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網際網路也逐漸成為人們賴以使用的東西了,在現在這個網際網路時代,幾乎所有人都是手機不離手,這種場面在幾年前還是看不到的,這也可以說明我們的科技發展實在是迅猛。手機的快速崛起也是相對應了,刺激了一些軟體的發展,尤其是一些交友軟體。
因為無論是在現實中還是在網絡中,我們都需要結交朋友,而有了手機,有了網際網路之後,我們也能認識到全國各地的朋友。當然,在網絡之上,我們是可以認識許多異性朋友的,於是也就有了一個詞的出現,這就是網戀。說起網戀看起來似乎非常不靠譜,但網戀的人其實還不少呢。
但是你知道嗎?其實就是在民國的時候就有網戀了,不過那個時候還不稱作網戀,叫做筆友,我他們都有一個相同點,那麼就是在兩個人都沒有近距離的接觸下,便確定了關係。而民國的這起網戀,他的兩個主角,一個是民國詩人蔣光慈,另一個叫做宋若瑜,在他們之間也是有著一段值得後人評說的愛情故事的。
其實兩個人的初次相識,還是因為一篇文章,當時的蔣光慈發表了一篇文章,在報刊《青年》上面。在當時那個年代,人們的思想已經得到了很大的改變了,尤其是在學校上學的學生,而宋若瑜作為一個具有新思想的學生,她對蔣光慈的文章也是十分誇讚的,於是他也是抱著試一試的想法,就給作者蔣光慈寫了一封信。
蔣光慈看到信之後,也是對宋若瑜的一些想法表示很認同,所以他並沒有因為宋若瑜只是一個學生就輕視她,而是給她回了信。經過這一次的回信,兩個人便一發不可收拾了,他們便開始經常互相給對方寫信,慢慢的就由討論一些學術問題,變成一些生活上的問題,雖然兩個人並沒有見過面,但是經過這麼長時間的寫信,他們也是都對彼此擁有著好感,於是兩個人就通過這樣寫信的方式確定了戀愛關係。
兩個人的關係也在不斷深入發展著,是因為宋若瑜自己染上了肺病,而且他又見到自己的好友,也是因為感情問題而離婚了,所以她對婚姻也是由內心產生了恐懼,因此宋若瑜便拒絕了與蔣光慈再聯繫。但此時此刻的蔣光慈已經動了情,他怎麼可能這樣就放棄呢?在經過蔣光慈的不懈努力下,兩人的關係又恢復到了從前,他們又開始了,之前一樣的書信往來。
長時間的書信來往也是兩個人對彼此的了解更深了,於是他們也是抱著想要見一見的想法,起初到宋若瑜對這次見面還有些動搖,但經過了蔣光慈的勸說,她也是下了決定,要見一見對方。兩個人約定在北京見面,在知道了宋若瑜是哪一輛火車之後,蔣光慈就前往了火車站去等待他。
初次見面的兩人表現得都很激動,只不過他們都在抑制著自己,畢竟這是自己在書信上相戀六年的人啊!不過令蔣光慈沒有想到的是,在宋若瑜到來之前,她的母親就來到了北平,宋若瑜母親的墓地也很簡單,就是想要親自看一看這個小夥子怎麼樣?畢竟與自己的女兒在書信上相戀6年,但是卻從來沒有見過面,她這個做母親的心裡也是放心不下。
宋若瑜的母親也是了解到了一些蔣光慈的情況,她對這個女婿是非常不滿意的,她覺得這個人是非常不靠譜的,在宋若瑜母親的了解之下,也是導致了蔣光慈之前其實是有過婚約的,但是被退掉了,雖然是這樣的情況,但是宋若瑜的母親還是不放心。蔣光慈知道了這件事情之後也是無可奈何,畢竟這可是自己未來的丈母娘啊!你對她又沒有什麼辦法,只好任由她去做了。
雖然宋若瑜的母親走訪了一些情況,對蔣光慈也是有了更深的了解,但出於對女兒的保護,她還是緊急叫停了兩人之間的交往,對於之後的結婚,那更是被放置在了一邊。這種情況一直延續了好長的時間,後來蔣光慈也是前往上海去教書,因為他覺得這樣能拉近兩個人之間的距離,而且也能經常去看望宋若瑜。
作為父母的反對,宋若瑜也是非常的傷心難過,而她之前患過的肺病,又是復發了。此時的宋若瑜只能是臥病在床了,而蔣光慈在得到這個消息後,也是急忙去看望宋若瑜。宋若瑜的母親看到蔣光慈對宋若瑜的確是一片深情,對之前的決定也是動搖了,最終她也是同意了兩個人的婚事。蔣光慈和宋若瑜雖然經歷了一番坎坷,但是最後也是走入了婚姻的殿堂。
不過或許是上天不公吧,兩個人的婚姻生活簡幸福了一段時間就遭遇了變故。在結婚之後,宋若瑜的身體就一直不好,蔣光慈也是讓宋若瑜到廬山去修養,他繼續在上海工作。但是令蔣光慈沒有想到的是,到了廬山之後,宋若瑜的身體不但沒有好轉,反而病情日益嚴重了。僅僅過了一段時間後,蔣光慈就收到了消息,自己的妻子快不行了。
我就這個消息後的蔣光慈也是目瞪口呆,他即刻和自己的朋友來到了廬山,他也是馬不停蹄的去往醫院趕,那個時候的宋若瑜,只剩下一口氣了,見到了丈夫宋若瑜也是非常開心的,但是最終也是改變不了自己將要死亡的事實了。經歷了短暫的相逢,宋若瑜也是離開了人世那年的她只有23歲。
妻子去世後的這一段時間裡,蔣光慈每天都是悲痛欲絕,不久,他也是被檢查出了肺病,於是也是前往了日本治療。雖然在治療中,但是蔣光慈對自己妻子的思念也是旁人無法想像的,他只能靠每天拼命的工作來改變自己的這種狀態,身邊的人都勸她,如果他再這樣拼命工作,自己的身體會支持不下去的。
但是蔣光慈,卻並沒有聽,因為自己的妻子已經走了,他也對這世間沒有什麼牽掛了,於是在四五年之後,他就因為過度勞累而去世了,這時的他30歲。
結語:一個23歲,一個30歲,兩個年紀都不算大,但是就是這樣的一對夫妻卻早早地離開了人世間,他們兩個之間的愛情也是令我們羨慕,一封書信,使得兩個人成功走到了一起。但是卻沒有想到會是以這種結局收尾,可能這就是愛情的力量吧!通過宋若瑜和蔣光慈的故事,也是希望大家能夠珍惜眼前的人,你們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