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種錯誤的紅茶衝泡方式,會讓好茶失去原有滋味,茶友們及時糾正

2021-01-20 小陳茶事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有位朋友,對茶藝表演情有獨鍾。

稍有閒空,便輾轉於各大會場觀看演出。

表演型茶藝,源於生活,但也高於生活。

在生活茶藝的基礎上,通過各種茶葉衝泡技藝的形象演示,藝術化的展示泡茶,飲茶過程。

再加入舞蹈、古箏、書畫等等要素,組成琴棋書畫詩酒茶。

自己從來都不排斥茶藝表演。

畢竟在那般精心營造的優雅環境氛圍下,能得到很好的享受。

但也要看適用場景,不推崇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運用效仿。

茶藝最本質的目的,應該是如何把茶泡得好喝,泡得出彩。

若是平日裡朋友喝茶,非要弄個茶藝表演流程,估計能喝到太陽下山。

消磨了耐心,等到真正品茶時,對香氣滋味的把握,便少了準確性。

泡紅茶,講究簡單,快速;而非複雜,緩慢。

專注於茶葉本身,才是正道。

既然提到紅茶,便來講述這些年所聽到過的錯誤衝泡方式,很多人依然在犯。

《2》

錯誤方式一:自來水泡紅茶

有位買了正山小種的茶友問,「為什麼按照你說的泡法,茶湯很澀,還有股水味?」

茶湯澀,可能是由於出湯太慢,或是茶葉內的澀味物質含量高。

但優質的正山小種來自桐木關,高山雲霧繚繞,地理位置優越。

良好的「溫、光、水、氣、土」,造就了正山小種的清甜鮮爽風味,且帶著一股清冽的高山韻。

那麼,問題就是出在了衝泡上。

原來,茶友還提了一個關鍵詞,水味。

於是仔細詢問了一遍衝泡細節,茶友答,「用蓋碗,快出水,用的是家裡淨水器過濾的自來水。」

問題,正是出在最後一句話——水質。

家用淨水器過濾後的自來水,依然是自來水。

但如今很多人存在著一個誤區,過濾之後,自來水就變為了純淨水,這是錯誤的想法。

純淨水的加工方式,必然是要經過特殊的機器設備,達到標準要求。

而淨水器只能過濾掉自來水中的泥沙,大顆粒物質,雜質等。

卻並不能讓水質從自來水變為純淨水。

這純屬無稽之談。

之所以有水味,是因為自來水在運輸往千家萬戶之前,要經過氯化法消毒。

不可避免的,自來水中存在著部分氯氣殘留物。

即便是將水燒至沸騰,也很難保證其中的氯氣完全揮發,不留一點痕跡。

因此,有茶友發現用自來水泡出來的紅茶,有股奇怪的水味,原因正是在此。

並且,當自來水中的其它物質與茶葉相結合之後,發生了特殊反應。

還會讓茶湯變得澀口,少了紅茶原本的順滑醇厚感。

以自來水衝泡出來的紅茶,香型減少,少了鮮爽感和清新感,滋味寡淡。

獨有的「花果香,桂圓湯」也只能跌落神壇,讓原本風味出彩的正山小種,變得平平無奇。

想要泡出優質紅茶多變的層次香型,鮮甜的湯水,建議用純淨水衝泡。

純淨水,無任何添加與雜質。

因此,用它來泡茶,可以完整的展現出一款紅茶的真正面目。

用純淨水和自來水衝泡同一款正山小種,一個香氣清新,湯水淳和,另一個卻稀薄寡淡,茶香微弱。

好茶和地攤貨之間的距離,僅僅隔著一杯自來水!

《3》

錯誤衝泡方式二:悶泡紅茶

不知從何時起,流傳起了一句話,「好茶不怕悶,怎麼泡都好喝。」

只想問,誰家的好茶捨得隨便泡?

花了大價錢買回來的紅茶,若是隨便衝泡,買好茶又有什麼意義?

反正都是悶一悶,好茶與劣茶之間的區別又體現在哪兒呢?

因此,這句話從本質上就是錯的。

但為何又有那麼多人推崇悶泡呢?

