷的大小餘震,唐山人用行動表明了態度。

 

「它震它的,咱幹咱的。」

 

「地大震,人大幹。」

 

「這樣的情況,唐山人如果害怕,那就什麼事都不能幹了。」

 

拼命幹,恢復生產

 

在開灤唐家莊礦,「礦山鐵人」艾有勤拎起裝有二三十個饅頭,還有黃瓜、蘿蔔、西紅柿和鹹菜疙瘩的特大號乾糧袋。這是艾師傅拼命加油的「草料袋」。礦工們知道他又要打連班了……地震次年3月,開灤7個生產礦井全部恢復生產,創造世界復礦史上的一個奇蹟。

 

休完產假,於繼英把單任群留在豐潤,趕回唐山市織布廠上班。「那時的任務就是重建家園、恢復生產。廠裡的廢墟清理了兩年多,織布廠多是女工,我們一天挑碎磚瓦礫來回好多趟,但不覺得累,心氣高得很。震後一年多建起簡易廠房,恢復了生產。」

 

……

 

震後的唐山,以最快的速度恢復了生產生活:震後不到一周,數十萬群眾衣食得到解決;震後不到一個月,供電、供水、交通、電信等生命線工程初步恢復;震後一年多,工農業生產全面恢復。

 

重建一個新唐山!

 

83歲的趙振中曾任唐山市規劃局副局長,當年全程參與了唐山重建。「震後沒幾天,一支來自上海、北京、遼寧等地60多人的小分隊趕到唐山,架起曬圖機,爭分奪秒地搞調查、訂規劃。」

 

震後頭三年,趙振中沒休過一個周末,「那麼多外地專家幫著唐山搞重建,咱哪能丟下人家不管?」

 

重建開始之際,國家正規定恢復實行「投資包幹」。到了1982年,考慮到物價上漲與居民住戶的增加,民用住宅統建投資在原撥款20億元的基礎上又增撥4.5億元,不久又給新區供熱工程增撥1億元,使統建投資達到25.5億元。連同國家恢復開灤煤礦的投資和對在唐山的部屬企業、單位的投資,共達50億元。同時按計劃調撥了鋼材、木材、水泥等大批建築材料,還給調撥了33臺塔吊等大型施工機械。1979年全面重建工作展開時,省政府又調來一百臺塔吊和一批龍門吊、雙梁吊。在此期間,全國各地有66個建築施工企業、近3萬人參加了會戰。

 

據《唐山市志》記載,在黨中央、國務院和河北省的支持下,解放軍基建工程兵、鐵道兵和河北省各地市,以及省屬、部屬建築企業,陸續來到唐山支援建設。從震後至1986年末,外地援唐單位總人數達11萬多人,竣工房屋建築面積1056萬平方米,佔唐山市恢復建設竣工面積的50.9%。

 

「在毀滅性地震災害的基礎上,僅僅用幾年的時間重建一座百萬人口的工業城市,在古今中外歷史上是沒有先例的。而唐山市,除了豐潤新區外,絕大部分工程是在原舊市區的範圍內重建。」

 

1985年底,全市恢復建設工程竣工總面積達到1770萬平方米。其中工業及各項公共事業等工程670萬平方米,各類住房工程1100萬平方米,213000戶居民遷入新居,佔全市總居民戶數的94.5%。一座嶄新的唐山又矗立在冀東大地上。這是一座完全不同於舊唐山的新唐山,是一隻「涅槧」的金鳳凰。

 

重建的成果帶給唐山人驕傲。《唐山勞動日報》副刊部主任潘石說,1986年唐山重建基本完成後,他曾經陪同北京來採訪的同行在唐山跑了幾天,那時北京來的人對唐山的新面貌也是感到驚訝和羨慕的,「連街邊的樹都是新種的」。傳統的大雜院在唐山看不到了,寬闊的街道、整齊的樓房讓唐山在全國的城市中鶴立雞群。新的住宅小區鋪設了煤氣管道、採用集中供暖,一座以煤為主要支柱的城市,煤作為燃料居然從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消失了,那種感覺只能用震撼來形容。自豪混雜著對災難本身的痛苦回憶,五味雜陳。

