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是個陽光燦爛的能量詞,總是給我們帶來遐想和希望。
但一些時候,它又給我們帶來錯覺和迷茫。比如,未來是自己「來」的,與我們無關;再比如,它充滿了高度的不確定性,讓普通人根本無法想像。
2020年,這份「不確定性」被放大到極致,連最能給世界確定性答案的教育領域也遭遇危機。
緊急時刻,無數教育人以他們的智慧、努力、行動,或抵擋或緩衝了疫情給教育帶來的衝擊。踉蹌前行,但步履堅定。
在與「不確定性」時時處處的應對中,教育人關於未來教育的思考和理解兼具了高度的敏感和真實的參與,所有教育行為的意圖和指向變得更加清晰。
未來已來,你我皆在此中。
未來學家尼葛洛龐蒂說:「預測未來的最好方式,就是把它創造出來。」教育的未來不在你我的選擇和行動之外。那麼,未來是如何被創造出來的呢?
《新校長》雜誌創辦以來,一直在搜索和甄選更多元、可持續的前沿教育理念和學校實踐。欣慰的是,不確定、模糊、複雜的2020,我們依然尋找到一大批堅持教育創新的學校。我們梳理了每一所學校的入選理由,隆重發布「2020全球基礎教育風向標學校TOP100」名單。
這100所風向標學校的創新實踐,蘊含著有關教育未來的大量關鍵詞。仔細梳理,能發現他們正在如下6個方面進行著群體創新。
以學習者為中心,已成為學校的基本邏輯起點,並正推動學習方式在各個維度發生變革,讓內驅力成為學生學習動力之源。
比如:上海同濟黃浦設計創意中學,對設計思維進行了結構性構建、系統融入課程,用前所未有的方式培養設計創意人才。值得注意的是,這是國內第一所大學不再坐等中學送生源上門,主動向下延伸,自己操盤的第一所高中。
美國卡斯科灣高中,對深度學習進行系統設計和全面實踐,在每個年級各有重點,漸次綻放。
重慶蒲公英泉源學校,在海量的真實情景研學活動中,進一步探索線上場景化的「雲上學習」。
分學科核心是為了搭建每個學生的知識體系,而學科的互為關聯和互為引入,是建構創新思維的密碼,一些具有探索精神的學校更注重以設計思維來重新結構和創設課程。
例如:南科大第二實驗學校,聚焦能力和素養培養,形成了主題、數位化、統整、項目化、跨學科等新的學習方式。
印尼綠色學校,只有項目,沒有課程,堪稱世界綠色教育和可持續發展教育領域最具想像力的學校典範。
學校,不僅僅是學習知識的地方,更應形成育人的教育場域。從教育的根本出發,從「人」整全的角度,去做從價值選擇到內容到空間美學到使用功能的設計,以此讓所有空間都具有 「主動育人」的功能。
例如:北京十一學校龍樾實驗中學,用「未來小鎮」來模擬社會場景,讓學生親近真實生活,並讓學習實現可遷移。
重慶市西南大學附屬中學,通過對圖書館場景改造,建設「人本位」的學習空間,讓偉大的心靈在文明的長河裡低誦。
深圳市紅嶺實驗小學,將學校的「工廠廠房」重構為都市庭院,一座「方舟城市」,為學生呈現一片充滿驚喜的綠洲。
關於未來教師的素養框架,我們可以看見很多有價值的描述,至少有一點已經明確,那就是「角色泛邊界」,例如既是學科講師,也是人生導師,還是學習方式的設計師,甚至是評價的第一觀測者等。
例如:杭州雲谷學校,老師既要教學,還要參與課程設計,策劃學校各類項目、活動。為科學育人,他們要學習埃裡克森教練技術和腦科學、心理學專業知識。此外,一部分教師還扮演了App開發過程中的產品經理。
普渡綜合技術高中,以職業為中心的體驗式學習為特色,通過導師制,培養學生的學習欲望,為他們的終生旅程做準備。
山東濰坊歌爾國際學校,構建教師生命成長四維體系,喚醒學校教育生態的生機。
