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老年焦慮症患病率的Meta分析

2020-11-25 醫脈通

       作者: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精神科 蘇亮 


       摘要:


       目的:近年來,中國人口老齡化趨勢日益明顯,老年焦慮症患者亦逐漸增多,但目前關於老年焦慮障礙的大規模流行病學調查不多,且各研究結果相差較大,故我們對中國人群老年焦慮症的患病率進行Meta分析,通過對近年來國內外發表的有關中國大陸人群的臨床流行病學研究結果進行匯總、歸納和統計分析,以期對我國老年焦慮障礙的患病情況有一個全面的了解。

       方法:檢索PubMed、EMBase、Web of knowledge、中國期刊網、萬方、維普及中國生物醫學文獻等資料庫,檢索時間為1982年~2010年4月8日,在5個外文資料庫和4個中文資料庫共檢索到可能相關文獻479篇,排除研究主題不符後有30篇,文獻追溯和手工檢索到2篇,排除樣本非社區人群後有26篇,排除樣本非老年人口研究後有11篇,最後剔除樣本有重疊的研究3篇,共有8個獨立研究納入Meta分析。應用加強觀察性流行病學研究報告的質量(STROBE)為參照標準評價文獻質量,數據提取由兩位評價者根據STROBE標準獨立記錄,並進行交叉核對。採用Stata軟體進行Meta分析,計算患病率及其95%可信區間(CI)。

       結果:共有8項研究符合納入標準,其中6個對焦慮障礙的患病率進行報導,2個報導了焦慮症狀的患病率,流行病學調查人群總樣本量分別為27470和1280。納入的6篇文獻顯示,中國老年焦慮症的患病率介於3.36%~7.97%,焦慮情緒的患病率介於20.9%~27.5%,近2年來調查的患病率要高於以往的調查。異質性檢驗結果顯示,焦慮障礙(Q=8.17, df=5, P=0.148, I2=38.79)和焦慮症狀(Q=0.906, df=1, P=0.341, I2=0)的患病率合併統計量異質性均較低。固定效應分析計算,結果顯示中國老年焦慮症的患病率6.79%(5.61%~7.96%),焦慮症狀的患病率為22.11%(16.8%~27.2%)。結論:匯總分析的異質性較低,說明各研究結果的可比性較好,Meta分析的結果可以從循證醫學的角度反映出國內老年焦慮症流行病學現狀。研究結果表明,老年人群焦慮症狀的患病率要遠遠高於焦慮症,焦慮症和焦慮症狀在中國老年人群中患病率均較高,是一組非常常見的心理障礙,需引起精神衛生服務相關部門的重視。

 

       討論:


       近年來,薈萃分析在國內外已頗受重視,Chen R等從144篇文獻中篩選出20篇有關中國老年抑鬱症的患病率及其危險因素的文獻,進行薈萃分析,對進一步了解和較準確地闡述老年抑鬱症疾病流行情況及其影響因素,發揮了積極作用。


       本文收集了我國1992年以後發表的8篇有關老年焦慮症和焦慮症狀患病率的文獻資料,雖然論文存在地區差異和時間差異,但確實從一個側面呈現了我國對老年焦慮症流行病學研究的現狀。由於受研究的設計類型和論文提供數據的限制,僅匯總了大部分論文對老年焦慮症的患病率(6篇)和焦慮症狀患病率(2篇)進行薈萃分析。雖然多數研究並未對針對老年人群的焦慮障礙譜系疾病進行流行病學調查,但匯總分析的異質性較低,說明各研究結果的可比性較好,故Meta分析的結果可以從循證醫學的角度反映出國內老年焦慮症流行病學現狀。


       納入的6篇文獻顯示,中國老年焦慮症的患病率介於3.36%~7.97%,焦慮情緒的患病率介於20.9%~27.5%,近2年來調查的患病率要高於以往的調查。對以上文獻進行匯總分析,結果顯示我國老年焦慮症的患病率為6.79%(5.61%~7.96%),焦慮症狀的患病率為22.11%(16.8%~27.2%)。研究結果表明,中國老年人焦慮症和焦慮症狀的患病率要分別高於抑鬱症和抑鬱症狀的患病率(分別為3.86%和14.81%)。


       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老年人群焦慮症狀的患病率要遠遠高於焦慮症。我們認為一方面由於調查的工具不同,在本研究納入的文獻中焦慮症狀的檢出率僅用了焦慮自評量表,並未進一步進行定式或半定式診斷工具。另外,很多伴有焦慮症狀的人群不滿足診斷標準中定義的焦慮症,或診斷為抑鬱症等其他疾病。國外也有研究認為,診斷工具在老年期精神障礙的診斷效度較差,而使用為老年人焦慮障礙特定開發的診斷工具發現,社區老年人群焦慮障礙的患病率高達14%~15%。由於本Meta分析中納入的流行病學調查,均未對識別老年人群焦慮障礙進行專門訓練,因此本研究結果也可能低估了老年焦慮障礙真實的患病率。總之,焦慮症在中國老年人群中患病率很高,是一組非常常見的心理障礙,影響老年人身心健康,是社區精神衛生保健工作的重要任務之一。