曾經有位茶友,在別家買到了一款紅茶,但回家衝泡之後發現,滋味很淡。

於是問賣茶的掌柜,人家告訴他,「紅茶要悶一悶才好喝,味道才會出來。」

以往喝紅茶,可從沒遇到過這種情況。

依靠悶泡才能有味道,恐怕這款紅茶的內質十分空洞匱乏,才出此言。

好茶要悶泡,只不過是某些人為了掩蓋自家紅茶內質不足的缺陷,所編造出的藉口罷了。

優質紅茶,最怕的就是悶泡了。

毀掉一款紅茶,只需一招悶泡,就能讓好茶承受難忍的痛苦,香氣滋味面目全非。

以正山小種來說,即便原本的滋味是鮮甜的,但悶一悶,也會變苦變澀。

好喝與難喝,僅在一念之間。

用悶泡還是快出水,決定了這款紅茶最後所呈現出來的風味究竟如何。

對於經過揉捻的紅茶而言,幹茶條索的表面本就覆蓋著一層風味物質。

經過沸水的快速衝刷後,內質快速釋放到茶湯中,形成一杯清甜可口的茶湯。

幾衝之後,紅茶內的茶氨酸,可溶性糖,茶黃素等物質逐漸釋放,茶湯飽滿有韻致。

入口鮮爽,清新,甜潤,並伴有回甘,這都是快出水所賦予好茶的完美表現。

而悶泡,會提早消耗紅茶的內質,不僅又濃又苦,還會變得不耐泡。

讓原本至少衝泡10衝的紅茶,內質提前釋放大半,則在大約4-5衝之後,滋味就走向了下坡。

優質紅茶,需要一衝一衝細細品味,不到10衝不能滿足。

而悶泡,使茶湯滋味欠佳,一泡上等的紅茶只能草率收尾,實為一大遺憾。

《4》

錯誤方式三:定點注水泡紅茶

這也是受茶藝表演影響頗深的表現之一。

提起水壺,將沸水倒入蓋碗中,且水柱只固定在一個地方,水滿則停。

用這種方法,可能會讓紅茶在碗中打圈旋轉,形成一個美妙的弧度,極具觀賞性。

但這樣衝泡出來的茶湯,卻缺少了一些韻味。

觀察正山小種的外觀,它的條索緊結,較為纖細。

可想而知,當沸水以定點注入的瞬間,幹茶便會由於重量過輕,漂浮在水面上。

如此一來,便只有與水接觸到的下層部分幹茶,才能釋放內質。

一般來說,110毫升左右的蓋碗,衝泡5克紅茶。

但在此情況下,卻只有3克,甚至2克幹茶在參與內質的釋放。

因此,茶湯中的內含物質析出有限,自然喝起來寡淡無味。

並且,在後續衝泡過程中,幹茶依然處於部分乾燥的狀態,未被充分打溼。

到了三四衝之後,所有幹茶才剛剛吸飽了水,開始釋放內質。

這種方式,只會讓紅茶的表現不夠純粹。

喝起來不淳和,不飽滿,不夠有「桂圓湯」之感。

原本滋味出彩的紅茶,因此而變得平庸。

正確的做法,應該是環壁注水。

注水時,以畫圈的方式注水,且在過程中不斷縮小畫圈的範圍。

從開始注水直至結束,儘可能保證每一片幹茶都被水打溼。

這樣的茶湯,從第一衝起便是均勻的,全方面展示紅茶的香氣和滋味,讓眾人一品優質茶的美妙風韻。

喝一泡紅茶,自然是品味其中多變的香型,和鮮爽細膩的湯感。

表演型茶藝,並非適用於生活泡茶。

《5》

生活,並非表演。

若是以茶藝表演的方式泡茶,終究辜負了好茶。

正確的衝泡,於優質紅茶而言,是一種愛護,更是一種尊重。

衝泡與好茶,如同良師益友般的關係。

伯牙絕弦,只因鍾子期病故,知音難覓,終生不再彈琴。

而好茶,必然也需要善待。

加之正確的衝泡技巧,方能展現其中的無上風採。

否則,買好茶也失去了意義,淪為與劣茶同樣的境地。

驥不自千裡者,待伯樂而後至也。

希望每款好茶,都能遇到自己的伯樂。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讚。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鑑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

