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分肉沒給車夫,車夫一氣之下駕車送其去敵營,從此誕生一成語

2021-01-08 騰訊網

當今社會,一個職場人最害怕的無疑是上司給自己「穿小鞋」。這種暗中刁難,私下報復的行為相當令人不齒。往近了說,會讓職工對公司寒心,長期以往,更是讓職場風氣變味,破壞公司的向心力。「穿小鞋」的做法,不管從哪個方面看,都是百害而無一利。

而且,面對這種下三濫的套數,員工還無法明面上回擊,可謂著實憋屈。今天,筆者就給大家講一個古代「穿小鞋」的故事。令人欣慰的是,這個被「穿小鞋」的員工,最後的回擊可謂相當漂亮,讓人十分解氣。

時間來到古代宋國那會,這個宋國不是南北朝時期的那個,而是西周那會被周天子分封的一個諸侯國。到了春秋後期時,這個諸侯國已經是日暮西山,泥沙俱下,和後來的戰國七雄完全沒法比。

當時的宋國有個將軍叫華元,身為宋國最重要的臣子,自然不希望看到亡國的局面,為了解決宋國內交外困的問題,華元也是常年遊走於各國勢力之間,算是達到了一個微妙的平衡,將宋國政權苟全於亂世之中。

可見華元能力還是有的,只不過這個人在處理下屬關係這一塊有點問題。也是因為這個毛病,他遭遇了人生中最難堪的一場劫難。

大概是公元前607年那會,鄭國對宋國發動了徵伐。當時宋文公派出華元上前線督戰,華元明白士氣對戰爭的重要性。剛到前線,他就下令夥夫殺羊做湯,犒賞三軍,以此來鼓舞士氣。那會吃羊肉可是一件非常難的事,尤其在環境如此簡陋的戰場。華元此舉,可以說是一點問題都沒有。

不過,當所有士兵吃得滿嘴羊油,士氣高漲之際,有一個人卻始終沒能吃到羊肉,這個人就是駕駛華元車攆的車夫羊斟。本來有下屬提醒華元,說羊斟沒喝到羊湯,沒想到華元卻說了這樣一句話「打仗是士兵的是,哪輪得到車夫來湊熱鬧?羊肉自然要給將士吃,跟他又有何干係?」

本來暗地裡給羊斟「穿小鞋」也就算了,可偏偏這話讓羊斟聽到了。他氣憤不已,便想出一招來報復華元。

等到次日兩軍交戰,雙方開打沒多久,只見華元的馬車一下殺入了敵軍陣營深處。不明就裡的宋軍還以為華元親自披金上陣,都紛紛替華元吶喊助威。然而,此時車上的華元卻十分驚恐,面色如豬肝一般,對著羊斟大喊停車。而羊斟絲毫沒有理會,只對華元說了句「疇昔之羊;子為政;今日之事;我為政。」

這句話什麼意思呢?即昨日分羊肉時,你說了算,今天到了戰場上,這車是我說了算。你華元當時不給我羊肉吃,今天就休怪匹夫無情。羊斟的這句話,衍生出了一個成語叫「各自為政」,直到今天還十分常見。

華元哪裡能想到,自己的「小鞋」政策,竟然換來如此一個結局。最終,被送入鄭國軍營的華元當場被俘,見主帥成為人質後,宋軍士氣頓時渙散,兵敗如山倒。華元靠羊肉建立起來的士氣,竟因差別對待了一人,全都成了泡影。

由此可見,不管是帶兵打仗,還是管理公司。「穿小鞋」一舉是萬萬不可取的,上司對待下屬最基本的職業素養就是做到人人平等。差異化對待只會換來各自為政,人人明哲保身的局面。雖然華元的故事已經結束了2000多年。然而,當今社會依然有無數「華元」在職場上興風作浪。

