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湧現過許多才子佳人,一直為人津津樂道,有一對一如巴金和蕭珊、錢鍾書與楊絳,也有一對多如蕭紅與蕭軍、端木蕻良、駱賓基,如此等等。而蘇雪林,與這些人都不同,她雖然結婚36年,但與丈夫同房不近身,在感情上,一生都是空白。
蘇雪林,1897年出生於浙江瑞安,祖籍安徽太平,據考是北宋大文學家蘇轍的後裔。她一生筆耕不輟,與冰心齊名。
少年時期的蘇雪林,舉家搬到安慶,但當時家裡還是「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傳統,停止了蘇雪林的學業,蘇雪林為此終日哭鬧不止,向自己的母親和祖母苦苦哀求,終於說服了長輩。蘇雪林回憶稱,曾因為不能求學幾次想到跳下林中深澗自殺。
蘇雪林前往法國留學期間,家中以伯父病故為由將她騙回家中,讓她與未婚夫張寶齡成婚。雖然與張寶齡素未謀面,但他們之間早有婚約,也有過書信往來。蘇雪林覺得,張寶齡雖然接受過新式教育,但骨子裡還是個有著大男子主義的傳統男性,她對張寶齡沒有一點期待。
但世事難料,當時蘇雪林的母親臥榻在床,父母在,順從就是最大的孝。
婚後,二人一開始還是和諧融洽的,但慢慢地,兩人在性格和愛好上的矛盾越來越凸顯。張寶齡的原生家庭很是糟糕,父母親對待孩子,非打即罵,張寶齡在戰戰兢兢中長大,孤僻、冷漠。張寶齡需要的是能夠在背後照顧他、支持他的女性。顯然,有著自主精神的蘇雪林是不能接受這種要求的。並且,他倆的興趣十分不同,據說,在一個中秋之夜,兩人月下漫步,蘇雪林詩意盎然地對張寶齡說:「你看這月亮多圓呀!」張寶齡卻回了一嘴:「沒有我用圓規畫的圓!」他們的相處很快就像這個話題一樣「終結」下來。
之後二人雖然同居,但不同寢,慢慢地更是分居兩地,夫妻關係名存實亡。
既然婚姻如此痛苦,蘇雪林為何不提出離婚呢?蘇雪林信仰基督教,是不允許離婚的。所以,蘇雪林便將一門心思撲在文學創作上,工作之餘也常常獨自一人週遊世界。
1949年夏,蘇雪林遠赴香港,兩人自此再也沒有相見,即使這樣,兩人也沒有離婚。
1961年秋,蘇雪林得知張寶齡於當年2月病逝於北京。蘇雪林此生唯一一段婚姻到此結束。
晚年的蘇雪林曾留下這樣一段話:「我是只蝴蝶,戀愛應該是我全部的生命,偏偏我在這個上面僅餘一頁空白。」
一輩子這麼長,兩個優秀的人不能走到一起,遇見志趣相投的人竟是如此之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