無論科技怎麼發展,終究要在現場對教學提供支撐和賦能。除了來自外部的技術推動,教育人正成為技術賦能的主動參與者。
例如:杭州建蘭中學,學校人工智慧系統「建蘭大腦」,以大數據賦能教育教學。
南京市長江路小學,推進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深度融合,實現「課堂用、經常用、普遍用」,改變學生學習方式、提升教學效果。
評價即學習,也即教育。新時代的教育評價將轉向服務化、智能化,不僅要尊重學生人格的完整性、表現的日常性、成長的動態性、發展的差異性,還將引領學生學習、教師教學、學校管理等的根本性變革。
例如:清華大學附屬中學,通過記錄體系、評價體系、數據應用體系三大板塊,促進學生綜合發展。
維吉尼亞州社區中學,開發「嬉戲評價系統」,在動態的項目學習過程中評估學生各項能力。
巴蜀小學,通過特色評價,驅動教師走向專業成長和心靈境界提升。
過去,教育總是在各種社會力量的制衡中踉踉蹌蹌前行;今天,我們發現,相互制衡的力量——比如教育理念普及、政策導向、家長需求、技術賦能、輿論環境,正在形成合力,指向同一個方向,那種渴望已久的教育正在加速變成現實。
國內學校
(排名不分先後)
清華大學附屬中學
北京公辦中學
入選理由:通過記錄體系、評價體系、數據應用體系三大板塊,促進學生綜合發展。
北京第二實驗小學
北京 公辦小學
入選理由:推進「零點體育」,提升學生綜合素養。
北京大學附屬中學
北京 公辦中學
入選理由:重構系統創新,通過「自主選擇,設定目標契約和精確的時間管理」,培養學生自主意識。
北京21世紀國際學校
北京 民辦十二年一貫制
入選理由:對新勞動教育進行科學分層,將廚藝、服裝設計、茶藝、手工、STEAM等專項課程融入主題。
北京陳經綸中學新教育實驗分校
北京 公辦九年一貫制
入選理由:基於「持續、課程、實踐」三原則,通過貫通性課程研究、「一主二能」模式,形成特色課程圖譜和課程群。
北京景山學校
北京 公辦十二年一貫制
入選理由:構建創客教育的立體生態,為學生提供自由學習、自由創造和自由選擇的機會。
北京師範大學天津生態城附屬學校
天津 公辦十二年一貫制
入選理由:將勞動教育與學校屋頂的場景碰撞,產生勞動育人、育美的火花。
北京十一學校龍樾實驗中學
北京 公辦中學
入選理由:用「未來小鎮」來模擬社會場景,親近生活,讓學習可遷移。
北京十一學校一分校
北京 公辦九年一貫制
入選理由:以學科「大概念」為錨點,PBL連結學科核心素養。
北京市東城區史家小學
北京 公辦小學
入選理由:構建「無邊界」課程,推動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
北京市中關村第三小學
北京 公辦小學
入選理由:基於空間和教育組織形式變革,構建生態大課程實踐體系,創建一個共同學習的場域。
探月學院
北京 民辦高中
入選理由:師生間用平等、自由的表達和交流方式,展示出富有時代精神的師生關係。
北京外國語大學附屬外國語學校
北京 民辦十二年一貫制
入選理由:特色突出的復語課程,培養學生的國際視野和綜合素養。
人大附中西山學校
北京 公辦中學
入選理由:通過「1對1數位化未來學習」項目探索,實現學生個性化學習,帶動學習變革。
一土學校
北京 民辦十二年一貫制
入選理由:融合國際教育和國家標準,構建一土「生長」課程體系,提供個性化教育。
上海交通大學附屬中學
上海 公辦高中
入選理由:率先開展高中生生涯教育探索,通過特色項目模擬社區提升學生自理能力、工作能力、協調能力及人際交往能力等綜合素質。
