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大地震40周年祭:二十三秒 一座城 死與生

2020-11-23 中華網文化頻道

文/綜合人民日報、法制晚報等

1976年7月28日凌晨3時42分53秒,中國河北省唐山、豐南一帶發生7.8級地震。強震產生的能量相當於400顆廣島原子彈爆炸。23秒內,百年唐山被夷為平地,242769人喪生,164851人傷殘……回溯40年前的震慟,為追索災難引燃的人性之光,為刻寫我們的家國記憶,為夯實全民族的責任與擔當,為不負每一個太陽升起的日子。

她,曾如此奪目

她,歷史悠久,早在4萬年前就有人類勞作生息,灤河流域是我國古代文明的發源地之一。1300多年前,唐太宗李世民東徵高麗,選擇在此駐蹕,由此得名唐山。

她,南臨渤海,北依燕山,毗鄰京津,總面積13472平方公裡,城市總人口在1976年地震前已經超過了150萬,是河北省域中心城市和經濟中心。

她,中國近代工業的搖籃,素有「北方瓷都」之稱。地震前,唐山年工業產值約佔全國工業總產值百分之一,是中國十大工業城市之一。這裡誕生了中國第一座機械化採煤礦井、第一條標準軌距鐵路、第一臺蒸汽機車、第一桶機制水泥……這裡的人們,也因豐厚的工業文明而安居樂業。

「沒了,才知道什麼是沒了」其實每時每刻我們都是幸運的,因為任何災難的前面都可能再加一個「更」字。——史鐵生

1976年7月28日凌晨,天氣怪異般的炎熱,勞作了一天的人們終於抵不住困意沉沉睡去。凌晨3時的唐山,似乎一切都和往日一樣,夜闌人寂……

楊玉芳,現年66歲,原唐山開平化工廠工人。在他的印象中,地震前日唐山異常悶熱。如果一切順利,他將在第二天與親戚介紹的女孩相親。當天夜裡入睡前,他還展望了一下未來——或許那個姑娘還和自己一見鍾情呢。

趙金華,現年57歲,原唐山市木材公司工人。地震之前,令他記憶最為深刻的是,背著父母和奶奶,睡前問爺爺要了一支煙抽。在半睡半醒之間,他就聽見爺爺說了一句——「壞了,打仗了吧!」緊跟著,房子塌了下來。而那支煙,也是他最後一次抽爺爺的香菸。

高志宏,現年65歲,唐山市截癱療養院退休職工。地震前為河北機電學院繪圖專業畢業生。她清楚地記得,地震前日天氣格外炎熱,夜裡十點天空還是通紅通紅的。更令她印象深刻的是,全家人因自己畢業歸來而高興不已。當晚,她還做了個美夢,夢見自己坐著火車去被分配的工作單位報到。只是,火車越來越顛簸……

是時,人正酣睡,萬籟俱寂。突然,地光閃射,地聲轟鳴,房倒屋塌,地裂山崩。數秒之內,百年城市建設夷為墟土。二十四萬城鄉居民歿於瓦礫,十六萬多人頓成傷殘,七千多家庭斷門絕煙……

「我們剛到唐山時,看到這座百萬人口的城市,除了孤零零的幾座建築,民房幾乎全部倒塌。」一位率部趕到唐山救災的將軍震驚了,儘管他身經百戰,無數次目睹殘酷場面。

「活下去」在向死而生的日子裡,有著最堅強的力量。

朗讀/央視新聞主播潘濤

《凌晨的噩夢》作者/李潤平

我吃力地睜開了被血糊住的眼睛,竭盡全力地喊了兩聲:「我還活著!」一陣「呼隆咔嚓」巨大響聲,把我從睡夢中拉了回來,我猛地睜開了眼,本能地坐了起來,也就在這一剎那,粗大的房梁帶著沉重的房頂呼嘯而落,房梁的中間部位,重重地砸在熟睡在宿舍中間的長條桌上的一個學員的身上,一股熱乎乎的東西噴濺了我一身。房梁的一頭重重地砸在了我的胯骨上。我陷入了極為痛苦的昏眩之中。

