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棄疾很特別的一首詞,通篇都在罵兒子,卻道出了千古至理

2021-01-15 處笙歌落塵

辛棄疾怎麼會要專門寫一首詞來罵大兒子呢?本詩詞有一個序,這當中辛棄疾早就介紹了原由。序中說:吾擬乞歸,犬子以田土未置止我,賦此罵之。就是說,辛棄疾的大兒子以家庭田土沒有購買為由,阻止辛棄疾罷官。

事實上光看辛棄疾序中所言,便能解釋他怎麼會要罵大兒子了,還可以解釋本詩會受後代人共同認可的原因。

《最高樓·吾衰矣》辛棄疾吾衰矣,須富貴何時?富貴是危機。暫忘設醴抽身去,未曾得米棄官歸。穆先生,陶縣令,是吾師。待葺個園兒名「佚老」,更作個亭兒名「亦好」,閒飲酒,醉吟詩。千年田換八百主,一人口插幾張匙?便休休,更說甚,是和非!

本詩一開始三句話「吾衰矣,須富貴何時?富貴是危機」它的意思是說:我老了,還需要尋求大福大貴到幾時啊?你不懂,這大福大貴事實上也是1種危害呀。

從此處就可以斷定,辛棄疾的大兒子是挑剔他的官階還不夠大,他的家產還不夠多,因而期盼辛棄疾別罷官。由此可見,這是一個想做富二代的兒子呀。

緊接五句「暫忘設醴抽身去,未曾得米棄官歸。穆先生,陶縣令,是吾師。」,辛棄疾則整個用典來駁斥大兒子的觀點。

首先是穆生的歷史故事,即西漢楚元王在1次酒宴上就禮節層面疏忽穆生,穆生便看到了潛藏的危害,便轉身告老還鄉。後是陶淵明「不為五鬥米折腰」的歷史故事。陶淵明當彭澤縣令時,不願意以五鬥米的官俸而彎腰向村鄉的勢利小人,便罷官而去。

辛棄疾在此說穆生、陶淵明那種明達的人基本都是我相當尊敬的導師。不言自明,早就出現了先例,大福大貴並非就都好,它也有可能會變為危害。因而從下片著手,辛棄疾描寫出了他所策劃的功成身退後的衣食住行。

「待葺個園兒名「佚老」,更作個亭兒名「亦好」,閒飲酒,醉吟詩。」這幾句的意思是說:辛棄疾不光有罷官功的觀念,甚至連功成身退後,閒居的亭園的暱稱都想好了。「佚老」意為康樂恬淡地享受後半輩子。「亦好」意為功成身退歸耕,雖貧亦好。同時,閒暇時喝灑,醉時賦詩,那就是理想的生活模式。從某層面來講,辛棄疾此處早就是在對他大兒子闡明罷官的信念。

「千年田換八百主,一人口插幾張匙?」兩句話,則是採用禪語和俗話,來奉勸兒子,人生無常,田產這類身外物都不可能持久,要坦然面對富貴吉祥。

末尾3個簡句「便休休,更說甚,是和非!」辛棄疾立即駁斥了兒子對於大福大貴的看法,即功成身退後,便全部作罷,何苦再費口舌說什麼是非得失。言下之意,人要學著知足。

這首詞既反映了辛棄疾剛直不阿、嚴於律己的人物形象,也凸顯了辛棄疾對兒子的一片苦心,不顧一切給兒子述說道理,希望他明白大福大貴幕後潛藏著的人生真諦。而辛棄疾這首罵兒子的詞,它所賦予人們的有歷史的思辨,有人生的哲理,是作為後代人最該沉思的地方。

辛棄疾的這首詞,可謂是頗具人生道理,而且用語輕鬆幽默,打著罵兒子的口號,其實卻是對世人的勸誡,亦莊亦諧、雅俗共賞,辛棄疾在詞作上的非凡能力,當真是無與倫比!

