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棄疾打算辭職兒子卻阻撓,一氣之下寫此詞,詞中之龍果然有脾氣

2021-01-08 美詩美文

宋代詞壇,高手如雲,但能被稱得上一句「文能提筆安天下 武能上馬定乾坤」的,只有辛棄疾一人而已。21歲步入沙場,22歲於萬人敵營中生擒叛將,25歲南宋皇帝親任他為江陰籤判,他的一生充滿著傳奇色彩。

錯生於羸弱的南宋是他的不幸,在經歷了高光時刻後,迎接他的是幾十年的閒賦時光。而不幸中的萬幸是他用那曾挽弓舞劍的手,握起了筆,從此詞壇便多了一位豪放不羈的詞中之龍。他寫詞是嬉笑怒罵信手拈來,無論是「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的悽美,還是「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的小清新,亦或是是「只疑鬆動要來扶,以手推松曰去」的風趣,都是流傳千年的經典。

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是辛棄疾的一首快意之作。當時54歲的他想要辭職歸隱,但兒子卻以家裡還沒置辦齊全田產為由百般阻撓,於是一氣之下他寫下這首詞,讀完全詞只能感嘆:詞中之龍果然是有見地,有脾氣。

《最高樓·吾衰矣》南宋.辛棄疾(吾擬乞歸,犬子以田產未置止我,賦此罵之。)吾衰矣,須富貴何時?富貴是危機。暫忘設醴抽身去,未曾得米棄官歸。穆先生,陶縣令,是吾師。待葺個園兒名「佚老」,更作個亭兒名「亦好」,閒飲酒,醉吟詩。千年田換八百主,一人口插幾張匙?便休休,更說甚,是和非!

對於兒子不讓自己辭職這個事,在詞的序言中,辛棄疾提到「賦此罵之「,也當真是快人快語了。詞的上片詞人還算是脾氣控制得比較好的,開篇就說自己老了,功名富貴還要追求到什麼時候,而且追求富貴的道路上也是危機重重,這是對兒子擺事實講道理。而後連用了兩個典故,一個是西漢的穆生,因楚元王怠慢不設醴而毅然辭官;另一個是陶淵明,不為五鬥米折腰而歸隱,這是用先賢的例子來表達自己的志向。

詞的下片辛棄疾灑脫幽默的一面還是出現了,他已經想好了自己歸隱後的生活。修個名叫「佚老「的園子,再蓋個名叫」亦好「的亭子,在其間飲酒作賦。園子和亭子的名字合起來,其實就是佚老亦好,很是風趣。

而關於置田產的事,詞人也是頗有見地的。」千年田換八百主「是認為田地千年裡要換800次主人,誰又能擁有一輩子;而」 一人口插幾張匙「是認為一張嘴能吃幾口飯,又何必要求那麼多。這兩句其實就是辛棄疾對功名富貴的看法,哪怕放到現在也是一番箴言。

最後兩句「便休休,更說甚,是和非「,是給不同意自己的兒子最後的」警告「,字裡行間我們仿佛看到一位父親對兒子說:」我就是要辭職,以後你就別和我再費口舌了「,說完便拂袖而去了。不得不說,54歲的辛棄疾在兒子面前是任性而又有脾氣的。