相關焦點

  • 這三種錯誤的紅茶衝泡方式,你還在堅持嗎?別讓好茶繼續受罪了
    茶藝最本質的目的,應該是如何把茶泡得好喝,泡得出彩。若是平日裡朋友喝茶,非要弄個茶藝表演流程,估計能喝到太陽下山。消磨了耐心,等到真正品茶時,對香氣滋味的把握,便少了準確性。泡紅茶,講究簡單,快速;而非複雜,緩慢。專注於茶葉本身,才是正道。既然提到紅茶,便來講述這些年所聽到過的錯誤衝泡方式,很多人依然在犯。
  • 衝泡凍頂烏龍茶應注意什麼
    衝泡凍頂烏龍茶應注意什麼凍頂烏龍茶為顆粒形茶,衝泡方法與鐵觀音類似。衝泡時應注意:①凍頂烏龍幹茶緊結,泡開後體積脹大,茶葉投入量為茶壺容量之1/4~1/3,喜歡淡茶的只要幹茶顆粒鋪滿壺底即可。②泡茶水溫度以95~100℃為宜。③泡茶時間,前幾泡短,第三泡起逐次延長一點泡茶時間。
  • 沸水是「照妖鏡」,綠茶、紅茶、白茶、巖茶品質好不好,一泡便知
    泡好一杯白茶,自然離不開沸水衝泡! 《3》 紅茶用沸水泡,茶湯味道會發酸嗎? 提到紅茶的衝泡水溫,很多茶客會下意識聯想到85℃ 。
  • 小茶控品鑑包の古樹曬紅:不倫不類的紅茶 "曬紅"初體驗
    一款茶,由不同人衝泡,由不同人品飲,風味也不盡相同,所以我的感受只是我自己的,僅供參考!首次曬評茶葉,班門弄斧,文中若有不妥之處還望聚友斧正,可以令在下進步。茶葉知識很深,所以要學習的還有很多,要嘗試的茶葉也有很多。紅茶界的新貴,用雲南傳統(原始)古(土)法製作的紅茶?
  • 不,這樣會讓紅茶、巖茶和白茶好喝百倍
    一片茶葉,小巧玲瓏,內含滋味物質有限。 在衝泡來喝時,靠的是一定數量的茶葉,它們相輔相成,才會成就一杯茶的風華。 所以,為了茶好喝,確定茶水比例很是關鍵。 多少茶,多少水,用什麼水都與茶葉的滋味,息息相關。
  • 蓋碗,紫砂壺,瓷壺,玻璃杯,不同的衝泡用具,泡茶有什麼區別?
    白茶、紅茶、普洱、巖茶、鐵觀音、鳳凰單叢,以及茉莉花茶和綠茶等,都適宜用蓋碗衝泡。用蓋碗泡茶時,先「溫杯」,將茶具燙洗一遍,然後投茶正式注水衝泡。在注水100-110毫升時,泡白茶建議投茶5克,紅茶5克,武夷巖茶8克,生普8克。注入沸水後,建議迅速合蓋倒出茶湯。內在茶味物質豐沛的好茶,不必悶。
  • 煮茶還是長時間悶泡?老白茶的衝泡誤區,可不要再犯了!
    減少投茶量,增加用水量,這樣即便茶葉與水接觸的時間稍長,但是內質有限,因此釋放出來的滋味也有限,短時間的靜止雖對茶湯滋味有一定的影響,卻無傷大雅。衝泡雖然用的是沸水,但是水與茶葉接觸的時間較短,葉片中能夠釋放出來的營養物質不多。若是投茶量較少,衝泡出來的茶湯就會寡淡。因此,在衝泡時,往往會使用5克的投茶量,搭配110毫升的水量。
  • 原來十二屬相也有對應的各種茶,天吶嘍,我怎麼知道的這麼晚!
    鐵觀音是介於綠茶和紅茶之間的烏龍茶,屬於半發酵茶類,獨具「觀音韻」,清香雅韻,衝泡後有天然的蘭花香,滋味純濃,香氣馥鬱持久,有「七泡有餘香之譽」。大紅袍屬半發酵茶,由於茶樹長在巖石間,使得它的成分及滋味有別於其它茶種,各道工序全部由手工操作,以精湛的工藝特製而成,成品茶香氣濃鬱,滋味醇厚,有明顯「巖韻」特徵,飲後齒頰留香,經久不退,衝泡8次猶存原茶的香味,被譽為「武夷茶王」。 屬兔的人——龍井。龍井屬綠茶,做工特別精細,具有「色綠、香鬱、味甘、形美」的特點。
  • 細芽嫩葉的茶是好茶,粗枝大葉就是劣質茶?可別著了以貌取茶的道
    梁山的好漢們常掛在嘴旁的「吃一盞茶去」,就是這樣的做法,像是喝羹而非是飲茶水。將茶碾碎後直接點茶,對茶葉的細嫩度要求高。要是芽葉原料太粗老,葉片纖維感就變得明顯,連茶帶湯一起飲下時就不夠順口。然而,茶文化發展至今日,現代人喝茶更習慣衝泡的方式。將茶葉泡開後,直接喝湯水,這與宋人的點茶做法有著明顯不同。
  • 「茶滋於水,水籍於器」,茶具選不對茶湯就要毀?
    「茶滋於水,水籍於器」,有了好茶、好水,還需佳器。泡茶杯子的選擇是非常重要的,不同的茶葉需要不同的茶具,好的搭配能讓茶葉的香氣、滋味發揮得好。那麼茶和器如何「搭檔」呢?下面小編就為大家詳細介紹下不同的茶應選用不同的茶具的搭配方案吧。
