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印而用傷食者,身強印旺,恐其太過,洩身以為秀氣。
這是印格成格的第二種形式,但要注意使用條件,最好是身強印旺,然後用食傷洩身,官方叫法稱之為「洩秀」。
如戊戌、乙卯、丙午、乙亥,李狀元命也,
李狀元的命局:月上乙卯,地支還有一個亥來合木,日元身坐午,典型的印旺身強,這個時候用戊去洩身,達到洩秀的目的。這裡有兩個細節需要我們了解,月上乙木本身是克戊土的,這就是所謂的「梟神奪食」,有人會說,這個乙木明明是正印,咋還叫梟神了,偏印才叫梟神的好不好。嚴格的說確實是正印,但照樣奪食,以兇論。在格局理論當中,不管是正印還是偏印,只要克了食傷為忌神,我們都可以稱之為「梟神奪食」。如果印不克食傷為吉,那麼就是偏印「梟神」我們都叫其為「印」。
梟神奪食一般(注意用詞是一般)有兩種情況,一個是月令是印,要用食傷洩身,如果印食並透,食傷受制的情況就是「梟神奪食」;還有一種情況是,月令是食神,立食神格,如果這個時候有印(不論正偏)克了食神,同樣也叫「梟神奪食」。
你會看到很多人講命理的時候,經常混用這個概念,常把「梟神奪食」放在嘴邊,實際上他們根本不知道這個詞的準確概念。
第二個細節,這個命局既然已經是「梟神奪食」了,為何還立印格用食傷,而且還成格了呢?
這裡有兩個原因:首先,涉及到結構問題,乙木的作用是先克戊土奪食,然後丙火出現化洩印星再生戊土,有點破而復成的意思。其次,要看大運的配合,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大運配合的極好。但無論如何,原局還是有像,必然應事。年月「梟神奪食」一般為與母親的緣分淺,古文有,「梟神奪食,幼兒缺乳」的說法就是這個意思,但具體情況又分為:母親身體不好,嚴重的會早逝;出生後就離開母親,不在一起生活;雖然在一起,但真的吃不上母乳這三種情況。最後一種現實的意義不大了,現在好多孩子都吃奶粉。
這個斷語的應驗率極高,我的視頻當中曾經舉過幾個這樣的案例,大家務必牢記。
若印淺身輕,而用層層傷食,則寒貧之局矣。
雖然也是立印,也有食傷,貌似可以成格,但印淺,身輕,又層層食傷,即便架子立在那裡,依然是貧寒之造。
這裡我們要注意條件的構成,三者缺了誰都不會那麼慘,很多人看到前面的印淺身輕,而不論食傷輕重多寡,上來就套用《真詮》上說的「貧寒之局」,實際即便印淺身輕,如果食傷也輕,那麼多少還是可以成格的,只是層次不高,到不了貧寒的程度。
仔細想想,為何印用食傷會給出這樣的條件,實際道理很簡單,還是壓力差的問題,印主吸納,食傷主發洩。如果吸納的多(印重),發洩的少,那洩出來的必然是精華的東西,層次必然很高;相反,如果吸納的少,發洩多,這發洩出來的東西可能就是垃圾了,層次必然很差。這就好比一個老師,博士畢業出來教小學,那就是遊刃有餘,如果高中畢業非要教大學的課,那基本沒法聽了。
有用偏官者,偏官本非美物,藉其生印,不得已而用之。故必身重印輕,或身輕印重,有所不足,始為有情。
印格成立的第三種形式,印格用煞,《真詮》認為,偏官本來就不是美物,用它來生印也是一種不得已的辦法。而且命局本身一定要具備不足才可以使用:要麼是身強印弱,要麼是印強身弱,總之不可身印都強。
茅狀元命,己巳、癸酉、癸未、庚申,此身輕印重也。
馬參政命,壬寅、戊申、壬辰、壬寅,此身重印輕也。
舉了兩個案例,大家可以自行去分析研究。
若身印並重而用七煞,非孤則貧矣。
這句話的重點是後面這句:非孤則貧,《真詮》並沒有說貧賤之局,扣扣字眼,孤與貧是兩個區別很大的概念。孤有兩種解釋,一個是兄弟姐妹少,就自己一個;另一個解釋是不合群,與親友走動少、朋友少,但很顯然,孤不一定貧。
那為什麼會孤呢?這裡既有煞的原因,也有印的原因。先來說煞,煞生印,但印生誰不一定,如果只生日主,那煞還有可能克比劫。比劫就是兄弟姐妹,被七殺克則容易夭折或根不生不出來,這就是孤了。再就是印,印重的人本身性格就會孤僻,特別是偏印更為明顯。但話還是說回來,不一定貧,所以就會有身印並重用七煞而富甚至是貴的命局出現。那就是:
有用煞而兼帶傷食者,則用煞而有制,生身而有洩,不論身旺印重,皆為貴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