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大手牽小手》欄目組走進喜德 「文體+扶貧」溫暖孩子...

2021-01-16 央廣網

9月1日—10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體育青少節目中心《大手牽小手》欄目組與王治郅、鄭海霞、鄧亞萍、張寧等體育名將,白巖松、陳鐸、張斌、鞠萍、綠泡泡、賀煒等總臺央視主持人走進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喜德縣。

喜德縣是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定點幫扶的地區。10天裡,欄目組通過網絡直播的形式,在喜德縣賀波洛鄉中心小學、喜德縣沙馬達拉鄉中心小學、喜德縣民族中學、喜德縣光明鎮幼兒園、喜德瓦爾學校等地開展扶貧公益系列活動,並帶去愛心企業捐助的物資和社會各界的關愛。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體育青少節目中心於2019年7月正式成立。本次《大手牽小手》欄目組通過開展扶貧文體公益系列活動,為貧困縣師生授課,進行體育賽事等,展示彝族孩子風採,感受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給青少年的未來帶來的改變,構建了「文體+扶貧」的創新模式。

攝影:汪巍

9月4日,《大手牽小手》「母親微笑行動」30年「愛在喜德」公益行動在喜德縣人民醫院拉開帷幕,標誌喜德之行正式開啟。本次活動為貧困的彝族家庭的唇顎裂患兒提供免費救助治療。通過前期2天的篩查和術前檢查後,於當日在全國道德模範韓凱等醫療專家的主持下,為喜德縣6名貧困家庭的1-16歲患兒免費實施修復手術。

7天拆線後,《大手牽小手》攜手「母親微笑行動」幫助孩子們重新綻放微笑,重拾對美好未來的信心。本次系列活動主持人鞠萍在接受《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我們付出一點點,對孩子和家庭卻是帶來一生的改變,這不僅是對貧困唇顎裂患兒的善舉,也是深入推進黨的脫貧攻堅和健康扶貧,促進貧困家庭發展直接有效的舉措。我們會保護孩子的隱私,使他們忘記並從心裡祝福他們。

攝影:汪巍

9月5日,欄目組一行來到喜德縣賀波洛鄉中心小學,與王治郅、鄭海霞和孩子們一起,帶來一場精彩紛呈的籃球比賽。

攝影:汪巍

9月6日,鞠萍和鄧亞萍來到喜德縣沙馬拉達鄉中心小學,帶領孩子們朗讀課文,說好普通話,鼓勵他們努力學習。

9月7日,在喜德縣民族中學足球場,央視主持人白巖松帶隊的體育青少節目中心隊和喜德縣民族中學足球隊、喜德縣思源學校足球隊展開激烈對決……

攝影:汪巍

「活動為校園文化體育搭建了絢麗的舞臺,豐富了他們的生活。」喜德縣沙馬拉達鄉中心小學的教師們表示,運動員與主持人與孩子們同臺互動,營造了關心重視少年兒童健康成長的濃厚氛圍,激發了青少年脫貧的內生動力。

在進行體育賽事的同時,欄目組還以總臺體育青少節目中心黨委名義,為喜德縣魯基鄉文翰小學捐贈圖書室與音樂室,將10臺電鋼琴、3100餘本圖書寄到孩子們手中。同時邀請名師、主持人授課,把知識、方法帶給山區的師生們。

人大附中網紅物理教師李永樂的《「黑板俠「李永樂的一堂物理課》、首都師範大學幼兒教育專家,中國宋慶齡基金會學前教育促進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崔雪雁的《支持涼山「一村一幼」計劃——幼教專家崔雪雁的公益課堂》,讓喜德縣師生受益匪淺。總臺央視少兒頻道主持人綠泡泡、金豆、陳怡也變身老師,為魯基鄉文翰小學的學生們上了音樂、英語、語文等課程。

為實現扶貧攻堅,涼山彝族自治州實行15年免費義務教育。本著為一線老師解決實際問題的宗旨,崔雪雁在授課中以案例解析的方式,激活老師的思維與想像能力,並應用到教學實踐中。她同時表示,對邊遠地區的扶持需要長期而深入地堅持下去,希望有關部門能組織更多學有專長而又有志於為幼兒教育做出貢獻的專家,形成可以新舊交替的團隊,把這項工作開展得更加持久深入。

文體扶貧,託起了孩子們的夢想,《大手牽小手》牽出了濃濃的彝鄉情。作為喜德縣「學前學會普通話"行動公益大使,鞠萍希望彝族孩子們從小學習普通話,就會擁有更多與外界交流的機會。

10天「緊鑼密鼓」的活動安排,也讓製片人鞠萍感觸頗深。她表示,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收官之年,我們能在打贏脫貧攻堅這場硬仗中貢獻自己的力量,很光榮。我們為每一個小朋友寫下的心願圓夢,有娃娃、有耳機、有鋼琴、有西裝……在良好的硬體設施基礎上,帶給孩子們更多心靈上、精神上的鼓勵,扶貧先扶「志」,在脫貧攻堅中貢獻體育少兒電視人的力量。