  • 還分不清什麼是洗茶、醒茶、潤茶,三分鐘幫你搞定!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丨作者:村姑陳《1》在剛入門學習泡茶時,很多人都會受到一種觀念的影響,所有的茶在正式衝泡之前,需要洗一洗、用玻璃杯喝綠茶前,洗一洗。蓋碗衝泡烏龍茶、紅茶、白茶,也要洗一洗。以後發酵著稱的黑茶,衝泡前更要洗一洗,甚至還要洗兩遍。
  • 六大茶系分別對應什麼五行屬性?每種茶製作一個字要訣
    心漸漸安靜下來,所有的繁華落寞,所有的流年風光都已放下,在此想起了茶。倒入開水,泡上一杯茶,它在滾燙的水中翻騰,在灼燒中墜落,在高處揮灑著它的寂寞,然後孤獨地落下。茶葉原本皺著的身軀,慢慢舒展開來,將水染上了顏色,上下浮沉,打了幾個旋後,沉在杯底。一陣清香便撲面而來,慢慢地品吧。看透六大茶系,品盡好茶。
  • 制茶手藝人劉國仲和他的金鳳柳葉眉紅茶
    1979年,在新化設立湖南省爐觀茶葉研究所,主要從事功夫紅茶、紅碎茶生產研究,其紅茶生產工藝獲外貿部三等獎。1980年代,新化茶園面積十萬畝,村村有茶場、家家做茶葉,年產功夫紅茶、紅碎茶3000多噸,其紅茶產品享譽全國。1989年,新化縣精製紅茶2737噸,產值1539萬元。
  • 美國人拍的記錄大片《中國茶:東方神藥》
    陸羽開創茶書之先河,《茶經》一書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是當之無愧的世界名著。陸羽堅持喝茶前的禮儀,將泡茶視為慶祝生活的一種方式。一款好茶,要經過9步製作淬鍊、7步衝泡升華,還有24樣品飲器具相配。在茶經中,有不少章節涉及到用水。山上水為最佳,河流水次之,最末是井水。而山泉水是優中之優。至今,中國茶人在選擇泡茶水時還遵循著陸羽的原則。
  • 你是幾號出生,就是哪種茶?
    4號 東方美人茶 東方美人也稱香擯烏龍、白毫烏龍,它極為名貴,也極為嬌貴,容不得有一絲異味。我們在衝泡之前,必須格外細心地淨心淨手,溫燙茶具。只有這樣才能泡好這種茗茶。 嚴謹認真,凡事都會腳踏實地努力耕耘。不過自我意識頗強烈,不善於和他人協調。
  • 紅茶的功效作用與禁忌
    紅茶是一種發酵茶,內含有多種維生素,品性溫和,飲用紅茶以身體有很多好處,特別是在寒冷的冬天,知念甜品整理了紅茶的功效與作用,以及引用紅茶的禁忌,讓我們一起看看紅茶的功效作用與禁忌。 【註解】紅茶屬全發酵茶,是以適宜的茶樹新牙葉為原料,經萎凋、揉捻(切)、發酵、乾燥等一系列工藝精製成的茶。
  • 吉木茶 |星座茶 | 天秤 (Libra)
    人緣好,脾氣好,不喜歡挑起爭端,不記仇。口才好,但不喜歡在爭執或誤會中辯解。氣質出眾、衣品好。冷靜不偏激、看似不緊不慢、實則臨危不亂。不喜歡做選擇,一旦決定便不再輕易改變。茶葉中有武夷紅茶,松蘿茶等等,製造於200多年前的紅茶,由於用錫罐嚴密封裝,仍然可以衝泡飲用。十七世紀主要出口歐洲的單寧較多的茶,澀味重。偏偏倫敦的硬水正好中和了澀味,泡出皇室都寵愛的好茶來。幾世紀以來,Bohea也好,拉普山也好,這些茶出盡風頭。
  • 泡綠茶的正確方式是什麼?玻璃杯、蓋碗還是紫砂壺?
    在六大茶中,綠茶是產量最大,品種最多的茶,喜歡喝綠茶的人非常多,數不勝數,充分說明綠茶在我國的受歡迎程度是非常大的。但是很多人對於如何正確喝綠茶不是完全清楚,常常將茶湯泡苦泡澀了,很難喝,把綠茶泡黃了,很難看,實在可惜。那麼問題來了,我們泡綠茶的正確方式是什麼?首先我們要知道泡綠茶要使用什麼茶具,常見的有玻璃杯、蓋碗、紫砂壺這3種。
  • 晨時秒殺|雲南茶品愛好者的福音!特色茶品合八為一!多樣驚喜!
    什錦八寶茶,產於雲南省普洱市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縣,匯集四大茶類,多種幹茶形態!
  • 送你這四字口訣,方便又好用!
    明代熊明遇《羅芥茶記》云:「烹茶,水之功居大。」張大復《梅花草堂筆談》說:「茶性必發於水。八分之茶,遇水十分,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試茶十分,茶只八分耳!」這兩段話,都表達了一個意思:泡茶,水很重要!用對水,茶性會藉助水的力量充分顯現出來,好上加好。如果用品質比較次的水,茶將會變得平庸,甚至品質直線下降。故而,用水時,要格外注意水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