我讀的這本《辛棄疾詞傳》選取了辛棄疾一生中所作的詞和詩。更為難得的是,這本書還以辛棄疾的詞為主題,從當時的社會觀念與時代背景出發。

在參考了大量史料的額基礎上,再現了辛棄疾傳奇的一生,並結合他不同時期的經歷,對詞進行了情感化的解讀,書中用唯美深情的妙筆將辛棄疾的一生娓娓道來。

除此之外,這套書還另包含《李清照詞傳》、《李煜詞傳》、《納蘭容若詞傳》、《倉央嘉措詩傳》和《蘇軾詞傳》。

這套書不僅包裝精美,更是根據人物的不同背景和形象設計了優美的封面,紙質也很精良,閱讀起來不得不說是一種享受。

相關焦點

  • 辛棄疾打算辭職兒子卻阻撓,一氣之下寫此詞,詞中之龍果然有脾氣
    而不幸中的萬幸是他用那曾挽弓舞劍的手,握起了筆,從此詞壇便多了一位豪放不羈的詞中之龍。他寫詞是嬉笑怒罵信手拈來,無論是「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的悽美,還是「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的小清新,亦或是是「只疑鬆動要來扶,以手推松曰去」的風趣,都是流傳千年的經典。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是辛棄疾的一首快意之作。
  • 為了罵兒子而寫下一首詩詞,從古至今也只有他了
    辛棄疾是我國南宋時期著名的詞人。人稱「詞中之龍」。他一生所作六百多首詞,是兩宋時期存詞最多的作家。因為生性豪放,所作之詞,也均都是以民族現實為題材,抒發了他慷慨激昂的愛國之情。在辛棄疾的六百多首詞中,他曾經寫過一首《最高樓》,用來呵斥自己的兒子。
  • 辛棄疾很著名的一首詞,全都是千古名句,還被選入初中課本
    不過倒是流傳出了一個佳話,關於生兒子的話題。 話說曹操在陣前見到儀表堂堂,氣度不凡的孫權,不由感嘆了一句「 生子當如孫仲謀,若劉景升兒子,豚犬耳。」 生兒子就應該像孫仲謀這樣啊!像劉景升的兒子,與他相比簡直就是豚犬。豚犬就是豬狗,可見曹操心中是多麼的看不起劉琮。
  • 頑童偷梨偷棗,辛棄疾暗中觀察,寫下一首詞,盡顯人生好境界
    不過,此種作風,南宋辛棄疾尤甚。辛棄疾總是給人一副金戈鐵馬的硬漢形象,談情說愛都帶著霸氣,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稼軒的人生境界才是真的高。唐宋文壇似乎有著不成文的規定,那就是但凡超神的選手,其仕途大多都不順。辛棄疾有勇有謀、劍術一流,卻仍免不了任職的起起落落,不過他沒有耿耿於懷,反而早已習慣了這種權力遊戲。
  • 辛棄疾很經典的一首詩,句句不離「兒子」,卻被選入初中課本
    不過倒是流傳出了一個佳話,關於生兒子的話題。話說曹操在陣前見到儀表堂堂,氣度不凡的孫權,不由感嘆了一句「 生子當如孫仲謀,若劉景升兒子,豚犬耳。」生兒子就應該像孫仲謀這樣啊!像劉景升的兒子,與他相比簡直就是豚犬。豚犬就是豬狗,可見曹操心中是多麼的看不起劉琮。這麼著名且具有觀點性的言論,自然被後人記了個清楚,還被「別有用心」的人利用了起來。
  • 常被忽視的詞壇高手,一首炫技之作共8句通篇對偶,令人拍案叫絕
    但這兩者其實都有各自的特點,唐詩講求格律,一般都有固定的句式,而宋詞則在創作上更為靈活自由一點。不過也不是所有的宋詞都那麼自由,在宋詞中有一個流派叫「格律詞派」,這個詞派的詞人在藝術技巧上苦下功夫,重視聲律,刻意追求詞作的對仗工整等方面。而這個詞派的創始人和代表人物就是我們本期要介紹的詞人周邦彥。
