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清白之年》最初樸樹邀請高曉松幫忙作詞,高曉松寫了一版都認為不夠理想,所以沒有用。當高曉松看到樸樹寫出:「此生多勉強,此生越重洋,輕描時光漫長,低唱語焉不詳。」時說這樣的歌詞他寫不出來。
不久前,為了樸樹的一首新歌,在網易雲音樂上買了一張他的新專輯,那首歌叫《清白之年》。具體哪年開始喜歡聽樸樹的歌已經記不得了,只是那個時候的隨身聽裡經常會響起《白樺林》還有《那些花兒》
中途退出學業的樸樹,在音樂上展露了極高的天賦,他曾獲獎無數,一度成為年度文化熱點人物,並且,媒體還稱樸樹的作品具有填補空白的意義——人們一直期待的城市感與時尚感終於有了一個樣板專輯。
這首《清白之年》有一種安靜的力量,讓人能夠煉化心中的喧囂和浮躁。樸樹終將不會再是一個歸來的少年,他在用的他的成長,告訴更多的人:我們都遍體鱗傷,也慢慢壞了心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