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裡奇妙的生物 海鞘海百合 你知道幾個(組圖)

2021-01-09 中國網

1.褐色海藻

據美國《紐約時報》報導,美國海洋植物學家西爾維亞·厄爾勒從事了半個多世紀的海洋勘探和保護工作。最近她在《美國國家地理》雜誌上撰文公布了她的最新發現和一些奇妙海洋生物。

厄爾勒是海藻研究人員,她也是最近刊登在《美國國家地理》雜誌上的《海洋:插畫地圖》(Ocean: An Illustrated Atlas)一文的聯合作者。文中的文字和圖片詳細描述了照亮大海的原綠球藻的發現過程,以及它對地球和生存環境的巨大影響。海洋學家、美國海洋暨大氣總署前首席科學家厄爾勒從事了半個多世紀的海洋勘探和保護工作。她對海藻做出了開創性研究,對珊瑚礁生態學進行了重要探測,創下深潛水記錄,跟蹤海洋哺乳動物,積極說服建設海生動物保護區。

以下就是西爾維亞·厄爾勒公布的海洋世界照片,展示了海洋中的一些奇妙生物:

1.褐色海藻

這是喜歡沿海涼爽或者寒冷海水的褐色海藻和它的表親。有的海藻呈細絲狀,有的海藻類似精細的緞帶,也有的海藻是葉狀金褐色灌木。它的親戚中有一種在加州海岸形成了海藻森林。一天能長一英尺長,生成了被認為是海底最大的光合生物體。

