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作者不忘終生恩創作,水滸傳中的梁山好漢林衝,愛拼才會贏的一位英雄豪傑
林衝,八十萬禁軍槍棒教頭,聽起來就是威風八面,值得人尊敬的職務,他本人的確是武藝高強,有一腔的報國志向,對官場生活充滿著美好的憧憬和幻想,可其實,八十萬禁軍槍棒教頭的名號雖然叫的響亮,說到底只不過是個教練,並沒有什麼實權,身份地位也並不高,這樣的境遇也使他日後被迫投靠梁山的命運成為了必然。
林衝本來的志願是想在朝廷中大展身手,在官場上可以混得風生水起,可他的命運也正是葬送在了官場的爭鬥中,他因自己的娘子與高衙內結仇,而高衙內背後的人就是因蹴鞠本領高強而得以成為宋徽宗趙佶身邊的寵臣的高太尉高俅,有高俅這個義父撐腰,高太尉哪裡會怕林衝,林衝也因此和高太尉結仇,被步步算計,還沒等在朝廷中有所作為就被兩人合謀陷害。
以高太尉的身份地位,殺他豈不易如反掌,在白虎堂中差點將他殺死,還好那次有開封府尹的搭救,才得以撿回一條命,這次之後他就幾經波折,前有董超薛霸幾次三番的折磨,後有高俅暗中收買圖謀殺死,可他始終沒有放棄過心中的理想,依然對官場保持著幻想,依然覺得自己還是可以有一天重回故裡,保全自身,可就在他努力放下對妻子的思念,對眼前生活落差的不甘,開始對未來生活重新作出打算時,現實卻又把他滿腔的熱血撲滅,從頭到腳潑了一盆冰涼的水,浸透了身心。
山神廟,大雪天,林衝面對如今眼前生活環境的蕭瑟破舊,沒有什麼怨言,也沒有想要逃離,他深知自己鬥不過高衙內,更別說高俅,他想好好做好本職工作,明哲保身,所以,在他意外聽見原來高衙內想置他於死地時,他沒有過多的害怕,而是憤懣,原來他想的一切都是幻影,高衙內不肯善罷甘休,他又不可能就此認命,這一瞬間他便想明白了這其中的因果,生死都不保了又談何建功立業呢?
因此,也是在那一瞬間,他明白了是非,對所謂的官場生活徹底絕望,不再對它抱有任何幻想,他反殺了來刺殺他的兩個人,轉頭投靠了梁山,那一天的風雪很大,林衝的心中一定也不太平,信念被吹垮,意氣被壓塌,所有曾經的夢想都化為烏有,想要意氣風發昂首挺胸走過的陽關大道沒有對他敞開大門,他被關在外面關的死死的,從此就要去走一條前途黑暗不明方向並且與當世多數人背道而馳的路,這不是勇氣大小的問題,而是一種絕望,對官場,對朝廷,對社會的絕望,這絕望使他沒有了其他的想法,只想先保命,這種絕望沒經歷過又怎麼會明白。
其實林衝的命運,他自己又何嘗不是幕後推手,如果當初他就果斷堅決的狀告高衙內,或許就不會一步錯步步錯,他深知高太尉是自己的頂頭上司,自己在朝廷做官不得不向他低頭,也就並沒有深究也不敢深究此事,他的軟弱與妥協性造成了日後的悲劇,為自己的悲劇奠定了一定基礎,社會固然有社會的錯,可人為的原因也是不能忽視的,盡人事聽天命,可如果自己都沒有為自己努力過又怎麼能怪命運的不公呢?
林衝如果把上梁山的氣勢拿出來去對抗高俅,說不定還有一線生機,只是這種氣勢都是被逼出來的,沒到這種節骨眼上是無法釋放出來的,人不被逼到絕境是無法逢生的,所以,人不能到了絕境才知道反擊,那時候的反擊已經微乎其微了,或者已經不能改變什麼現實結果了,只有在悲劇發生之前做出相應的措施才能對現實的結果有一些改變,可能我們無法改變事件大的格局,但我們一定要為之努力,哪怕只能有一絲喘息的機會,那也不至於造成太悲劇的結局,那一絲的喘息的機會往往就有可能成為一點一點改變結果的良藥,就好比有了瑕疵的堤壩,在開始確實看不出也沒有任何影響,但當洪水不斷對之衝刷,就總會有大壩決堤的那一天。
林衝就像是我們所有人,他對自己理想抱負的執著追求;他對自己頂頭上司的無奈隱忍;他對命運的妥協懦弱,這方方面面都有我們身上的影子,我們雖然時代背景比他要光明的多,但時代的風格沒有發生轉變,我們依舊要努力為自己爭取那一絲的勝利曙光。
謝謝閱讀本文,本文由不忘眾生恩原創,喜歡的朋友關注作者不忘眾生恩,獲取第一時間更新
聲明: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告知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