上海市復旦中學
上海 公辦高中
入選理由:為學生構建高選擇性的學校課程及實施體系,分為文化傳承與理解、生命審美與探究、邏輯思考與批判、社會踐行與創造四大板塊,形成「年輪式共生課程圖譜」。
上海浦東新區民辦築橋實驗小學
上海 民辦小學
入選理由:開設系統的「常識課」,幫助孩子構建常識系統和底層思維。
上海市黃浦區盧灣一中心小學
上海 公辦小學
入選理由:以技術支撐教育,幫助學生實現自主學習,培養創造性思維,推進情感教育,打造「愛的學校」。
上海市閔行第四中學
上海 公辦中學
入選理由:以「自育文化」,架構學校課程,讓學生自覺、主動、健康成長,實現生命的內在價值。
上海市七寶中學
上海 公辦中學
入選理由:與中科院、史丹福大學等合作創辦了10多個前沿創新實驗室,是以研究育人才為特色的「研究型」高中。
上海市實驗學校
上海 公辦十年一貫制
入選理由:借力集團優勢,升維家校社共同參與的開放辦學模式。
上海市西中學
上海 公辦高中
入選理由:以信息化技術為支撐,通過「思維廣場」撬動教學深度變革。
上海同濟黃浦設計創意中學
上海 公辦高中
入選理由:將設計思維系統地融入高中課程。
上海新紀元雙語學校
上海 民辦十二年一貫制
入選理由:開設「心靈滋養課程」,建立科學的心理健康評估體系。
廣東東莞市松山湖第二小學
廣東東莞 公辦小學
入選理由:通過仁愛與理解,形成溫潤而自然的師生關係,成為一種強大的教育力量。
廣東東江廣雅學校
廣東惠州 民辦十二年一貫制
入選理由:實施中醫文化融合課程的育人模式,開展系統的生命價值教育。
廣東薈同學校深圳校區
廣東深圳 民辦十二年一貫制
入選理由:成功構建數位化建模與製造、影視和數字設計、陶藝和雕塑等高端工程創新與設計課程。
南方科技大學教育集團(南山)第二實驗學校
廣東深圳 公辦九年一貫制
入選理由:構建「統整項目課程體系」,打破學科邊界、班級邊界、空間邊界,以數位技術為支撐,開展移動式、個性化和探究式學習。
深圳道爾頓新華公學
廣東深圳 民辦十二年一貫制
入選理由:以「建學校社區,立學習契約」的道爾頓實驗室計劃、CIL融合型課程體系驅動學生個性化教育、自主性成長。
深圳市南山區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實驗學校
廣東深圳 公辦九年一貫制
入選理由:通過「中萃智、中科機器人、中科創客」三大科學課程,為學生的科學學習提供強力抓手。
深圳中學
廣東深圳 公辦高中
入選理由:新校區突破設計局限,與自然結合,讓學校變成多層次的立體花園,盡顯嶺南建築古典美。
深圳市紅嶺實驗小學
廣東深圳 公辦小學
入選理由:將學校的「工廠廠房」重構為都市庭院,一座「方舟城市」,為學生呈現一片充滿驚喜的綠洲。
深圳灣學校
廣東深圳 公辦九年一貫制
入選理由:通過「體育+教育」和個性化教育,構建未來學習生態系統。
江蘇省常熟市石梅小學
江蘇蘇州 公辦小學
入選理由:用技術推動學習方式、教學方式轉變,再從學科教學輻射到校園生活,推進「基於物聯網的智慧管理體系」,打造真正的智慧校園。
江蘇省南京市長江路小學
江蘇南京 公辦小學
入選理由:探索跨區域網絡遠程協作教研,與中西部地區友好學校聯合開展 「E動課堂」教學研究,實現現場授課同步,教師培訓同步。
江蘇省常州市星河實驗小學
江蘇常州 公辦小學
入選理由:通過「創想兒童」的物型文化,建設特色鮮明、學生喜愛的「小時光」和各美其美的班級文化,讓有限空間生發無限教育光芒。
江蘇省如皋師範附屬小學
江蘇南通 公辦小學
入選理由:設計主題整合課程和「學科+」跨界課堂,創新探索「混合教學」。