縱觀全詞,既有常見的辛式幽默,又有對富貴頗有見地的看法,再加上那一絲絲小脾氣,可謂是生動又有趣,讀完令人會心一笑。這樣的辛棄疾你喜歡嗎?歡迎討論一、二。

相關焦點

  • 辛棄疾最大氣磅礴的一首詞,其中10個字千古名句,詞中之龍有氣魄
    雖然蘇辛都是豪放詞的代表人物,不過由於身處的年代不同,其實他們的詞作還是有很大的不同。蘇軾所生活的年代,宋朝還沒那麼羸弱,所以蘇軾雖然一生貶謫顛沛流離,但是很多時候他遭遇的困境都是朝廷內部之爭,所以面對己身的宦海浮沉,蘇軾表現出的是一種豁達。而辛棄疾則不同,他所處的年代,宋朝已然是搖搖欲墜,他從一開始就以恢復中原為志,所以他更多時候表現出來的是一種慷慨激昂。
  • 辛棄疾為好友祝壽寫下這首趣詞,句句都是典故,詞中之龍名不虛傳
    這第二誇,是在《清平樂·村居》中,誇鄰居家的小兒子,「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這可愛調皮的小娃娃,辛棄疾當真是喜歡得很。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辛棄疾的第三誇,誇的是好友範如山,詞名《破陣子·擲地劉郎玉鬥》。這是一首有趣的祝壽詞,連用6個典故誇人不露痕跡,讀完全詞不得不說:詞中之龍名不虛傳。
  • 「詩詞人物」詞中之龍——辛棄疾的傳奇人生!
    他,21歲時於萬人軍中取敵將首級,與蘇軾合稱「蘇辛」,與李清照並稱「濟南二安」,人稱「詞中之龍」——他就是辛棄疾!| 生子當如孫仲謀話說靖康之恥十年之後,也就是公元1140年(南宋紹興十年),辛棄疾出生在山東濟南府歷城縣的一個官宦家庭。在辛棄疾不滿一歲時,其父辛文鬱就因病而亡,祖父辛贊撫養其長大。
  • 人稱「詞中之龍」的辛棄疾,一首短詞眼睛一亮,作文訓練好教材
    上完部編版小學六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古詩三首,我讓學生選出一首自己最喜歡的一首詩,大部分學生都選擇了南宋詩人辛棄疾的詞《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理由是這首詞描寫的夜晚田園風光很有趣味,讓人遐想。有的學生說:我們整天學習到深夜,但是好像從來就沒有聽到蟬在枝頭鳴叫,青蛙在稻田裡鼓譟。
  • 辛棄疾很特別的一首詞,通篇都在罵兒子,卻道出了千古至理
    辛棄疾怎麼會要專門寫一首詞來罵大兒子呢?本詩詞有一個序,這當中辛棄疾早就介紹了原由。序中說:吾擬乞歸,犬子以田土未置止我,賦此罵之。就是說,辛棄疾的大兒子以家庭田土沒有購買為由,阻止辛棄疾罷官。事實上光看辛棄疾序中所言,便能解釋他怎麼會要罵大兒子了,還可以解釋本詩會受後代人共同認可的原因。《最高樓·吾衰矣》辛棄疾吾衰矣,須富貴何時?富貴是危機。暫忘設醴抽身去,未曾得米棄官歸。穆先生,陶縣令,是吾師。待葺個園兒名「佚老」,更作個亭兒名「亦好」,閒飲酒,醉吟詩。千年田換八百主,一人口插幾張匙?便休休,更說甚,是和非!
  • 「詞中之龍」的一首律詩,熱血激昂卻少有人知!
    自靖康之變、宋室南遷之後,不論是沙場武將還是文人士子,甚至平民百姓,莫不心中悲憤,常懷一雪「靖康恥」之念。南宋詞壇也受此風影響,多懷古吟今之語、熱血激昂之呼。「詞中之龍」辛棄疾便是其中典型。辛棄疾一生立志收復河山,卻屢屢遭到朝廷主和派打擊,熱血被澆,壯志難酬。他的詞作雖大多滿腔熱血、慷慨激昂,卻透露出無奈的悲憤。
