頑童偷梨偷棗,辛棄疾暗中觀察,寫下一首詞,盡顯人生好境界

2021-01-10 解憂文史

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隙,忽然而已。那麼何為人生好境界?

有人說,人活的就是心境。不戚戚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不為小事由介懷,不為大事常悽悲,努力地拼搏過,便無遺憾,至於結果,只是個結果。

有人說,人生在世,所謂三重境界:看遠、看透、看淡。要暢往理想光芒與詩和遠方,也要撥開迷霧看清本質,亦要看淡世事紛擾,從容而為。

歷史上有很多令人敬佩的人生好境界,陶潛的南山菊花,李白的醉酒當歌,蘇軾的風雨疏晴,皆是自少年風月、少年歌舞中凝結而出的灑脫,能拿起能放下,又帶著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的豪氣。不過,此種作風,南宋辛棄疾尤甚。

辛棄疾總是給人一副金戈鐵馬的硬漢形象,談情說愛都帶著霸氣,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稼軒的人生境界才是真的高。

唐宋文壇似乎有著不成文的規定,那就是但凡超神的選手,其仕途大多都不順。辛棄疾有勇有謀、劍術一流,卻仍免不了任職的起起落落,不過他沒有耿耿於懷,反而早已習慣了這種權力遊戲。

宋孝宗淳熙八年,年近半百的辛棄疾因權臣彈劾而再度被免職,落了個光頭淨。卸下重任的辛棄疾閒居在農村,寫下了大量優秀詞篇,當然題材並非是對官場的自怨自艾,而是描述田園風光,這首頑童偷吃詞就是其中令人嘆服的經典。

辛棄疾在自家後屋栽種了幾棵果樹,有梨樹有棗樹,鄰村的頑童常來盜偷取之。這一日幾個頑童又至,辛棄疾吩咐家人不要趕不要罵,唯獨他自己在旁暗暗觀察,後寫下了一首詞,盡顯人生好境界。

《清平樂·檢校山園書所見》

連雲松竹,萬事從今足。拄杖東家分社肉,白酒床頭初熟。

西風梨棗山園,兒童偷把長竿。莫遣旁人驚去,老夫靜處閒看。

開篇兩句統領全文:雲霧繚繞,籠罩在鬱鬱蔥蔥的松竹之上,從今天開始,與世無爭,我也該知足了。老辛毫不掩飾被貶官後的喜悅與無奈,一個「足」字有滿滿的閒適感,像退休小老頭的快樂生活。同時它又體現了辛棄疾滿滿的無奈,淪落至此,也只能隨遇而安。

接下來,辛棄疾開始對「萬事足」做出具體補充。首先是「拄杖東家分社肉」,還真別說,老辛這小生活有滋有味,拄著拐杖到富貴人家去就分到了社肉;其次是「白酒床頭初熟」,有肉必須得有酒,辛棄疾剛把肉領回家,一壺煮酒也剛好溫熱。

接下來便是大快朵頤,這種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的田園生活,簡直令人神往。酒足飯飽後,辛棄疾又碰上了來偷水果的頑童,一把長竿隨便搗弄,樹上梨棗簌簌而下。滿心歡悅的他頓時來了興致:「莫遣旁人驚去」。

可想而知,前來偷吃的頑童定是四處張望、小心膽怯,而辛棄疾卻不讓旁人驚擾,他藏起來暗中觀察,為的是「閒看」。

辛棄疾看的是什麼?他看的不僅是童趣,更是一份人生富足的閒靜心。將偷盜視為樂趣,將頑皮視為閒適,倘若他內心暴躁不安,那麼他眼中也不會飽含情趣,他筆下之文字也不會如此輕快愉悅。

這不僅使人回想起杜甫的一首詩:「堂前撲棗任西鄰,無食無兒一婦人。不為困窮寧有此?只緣恐懼轉須親。」鄰居老婦人偷他的棗吃,杜甫不僅不生氣,反而勸家人讓老婦人偷。這是因為杜甫心中飽含對百姓的愛,所以他才會縱容。

