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於棠: 9歲 小學5年級學生
新年心願:2009年沒什麼願望。會好好學習,長大當個老師。
現居住都江堰市蒲陽鎮建設村。地震時父母都在都江堰的家中,當他們從四樓逃至三樓時,整棟樓倒塌。
監護人:劉素清(外婆) 汪宣武(舅舅)
廖億萍:16歲 高中一年級學生
新年心願:搬進新居,不再住板房。
廖俞涵:10歲 小學五年級學生
新年心願:在夢中看見媽媽。
現居住都江堰新橋之家板房區。姐妹倆與父母親朋出遊的合影在姑姑家找到,上排右二人為廖家父母,下排左二人為姐妹倆。父母在度假村遊玩時,山體垮塌將整個度假村掩埋。
監護人:廖慧娟(姑姑)
汶川地震已經過去7個多月,新年即將到來。記者走訪受災最嚴重的都江堰聚源鎮、北川縣、綿竹市漢旺鎮等地,為地震中失去雙親的孩子們帶去祝福,記錄他們的生活近況,傾聽他們新年心願。
12月18日,四川都江堰市新橋之家板房區。
10歲的廖俞涵湊近姐姐的耳朵輕輕說,「我2009年的心願是『在夢中看見媽媽』」。
「你以前沒夢見過媽媽嗎?我都夢見好多次了。」姐姐廖億萍笑著問。
小俞涵有些不好意思,抱著姐姐撒起嬌來。
廖家姐妹同父異母,姐姐廖億萍的親生母親很早就病逝了,父親與後母又都在地震中遇難。現在她們由姑姑監護,一起生活的還有奶奶、姑姑的女兒,一家5口全是女性。她們說這樣也方便,睡覺可以擠在兩張雙人床拼成的通鋪上。下崗的姑姑最近一直在琢磨找些生意做,她想過年後找個地方開茶館。
同在都江堰市的張正年心事重重。地震帶走了他的女兒和女婿,留下一個2歲多的外孫女。儘管家裡經濟不是問題,但他已經60多歲,老伴身體也不好。他對自己下了任務,一定要堅持活到80歲,把外孫女撫養成人。
綿竹市新市鎮浦泉村的鄭亮已經17歲了。正在讀技校的他希望自己順利完成最後一年學業,早日自食其力。鄭亮8歲時父親因病去世,他由媽媽一手帶大。地震時媽媽正在一家私營瓜子廠上班,廠房坍塌奪走了鄭亮唯一的親人。鄭亮的監護人是村委會,但他很少回村裡,回去後就住在自家老房子廢墟邊搭建的棚中。
地震時10歲的田玉玲正在北川縣曲山小學上課,坍塌的教學樓將她埋了19個小時。父母雙雙遇難,小玉玲幾經周折找到唯一的親人———奶奶。她現在和奶奶一起生活在北川縣任家坪板房區。除按規定給予補助外,當地有關部門還常常到家中探望,也提出過讓別人來監護小玉玲的想法。奶奶堅持自己撫養小玉玲,而小玉玲也願意同奶奶相依為命。
據四川省民政廳提供的資料,汶川地震共造成624名孩子失去雙親。目前這些孤兒基本都由自己的親戚監護,只有極少數被非親收養,不超過10人。民政部門在孤兒收養問題上也支持投親靠友的方式,不僅在相關法律手續上給予便利,還在經濟上補助。
■ 記者手記
艱難尋找全家福
再次踏上這個百廢待興的地方,我在傷感的同時又感到欣慰,那些經歷悲痛的孩子們已經變得活潑可愛、滿臉微笑,似乎在通過鏡頭告訴好心人「不用擔心,我已經挺過來了」。
尋找孩子的全家福照片非常不順利,地震發生後,許多家庭的房屋被毀,什麼也沒有留下。廢墟中挖出來的東西多是生活用品,照片往往被忽略了。孩子父母的照片大多從親戚家中找到,很少能找到完整全家福,有不少孩子只有父母的身份證。還有一些孩子沒有任何帶有父母影像的物品,他們將無法再見到父母的容貌。(記者 郭鐵流 攝影報導)
責編:張託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