江蘇省錫山高級中學
江蘇無錫 公辦高中
入選理由:以社會化的校園生活、職業化的生涯體驗、課程化的實踐活動、智能化的發展評價,創新生涯教育。
江蘇蘇州科技城實驗小學校
江蘇蘇州 公辦小學
入選理由:通過「快樂生活日」系列活動,激發學生快樂動機,滿足學生成長需求。
江蘇省張家港市實驗小學
江蘇張家港 公辦小學
入選理由:用優雅精緻的語言,讓空間與漢文化匹配,營造詩意的學校環境。
浙江杭州春暉小學
浙江杭州 公辦小學
入選理由:疫情期間,通過中層管理創新,走向各司其職,搭建「雲上秩序」。
浙江杭州建蘭中學
浙江杭州 民辦中學
入選理由:開發人工智慧系統「建蘭大腦」,以大數據賦能教育教學。
浙江省杭州市淳安縣富文鄉中心小學
浙江杭州 公辦小學
入選理由:不設固定上課時間,以新評價體系關注鄉村學生的自主學習、情緒管控和人際相處能力。
浙江杭州雲谷學校
浙江杭州 民辦十五年一貫制
入選理由:基於過程性評價的「學生畫像」與「全員育人」導師制,搭建「以人為本」的育人體系。
浙江華東師範大學附屬杭州學校
浙江杭州 公辦九年一貫制
入選理由:對「生命教育」進行思維迭代,創新德育教育。
浙江寧波鄞州藍青小學
浙江寧波 民辦小學
入選理由:打造共同體文化,讓老師與學生,老師與老師,學生與學生之間形成成長共同體。
浙江省杭州市第十四中學
浙江杭州 公辦中學
入選理由:優化課程結構,動態走班,多元評價,推進學生個性化發展。
浙江溫州翔宇教育集團
浙江溫州 民辦學校
入選理由:以集團化辦學模式,全面探索學校管理進化嬗變。
山東省青島第二中學
山東青島 公辦中學
入選理由:通過「網際網路+」,實現師生零距離,資源無邊界,學習全時空。
山東省青島市嶗山區金家嶺學校
山東青島 民辦十二年一貫制
入選理由:通過調整課表、開展活動、設立節日,引導小學、初中學生自主學習。
山東省昌樂二中
山東濰坊民辦中學
入選理由:通過勞動認知課程、校園勞動實踐、家庭和社會勞動體驗,培養學生的整體素質。
山東濰坊歌爾國際學校
山東濰坊 民辦九年一貫制
入選理由:構建教師生命成長四維體系,喚醒學校教育生態的生機。
山東青島中學
山東青島 民辦十二年一貫制
入選理由:關注學生個性化發展,為每一個孩子舉辦一場特色個展。
河南艾瑞德國際學校
河南鄭州 民辦小學
入選理由:構建「四園聯動」(校園,田園,家園,社園)的勞動課程,場域聯動,學科融合與學段延展,系統推進新勞動教育。
河南鄭州鄭中國際學校
河南鄭州 民辦十二年一貫制
入選理由:雁陣型的「協同化管理」,引領每位教師成為管理者。
安徽省合肥市屯溪路小學教育集團
安徽合肥 公辦小學
入選理由:以「博雅趣情」課程整合學校內外資源,形成包括目標、內容、實施方式、評價等在內的教育鏈,為學生成長服務。
安徽省合肥師範附屬小學
安徽合肥 公辦小學
入選理由:從「網際網路+」主題課程到「人工智慧」課程,學校課程設計始終緊扣時代脈搏,滿足學生多元要求,實現學生多元發展。
湖北武昌實驗小學
湖北武漢 公辦小學
入選理由:遵從孩子的天性、個性和社會性,探索「新自然」教育。
湖北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洪山小學
湖北武漢 公辦小學
入選理由:深度開展「合作學習」,建立體驗式校內教師培訓體系。
湖北省武漢市育才第二小學
湖北武漢 公辦小學
入選理由:構建美德、創想和實踐三大特色課程,全面培養學生核心素養。
重慶市謝家灣小學校
重慶 公辦小學
入選理由:用研究帶動教師成長,突破機制障礙,撬動學校文化建設。
重慶巴川量子學校