 

這些城市重建方面的成績讓唐山市在1990年成為中國首個獲得「聯合國人居獎」榮譽的城市。

 

聯合國人居中心的頒獎詞指出:「向唐山市政府頒獎是為了嘉獎1976年地震後唐山規模巨大的建設和卓著的成就,這是以科學和熱情解決住房、基礎設施和服務問題的傑出範例。」

 

唐山地震的孤兒們,有的成了工人,有的成了工程師,有的成了留洋的博士,有的被外國友人收養,接到了異國他鄉,更多的是加入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僅唐山育紅學校的700多孩子中,就有400多人成了軍人。

 

唐山地震造成了24萬多人死亡。在唐山市區,有7000多個家庭因全家震亡而絕戶;有7000多個丈夫失去了妻子,有8000多個妻子失去了丈夫。然而,在大地震發生的20年之後,唐山市區的人口比地震前增加了約50%,達到了156萬多人。整個唐山市範圍內人口達到675萬多人。

 

震後,西方媒體曾一度斷言,唐山將從地球上被「抹掉」。

 

然而,十年之後,美國《新聞周刊》卻以《從廢墟中興起的城市》為題評論唐山:

 

「唐山的新生證明了她的人民的復原力,以及證明了中國在鄧小平改革政策指導下跨出的巨大步伐。唐山已經堅毅地從瓦礫中站立起來了……這座重建的城市,在許多方面體現了中國雄心勃勃的現代化目標。」

 

正如江澤民同志曾說的那樣:

 

「我們中華民族,有著很強的凝聚力!任何的困難,都壓不倒我們!中國人民是不可戰勝的!」

 

資料來源:《走向輝煌:紀念唐山大地震20周年》《親歷唐山大地震》《唐山地震親歷記》、《1976 唐山大地震》、《共和國重大事件紀實·卷二》、人民日報微信號文章《銘記!唐山大地震40年,聽14位親歷者催淚講述……》、網易河北《唐山大地震 珍貴老照片》、百度圖片等。

 

題圖為唐山南湖景區。唐山南湖曾經是開灤煤礦採煤沉降形成的廢棄地,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破壞又加劇了沉降地的塌陷。同時,唐山市的生活垃圾和建築垃圾都曾往這裡傾倒,導致周邊環境惡劣。1996年起,唐山開始對南湖採煤沉降地進行綜合治理。經過多年不懈努力,昔日的「工業瘡疤」已建成一座水域面積11.5平方公裡、綠地面積16平方公裡的生態公園。如今,風光秀美的南湖成為唐山一張靚麗的城市名片,也成為市民和遊客休閒遊玩的好去處。新華社 (本文摘自瞭望智庫。圖片編輯:笪曦 編輯郵箱:shguancha@sina.com)