所以說,辛棄疾心中擁有豁達與坦然,才會將偷盜行為視作樂趣,這才是人生至佳境界。有些人只在表面豁達,而內心卻斤斤計較,到頭來反而更容易生怒。被貶而不怨恨,被偷而不惱怒,心中放下,才是真正的放下,辛棄疾做到了。

相關焦點

  • 「詩詞人物」詞中之龍——辛棄疾的傳奇人生!
    幼時的辛棄疾聰穎過人、過目成誦,在祖父的悉心教導下,六歲時,他就能夠吟詩作對了。當時的歷城縣已被金人佔領,金人殺人掠地、蹂躪中原,弄得黎民百姓家破人亡。辛棄疾親眼目睹了漢人在金人統治下過的屈辱生活,曾寫下一首詩:無邊荒草接碧天,卻無消息來歸雁。中州農夫苦徭役,喋血胡馬齧秋山。
  • 遇到一群調皮的熊孩子,辛棄疾悟出首《清平樂》,讀完心裡暖暖的
    當辛棄疾遇到熊孩子,看見孩子們純真無邪的模樣,便悟出了這首《清平樂》,既活潑可愛又有水平。《清平樂·檢校山園書所見》連雲松竹,萬事從今足。拄杖東家分社肉,白酒床頭初熟。西風梨棗山園,兒童偷把長竿。莫遣旁人驚去,老夫靜處閒看。這首詞上闋描敘的是鄉下悠閒恬靜的生活方式。
  • 文武雙全的辛棄疾獨愛梅花,醉裡看花寫下詠梅詞,品格高潔淡雅!
    梅花是花之四君子「梅蘭竹菊」之一併且位於首位,古人有許多詩人詞人作者喜歡梅花,寫下眾多詠贊梅花的詩詞,讓人們感受到梅花「凌寒獨自開」的高潔品性,以及「疏影橫斜」、「暗香浮動」的淡雅。辛棄疾這首《臨江仙·探梅》小詞,用一種極為細膩的筆觸,寫出了梅花在冰雪嚴寒中的風骨和姿態,直言自己對於梅花的喜愛,這樣的作品,也是最令人感動。
  • 辛棄疾為好友祝壽寫下這首趣詞,句句都是典故,詞中之龍名不虛傳
    以辛棄疾的耿介直男性格,能擔得起他誇上一誇的人,其實不多,但都挺有意思。這第一誇,他誇的是自己的髮妻,愛人過壽,他寫下了一首《浣溪沙·壽內子》,在詞中他寫道:「年年堂上壽星圖」,是滿滿的祝福,字裡行那股子恩愛勁兒令人會心一笑。
  • 蘇軾被貶黃州,心情低落遊歷赤壁,隨手寫下一首詞,卻傳誦至今
    提到唐詩,我們肯定繞不開李白和杜甫,而提到宋詞也一樣繞不開一些名字,比如蘇軾、辛棄疾、李清照、柳永等。但如果要評價說唐詩宋詞中的巔峰之作是哪一首?今天史官就要和你好好談談。不得不提起蘇軾的詞作《赤壁懷古》,它絕對屬於宋詞的詞作巔峰之一。不止我認為,很多文學大家認為確實是宋詞的巔峰之作。
  • 辛棄疾很特別的一首詞,通篇都在罵兒子,卻道出了千古至理
    辛棄疾怎麼會要專門寫一首詞來罵大兒子呢?本詩詞有一個序,這當中辛棄疾早就介紹了原由。序中說:吾擬乞歸,犬子以田土未置止我,賦此罵之。就是說,辛棄疾的大兒子以家庭田土沒有購買為由,阻止辛棄疾罷官。從某層面來講,辛棄疾此處早就是在對他大兒子闡明罷官的信念。「千年田換八百主,一人口插幾張匙?」兩句話,則是採用禪語和俗話,來奉勸兒子,人生無常,田產這類身外物都不可能持久,要坦然面對富貴吉祥。末尾3個簡句「便休休,更說甚,是和非!」辛棄疾立即駁斥了兒子對於大福大貴的看法,即功成身退後,便全部作罷,何苦再費口舌說什麼是非得失。言下之意,人要學著知足。
  • 人稱「詞中之龍」的辛棄疾,一首短詞眼睛一亮,作文訓練好教材