  • 辛棄疾最有名的三首詩詞,見證「詞中之龍」的豪情與柔情
    他被稱為「詞中之龍」,他與蘇軾合稱「蘇辛」,和李清照並稱為「濟南二安」。他致力於收復故土,恢復山河,一生不休,他是辛棄疾。作為豪放派詞人的辛棄疾,他的作品豪放如驕龍,滿懷壯志,一心為國。豪放之外,亦能婉約,柔腸相思,不輸花間派。今天,讓我們一起來體會他詩中的快意與柔情吧!
  • 這首寫進高中教材的稼軒詞,堪稱「英雄氣本氣」
    縱觀辛棄疾的一生,自山東起兵抗金至南渡歸宋,有忠義之心,剛才之氣,但命運坎坷,三起三落,長期罷官閒居,平生志願百無一酬,長使無數仁人志士唏噓不已,正如趙國興所說:「吾道悠悠,憂心悄悄。其志與遇,概可知矣」。經天緯地之才卻無從發揮,轉而寄之於詞,在文學史上成就了另一番偉業。
  • 辛棄疾最輕快的一首詞,充滿祥和喜樂之氣,讓人羨慕嚮往!
    辛棄疾是著名的愛國詞人,其詞大多抒發憂國憂民的思想以及壯志難酬的感慨,讓人讀來倍感沉重。但在詞人閒居江西信州期間,也寫下一部分表現農村悠閒生活的作品。比如《清平樂·村居》中就描繪了農村一個五口之家的環境和生活畫面,生活充滿清平樂·村居宋代:辛棄疾茅簷低小,溪上青青草。醉裡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詞人帶著醉意走在鄉間,鄉間的風景是多麼美好啊:屋簷低矮,溪水邊草色青青。「草色青」說明春天已到,正是農忙時節。
  • 辛棄疾連作兩詞,只因戒酒不能,極盡滑稽,令人忍俊不禁
    辛棄疾在鬱鬱寡歡的時候喜歡飲酒解憂,他還作下《沁園春·將止酒戒酒杯使勿近》,看似表達自己戒酒的決心,實則也抒發了對南宋政權的失望之情和自己內心的苦悶。全詞運用擬人的手法,妙趣橫生,令讀者讀來忍俊不禁。《沁園春·將止酒,戒酒杯使勿近》杯汝來前!老子今朝,點檢形骸。甚長年抱渴,咽如焦釜;於今喜睡,氣似奔雷。汝說「劉伶,古今達者,醉後何妨死便埋」。
  • 一生力主抗金的詩人,他有「詞中之龍」之稱,他是詩人辛棄疾
    原來是因為在辛棄疾出生的時候北方就已經淪陷到金人手裡了,雖然他的祖父在金國當官,但是一直希望有一天能和金人戰鬥,後來因為辛棄疾的長輩都和金人有仇,又常常的帶著辛棄疾去觀望河山。並且當時漢人在金人手下受到的恥辱和痛苦都被辛棄疾看在眼裡,所以他在小時候就打算要恢復中原統治,為國家報仇。在金人不斷南侵之後,一直忍受著金人嚴苛壓榨的漢人們終於再也忍受不了了,他們舉起反抗大旗,計劃反抗。
  • 辛棄疾大手筆之作,劍氣酒氣霸氣一樣不少,不經意間透著一絲調皮
    作為一位將領,辛棄疾能於幾萬人敵營中生擒叛徒;作為一位詞人,在各大宋代詞人排行榜上,辛棄疾從未跌出過前三。放下手中的劍非辛棄疾所願,提起筆桿子或許也不過是為了消解失意和煩悶。但他這一寫,就寫出了600多首詞作,這個數量是兩宋文人之最,從此詞中之龍就成了後世對他的稱呼。
  • 晚年的辛棄疾掉牙被嘲笑,為此寫了首千古趣詞調侃,看一次笑一次
    他是詞人,也是將領;他文能橫槊賦詩,武能上馬斬賊;七年級下冊語文,他被稱為"詞中之龍";他與蘇軾合稱"蘇辛",和李清照並稱為"濟南二安";他致力於收復故土,恢復山河,一生不休……他是豪放派詞人代表,辛棄疾。怎奈生不逢時,滿腔熱血卻只能歸隱田間,最終成為了辛稼軒。
  • 蘇軾與辛棄疾十分詼諧的兩首詞
