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秋戰國時期,雖然周天子名義上是天下的主人,但其王室勢力很弱,實際上已經失去了對其他諸侯國的控制。於是原來用於拱衛周王室的分封制已形同虛設,各諸侯國為了國家利益開始了各自的攻伐,戰爭不斷。
一般而言,在古代冷兵器時代,行軍打仗,將軍往往會帶領自己的士兵衝鋒陷陣,這可以起到表率作用,鼓舞士氣。此外,在戰爭爆發前夜,將軍們為了能更好地贏得戰爭,往往會親自進行鼓舞士氣的行動,比如下令允許士兵進食,或特地殺掉牛羊之類的牲畜,為士兵們準備一頓豐盛的飯菜,畢竟在古代,普通的士兵想吃些素食是比較難的事,戰前犒賞士兵,士兵們自然也會更加賣力。
到了公元前607年,楚國看到當時的宋國特別不順,看到當時的宋國特別不順,最好的辦法就是打一場仗,於是楚國便聯合鄭國一起出兵進攻宋國,以楚、鄭兩國之力對抗宋國,取得了勝利,當然也要向楚、鄭傾斜。但別人宋國也不打算束手就擒,當時的宋國軍將領宋文公(春秋時期為宋國第24任君主)便派華元統帥宋國軍隊前去抵抗楚、鄭聯軍。
雙方軍隊對壘,戰爭一觸即發。華元知道這是一場硬仗,若不振奮士氣,宋國軍打得不好就會一敗塗地,兵敗如山倒,因此華元下令殺羊犒勞三軍。儘管說現在生產力高度發展,羊肉並不稀奇,但在落後貧窮的春秋時代,對平民百姓來說,羊肉卻是一道妥妥的無上佳餚。
身為統帥的華元,不但主持殺羊工作,還負責羊肉湯的分送,可謂是相當重視。分送羊肉湯的士兵自然是很高興的,營房裡響起了士兵的歡呼聲,華元也很高興,覺得宋軍士氣如此高漲,戰爭一定會勝利。但是,正在這時,華元的車夫羊斟跑過來問華元,為什麼別人有羊肉湯,而我沒有?
原來華元還沉浸在宋軍即將勝利的喜悅之中,結果被羊斟了一杯,頓時很不高興,便淡淡道:你不過是個小車夫,這羊肉湯怎麼能給你呢?羊斟頓時怒火中燒,但此時他的確沒有和華元翻臉的資本,便一言不發地退了出去,可是心中卻有個報復的念頭。
戰車上,華元坐著戰車(春秋時期,戰車是戰場上的主要作戰裝備之一),準備與敵人決戰。儘管說,將軍們一般都會齊心協力,但至少也會在己方的護衛之下,沒想到華元的戰車卻像脫韁的野馬一般,根本不顧後面是否有人,直衝敵營。
華元自己也不知道怎麼回事,便大聲呵斥車夫,沒想到車夫羊頭斟淡淡道:分羊的事你們自己知道,而你們去哪,該由我做主了(《左傳·宣公二年》):「疇昔之羊,子為政,今日之事我為政。「各自為政」成語的典故來源)。戰地上,主帥都不在了,那場戰爭的結果可想而知,宋軍大敗,主帥華元也被敵方俘獲,後來宋文公花了大價錢將華元贖了回來(《左傳·宣公二年》):宋人以兵車為車,文馬百駟以兵車為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