相關焦點

  • 一場突如其來巨大災難——唐山大地震
    一場突如其來巨大災難——唐山大地震「地震」,我對這個詞語的理解是災難,是毀滅,是痛苦和悲哀。因為每一次只要有地震發生,就會有很多人受傷或者死亡,就意味著很多家庭要承受妻離子散的痛苦。今天,我要給大家說的是發生在我國建國史上的一次著名的大地震——唐山大地震。
  • 唐山大地震42周年紀念日:祭奠遇難的親人
    唐山大地震42周年紀念日:祭奠遇難的親人 7月27日,市民在紀念牆前整理花籃。唐山大地震42周年紀念日前夕,市民來到唐山大地震紀念牆前,祭奠在大地震中遇難的親人。
  • 唐山大地震40周年祭:二十三秒 一座城 死與生
    在半睡半醒之間,他就聽見爺爺說了一句——「壞了,打仗了吧!」緊跟著,房子塌了下來。而那支煙,也是他最後一次抽爺爺的香菸。高志宏,現年65歲,唐山市截癱療養院退休職工。地震前為河北機電學院繪圖專業畢業生。她清楚地記得,地震前日天氣格外炎熱,夜裡十點天空還是通紅通紅的。更令她印象深刻的是,全家人因自己畢業歸來而高興不已。當晚,她還做了個美夢,夢見自己坐著火車去被分配的工作單位報到。
  • 唐山大地震通報是毛主席批閱的最後一份文件
    在唐山大地震40周年紀念日前夕,本報記者走進唐山,尋訪這座劫後再生的城市重建、圖強、崛起的風雨歷程,感悟這座城市人民鑄就的「公而忘私、患難與共、百折不撓、勇往直前」的抗震精神。那些大地震中不堪回首的生離死別,人民子弟兵星夜馳援的急促腳步,倖存者團結互愛的守望相助,四面八方伸出的溫暖之手……給予這座城市堅強的前行動力!
  • 河北省唐山歷史上發生過的地震
    18時45分,距唐山40餘km的灤縣發生 7.1級地震,震中烈度為Ⅸ度。有感範圍波及重慶等14個省、市、區,破壞範圍半徑約250千米。震源物理的研究表明,該震的震源錯動過程較複雜。這次大地震震級大,相當於400枚日本廣島原子彈在距地表16公裡處的地殼中猛然爆炸!而且發生在凌晨、人口密集的工業區,導致災害嚴重。
  • 唐山大地震紀念日——唐山1976年至今發生的幾次地震
    1976年7月28日唐山豐南一帶發生7.8級地震。 2010年3月6日市區和灤縣交界先後發生3.1級和4.2級地震。1976年唐山大地震2010年4月9日豐南區發生4.1級地震。1976年唐山大地震2012年5月28日市區與灤縣交界處發生4.8級地震。
  • 神秘人「公有」向唐山大地震截癱人員匯款20年
    新華網石家莊7月29日電(記者張濤)對於居住在河北唐山截癱療養院的80餘名地震截癱人員而言,「公有」是他們最為熟悉的陌生人。在過去的20年時間裡,唐山一位愛心人士以「公有」為化名,每年堅持向這裡匯款三次。
  • 1976年唐山大地震到今天的唐山地震,我們應該明白什麼
    今天得知唐山再次發生地震,這次地震不由得讓我想到三十八年前唐山發生的大地震,唐山地震的爆發是我新中國建國以來遭受的最大的災害,這種災害像饑荒一樣可怕。一座工業城市盡在23秒內變為廢墟,至今會想起來都十分不適,今天的地震再次發生在唐山,唐山這座英雄的城市不要害怕,祖國和人民是你們堅強的後盾,一起抗震一起加油。
  • 誰的唐山大地震?——災害記憶圖示與社會變遷
    特別是2010年,著名電影導演馮小剛執導的《唐山大地震》,不但在國內票房不菲,而且被翻譯成為日語,成為少數能在日本主要院線上映的中國影片。這足以表明,唐山大地震的記憶依然在不斷被喚起和重構。  筆者從2003年到2012年之間,一直在調查有關唐山大地震的記憶問題。
  • 唐山大地震"漏報"真相:一段不該被忘卻的歷史
    上報以後,在大震的前五天,有兩個地震專家就去了。唐山地震隊的這兩個地震專家看完了以後,當時就信了,說「哎呀,你這個儀器沒毛病,你的觀測、分析、數據都是準確的。」他們兩個很上心,說要抓緊回去跟領導匯報。侯世鈞一看他們要走,就說實話了:「這個大地震,這麼大的異常!我報的是五級以上,那是寫文字東西的。實際上我測的是大震最低6.7級,最高可達7.7級。」
  • 唐山大地震發生在1976年
    ,小標題「馮小剛《唐山大地震》」看點裡說:故事以1978年唐山大地震開始,到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結束,講述了一個地震受難家庭在30年間的悲歡離合。  唐山大地震發生在1976年7月28日3點42分,震級為芮氏7.8級地震,地震震中在唐山開平區越河鄉,並不是發生在1978年。