我吃力地睜開了被血糊住的眼睛,發現在我的頭上方有一絲光亮,來自幾塊巨大的屋頂灰片塌落時形成的一個三角堆積的頂部有一個比拳頭還小的洞。借著這一絲光亮,我看到我的腰胯以下被房梁灰頂雜物實實著著地埋住,而且已經失去了知覺,我的左手被床板和椽子夾住,絲毫動不得。頭被一塊尖利的房頂碎塊砸破,雖然還嵌在頭皮上,但卻沒有了疼痛的感覺。

這時,我聽到了遠處的嘈雜聲和近處的走動聲。我竭盡全力地喊了兩聲:「我還活著!……」

別塌下來,千萬別塌下來……我感到了我右手還有知覺,沒有被重物砸壞,便小心翼翼地抬起了胳臂,慢慢地揚起了手,順著頭頂上的那絲亮光,輕輕地去摳那個洞。泥土刷刷地順著我的胳臂落下來,撒在我的臉上,眯在我的眼裡。我躲不開,索性合上眼。心裡默默地祈禱著,洞大一點,再大一點,頂別塌下來,千萬別塌下來……

我不能大動,但是我把全身的力氣都用在我的手上,撕開葦笆,再去摳房土和灰片。我感到有東西滴在了我的臉上,是血珠,是我已經被灰片瓦礫磨破的手指滴出的血珠。一開始,我並不覺得疼痛,一心一意想摳大這個洞,可見了血,馬上就感到了難以忍受的劇痛。

我認真地看了一下我的手,除了大拇指以外的4個指頭全都破了,中指和食指的指肚,已經血肉模糊,指甲蓋也張口子了,只要再一接觸灰片,就像針扎得一樣。我想停下來,但不能,挖大這個洞,是我唯一的希望。

「他活著,他活著!」我伸出的右手被一隻大手緊緊拽著,好像一鬆手就會失去我似的拽著。大了,我的手似乎能夠塞進這個洞。不能再大了,我真想摳下去,再摳下去,把土摳開,把灰片摳開,讓救人的人可以看到我,我也就能活了!但是,我已經筋疲力盡了。此時,我的呼吸已經極度困難,意識也越來越模糊,終於在我感到死神就要降臨的時候,用力把右手擠出了洞外,尖利的灰渣又劃破了我的手背,血一滴一滴地掠過我的臉前,慢慢地,我感到滿眼都是血色,在血色之中,失去了自我……

「他活著,他活著!」一個沙啞的聲音在興奮地喊著,引來了更多的人。我的那隻伸出去的右手被一隻強有力的大手緊緊地拽著,好像一鬆手就會失去我似的拽著。灰片、瓦礫、泥土在一層層地被扒開,我看到了一片綠色:是軍人!是七八個穿著綠軍裝的軍人在救我!

房梁依然壓在我的身上,下身依然被埋得很嚴實,他們手頭上沒有合適的工具,他們用肩扛,用手挖,他們臉上淌著汗水,手上滲著血水,奮力地扒著。我的左手鬆動了,我的上身鬆動了,我可以順暢地呼吸了。

我躺著,仰臉看用血水和汗水來拯救我的那抹「綠」。不住喃喃道:「謝謝,謝謝你們!」

四五個人用椽子撬起了大梁,讓我往外爬,我也使勁地爬,但努力是徒勞的,我的下肢已經失去了知覺,胯部以下,對大腦的支配毫無反應!沒有辦法,他們只好又下到了坑裡,抱著我的頭,抬起我的腰,一點一點地往外拉我,又來了幾個年輕人,模模糊糊地認出是黨校的學員,還有不知道是哪裡的人,匯合在一起,我終於被大家齊心協力從瓦礫堆中房梁下邊挖了出來。

一個大腿還淌著血的學員有意識地看了一下表,輕聲地說了一句:「現在是10點20分,他被埋了6個多小時。」我感激地看著這些奮力搶救我的人們,他們多數來自離黨校不遠的「嶽各莊兵營」。我躺著,仰臉看那些用血水和汗水來拯救我生命的人們。我緊緊抓住一位解放軍戰士的手,不住地喃喃道:「謝謝,謝謝你們!」

