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軍網
一條條柏油馬路,蜿蜒盤旋通向雪域;一棟棟藏式新房,遍布高原美麗村寨……在海拔4200米的四川省甘孜州德格縣窩公鄉中心小學,一棟棟嶄新的教學樓和學生宿舍拔地而起,在藍天的映照下顯得格外耀眼。
得知「金珠瑪米」要來學校,窩公鄉中心小學200餘名師生早早準備好潔白的哈達,等待著第5批幫扶教育的「金珠瑪米」們到來。
熱烈歡迎「金珠瑪米」到來
走進窩公鄉中心小學校門,一行嶄新醒目的標語引入眼帘:「最好的教育在學校,最好的蟲草在教室」,形象地表達出學校教育觀念的轉變。窩公鄉未脫貧摘帽以前,由於教育資源不足、牧民觀念落後等問題,該地區適齡兒童輟學率居高不下,許多牧民帶著小孩挖蟲草、放犛牛、進寺廟,就是不願進學校。
扶貧先扶智,扶智先扶學
2018年以來,在西藏軍區成都某站對口幫扶工作開展後,堅持扶貧先扶智,扶智先扶學,將教育幫扶放在脫貧幫困首要位置,該站號召社會各級力量和部隊投入扶貧資金,為學校建設多功能淋浴室和學習室,購買投影儀、印表機、電腦等50餘臺,募集冬季衣物、書包文具等生活學習用品2000餘件,邀請成都名校老師多次進藏現地教學,從硬體、軟體上幫助學校改善教學條件差、師資力量薄弱等難題30餘件。
捐贈儀式
土生土長的窩公鄉中心小學老師稱措向筆者介紹到:過去,小學條件非常簡陋,在部隊的幫助下,學校從以前流動式教學到現在溫暖寬敞的教室,她在學校工作5年了,看著孩子們學習視野更加開闊,學校越來越有活力,自己很樂意長期紮根高原,默默奉獻教育事業。
升旗儀式
現在,學校硬體設施已得到極大改善,現代化標準化學校已經落成。要想補齊教育短板,除了有學上、還得效果好,疫情期間,該站探索出一條智力幫扶的路子,通過「一校一策」「一人一策」等辦法,部隊官兵通過視頻連線與現場教學,幹部掛職、社會參與等多種方法措施,幫助藏族兒童順利過渡到義務教育階段,減少因語言帶來的學習困難、厭學等問題。
窩公鄉中心小學學生正在學習
如今,在黨和軍隊大力脫貧攻堅教育幫扶下,藏區牧民家裡,陸續傳出朗朗讀書聲,正不斷顯示出部隊教育幫扶給當地帶來的巨大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