相關焦點

  • 將軍沒給車夫分羊肉,次日被車夫拉去敵營,誕生一成語流傳至今
    在開戰前犒賞大軍時,宋國一個叫華元的將軍親手給將士們分肉,但這個將軍忽略了一個重要人物,那就是給自己駕車的車夫。因為將軍沒有給車夫分羊肉,次日直接被車夫拉去敵營,主將都被活捉,成敗可想而知,由此還誕生了一個成語流傳至今。心高氣傲的車夫春秋戰國時期,強盛一時的楚國慫恿自己的盟友鄭國,出兵攻打宋國,宋文公派士大夫華元掛帥出徵。
  • 將軍分羊肉沒給車夫,開戰後被拉去敵營,從此一成語誕生
    在春秋戰國時期,雖然周天子名義上是天下的主人,但其王室勢力很弱,實際上已經失去了對其他諸侯國的控制。於是原來用於拱衛周王室的分封制已形同虛設,各諸侯國為了國家利益開始了各自的攻伐,戰爭不斷。一般而言,在古代冷兵器時代,行軍打仗,將軍往往會帶領自己的士兵衝鋒陷陣,這可以起到表率作用,鼓舞士氣。此外,在戰爭爆發前夜,將軍們為了能更好地贏得戰爭,往往會親自進行鼓舞士氣的行動,比如下令允許士兵進食,或特地殺掉牛羊之類的牲畜,為士兵們準備一頓豐盛的飯菜,畢竟在古代,普通的士兵想吃些素食是比較難的事,戰前犒賞士兵,士兵們自然也會更加賣力。
  • 將軍分羊肉忘給車夫,第二天車夫把他拉去敵營,從此誕生一成語
    就像我古代有這麼一句話:「寧負十君子,不得罪一小人!」這句話意思就是寧願惹是個君子,也不願去得罪一個小人。就在我國歷史上有這麼一位將士,也就是這句話最好的證明。他只是因為一次忘記給車夫分肉,結果讓車夫記恨在心。最終被這位車夫拉去了軍營,從此以後就留下了一個成語。這個比較倒黴的將軍就叫華元,許多喜歡歷史的朋友們對這個名字並不陌生。
  • 將軍忘給車夫分肉,結果開戰時被車夫拉去敵營,從此誕生一成語
    然而,還沒等他得意多久,變故橫生。 公元前606年,鄭國終於忍耐不住向宋國發起了戰爭。大將樂呂帶兵前去抗擊,華元則作為最高統帥隨軍前行。在即將於大棘開戰之前,他給所有將士們殺羊烹羹進行鼓舞,一時間士氣如虹。但他萬萬沒想到的是,自己忽略了一位車夫。
  • 為什麼漢景帝因為一雙筷子選擇放棄了周亞夫?
    不是說他宰牛技術好,而是誇他分牛肉靠譜!父老曰:善!陳孺子之為宰!這可不是平均分牛肉就能得到的讚譽!老人小孩,男人女人,貧富貴賤,大家都挑不出毛病來,才能達到好「宰相」的標準。所以,漢景帝的意思是,提醒周亞夫,我給你塊沒割開的大塊的肉,又沒給你筷子,你作為宰相,你倒是要個刀子割開,分一分大夥吃啊!
  •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北宋年間,河南至河北一帶,多有婦女在路邊假裝迷路,碰到趕車的,讓車夫捎帶一程。途中,讓車夫吃下或喝下迷藥,然後把車劫走。這一天,有一位姓吳的車夫送客人到河南,空車往回趕。忽然碰到一婦女,婦女說是跟家人走散了,並迷了路,懇求車夫幫忙把她送回家。車夫懷疑她是一個騙子,讓她上了車,並答應送她回家。
  • 妻子用一句話解決,從此誕生一成語
    妻子用一句話解決,從此誕生一成語 幾乎每個男人,恐怕都會遇到妻子如下的盤問:「我和 你媽掉進河裡先救誰?」如果是聰明的,自然會避開問題的關鍵所在:「當然是先救不會遊泳的了。」不過玩笑歸玩笑,春秋時期,一名叫做雍姬的女子,卻面臨著殘酷的選擇,丈夫和父親只能活一個,而決定權在於她,究竟該如何選擇?最終她用一句話解決,從此誕生了一個成語,就讓我們來看一看吧!
  • 此人首創一成語,怒斥張飛,結果卻是出人意料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志·張飛傳》,時間是在獻帝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故事的主人公有兩個,分別為張飛和嚴顏。原文如下:先主入益州,還攻劉璋,飛與諸葛亮等溯流而上,分定郡縣。至江州,破璋將巴郡太守嚴顏,生獲顏。
  • 女子救下落難將軍,將軍提一要求後她卻投河自盡了,誕生一新成語