地震發生後,10萬多名人民子弟兵星夜兼程,捨生忘死,挽救了唐山1.64萬人的生命。唐山人對解放軍的感情,已深深地融入血液、浸入骨髓。

每三個唐山大地震的倖存者中,就有一個由廢墟中生還,唐山市區有幾十萬人在互救中重獲新生。

一夜之間,整個唐山市有4200多個孩子成為孤兒。他們當中一部分被父母原單位撫養、安置,一部分被親屬或好心人收養。很多地震中的嬰兒都是吃著百家奶長大的,名叫「震生」。

震後初期,人們自己動手撐起各式各樣的窩棚。後來,在各路部隊官兵幫助下,先後修建近200萬間簡易房屋,歷經大地震災難的唐山人得以溫暖越冬。

「站起來」在重建家園的歲月裡,有著最堅定的信念。

紀念碑建於震後十年,由4根獨立的、直指蒼穹的混凝土碑柱組成,猶如伸向天際的巨手,象徵著人定勝天。碑柱四周,是8幅花崗巖浮雕,象徵著全國四面八方的支援,講述著唐山人民在全國支援下抗震救災、重建家園的事跡。這裡儼然是唐山的地標。

震後的唐山,以最快的速度恢復了生產生活:震後不到一周,數十萬群眾衣食得到解決;震後不到一個月,供電、供水、交通、電信等生命線工程初步恢復;震後一年多,工農業生產全面恢復。

幾乎與改革開放同時,1979年,唐山拉開了全面重建大幕。儘管當時國家經濟實力薄弱,仍為恢復建設新唐山投資43億多元。到1986年,重建任務基本完成。

據《唐山市志》記載,在黨中央、國務院和河北省的支持下,解放軍基建工程兵、鐵道兵和河北省各地市,以及省屬、部屬建築企業,陸續來到唐山支援建設。從震後至1986年末,外地援唐單位總人數達11萬多人,竣工房屋建築面積1056萬平方米,佔唐山市恢復建設竣工面積的50.9%。

1990年,唐山市成為中國首個獲「聯合國人居獎」的城市,聯合國人居中心的頒獎詞指出,「向唐山市政府頒獎是為了嘉獎1976年地震後唐山規模巨大的建設和卓著的成就,這是以科學和熱情解決住房、基礎設施和服務問題的傑出範例。」

高達7.28米的紀念牆上,密密匝匝地刻著大地震中24萬遇難者的名字。金色字體在長達500米的黑色牆體上一字排開,莊嚴而肅穆。

國外的衛生組織專家曾預言,由於生理、心理和治療技術等多方面原因,唐山截癱傷員最多可以生存15年。然而,40年過去,唐山地震3817位截癱傷員中尚有960人健在,比預言的時間延長了一倍還多。

「我問自己,除了雙腿不能動,並不比別人缺少什麼,我能不能把破碎的自己,一點點重新拼湊起來?!」一位倖存者如是說。

「我從不敢承認現實、不接受現實,到面對現實、改變現實,最終成為一個有所作為的人。唐山這座城市站起來了,我也沒有趴下,成為一個在精神上站立的人。」這,是震後倖存者的集體意志。

地震四十周年前的一個傍晚,孩子們依舊在碑下追逐,老人們依舊坐在石階上乘涼,飯後消遣的人們往來不絕,落日把高懸於半空、寫著的「唐山抗震紀念碑」的不鏽鋼匾額打成金色,初上的華燈逐漸在這座城亮起。

震後,西方媒體曾一度斷言,唐山將從地球上被「抹掉」。而今日唐山,一切正如所註解的碑文所寫:「如劫後再生之鳳凰,奮翅於冀東之沃野……以告慰震亡親人,旌表獻身英烈,鼓舞當代人民,教育後世子孫。」