(本網站所有內容,凡註明來源為「醫脈通」,版權均歸醫脈通所有,未經授權,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授權轉載時須註明「來源:醫脈通」。本網註明來源為其他媒體的內容為轉載,轉載僅作觀點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及時聯繫我們。)

相關焦點

  • 焦慮症與遺傳因素等有關 北京焦慮障礙終生調整患病率6%
    中國網財經12月21日訊(記者杜丁) 今天來自北京市衛計委的消息,研究表明,焦慮症與遺傳因素、個性特點、不良事件、應激因素、軀體疾病等均有關係,這些因素會導致腦內神經遞質失衡,從而造成焦慮等症狀的出現。  據介紹,焦慮症又稱為焦慮性神經症,以焦慮情緒體驗為主要特徵。可分為廣泛性焦慮和急性焦慮發作兩種形式。
  • 因焦慮症離婚?專家:生活中不妨「神經大條」些
    女博士條件出眾,卻因焦慮症離婚專家:過度認真勞心的人易得焦慮症,生活中不妨「神經大條」些焦慮症已成為我國患病率最高的一種精神障礙,成人終身患病率高達7.6%,多達8000萬人。確實,現實中,各類焦慮症的患病人群在門診表現上就很普遍。調查結果的出爐,不僅有助於學術研究和實際應用,更有助於人們對於精神障礙的關注,擺脫認知誤區。
  • 經常焦慮煩躁、胸悶氣短、緊張恐懼,很可能是患上了焦慮症
    輕度的焦慮症是可以說出自己怕什麼,但是對於嚴重的情況,是不知道自己害怕什麼,反正就是害怕。焦慮症的誘發原因?1、性格因素:不良的性格特徵,也是會引起焦慮症發作的,對身體不適容易緊張、焦慮產生自卑、自信心不足,膽小怕事,謹小慎微等不良性格因素,對焦慮症的形成也是有很大作用的。
  • 焦慮症是精神病嗎 焦慮症都有什麼表現
    焦慮症是生活中很常見的一種疾病,有的人深受焦慮症的困擾,還有部分朋友並不太清楚焦慮症是什麼樣的一種疾病。有的人說焦慮症屬於精神疾病,這是真的嗎?小編給大家講講焦慮症是精神病嗎、焦慮症的症狀有哪些以及焦慮症的自我治療。
  • 焦慮症易發人群有哪些?焦慮症如何自我測試
    焦慮症,是神經症這一大類疾病中最常見的一種疾病,其以焦慮情緒體驗為主要特徵。現在很多人其實都患有焦慮症候群,各個階段,各個類別人群都有體現,那麼焦慮症在哪些人群中比較容易出現呢?什麼樣的人會比較容易患上焦慮症呢?接下來,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精神科王相蘭副主任醫師將為我們一一解答。
  • 抑鬱症和焦慮症一樣嗎?為何焦慮症能自愈,抑鬱症卻不能?
    抑鬱症和焦慮症一樣嗎?抑鬱症和焦慮症,都是現代社會發病率比較高的心理疾病,很多人可能搞不清楚兩者的區別,錯誤的認為抑鬱症就是焦慮症,其實抑鬱症和焦慮症不是同一個疾病的,並且兩者的差別還是比較大的。抑鬱症是一種心境障礙,而焦慮症又被叫做是焦慮性神經症,所以屬於神經症範疇,抑鬱的特點是持續的心境低落,而焦慮的特點是持續的心情緊張。焦慮症和抑鬱症的區別:由於焦慮症和抑鬱症都是比較多發的心理疾病,很多人對於焦慮症和抑鬱症會產生混淆,其實焦慮症和抑鬱症無論是在症狀表現還是在調節方法上區別都是比較大的。
  • 認知率低主動就醫意識弱病恥感重 老年抑鬱症很容易被耽誤
    前不久,健康中國行動推進委員會發布的《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提到,我國抑鬱症患病率達到2.1%。有調查研究表明,老年人患抑鬱症的比例遠高於年輕人,55歲以上的人中患抑鬱症的比例更為突出。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有抑鬱症的人佔全世界人口的3%—5%,而老年期抑鬱症患者佔老年人口的7%—10%。
  • 經常處於緊張狀態、心煩心慌、莫名擔憂,很可能是患上焦慮症
    對於焦慮症患者來說可以怎樣及時的走出焦慮症困擾是至關重要的,而想要早點擺脫焦慮症的困擾就需要患者儘早的接受治療,要想對焦慮症舉行有用的治療還必要患者對自身的發病緣故有清楚的了解才行,治療焦慮症需要在弄明焦慮症發病的原因下驚醒治療才會取得較好的結果,下面就為大家詳細的介紹。焦慮症的症狀是什麼?
  • 廣州治療焦慮症專科 焦慮症十個表現
    焦慮症是現在常見的的疾病,以焦慮心境體會為主要特徵。咱們的日子變得越來越了,可是患上焦慮症的人卻越來越多,由於日子、作業等種種原因都會患上焦慮症,焦慮症嚴峻時便會患上精神病,這讓咱們的身心健康都有害。下面就一起了解下呈現焦慮症的十個症狀表現不可忽視!