    倘若是一位性格剛烈的女子,救了一位很直男的將軍結局又會如何呢?這個故事可能出人意料。 將軍背負仇恨出逃 這位將軍叫做伍子胥,出生於公元前559年,他的名氣至今都很大。
  • 舌尖上的成語
    公子宋就生氣了,頭腦一衝動就短路了,做出了一個出人意料的舉動。在眾目睽睽之下,他穩穩地走向煮鱉的大鼎,用他那具備特異功能的手指,伸到鼎中蘸了一下,然後放到口中,吮吸乾淨,轉身而出,就這樣大搖大擺地走了。    這次輪到鄭靈公的臉掛不住了,這是對他最高權威赤裸裸的挑釁。鄭靈公是一國之君,手握生殺大權,所以他就起了殺心,想將公子宋殺之而後快。
  • 公主欲殺丈夫小妾,卻被美貌驚住放下屠刀,從此誕一成語流傳至今
    2000年前的漢朝著作《獨斷》中曾有古語:「天子一娶十二女,象十二月,三天人九嬪。諸侯一娶九女,象九州,一妻八妾。卿大夫一妻二妾。士一妻一妾。」什麼意思呢?
  • 降將伸出手指說了慌,誕生一成語,記者爭相誤用,形容一流氓行為
    話說我國的漢子博大精深,很多人一不小心就會誤用一些成語。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曾幾何時」,大家都會這樣用,"曾幾何時,我也是一代才子「,其實,曾幾何時的用法應該是用來形容過去沒有多久,而不能表述為曾經,很久以前。
  • 中考文言文專項閱讀練習第8天——成語故事篇《螳臂當車》
    螳臂當車齊莊公出獵,有一蟲舉足將搏其輪。問其御①日:「此何蟲也?」對曰:「此所謂螳螂者也。其為蟲也,知進而不知卻,不量力而輕敵。」莊公日:「此為人而必為天下勇武矣!回車②而避之選自《淮南子人間訓》注釋 ①御:車夫。
  • 一軍閥散盡家財,請人將自己的親信部隊全消滅,從此誕生一成語
    唯「忠誠」二字,主帥忠於國,則盡心盡職;士兵忠於主帥,則不懼生死,其中親信部隊就是將領們最重要、最信任的人,然而今天故事裡的主人公卻寧可花光積蓄,也要再三請人把自己的親信部隊全殺掉,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 皇帝不能生育,忠臣將孕妻送於皇帝,誕生一成語流傳至今
    皇帝不能生育,忠臣將孕妻送於皇帝,誕生一成語流傳至今文/華兵的歷史屋中國上下有五千年的歷史傳承,給我們後代留下了許多寶貴的精神財富,詩詞,文字以外就是成語了。基本上在小的時候就著手開始學習起了成語,有關於成語的小故事也是非常之多,記得在小學時期就有講故事說成語的小遊戲,在當時覺得也是一大樂趣。有許許多多的成語都有著一些對應的故事。小編接下來要講的就是:因皇帝不能生育,忠臣將懷孕的妻子送給皇帝,產生一成語流傳至今這麼一個故事。這次故事的主人公就是黃歇,此人是戰國時期楚國的一名大臣。
  • 辛棄疾打算辭職兒子卻阻撓,一氣之下寫此詞,詞中之龍果然有脾氣
    21歲步入沙場,22歲於萬人敵營中生擒叛將,25歲南宋皇帝親任他為江陰籤判,他的一生充滿著傳奇色彩。錯生於羸弱的南宋是他的不幸,在經歷了高光時刻後,迎接他的是幾十年的閒賦時光。而不幸中的萬幸是他用那曾挽弓舞劍的手,握起了筆,從此詞壇便多了一位豪放不羈的詞中之龍。
  • 【成語故事 ·秦】甘拜下風
    成語出處:《左傳·僖公十五年》記載:在秦晉韓原之戰中,晉軍大敗,晉惠公被秦俘獲,「晉大夫反首拔舍從之。秦伯使辭焉,曰:二三子,何其慽也!寡人之從晉君而西也,亦晉之妖夢是踐,豈敢以至?晉大夫三拜稽首曰:君履后土而戴皇天,皇天后土實聞君之言,群臣敢在下風。」
  • 皇帝讓皇后當眾赤身躺著供大臣觀賞,1次1000金,從此誕生一成語
    加上美得不可方物的臉龐,吹彈可破的肌膚,凹凸有致的身材,嬌軟如糯的胴體,更是讓高緯愛不釋手,從此沉醉在了溫柔鄉中。高緯本就是我國歷史上十分著名的昏君,加上美人在旁,就更是疏於朝政國事了。他上朝之時都要讓馮小憐陪侍左右,大臣在面前向他報告國事,他就把馮小憐抱在懷裡當堂取樂,完全不顧皇家臉面和禮俗綱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