「唐山,就是一座永遠不會趴下的城市。」

相關焦點

  • 唐山大地震36周年祭 地震能量相當於400顆廣島原子彈
    鳳凰衛視7月29日《皇牌大放送》,以下為文字實錄:        陳魯豫:1976年7月28日,北京時間凌晨3點42分53.8秒,擁有百萬人口的城市唐山,瞬間被移為平地,24萬人在這場浩劫中喪生。
  • 唐山大地震30周年祭:我們是毛主席派來的醫療隊
    「我們是毛主席派來的醫療隊」——山西省長治市醫療隊赴灤南縣抗震救災的日日夜夜  1976年7月28日凌晨3點42分56秒,河北冀東地區的唐山、豐南、灤縣、灤南縣一帶瞬間發生大地震。在這塊土地上,城市、村莊模糊不清,看到的只是斷垣殘壁,廢墟瓦礫,鐵路彎曲,橋梁坍塌,地面上有寬寬的裂縫,黑沙噴出。
  • 唐山大地震41周年 | 西方一些人士說:唐山從地球上被抹掉了!結果...
    唐山大地震後,西方媒體曾一度斷言,唐山將從地球上被「抹掉」。然而,唐山堅毅地從瓦礫中站立起來了。這座重建的城市,在許多方面體現了中國雄心勃勃的現代化目標。  1976年7月28日,唐山發生了7.8級大地震,頃刻間將一座百萬人口的工業重鎮夷為平地。
  • 唐山大地震通報是毛主席批閱的最後一份文件
    在唐山大地震40周年紀念日前夕,本報記者走進唐山,尋訪這座劫後再生的城市重建、圖強、崛起的風雨歷程,感悟這座城市人民鑄就的「公而忘私、患難與共、百折不撓、勇往直前」的抗震精神。那些大地震中不堪回首的生離死別,人民子弟兵星夜馳援的急促腳步,倖存者團結互愛的守望相助,四面八方伸出的溫暖之手……給予這座城市堅強的前行動力!
  • 1976年唐山大地震到今天的唐山地震,我們應該明白什麼
    今天得知唐山再次發生地震,這次地震不由得讓我想到三十八年前唐山發生的大地震,唐山地震的爆發是我新中國建國以來遭受的最大的災害,這種災害像饑荒一樣可怕。一座工業城市盡在23秒內變為廢墟,至今會想起來都十分不適,今天的地震再次發生在唐山,唐山這座英雄的城市不要害怕,祖國和人民是你們堅強的後盾,一起抗震一起加油。
  • 唐山大地震42周年紀念日:祭奠遇難的親人
    唐山大地震42周年紀念日:祭奠遇難的親人 7月27日,市民在紀念牆前整理花籃。唐山大地震42周年紀念日前夕,市民來到唐山大地震紀念牆前,祭奠在大地震中遇難的親人。
  • 一場突如其來巨大災難——唐山大地震
    一場突如其來巨大災難——唐山大地震「地震」,我對這個詞語的理解是災難,是毀滅,是痛苦和悲哀。因為每一次只要有地震發生,就會有很多人受傷或者死亡,就意味著很多家庭要承受妻離子散的痛苦。今天,我要給大家說的是發生在我國建國史上的一次著名的大地震——唐山大地震。
  • 誰的唐山大地震?——災害記憶圖示與社會變遷
    特別是2010年,著名電影導演馮小剛執導的《唐山大地震》,不但在國內票房不菲,而且被翻譯成為日語,成為少數能在日本主要院線上映的中國影片。這足以表明,唐山大地震的記憶依然在不斷被喚起和重構。  筆者從2003年到2012年之間,一直在調查有關唐山大地震的記憶問題。
  • 攝影師憶唐山大地震:工人被救出後高喊"毛主席萬歲"
    常青用鏡頭記錄了唐山重生的整個過程。大震後第二天,攝影師常青按下快門,成就四十年的「唐山影像」今年82歲的常青老人是唐山市的一位攝影家。40年前的那場震驚世界的大地震,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
  • 唐山大地震42周年:地震前發生4個詭異現象,至今仍然心有餘悸
    42年前的今天,即公元1976年7月28日3時42分53.11秒,中國河北省唐山發生了強度芮氏7.8級的大地震。此次地震,持續約23秒,造成24萬餘人死亡,16.4萬人重傷,位列20世紀世界地震史死亡人數第二。地震之後,整個唐山被夷成廢墟,導致四千多個孩子無家可歸。
  • 河北省唐山歷史上發生過的地震