    上完部編版小學六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古詩三首,我讓學生選出一首自己最喜歡的一首詩,大部分學生都選擇了南宋詩人辛棄疾的詞《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理由是這首詞描寫的夜晚田園風光很有趣味,讓人遐想。有的學生說:我們整天學習到深夜,但是好像從來就沒有聽到蟬在枝頭鳴叫,青蛙在稻田裡鼓譟。
  • 不讀辛棄疾,你就不知道什麼是「真正男子漢」
    這一年的5月28日,一個叫辛棄疾的人出生了,兩年後,嶽飛去世,如果嶽飛能活得久一點,一定會和這個叫辛棄疾的人成為知己。對於辛棄疾,你了解多少?別人家的孩子,將軍,能臣、打仗好、詞寫得好……詩詞君卻覺得「真正男子漢」更適合他。
  • 辛棄疾連作兩詞,只因戒酒不能,極盡滑稽,令人忍俊不禁
    有些人遇到憂愁無法排解的時候,喝幾杯酒有了醉意便能神志不清,忘卻諸多煩惱;有些人工作時面對難以解決的問題,約上三兩好友一醉方休,再大的困難也有了眉目;還有「人逢喜事精神爽」,說的是遇到「久旱逢甘露,他鄉遇故知,同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這樣的人生大喜時,也會飲酒助興,喝得酩酊大醉才肯罷休。辛棄疾就是一個離不開酒的人。
  • 為了罵兒子而寫下一首詩詞,從古至今也只有他了
    辛棄疾是我國南宋時期著名的詞人。人稱「詞中之龍」。他一生所作六百多首詞,是兩宋時期存詞最多的作家。因為生性豪放,所作之詞,也均都是以民族現實為題材,抒發了他慷慨激昂的愛國之情。在辛棄疾的六百多首詞中,他曾經寫過一首《最高樓》,用來呵斥自己的兒子。
  • 蘇軾為紀念新婚之夜,寫下一首詞,句句都誇妻子的好,讀完真肉麻
    蘇軾為紀念新婚之夜,寫下一首詞,句句都誇妻子的好,讀完真肉麻中國歷史文化源遠流長,古人留給了我們最璀璨的兩顆明珠「唐詩和宋詞」,而這些文化寶藏中不得不提及兩個人李白和蘇軾,有一句話說得好「唐有李白,宋有蘇軾」足以見得二人在詩詞文壇中的地位。
  • 同是貶官後無眠,蘇軾和辛棄疾各作一首《西江月》,誰意境更高?
    宋代詞作家蘇軾與辛棄疾並稱「蘇辛」,兩人都曾為官,都曾遭到貶謫,都曾寫下無數好詞。表面上看,二人的詞作都以豪放取勝,但事實上風格卻迥異。下面提到的這兩首《西江月》,是二人在罷官閒居,野外郊遊時寫下的作品。讓我們試析這兩首作品,看一看兩位大家在詞作境界到底有何差別。
  • 詩詞丨不讀辛棄疾,你就不知道什麼是「真正男子漢」
    這一年,一個叫辛棄疾的人出生了,兩年後,嶽飛去世,如果嶽飛能活得久一點,一定會和這個叫辛棄疾的人成為知己。對於辛棄疾,你了解多少?別人家的孩子,將軍,能臣、打仗好、詞寫得好……詩詞君卻覺得,「真正男子漢」更適合他。01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 辛棄疾有多牛?寫一首詞,用94字囊括25種中藥材,你能找出幾種?
    辛棄疾的這首《懷古》氣勢磅礴,表達了他欲像當年劉裕那般北伐出徵的雄心壯志。他的作品,想必黃口小兒也能娓娓道來幾首。 辛棄疾在南宋可以說是文人裡仗打的最好的、軍營中最有才華的,可惜一生懷才不遇,到老也沒能見到王師定中原。而辛棄疾多有才華,他的一首《靜夜思》,融入25味中藥材,你能找到幾種?
