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收復法卡山,二等功臣花300萬堅持為154名犧牲戰友掃墓30年
文/文史紀事
上個世紀70年代末,因越軍不斷在中越邊境挑釁,妄圖蠶食我邊境領土,我邊防部隊在屢勸無果的情況下被迫無奈進行了自衛還擊戰鬥。1979年2月戰鬥正式打響,在28天的作戰時間裡,東西兩線的參戰部隊橫掃越北,取得了壓倒性的勝利。
但戰鬥遠沒有就此結束,越軍慘敗後並不善罷甘休,他們繼續越界襲擾,並侵佔了邊境諸多騎線點,如老山、者陰山、法卡山、扣林山等地。隨後邊防部隊展開了收復之戰,每一戰都是盪氣迴腸,其中老山、者陰山最為激烈,但法卡山收復戰亦激動人心。
法卡山位於廣西省寧明縣上石地區邊緣,有5個高地組成,其中靠北面的1號2號高地在戰前屬於中國,4號、5號高地屬越南,兩國的邊界線從3號主峰穿過,規定一家一半,但在1980年1月,越軍337師52團越界侵佔屬於我方的高地,並依據有利地形朝我國境內炮擊襲擾。
對于越軍的挑釁行為,我方決定採取行動,將法卡山之敵徹底清除,重新恢復對法卡山的控制。為了配合法卡山收復行動,廣西軍區邊防3師9團、41軍123師秘密調防至法卡山前線陣地,另外131師598團也參與作戰行動,而負責主攻任務的則是廣西軍區邊防3師9團2營擔負,當時有179名剛入伍不久的新戰士也參與了作戰。
1981年5月5號凌晨6點,經過精心準備後,收復戰鬥正式打響。越軍以步兵一個團加兩個營、炮兵6個營加3個連,337師坦克營和198特工1營2營等兵力投入戰鬥。激烈的作戰持續了57天,期間越軍向法卡山傾瀉了2萬多發炮彈,不斷進行反撲,新兵老兵面無懼色誓死反擊,在炮火的協同下一次又一次擊退了敵人的反撲。
法卡山收復戰共滅敵705人,傷敵500多人,我方自身犧牲78人,負傷106人。(廣西的烈士陵園中,有陣亡烈士名單154人,但是其中並沒有邊防3師9團2營的犧牲烈士,故犧牲人數應為200多人)
他們當中大部分都是18歲到25歲左右,40年的時間過去了,他們的名字已無人知曉,但昔日共同參與作戰的倖存戰友則永不能忘,肖鏗鳴就是其中一位,自那之後的30多年時間裡,他遍訪全國各地的戰友家屬,自掏腰包花費300多萬堅持為154名犧牲戰友掃墓。
肖鏗鳴是廣東汕頭市人,1980年10月才16歲的他參軍入伍,1981年5月法卡山收復戰打響後他隨部隊參戰,他所在的高機連主要任務是配合連隊的進攻,並每天將彈藥和機槍運送至前線並組裝好。除此之外,他們還要照看死傷的戰友,當時和他一樣是新兵的還有一百多位,他跟幾個要好的戰友約定好誰要是能活著走下陣地,記得去給其他犧牲的戰友掃墓。
戰鬥打響後的第十天,敵人組織大規模的反撲,擔任防禦任務的正是肖鏗鳴所在的部隊,戰鬥中他那幾個要好的戰友接連犧牲,前一秒還相擁的親密戰友,下一秒就倒在了自己眼前,這給年輕的肖鏗鳴帶來了不小的衝擊。1983年年末,他從部隊退伍,分配到潮陽縣建委派駐廣州辦事處工作。他始終記得和戰友們的約定,自1989年開始,他就每年到法卡山烈士陵園給犧牲的戰友掃墓。
最開始他去的時候,這個墓是沒什麼人掃的,每次去在路上的時間就要花10天左右,每次的花費都在300元左右。但當初剛剛工作那會兒,他每個月薪水才不過50元,後來經過自己的創業,經濟狀況變好了,給戰友祭奠的祭品也從幾人一份,變成了每人一份,他的堅持也讓當初邊防3師老9團的老戰友記住了他。
慢慢地在他的感召下,去烈士陵園掃墓的人越來越多。後來他還自己出資,將戰友們戰鬥的英雄事跡編輯成冊,光這一項他就花了80多萬,實際可能有近百萬。但他卻覺得這是一種教育,要讓下一代人知道,只要是為國家做過貢獻的,都不會被忘記的,總會有人去紀念,因為這是一種信仰。
到五年前為止,他組織的紀念次數達到了10次,各種開支花了近300萬,從16年起,他走遍全國各地,拜訪犧牲戰友父母家屬,行程超過數萬公裡。直到現在他依然堅持每年都去祭奠戰友,每次他都錯開清明節這樣的高峰時期,只為靜靜地陪伴自己的戰友,說說心裡話,談一談祖國如今的繁榮富強。
人民英雄長眠於此,他們的熱血始終流淌在我們心中,在祖國通往復興的道路上,始終都要銘記這些保家衛國的戰士所做出的貢獻,烈士永垂不朽,法卡山英雄營的戰旗永遠飄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