重慶 民辦十二年一貫制
入選理由:通過全鏈條管理,復盤機制和對「第一性原理思維」的堅持,建設充滿時代氣息的學校管理系統。
重慶巴蜀常春藤學校
重慶 民辦十二年一貫制
入選理由:以中西融合理念重構學校,推進國家課程國際化實施的全納式教育。
重慶南開中學
重慶 公辦學校
入選理由:在高一到高三年級開展以班級為單位的球類賽事,讓學生在參與中獲得經歷和心理體驗,懂得接納他人和規則意識。
重慶蒲公英泉源學校
重慶 民辦中學
入選理由:在海量的研學活動中融入項目式學習,增強學生與自然、社會的連接。
重慶市巴蜀小學
重慶 公辦小學
入選理由:通過特色評價,驅動教師走向專業成長和心靈境界提升。
西南大學附屬中學
重慶 公辦中學
入選理由:通過對圖書館場景改造,建設「人本位」的學習空間,讓偉大的心靈在文明的長河裡低誦。
成都市草堂小學西區分校
四川成都 公辦小學
入選理由:通過校園無處不在的細節,讓每顆童心安然棲居。
四川成都天府七中
四川成都 民辦中學
入選理由:利用「5G+VR」技術,為學生呈現豐富的情景交融課程,並打造5G+遠程課堂。
四川嘉祥教育集團
四川成都 民辦十五年一貫制
入選理由:通過師生研學活動,浸潤儒家思想,提升師生與社會的情感連接。
四川師範大學附屬聖菲小學
四川成都 民辦小學
入選理由:通過「家長發展學院」推動家校協同共育。
西南財經大學附屬小學
四川成都 公辦小學
入選理由:整合高校資源,把學校變成一間綜合的職業體驗館。
四川省宜賓市翠屏區涼水井中學
四川宜賓 公辦初中
入選理由:農村中學用新技術破壁,讓學生實現合作學習、無邊界學習。
寧夏銀川市興慶區回民第二小學
寧夏銀川 公辦小學
入選理由:學校活動的升維和常態化設計,讓學校瀰漫一種創新氛圍。
陝西西安市曲江第二小學
陝西西安 公辦小學
入選理由:通過豐富多彩的博物館課程,幫助學生從認知到實踐再到創造,讓教育與生活相遇。
陝西西安新知小學
陝西西安 民辦小學
入選理由:通過「讀城記」課程,藉助本地資源,構建多姿多彩的校本課程。
貴州田字格興隆實驗小學
貴州遵義 公辦小學
入選理由:以基於鄉土的主題教學課程、生命課程和共同生活課程,建立鄉村孩子的自我認同感。
雲南省昆明市醜小鴨中學
雲南昆明 民辦初中
入選理由:一所專門幫助「問題孩子」的民辦初中,通過真切的愛,十年來讓2000多名「問題孩子」回歸正常生命狀態。
海南 iSchool 微城未來學校
海南澄邁 民辦十二年一貫制
入選理由:個性化課程體系加上科技賦能,讓每個孩子「一人一張課程表」,真正實現「面向個體的教育」。
國外學校
(排名不分先後)
Co-learning Vienna
(維亞納共學村)
奧地利 私立混齡
入選理由:學校超越了邊界,成為一個優秀的青色組織,一個「共同學習的自由社會 」。
The King's School
(澳大利亞國王學校)
澳大利亞 私立中學
入選理由:在培養學生領導力、社會責任和品格方面成績卓著,培養了包括王儲、作家、演員、法官、醫生等各行各業的領袖。
South Tapiola High School
(南塔皮奧拉高中)
芬蘭 公立中學
入選理由:開設「企業家素養課程」,培養學生創業精神、社會意識、人際交往和合作能力。
德國旺根市中學
德國 公立中學
入選理由:改革教學空間,用學習工作室取代傳統的班級,學生對自己的學習負責,記錄學習日誌,老師協助學生制定學習計劃。
Community Public Charter School
(維吉尼亞州社區中學)
美國 公立中學
入選理由:開發「嬉戲評價系統」,在動態的項目學習過程中評估學生各項能力。