  • 《唐山大地震》拍毛主席逝世
    《唐山大地震》拍毛主席逝世中國網 china.com.cn  時間: 2009-10-17 馮小剛執導的《唐山大地震》日前正在唐山拍攝地震後的重頭戲,劇組在14日首次發布了影片場景劇照,其中包括毛主席逝世追悼會等場面,馮小剛導演對於電影細節的完美要求隨之展現無遺
  • >> 「唐山大地震」系列之二:一夜驚魂
    跟歷史上多次大震之後一樣,唐山也下起了大雨,廢墟中開始一片片地滲出血紅的水,雨下著,匯成一條條血的小河,這是那些蒙難者殘損的屍體流出的血。我不得不承認,在大多數人的記憶中,唐山大地震已成為一段冰冷的歷史。
  • 1976年,可怕的唐山大地震!
    1976年7月28日凌晨3點42分,一場7.8級的地震襲擊了正在沉睡著的中國東北部的一座城市——唐山。這場完全出乎意料的特大地震襲擊,使唐山市毀於一旦,超過24萬人喪生,成為20世紀死亡人數最多的地震。這一切其實早就有預兆了!
  • 唐山大地震36周年祭 地震能量相當於400顆廣島原子彈
    王克功:小周,我的大恩人,你好,我是王克功,當年的老一,我永遠不會忘記,三十年前大地震時,在唐山工人醫院,是你冒這生命的危險,和韓大哥一起爬進了危樓,把高位截癱的我從廢墟中搶救了出來。三十年來,你可知道我無時不在思念著你,小周,我這瀝膽披肝的好兄弟,我的捨身救命的大恩人,你在哪裡呀?
  • 唐山大地震42周年:地震前發生4個詭異現象,至今仍然心有餘悸
    42年前的今天,即公元1976年7月28日3時42分53.11秒,中國河北省唐山發生了強度芮氏7.8級的大地震。此次地震,持續約23秒,造成24萬餘人死亡,16.4萬人重傷,位列20世紀世界地震史死亡人數第二。地震之後,整個唐山被夷成廢墟,導致四千多個孩子無家可歸。
  • 攝影師憶唐山大地震:工人被救出後高喊"毛主席萬歲"
    常青用鏡頭記錄了唐山重生的整個過程。大震後第二天,攝影師常青按下快門,成就四十年的「唐山影像」今年82歲的常青老人是唐山市的一位攝影家。40年前的那場震驚世界的大地震,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
  • 178幅唐山大地震照片首次公開
    喜歡我 就關注 ) 老連環畫微信號:laolhh(長按可複製,搜索即可關注) 178幅唐山大地震的黑白照片面世 信寶忠展示1976年唐山大地震時鐵路毀壞的照片 據悉,這些照片分別由原鐵道部所屬的鐵道兵、北京鐵路局、瀋陽鐵路局
  • 唐山地震博物館工作者:查不到遇難親屬只能哭
    這是7月27日下午的唐山地震遺址公園。距離1976年7月28日唐山地震41周年還差半天。  公開數據顯示,唐山大地震罹難者人數官方公布數字為242419人,現紀念牆登記數字為246465人,比官方數字多4046人。  從2016年7月28日至今,一年間,地震紀念牆上補刻了610人,216個人名得到修改。
  • 地震專家:唐山5.1級地震是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餘震 短期內再次發生...
    央廣網北京7月12日消息(記者朱宏源)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導,中國地震臺網中心專家分析,此次地震是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餘震,短期內再次發生5級以上地震的可能性不大。地震發生後,中國地震臺網中心組織專家對此次地震活動進行專題研討,中國地震臺網中心地震預報部研究員孟令媛分析認為:「這次地震發震的斷層就是在唐山斷裂和灤縣樂亭斷裂的交匯附近。我們分析這次地震是發生在1976年唐山7.8級地震餘震區裡面。實際上就是餘震區的一次正常的強餘震起伏活動。」孟令媛表示,根據目前的觀測資料和震例分析,短期內老震區再次發生5級以上地震的可能性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