  • 蘇軾找朋友喝酒,卻被友妻大罵,寫下一首詞,形成一成語流傳千年
    在他的詩文中,也甚少借酒澆愁的內容,他在飲酒賦詩時寫下的大多是對生活的讚美和祝福,但這次卻是例外。有一天,蘇軾找陳季常去喝酒遊春,但是卻遭到了陳季常妻子的懷疑,懷疑蘇軾領著自己的丈夫去風花雪月了,並且要求丈夫如果要出去的話就要發誓:「如果有妓,願意罰打。」但是這次卻跟蘇軾喝多了,還叫了歌姬來助興,美景佳人,陳季常更是玩得不亦樂乎,最後深更半夜才回去。
  • 蘇軾風雨中寫下一首詞,短短幾句道盡人生沉浮,林語堂讚不絕口
    正是源自蘇軾的一首詞《定風波》。《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 辛棄疾最大氣磅礴的一首詞,其中10個字千古名句,詞中之龍有氣魄
    宋詞是我國文學史上的一座高峰,主要分為豪放、婉約兩派,其中豪放一派又以蘇軾、辛棄疾為最。蘇辛的詞作中從不乏慷慨激昂之語,蘇軾的「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辛棄疾的「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哪怕是歷經千年讀者依舊能夠透過時間的脈絡感受到他們的沖天豪氣。
  • 辛棄疾很著名的一首詞,全都是千古名句,還被選入初中課本
    【臨其詩境】 那個別有用心的人,就是南宋辛棄疾。 辛棄疾一生為收復中原而奔走,許多的前線名城都留下過他練兵習武的痕跡,這一次,他來到了鎮江。 嘉泰三年的六月,辛棄疾被任命為紹興知府兼浙東安撫使,第二年的三月又被改為鎮江知府。鎮江曾經是英雄用武之地,是無數將士生死相拼,建功立業的地方,而時光遷移到了南宋,曾經的軍事重鎮卻成為了漢民族與金人對壘的第二道防線。
  • 辛棄疾打算辭職兒子卻阻撓,一氣之下寫此詞,詞中之龍果然有脾氣
    而不幸中的萬幸是他用那曾挽弓舞劍的手,握起了筆,從此詞壇便多了一位豪放不羈的詞中之龍。他寫詞是嬉笑怒罵信手拈來,無論是「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的悽美,還是「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的小清新,亦或是是「只疑鬆動要來扶,以手推松曰去」的風趣,都是流傳千年的經典。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是辛棄疾的一首快意之作。
  • 蘇軾半夜夢見妻子,驚醒後寫下一首詞,讀完不禁讓人淚流滿面
    之後蘇軾就寫下了這首感人的詞。當年,蘇軾十九,王弗十六,美嬌娘與好情郎,好不快活恣意。王弗過門,尊長敬親,劈柴起灶,溫嫻靜婉,與公婆恭順和睦,並為蘇軾誕下一子蘇邁。每當蘇軾研讀詩書時,她便陪在身側,為其研墨,靜靜陪伴。蘇軾原以為王弗只是一般女子,並不曾識文斷字,然而每當他背書有錯漏或卡殼時,王弗總能加以提點,甚至能夠給蘇軾講解其中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