相關焦點

  • 海百合在化石裡「重生」
    棘皮動物也許算得上是化石記錄之中最奇怪的生物了,但它也是海洋之中最繁盛的生物之一。它們的特徵是五輻射對稱和兩側對稱,還有由方解石骨板組成的外骨骼。最成功的棘皮動物應該算是海百合。通常它們被稱為「海中的百合花」,因為它們有長長的莖固著在海底,與百合花相似。
  • 聖潔之花:海百合古生物化石
    關嶺和貞豐等地晚三疊紀地層中,保存的完美而豐富的海百合化石,為中國和世界罕見,數量豐富,分布範圍較廣,具有較高的研究價值。 我對海百合的深入了解是在2003年承擔了《貴州關嶺國家地質公園可行性研究報告》的編制任務,對關嶺一帶進行了深入調研之後,才知道這種化石的科研價值及意義。
  • 像動物又像植物 惠安海邊神秘生物原來是海百合
    乾枯的海百合 (網友供圖)  廈門網訊 據泉州晚報報導(記者廖培煌實習生吳冠標)長著很多「爪子」,像動物,又像植物,這怪物到底是什麼?
  • 《旅遊地學新視野》之六|聖潔之花:海百合古生物化石
    關嶺和貞豐等地晚三疊紀地層中,保存的完美而豐富的海百合化石,為中國和世界罕見,數量豐富,分布範圍較廣,具有較高的研究價值。我對海百合的深入了解是在2003年承擔了《貴州關嶺國家地質公園可行性研究報告》的編制任務,對關嶺一帶進行了深入調研之後,才知道這種化石的科研價值及意義。關嶺地區在晚三疊紀為海灣環境,並逐漸由淺海陸棚向局限盆地演化。
  • 海百合化石有哪些
    海百合化石有哪些由於生物死後體內的有機物很容易就會被分解殆盡,因此能夠保存到海百合化石中的主要是生物體的骨骼、貝殼、牙齒等含有較多無機物的部分。海百合是一種始見於石炭紀的棘皮動物,生長在海洋中。石炭紀開始於3.54億年前,結束於2.92億年前。海百合具多條腕足,表面有石灰質的殼。身體形態酷似盛開的百合花,不但有的花蕾,還有挺拔的根莖。海百合有一個類似植物莖一樣的柄,柄上長著端羽狀的觸手,也叫腕。這些觸手很像蕨類的葉子,因此人們常常將其錯認為植物。海百合化石是稀有的古生物化石標本。
  • 地大逸夫博物館:「如花似畫」海百合,美得讓人心醉!
    你見過長在大海裡的百合花嗎?在中國地質大學逸夫博物館生命起源與進化展廳,就可以領略到這樣的奇景。  走進二樓生命起源與進化展廳,迎面就可看到:一座15.7平方米的化石上,數十朵綻放的百合花栩栩如生,根、莖、冠全都清晰可辨,好似藝術大師的雕刻作品。整個造型如花似畫,美得讓人心醉。
  • 你知道海百合與海筍嗎
    大家好,歡迎收看我的百家號文藝的土豆34,今天小編要給大家的介紹的是海百合與海筍。海百合海百合的外形很像植物,但它們卻是棘皮動物中最古老的類型,它們不能離開海水生活,海百合的外表很漂亮,並且長得很像百合花,故而得名。全世界現有620多種海百合,共分為有柄每百合和無柄海百合兩大類。有柄海百合以長長的柄固著在深海底,那裡沒有風浪,不需要堅固的支柱。
  • 寶可夢No.345,No.346——觸手百合,搖籃百合
    精靈寶可夢,簡稱寶可夢,是這個星球上不可思議的生物。無論是在天空、海洋還是陸地,在這個世界的每一個角落,都可以看見它們的身影。觸手百合的原型為來自奧陶紀的古代棘皮動物海百合亞門中的有柄種類,不同於無柄海百合,它們多以莖柄固著生活,被分類為海百合寶可夢,身高1.0m,體重23.8kg。它就像海百合,它的身體大部分為紫色,身上有黃色的花紋,一根連接底部的黃色枝幹,底部有一個大大的紫色吸盤,觸手是粉色的,頂部是黑色的,有兩個黃色的圓點,會用兩隻眼睛凝視四周尋找獵物。
  • 世界最大的海百合化石將呈現世人面前
    新華網貴陽9月1日電(記者張藝)世界上最大的海百合化石將於9月28日在貴州省安順市關嶺縣境內的國家地質公園向公眾展示。  海百合是一種高等無脊椎的棘皮動物,以吸食海洋微生物為生,因其形似百合花而得名。它屬於從無脊椎動物向脊椎動物演化的一種過渡動物類型,其化石不僅儲存著豐富的古生物科學信息,而且揭示了遠古時期海洋古地理環境。
  • 海百合竟然是比恐龍還古老的動物!而且還擁有快速修復自身的能力
    如果有人問你:你能區分動物和植物嗎?90%的可能,你會向提問的人翻個白眼!但是,請先別這樣自信。自然界中,有很多奇特的物種,會讓你「傻傻分不清」。比如說……海百合!這種海洋生物,外形酷似植物,實際居然是一種動物!
  • 海百合化石 稀世國寶
    廣東省廣東博物館於2010年開館,館內珍藏了一塊海百合化石,高3.2米,寬2.6米,作為鎮館之寶。據館內相關工作人員透露說這件碩大的海百合化石是館內最珍貴的一件展品,估計價值約為8千萬元。 北京自然國家博物館考古專家稱,海百合生長於4.5億年前,比恐龍時代還要早2億年,應該是史上最早的生物。
  • 最古老的棘皮動物——海百合
    海百合是棘皮動物中最古老的種類,生活於海裡,最早出現於距今約4.8億年前的奧陶紀早期。海百合有多條腕足,身體呈花狀,表面有石灰質的殼,由於長得像植物,人們就給它們起了這麼一個美麗的名字。海百合的身體有一個像植物莖一樣的柄,柄上端羽狀的東西是它們的觸手,也叫腕。
  • 【招商】海百合化石收藏價值不可估量!
    海百合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動物之一,已經生存了5億年,在2億3千萬年前,海洋裡到處都生長著海百合,由於海百合對環境要求非常苛刻,如今,人們只能在深海裡見到它們美麗的身影。這些珍貴的海百合化石在地下沉睡了兩、三億年,如今依然栩栩如生,恰似國畫大師筆下綻放的百合花。其實在收藏市場上,除了古玩、字畫、奇石、珠寶,還有不少偏門的收藏品,在小眾圈子裡,非常瘋狂,比如珍稀的海百合,成交價格在幾萬元/平米。
  • 解密:無根無葉,隨波逐流,海百合是如何做到憑空盛開的?
    如果說百合無根無葉也能開花,那肯定所有人都會說這是在開玩笑,但海中就有一種海百合,隨波逐流肆意盛開,具有一種別樣的美麗,海百合是如何做到憑空盛開的?難道是什麼怪力亂神的海底傳說?其實是因為海百合雖然名字是花,本身卻是一種棘皮動物,跟海星屬於是同宗的親戚,海百合的歷史非常久遠,早在寒武紀就出現了,跟鼎鼎大名的三葉蟲做過鄰居,而直到如今人們也能在海底發現海百合優美的身影,可以說是活化石了。
  • 日照海百合化石展覽館開館迎客
    7月31日,日照海百合化石展覽館在社會各界的親切關懷和傾情關注下盛裝啟幕,開館迎客。       該館由劉家灣趕海園招商引資,日照市海百荷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開發建設,總投資2800萬元,是今年日照國際海洋城的重點旅遊招商建設項目。
  • 貴州發現迄今為止世界最大海百合化石
    貴州發現迄今為止世界最大海百合化石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1月01日 09:00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貴陽12月31日專電(記者 何雲江)貴州省日前在黔南獨山縣發現一塊面積達27.3平方米的三疊紀時期海百合化石
  • 六種地球上的奇特生物,其中海百合似外星來客
    (遊動的海百合)三,高顏值的「外星生物」委內瑞拉貴賓犬蛾。
  • 「化石獵人」情牽億年海百合
    貴州省六盤水市的「化石獵人」李剛,從事古生物化石修復已經20多年,擅長精修貴州大山裡的一種珍貴化石——海百合。經過李剛的手,一塊塊栩栩如生的貴州關嶺海百合化石逐漸顯露真顏。
  • 海百合化石不允許買賣
    金陵晚報記者 王君 於飛金陵晚報報導汪先生的海百合化石能不能賣?昨天本報的南京市民8萬元叫賣海百合化石的報導引起了各方關注,不少市民打進電話發表了他們的看法,大多數的市民旗幟鮮明地表示:不管這塊化石的科研價值如何,都不可以買賣,江蘇省國土資源廳的有關人士在仔細查詢了化石的相關信息並向國土資源部諮詢後明確表示:該海百合化石屬國家保護的品種,不能買賣。
  • 海洋是如何形成的? 海洋也會燃燒?你聽過「海火」嗎?
    同時,由於當時大氣中沒有氧氣,也沒有臭氧層,紫外線可以直達地面,而靠海水的保護,生物首先在海洋裡誕生。 大約在38億年前,在海洋裡產生了以低等的單細胞生物為主的有機物。在6億年前的古生代,有了海藻類,在陽光下進行光合作用,產生了氧氣,然後慢慢積累,形成了臭氧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