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70年前的生育率指數是4.7,也就是說每名女性平均一生會生下4.7個孩子。而如今,全世界的指數已跌到2.4了,且還在持續下降。
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狀況呢?專家表示,很危險!就我們中國來說,生育指數是1.4,而全球平均生育率之所以能維持在2.4,是非洲人和南亞人「撐」起來的。
如果發展中國家的人口指數繼續下跌,那未來非洲裔人口將成為世界主流人口,整個世界的經濟狀況,生活水平可想而知,影響會非常大。
長此以往,對於某些國家來說,最大的危害就是人口老齡化,於是,日本著急了。
據悉,僅有1.24億人口的日本,去年新生嬰兒只有86.5萬,死亡人口卻高達130萬,也就是說,他們的人口減少了50萬。
政府慌了,已經把人口危機上升到「國難」,老年人越來越多,新生力量越來越少,當勞動人口遠遠低於非勞動人口時,社會該如何運轉下去呢?他們開始擔心本國人口萎縮的局勢持續下去,就不得不面對絕種的問題了。
為了扭轉這一現象,日本政府開始參考各國的優秀政策,比如俄羅斯的獎勵生育政策,生孩子後可獲得三年產假,工資全領,還能領取「英雄母親」的榮譽。
最後,日本政府決定,完善母嬰保障、減輕養育子女負擔、免費託管班及承擔幼兒園費用等等。可沒想到,新的問題又來了,我們都知道日本的宅男宅女是最多的,女性地位低,男性職場壓力大,搞得大家都沒有心思談戀愛結婚。
由此可見,現在不是生不生孩子的事情,而是能不能結婚的問題,政府開始把眼光聚焦在男女配對的問題上。
現在,日本政府已經把部分精力投入到了「媒婆」事業上,投入大筆資金支持媒婆行業的發展,並對啟用人工智慧配對相親的地方提供補貼。
據說,今年要投資20億日元,用以扶持引入人工智慧的相親公司,以幫助大量的單身男女找到另一半。
有人還不太了解人工智慧配對科學,它是一種幫助青年男女用各自的價值觀、興趣愛好等方面去匹配對象的系統,能大大提高相親的成功率,進而促進結婚的可能性以及生育率,畢竟誰也不想在一個不適合的人身上浪費太多的時間,運用AI智能系統,相信找到心儀的TA便不再是問題。
此消息一出,很多人投去了羨慕嫉妒恨的目光,紛紛表示自己也好想讓國家給分配個對象,在彩禮、房價的壓迫下,找個對象真的太難了!但也有人表示,真正的問題也不是這個,總之大家議論紛紛,說什麼的都有:
有的說,是生存壓力太大了,我和對象農村人,婚前都是各自攢錢買房,買完房,相親認識結婚。結婚時,我32歲,他31歲,不要說什麼剩女難嫁,剩男是王老五,沒有父母支持,正常的自己買房,能30歲相親結婚都算早的。雖然我倆每人都能年入30,但是每個月房貸1萬多,本來打算只生一個孩子,結果懷了雙胞胎,而雙方父母都是農民,沒有社保和退休金,我可不敢多要孩子了。
有的說,現在女生都自己賺錢買房,自己活的開開心心的,為毛要結婚?多受氣啊。別說啥子沒人養老的事情,有錢請不來服侍養老的?想提高生育率,還是先保障一下女性的權益吧,再拉升一下人民收入,出軌的淨身出戶,彩禮不要取消,能力範圍內適當給,這樣說不定結婚率能高點,生育率也高了。還有別搞什麼離婚冷靜期,嚇得女孩子不敢結婚了。
有的說,全世界的年輕人都不想結婚,沒辦法,壓力都大,要不就是丁克,不婚主義等等。經濟越發達的國家人口越少,越窮的的地方人口越多,惡性循環!我給我兒子說,將來你結不結婚生不生孩子都無所謂,輕鬆開心就好,我也不在乎子孫多少,一哏屁了啥也不知道,愛咋地咋地。
還有的說,日本從幼兒園到大學都免費,俄羅斯三年產假,他們都不敢生,我們啥也沒有還生兩個三個?開玩笑呢!人來這個世界是來享受,不是來受苦的,更不是來當生育機器的,大家都覺醒了。現在機械化、自動化都代替了人力,為什麼還要那麼多人?而且年輕人上學的時間越來越長,工作還不好找,工資又低,以前說讓孩子養老是落實陳舊的觀念,那現在呢?
深以為然。
說來說去,講到底都是錢的事情,絕大多數不願意生孩子的都還是沒錢,那種有錢卻因為各種原因不願意生的是少數中的少數。
畢竟生兒育女不是養豬,更不是為了防老,而是要有責任心把他們養育好,環境很重要,在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你有生養他們的能力嗎?如果有,就好好養育孩子,如果沒有,還是三思而後行吧。
今日話題:你認為該不該生二胎?你覺得經濟條件不好的家庭能生個二胎湊合過嗎?你會要二胎嗎?歡迎一起來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