Prospect Charter Schools
(前景特許學校)
美國 公立中小學
入選理由:它的多元化設計模型通過創建真正的多樣化和整合的學習環境,來解決種族隔離和經濟隔離問題。
Summit Christian Academy
(薩米特中學)
美國 公立中學
入選理由:通過七個通用技能,兩百多個課題項目,覆蓋全學科,培養學生面對未來世界的能力。
Casco Bay High School
(卡斯科灣高中)
美國 公立中學
入選理由:對深度學習進行系統設計和全面實踐,在每個年級漸次綻放。
Bullis Charter School
(矽谷布利斯特許學校)
美國 私立中小學
入選理由:用「人生規劃系統」,助學生掌握時間管理和團隊協助能力,體驗失敗和成功,培養終身學習的意識。
Presidio Knolls School
(舊金山普利西學校)
美國 私立幼兒園,小學
入選理由:通過革新式教育模式與縝密的普通話沉浸式項目融合,創建一個充滿活力和創新力的學校。
Purdue Polytechnic High School
(普渡綜合技術高中)
美國 私立中學
入選理由:以行業為中心的體驗式學習為特色,通過導師制,培養學生的學習欲望,為他們的終生旅程做準備。
Innova Schools
(秘魯的Innova學校)
秘魯 私立中小學
入選理由:提倡以學生為中心的混合學習,以及教師推動的基於項目的小組學習為特色。
日本N高中
日本 私立中學
入選理由:線上,學生通過「N予備校」軟體學習,參加直播課、觀看點播視頻課程、閱讀教材並提交作業;線下,學校與企業和機構合作,以項目式學習解決現實問題。
大日向小學
日本 公立小學
入選理由:日本第一所耶拿教育理念的小學,創建跨年級共學的「家庭小組」,自主學習的「板塊時間」,跨學科課程的「世界探索」。
Torbjörn Bindekrans
(知識學校)
瑞典 私立中學
入選理由:通過KED教學體系完成對學生個人目標的設定,提升學生自我規劃、主動學習、創造性地思考以及自我評價的能力。
Henry Park Primary School
(新加坡亨利公園小學)
新加坡 公立小學
入選理由:通過獨特的性格塑造教育,培養學生領導力。
School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新加坡科技中學)
新加坡 私立中學
面向真實世界的問題,強調動手實踐,給學生以深厚學術思維的STEAM教育,尤其以把IT技術融入課程著稱。
Riverside School
(印度亞美達巴德河濱學校)
印度 私立K12
入選理由:注重培養每一位孩子的公民意識,鼓勵孩子從社會問題出發,模糊生活與學校的界限。
Green School
(綠色學校)
印尼 私立K12
入選理由:只有項目,沒有課程:世界綠色教育和可持續教育領域最具想像力的學校典範。
Skills Builder Partnership
(英國SBP學校組織)
英國 合辦混齡
入選理由:一個全球夥伴關係組織,與學校、教師、僱主和其他組織合作,為兒童和年輕人培養終身受益的基本技能。
來源|據第七屆中國教育創新年會閉幕式《媒體觀察:未來學校的N種可能》報告整理而成
責編 |三石
排版|Maggie
•2020基礎教育熱門話題年度盤點
•新校長年終盤點:2020年最熱門的54個學校治理錦囊
•全球基礎教育年度風向標——2020,學校教育過大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