相關焦點

  • 大手拉小手 關愛下一代
    大手拉小手,明天更美好。眼下,老少相牽正為英雄城南昌塗上一抹暖色調。近年來,南昌市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在教育引導和幫扶青少年上下功夫,大力開展主題教育活動,組織「五老」與困難青少年結對幫扶,推動了全市關心下一代工作邁上新臺階。日前,南昌市關工委被授予「全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集體」稱號。
  • 把「馬背搖籃」的故事講給孩子聽
    人民網北京12月31日電 今年是中央軍委機關事務管理總局紅星幼兒園(黃寺園)建園80周年,該園前身是1940年創建於延安的中央託兒所。無論是革命戰爭年代,還是和平建設時期,在80年的歷程中,該園始終傳承紅色基因、緊跟時代步伐,把哺育革命後代、培育時代新人,作為崇高使命責任。
  • 大手牽小手!雪域高原迎來了「兵老師」
    熱烈歡迎「金珠瑪米」到來走進窩公鄉中心小學校門,一行嶄新醒目的標語引入眼帘:「最好的教育在學校,最好的蟲草在教室」,形象地表達出學校教育觀念的轉變。窩公鄉未脫貧摘帽以前,由於教育資源不足、牧民觀念落後等問題,該地區適齡兒童輟學率居高不下,許多牧民帶著小孩挖蟲草、放犛牛、進寺廟,就是不願進學校。
  • 大手拉小手,孤兒不孤單
    屋頂因年久失修,颳風天吱吱作響,下雨天水滴成線;60餘名孩子的生活物資全靠愛心人士接濟,朝不保夕;60餘名孩子晚上睡在只鋪著一張破舊不堪的地毯上,連被子都不是每個人都有。 「這些孤兒裡有剛出生不久的嬰兒,還在嗷嗷待哺;有智力發育不全的,生活無法自理;也有已經長大成人的,幫我們照看著年齡小點的孩子」院長烏米女士向發電公司人員介紹到。
  • 隆回:易地扶貧拆搬遷中秋茶話會笑語聲聲
    從偏僻的大水田鄉搬遷來的肖細紅說:「易地扶貧搬遷讓我從農村人變成了城裡人,我的小孩從山溝溝裡走進隆回縣城最好的小學思源學校,內心感到無比幸福和溫暖。」 茶話會現場 茶話會上,談感受,話黨恩,歡歌笑語聲和陣陣掌聲不時打破夜的寧靜,易地搬遷戶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 手一牽就是永遠,12星座的4種牽手方式!怎麼牽你,就怎麼愛你!
    在你家寶貝下次牽你的時候,記得看一下他是「怎麼牽的」!牽手是情侶間最親密又最自然的反應,所以從牽手方式,就能看穿你們的感情狀態囉!趕快一起來看看吧~火象星座(白羊、獅子、射手):緊握手心「手牽了你就是我的了!」
  • 惠州開展"小手牽大手"系列活動 號召踐行文明理念
    為了引導未成年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努力成長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日前,廣東省惠州市開展了「小手牽大手」主題系列活動。城市的文明離不開每一位市民的參與,通過「小手牽大手」,帶動更多市民一起做文明創建的推動者。
  • 一張嬰兒發育時間表,對照看你家寶寶「達標」了沒?
    寶寶出生的第一年,可謂「一天一個樣」: 哇,寶寶會對我笑了!哇,寶寶能自己坐了!哇,寶寶會叫媽媽了!…… 每個變化都讓我們欣喜不已。 寶寶出生的第一年,也讓我們陷入各種焦慮:「為什麼別人家寶寶都會爬了,咱家孩子都不愛動彈?」
  • 伏見稻荷大社|穿越1萬多座「千本鳥居」走進《藝伎回憶錄》場景
    稻荷神社的鳥居一般塗裝為朱紅色,因為古代日本人認為朱紅色能帶來春天的溫暖和陽氣,從而促進農業生產。這座赫赫有名的神社,是日本境內4萬多所稻荷神社的總本社,祭拜多位保佑五穀豐收、商業興旺的稻荷大神,不僅是日本政府法定的重要文化財,神社內的千本鳥居更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所明訂的「世界遺產」,歷史悠久,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歲數。從入口進來,第一個會遇上的就是朱紅色的「樓門」。
  • 大手牽小手,元旦樂翻天
    1月1日,70多組校園記者家庭走進六藝博學教育培訓機構,參加了精彩紛呈的慶元旦迎新年親子遊園活動。六藝博學教育培訓秉承「陪伴是最好的教育」這一理念,為校園記者精心準備了親子遊園活動,讓每一名校園記者收到了2021年第一份珍貴的新年禮物——父母高質量的陪伴。