  • 焦慮症十個表現 焦慮症十個表現軀體障礙症
    焦慮症十個表現兒童焦慮症的主要表現是焦慮情緒、不安行為和自主神經系統功能紊亂。不同年齡的患兒表現各異。根據起病形式、臨床特點和病程臨床上可分為驚恐發作與廣泛性焦慮症。驚恐發作為急性焦慮發作,發作時間短,表現為突然出現強烈的緊張、恐懼、煩躁不安,常伴有明顯的自主神經系統功能紊亂。廣泛性焦慮症為廣泛持久性焦慮,焦慮程度較輕,但持續時間長,患兒上課緊張、怕被老師提問、怕成績不好等,也有自主神經系統功能紊亂表現。根據發病原因和臨床特徵分為分離性焦慮、過度焦慮反應和社交性焦慮。
  • 上海焦慮症病的專科醫院
    焦慮症的表現症狀   1.睡眠問題  難以入睡或睡不安穩往往與焦慮有關。許多焦慮患者睡前對一些事情胡思亂想,就像大腦「堵車」,甚至醒來後也難以平靜。  2.過度擔心  廣泛性焦慮症的特點就是思慮過多。
  • 鈞保言:美國「霸權焦慮症」該治治了
    美國「霸權焦慮症眼花繚亂的表象,其實折射出——美國病了,患上了「霸權焦慮症」。近年來,隨著中國等新興國家快速發展,以及自身國力相對衰落等因素,美國在心理上產生了傳統優勢被削弱後的霸權焦慮。「薩德」入韓,就是最新例證。美國在韓國部署「薩德」,算盤打得「啪啪」響。
  • 焦慮症的5個具體表現
    核心提示:焦慮症,又稱為焦慮性神經症,是神經症這一大類疾病中常見的一種,以焦慮情緒體驗為主要特徵。可分為慢性焦慮(廣泛性焦慮)和急性焦慮發作(驚恐障礙)兩種形式。南昌安康醫院焦慮症主要表現為:無明確客觀對象的緊張擔心,坐立不安,還有植物神經症狀(心悸、手抖、出汗、尿頻等)。
  • 強迫症與焦慮症的區別是什麼的
    核心提示:強迫症、焦慮症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都是比較常見的精神疾病的現象了,他們的出現給廣大的患者朋友們的健康身體及正常生活都帶來了一定的危害性,為此我們一定要重視起來,那麼強迫症與焦慮症的區別是什麼樣的呢?
  • 廣州省十大精神病醫院 焦慮症自測表
    核心提示:這個社會壓力越來越大許多人都患上了焦慮症,但由於大多數人都不是特別了解焦慮症,所以即使出現了焦慮症之後也未必會引起重視。所謂焦慮症其實假設從嚴厲意義上來講歸於精力和心思方面的妨礙,只不過由於患者構成焦慮症的原因不同所表現出來的症狀也不相同。所以期望大家平常能夠多了解焦慮症自測量表,並且要對照這個焦慮症自測量表看一下自己是否有焦慮症的情況。
  • 《中國老年人生活質量發展報告(2019)》發布,老年健康亟待關注
    昨天,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發布了老齡藍皮書《中國老年人生活質量發展報告(2019)》,首次對中國老年人的生活質量進行了分省評價。這項報告是基於2015年第四次中國城鄉老年人生活狀況調查數據和2017年老年人生活質量專項調查資料,從客觀和主觀生活質量兩個層面,對當前中國老年人的生活質量進行的分析和評價。從結果看,我國老年人生活質量指數綜合排名前十的省份依次是:北京、上海、天津、福建、浙江、江蘇、遼寧、山東、重慶、廣東。
  • 強迫症和焦慮症如何區別好
    核心提示:強迫症焦慮症很多的人都不太熟悉,人們對於這兩種疾病不太了解,所以更是不知道該如何做出區分,可能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會將兩種疾病相混淆,耽誤了治療錯過了治療的時機,那麼我們就一起來關注一下強迫症焦慮症的區別是什麼?
  • 焦慮症的人才有的,8種表現
    焦慮症就是最為常見的一種。得了焦慮症的人,往往不能自知,總是感覺身體上各種不舒服,從來不能正視的情緒的異常。今天我們就來來,焦慮症的人才有的8種表現。 1.過度擔心 如果患上了輕微的焦慮症,最為明顯的表現就是會出現過度擔心,有些事情明明非常的平常,但是在有焦慮症的人看來
  • 自測:焦慮症的5個前期表現,你佔了幾個?
    同其他疾病一樣,焦慮症也有一個病情逐漸加重的過程,有以下症狀表現並超過2周,就應該及時就醫進行心理疏導並做進一步診斷了。 焦慮症患者典型症狀表現焦慮症是以焦慮為中心症狀的心理狀態或反應,同時伴有明顯的自主神經系統功能紊亂。焦慮症分為急性或慢性,其臨床表現與發病時間長短各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