  • 辛棄疾最大氣磅礴的一首詞,其中10個字千古名句,詞中之龍有氣魄
    宋詞是我國文學史上的一座高峰,主要分為豪放、婉約兩派,其中豪放一派又以蘇軾、辛棄疾為最。蘇辛的詞作中從不乏慷慨激昂之語,蘇軾的「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辛棄疾的「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哪怕是歷經千年讀者依舊能夠透過時間的脈絡感受到他們的沖天豪氣。
  • 辛棄疾掉牙後寫了首詩,讀來詼諧幽默,其實罵盡天下小人,真解氣
    辛棄疾掉牙後寫了首詩,讀來詼諧幽默,其實罵盡天下小人,真解氣在文壇一直都有幾個不好惹的人。唐代有詩仙李白,你惹我就寫詩懟你,因他一句「宣父猶能畏後生,丈夫未可輕年少」就名垂史冊的刺史李邕,對此怕是感觸頗深。而宋代文壇,最不好惹的當屬辛棄疾。今天要為大家分享的這首詞就是他晚年所做,讀起來似乎很是詼諧幽默,但其實卻是罵盡滿朝得志小人。
  • 人稱「詞中之龍」的辛棄疾,一首短詞眼睛一亮,作文訓練好教材
    上完部編版小學六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古詩三首,我讓學生選出一首自己最喜歡的一首詩,大部分學生都選擇了南宋詩人辛棄疾的詞《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理由是這首詞描寫的夜晚田園風光很有趣味,讓人遐想。有的學生說:我們整天學習到深夜,但是好像從來就沒有聽到蟬在枝頭鳴叫,青蛙在稻田裡鼓譟。
  • 辛棄疾為好友祝壽寫下這首趣詞,句句都是典故,詞中之龍名不虛傳
    以辛棄疾的耿介直男性格,能擔得起他誇上一誇的人,其實不多,但都挺有意思。這第一誇,他誇的是自己的髮妻,愛人過壽,他寫下了一首《浣溪沙·壽內子》,在詞中他寫道:「年年堂上壽星圖」,是滿滿的祝福,字裡行那股子恩愛勁兒令人會心一笑。
  • 辛棄疾有多牛?寫一首詞,用94字囊括25種中藥材,你能找出幾種?
    辛棄疾的這首《懷古》氣勢磅礴,表達了他欲像當年劉裕那般北伐出徵的雄心壯志。他的作品,想必黃口小兒也能娓娓道來幾首。 辛棄疾在南宋可以說是文人裡仗打的最好的、軍營中最有才華的,可惜一生懷才不遇,到老也沒能見到王師定中原。而辛棄疾多有才華,他的一首《靜夜思》,融入25味中藥材,你能找到幾種?
  • 辛棄疾最狂傲的一首詞,霸氣十足無人超越,最後3個字被爭議千年
    世間文人多懦弱,正所謂「百無一用是書生」,但也有例外,在我國最弱的宋朝就有一位「文能提筆安天下 武能上馬定乾坤」的人物,他就是辛棄疾。這個被後世譽為「詞中之龍」的文壇巨匠,一生都是傳奇。正是因為這些經歷,他的詞才那麼豪情萬丈,每次讀來都令人熱血沸騰。無論是「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還是「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裡如虎」,亦或是「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都是流傳千古的經典。今天小編要和大家分享辛棄疾的這首詞,是他最狂傲的一首,霸氣十足無人能及,最後3個字更是被爭議千年,就是這首《賀新郎·甚矣吾衰矣》。《賀新郎·甚矣吾衰矣》甚矣吾衰矣。
  • 「詩詞人物」詞中之龍——辛棄疾的傳奇人生!