    而今,唐山是環渤海經濟圈的重要城市,也是中國(河北)自由貿易試驗區組成部分,唐山港也是全球知名港口。唐山在我國的地理位置、經濟、政治、戰略發展等方面,都具有特殊的地位。然而,近幾十年以來,唐山的地震活動比較活躍,並且造成了一系列重大損失。1976年7月28日3點42分53.8秒,唐山-豐南一帶發生7.8級大地震,震中烈度為十一度。
  • 唐山大地震40年:坐著活下來
    地震前的晚上,她把一雙時興的黑色丁字皮鞋細細擦了一遍。那天之後,她再沒穿著這樣的鞋走過路。   那是一場裡氏7.8級大地震,發生在1976年7月28日凌晨3點42分,唐山市24萬人再也沒有醒來。當時23歲的朱德芹,未能推開門窗逃生。窗戶上方的水泥橫梁砸到她胸口,她不能動彈。那一夜,她耳邊充滿哀嚎聲、求救聲、母親呼喚孩子的聲音。
  • 1976年,可怕的唐山大地震!
    1976年7月28日凌晨3點42分,一場7.8級的地震襲擊了正在沉睡著的中國東北部的一座城市——唐山。這場完全出乎意料的特大地震襲擊,使唐山市毀於一旦,超過24萬人喪生,成為20世紀死亡人數最多的地震。這一切其實早就有預兆了!
  • >> 「唐山大地震」系列之二:一夜驚魂
    跟歷史上多次大震之後一樣,唐山也下起了大雨,廢墟中開始一片片地滲出血紅的水,雨下著,匯成一條條血的小河,這是那些蒙難者殘損的屍體流出的血。我不得不承認,在大多數人的記憶中,唐山大地震已成為一段冰冷的歷史。
  • 唐山大地震過去40年了, 震前十種異象讓人驚魂未定
    1976年7月28日3點42分53.8秒在唐山發生芮氏7.8級地震,地震共造成災區24.2萬多人死亡,災後一片狼藉,對災區人民的物質和精神造成了嚴重傷害,可能現在很多人沒有親身經歷過唐山大地震,不能徹底體會失去親人撕心裂肺的痛,但2008年的汶川地震,無論是親身感受還是通過媒體報導,我們看到了當時慘痛的畫面,現在想起來仍心有餘悸,仔細回想,地震前都有哪些怪異的現象呢?
  • 《唐山大地震》拍毛主席逝世
    《唐山大地震》拍毛主席逝世中國網 china.com.cn  時間: 2009-10-17 馮小剛執導的《唐山大地震》日前正在唐山拍攝地震後的重頭戲,劇組在14日首次發布了影片場景劇照,其中包括毛主席逝世追悼會等場面,馮小剛導演對於電影細節的完美要求隨之展現無遺
  • 唐山大地震毀天滅地,卻無法撼動一座皇陵,專家鑽進皇陵發現秘密
    7.8級的唐山大地震造成了巨大的傷亡,大半個中國甚至都可以感受到大地的明顯震動。這次的大地震是史無前例的,唐山作為地震的中心地帶,瞬間成為了廢墟。然而令人驚訝的是,距離唐山30裡外的一座陵園卻完好無損。
  • 唐山大地震"漏報"真相:一段不該被忘卻的歷史
    以下文字節選自2005年10月鳳凰衛視《社會能見度》播出的新聞調查《唐山大地震29年祭》▲河北唐山灤縣巖山的日出 圖/CFP很快,他在唐山組織了40多個地震監測點,建立起了唐山地震監測網。鳳凰衛視:當時是出於什麼目的建立這樣一個監測網?通常這些固定的網點,他們本身的工作程序是怎樣的?張慶洲:監測網就是出於預防唐山大地震的。如果沒有地震的信息,監測網是不會組建的。他們的程序是每天測三遍。比如像樂亭紅衛中學侯世鈞,上午8點、中午12點、下午6點測,測完後再填圖。
  • 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生命誠可貴,致敬永恆的生命!
    1976年7月28日3點42分58.8秒,河北唐山發生強度芮氏7.8級地震,造成232769人死亡,16.4萬人重傷。也許,留在我們記憶裡的,大都只是一個連串的數字而已,就像南京大屠殺一樣。但你在靜下心來的時候,可以身處其境的來體驗一下假如你在現場是一種什麼感覺。
  • 揭秘:毛澤東在唐山大地震的日子裡
    唐山大地震時扭曲的鐵路1976年7月28日凌晨3時42分53.8秒,那一個黑色的可怕瞬間……在河北省唐山市的地殼下12公裡深處,長期集聚在這裡的巨大能量驟然爆發,相當於400枚廣島原子彈在城市底下猛烈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