  • 牛牽到北京還是牛
    小時候貓阿嬤罵小孩的時候,記憶最深刻的一句文明話就是「牛牽到北京還是牛!」大概是從小儘量堅持的「忍」住不要打小孩,所以他過了幾分鐘,這個當時沒幾歲的小孩很小心的問了一句,讓咱頓時很不好意思的話:「是不是做了這個事,就可以打頭?」當下,這個當爸的就跟小孩道歉了,不是因為做了這個事情就可以打,是老爸的不對!
  • 小手牽大手 一起來防疫
    區教育局高度重視這項工作,要求防控期間,體現出全體黨員、全體教師的責任與擔當,希望新區全體學生能夠做到堅持和忍耐,同時發揮「小手牽大手」的重要作用。為此,各學校紛紛向學生、家長和教師發出了倡議。如金茂小學向全體黨員和教職員工發出了倡議書;浦師附小少工委向全體少先隊員發出倡議:「國有難,我學習,我閱讀,共擔當,抗疫情。」
  • 一條圍巾溫暖兩座城!2000多名貴州學生收到來自寧波的新年禮物
    一條圍巾溫暖兩座城!」可快速關注一張精美的新年賀卡、一條手工編織的圍巾……1月5日,貴州省黔西南州安龍縣錢相街道第四小學、篤山鎮民族小學的學生們收到來自2000公裡外的新年禮物。
  • 80頭扶貧牛牽進省級貧困村
    80頭扶貧牛牽進省級貧困村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6月15日訊(通訊員 蔡永勝 記者 李治) 「村上給我們發放第二批扶貧牛,希望通過發展養殖業,早日脫貧致富。」剛領到黃牛的建檔立卡貧困戶王雪峰今天激動地說。長沙縣高橋鎮白石源村村部熱鬧非凡。
  • 「我的扶貧故事」教育扶貧讓每個孩子享受陽光雨露 丨貴定縣金南...
    我叫柳成美,今年54歲,是貴定縣金南街道勝利村巫仰小學教學點教師,在脫貧攻堅工作中,擔任巫仰組一組至八組扶貧專幹。柳成美(左二)與同事一起開展走訪,向村民宣傳扶貧政策「教育資助不漏一人,6—16周歲無一人輟學」,是教育扶貧的核心任務,要做到這兩個「一人」,要摸排、走訪、勸返、扶貧,每一個環節缺一不可。  巫仰組一組至八組分布在以學校為中心,半徑6至10公裡的六個山頭裡,共293戶1162人,其中貧困人口431人,在校生176人,貧困學生有81人。
  • 「醫文醫話」康復中心:孩子口齒不清怎麼辦?(一)
    你能聽懂孩子說的話嗎?當孩子會說話後,那機關槍式的詢問總是讓父母不知如何回答。說話是一個複雜的過程,必須面面俱到才能準確發音。因此,一旦遭遇孩子口齒不清的問題,可從小給予適當口腔刺激和訓練。一、口齒不清常見類型要正確發音,必須兼顧嘴唇 (嘴型)、舌頭 (擺放位置)和胸腔(氣流)這3大要素。當孩子發音不準時,通常是構音出現了問題,一般來說可分成4種類型:1、省略音發音時省略一個注音符號,通常是將聲母或是韻母省略,如「哥哥」發成「鵝鵝」。2、替代音以另外一個音取代原來的音,如「哥哥」發成「的的」。
  • 「我的扶貧故事」用心、盡心、用情、盡力做好扶貧工作|都勻市平浪...
    我是張光明,是來自都勻市政協辦公室工作人員,也是一名共產黨員,我作為普通的結對幫扶幹部,在這幾年間,經歷了不少酸甜苦辣,在扶貧路上的艱難只有自己明白,在此期間見證了包括我所幫扶的貧困戶在內的不少貧困戶實現了脫貧。
  • 「老公竟送我一輛藍寶堅尼……」「凡爾賽文學」靠浮誇引爆全網
    近年中國影劇「凡學」泛濫,有錢階級的富貴日常成為主流。圖為「半是蜜糖半是傷」劇照。全網瘋「凡爾賽文學」,靠浮誇炫富得來的圍觀點讚,是自信還是自卑?最近,中國網絡上瘋狂颳起「凡爾賽文學」旋風,還登上了微博熱搜,網民將其統稱為「凡學」。「凡學」是網民們自創的一種文體,由一位情感作家在微博上發揚光大,繼而引爆了全民的狂歡。
  • 12星座專屬的「4大牽手方式」從牽手方式就可以看出他怎麼愛你的
    牽手是每對情侶在平凡不過的日常行為了,但你有注意過身邊的他是怎麼牽你的嗎?從牽手方式就可以看出他怎麼愛你的喔!一起來看看吧!這樣的模樣其實是愛情最舒服的狀態,也是這些星座一直以來的嚮往,這也同時代表你們的感情趨於穩定,不再追求24小時都要黏在一起的甜膩,能夠給彼此更多的空間喘息,他們這樣牽你更是代表對你的愛和尊重,還有那顆下定決心要保護你的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