    一次,他登上建康的賞心亭,極目遠望祖國的山川風物,百感交集,更加痛惜自己滿懷壯志而老大無成,於是寫下一首《水龍吟》詞。登高騁目,無非傷懷,清秋景致,益增哀涼。1163年宋高宗趙構禪讓,宋孝宗趙昚繼位。宋孝宗剛繼位時,年輕氣盛,意氣風發,不僅給嶽飛平反,還積極準備北伐,任命老將張浚北伐金國,收復中原故土。
  • 辛棄疾安慰自己的一首詞,短短4句,寫盡年少的風光,晚年的無奈
    今天,我們一起看看辛棄疾的一首《鷓鴣天》。 鷓鴣天·有客慨然談功名因追念少年時事戲作 宋代:辛棄疾 壯歲旌旗擁萬夫,錦襜(chān)突騎渡江初。燕兵夜娖(chuò)銀胡䩮(lù),漢箭朝飛金僕姑。 追往事,嘆今吾,春風不染白髭(zī)須。
  • 辛棄疾最輕快的一首詞,充滿祥和喜樂之氣,讓人羨慕嚮往!
    辛棄疾是著名的愛國詞人,其詞大多抒發憂國憂民的思想以及壯志難酬的感慨,讓人讀來倍感沉重。但在詞人閒居江西信州期間,也寫下一部分表現農村悠閒生活的作品。比如《清平樂·村居》中就描繪了農村一個五口之家的環境和生活畫面,生活充滿清平樂·村居宋代:辛棄疾茅簷低小,溪上青青草。醉裡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詞人帶著醉意走在鄉間,鄉間的風景是多麼美好啊:屋簷低矮,溪水邊草色青青。「草色青」說明春天已到,正是農忙時節。
  • 同是貶官後無眠,蘇軾和辛棄疾各作一首《西江月》,誰意境更高?
    宋代詞作家蘇軾與辛棄疾並稱「蘇辛」,兩人都曾為官,都曾遭到貶謫,都曾寫下無數好詞。表面上看,二人的詞作都以豪放取勝,但事實上風格卻迥異。下面提到的這兩首《西江月》,是二人在罷官閒居,野外郊遊時寫下的作品。讓我們試析這兩首作品,看一看兩位大家在詞作境界到底有何差別。
  • 辛棄疾罕見的一首清新小詞,巧用典故,道盡對考生的祝福
    不論是望著眼前還是帶著回憶,讓我們來一起讀一首詞,傾聽一段科舉考試前的故事吧。鷓鴣天·送廓之秋試宋 辛棄疾白薴新袍入嫩涼。春蠶食葉響迴廊,禹門已準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鵬北海,鳳朝陽。又攜書劍路茫茫。明年此日青雲去,卻笑人間舉子忙。
  • 辛棄疾送學生的一首《鷓鴣天》,短短8句瀟灑豪邁,寫給考研學子
    再以後上大學,參加工作,許多用不到的常識性知識就慢慢忘記了,比如大學裡學到馬原,學到近現代史綱要,都能很明顯的感受到那些高中時期滾瓜爛熟的知識慢慢地消失在自己的腦海中。其實現在還挺嚮往高中那一段生活的,活得特別單純,早上五點鐘起床一直到晚上十點睡覺,這樣連續三年,都是在為了一個目標而奮鬥。
  • 辛棄疾連作兩詞,只因戒酒不能,極盡滑稽,令人忍俊不禁
    何況怨恨不分大小,都源於喜愛;東西不分好壞喜愛太過就會演變成災禍。現在我決心戒酒,你我約定好,你不要在此繼續逗留擾我心智,快快離開這裡,否則以我的力量完全可以將你摔碎。酒杯對辛棄疾拜了一拜說:「你要我走我立刻就走,如果以後你需要我了,我也馬上回來。」
  • 李煜水平很高的一首詞,最後12字落筆驚豔,讀一次感動一次
    其詞素材廣泛,用情至深誠懇,含義深沉。對後世詞壇引起了重大的影響,具有「千古詞帝」之稱。《清平樂·別來春半》是李煜的一首懷人詞,基本抒寫了李煜對小弟李從善的懷念之情。據歷史資料描述,公元971年秋,李煜叫他的小弟李從善去宋朝上貢,不曾想到被扣壓在汴京多年未還。而這首詞則是李煜在其小弟入宋的次年春季,睹物思人所作。別來春半,觸目柔腸斷。砌下落梅如雪亂,拂了一身還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