    想做將軍的辛棄疾面對這個造化弄人的世界,呼出一句「而今何事最相宜?」風流倜儻的蘇軾面對世態炎涼也只能來一句「也無風雨,也無晴」。然而,當辛棄疾與蘇軾相遇,兩個有趣的靈魂會發生什麼事情呢?我們這次從二人的一首小令中去瞧瞧。
  • 他是詞中之龍,一首佳作孤篇壓南宋,為什麼有人建議將其移出課本
    詩詞中的大佬也是不勝枚舉,比如詩仙李白、詩鬼李賀、詩佛王維、詩魔白居易等等,又有千古詞帝李煜、詞中一哥蘇軾等等,但要說起我們今天的這位主人公可不得了,他被封為詞中之龍,平生擁有600多首詞作,還曾經是文武雙全、胸懷天下的坦蕩君子,此人名字就是辛棄疾。有的人對辛棄疾比較陌生,也有人對他比較熟悉。但是你肯定聽到過「眾裡尋他千百度。
  • 為了罵兒子而寫下一首詩詞,從古至今也只有他了
    辛棄疾是我國南宋時期著名的詞人。人稱「詞中之龍」。他一生所作六百多首詞,是兩宋時期存詞最多的作家。因為生性豪放,所作之詞,也均都是以民族現實為題材,抒發了他慷慨激昂的愛國之情。在辛棄疾的六百多首詞中,他曾經寫過一首《最高樓》,用來呵斥自己的兒子。
  • 詞中之龍辛棄疾,他的人生不止有詞,還有國家與大義!
    我們都知道當時的唐宋朝是我國古代經濟政治文化的一個頂峰時期,然而在當時的南宋時期,天下卻並不太平,當時的金國一直試圖侵略南宋,而宋朝也不甘示弱,與金國展開了一系列的鬥爭。那個時候湧現出了一大批有能力的文人武將。其中有一位,不僅文學水平極高,且帶兵勇猛的將領。他就是辛棄疾。
  • 辛棄疾有多牛?寫一首詞,用94字囊括25種中藥材,你能找出幾種?
    辛棄疾的這首《懷古》氣勢磅礴,表達了他欲像當年劉裕那般北伐出徵的雄心壯志。他的作品,想必黃口小兒也能娓娓道來幾首。 辛棄疾在南宋可以說是文人裡仗打的最好的、軍營中最有才華的,可惜一生懷才不遇,到老也沒能見到王師定中原。而辛棄疾多有才華,他的一首《靜夜思》,融入25味中藥材,你能找到幾種?
  • 辛棄疾很著名的一首詞,全都是千古名句,還被選入初中課本
    那一次對壘在歷史上留下的痕跡並不深刻,演義中也只是淺淺帶過,以兩人的一封書信告結。不過倒是流傳出了一個佳話,關於生兒子的話題。 話說曹操在陣前見到儀表堂堂,氣度不凡的孫權,不由感嘆了一句「 生子當如孫仲謀,若劉景升兒子,豚犬耳。」 生兒子就應該像孫仲謀這樣啊!
  • 辛棄疾最狂傲的一首詞,霸氣十足無人超越,最後3個字被爭議千年
    世間文人多懦弱,正所謂「百無一用是書生」,但也有例外,在我國最弱的宋朝就有一位「文能提筆安天下 武能上馬定乾坤」的人物,他就是辛棄疾。這個被後世譽為「詞中之龍」的文壇巨匠,一生都是傳奇。正是因為這些經歷,他的詞才那麼豪情萬丈,每次讀來都令人熱血沸騰。無論是「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還是「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裡如虎」,亦或是「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都是流傳千古的經典。今天小編要和大家分享辛棄疾的這首詞,是他最狂傲的一首,霸氣十足無人能及,最後3個字更是被爭議千年,就是這首《賀新郎·甚矣吾衰矣》。《賀新郎·甚矣吾衰矣》甚矣吾衰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