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尼瑪卿挺拔,九曲黃河迴繞,雪域聖境青海果洛

2021-01-09 無巍不至

如果要問中國哪個地方最令人神往,相信絕大多數人會毫不猶豫地冒出「西藏」兩個字來,其實很多人忽略了一個地理概念,那就是——西藏只是青藏高原的一部分,作為佔據世界屋脊面積近三分之一的青海省,同樣擁有雪域高原所有的一切元素,甚至更為豐富一些!因為它處在中國第一階梯青藏高原向第二階梯黃土高原的過渡地帶,兼具青藏高原、內陸乾旱盆地和黃土高原三種地形地貌,可謂是十裡不同天,移步皆是景!今天給大家推薦的目的地便是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它整個都處在中國最大的自然環境保護區「三江源」自然保護區內。

果洛州位於青海省東南部,是青海8個地級行政區之一,它東臨甘肅甘南,南接四川阿壩州甘孜州,平均海拔4200米以上,總面積7.6萬平方公裡,人口20餘萬。從成都出發,經都汶高速、德馬高速進入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久治縣,這裡有被稱為「天神後花園」的年寶玉則,不過前幾年進行保護性關閉,至今仍未恢復開放。

果洛州境內有大小河流36條,總流程3300多公裡,分別入注黃河和長江兩大水系。巴顏喀拉山自西而東橫貫全州,構成長江、黃河兩大水系的分水嶺。除了著名的神山阿尼瑪卿、年保玉則外,還有黃河源頭的扎陵湖和鄂陵湖、冬給錯納湖、星宿海,以及拉加寺、白玉寺、查郎寺等名剎和安朵藏區獨有的人文景觀。

海拔3700米的大武鎮是瑪沁縣政府和果洛州府所在地,大武在藏語中意為「丟失馬匹的地方」,不知是讚美這個地方水草豐美還是形容環境惡劣?不過大武從地理位置上看幾乎處於果洛州的中心,所以2013年8月29日,4C級中國國內支線機場果洛瑪沁機場正式開工建設;2016年4月21日,由中國東方航空A319型客機執飛成功;2016年7月1日,果洛瑪沁機場正式通航 。

可別小看這個機場,果洛瑪沁機場航站樓面積雖然只有3000平米,跑道僅長3800米,寬45米,但是可起降B737-700、A319、ARJ21等高原型飛機。2019年,果洛瑪沁機場共完成飛機起降1388架次,旅客吞吐量達13.5萬人次。成為青海省內通航後突破10萬人次用時最短的支線機場。

大武鎮不僅是果洛州的重要交通樞紐,也是藏區群眾前往阿尼瑪卿神山轉山的重要集散地,作為格薩爾王傳說最多的兩個地區——青海的果洛和甘孜的德格,鎮上格薩爾王廣場的格薩爾王塑像也塑造得特別傳神和英明神武!

大武鎮坐落於瑪沁腹地草原大武灘上(又稱格科塘),阿尼瑪卿雪山傲然屹立於西北方,格曲河緩緩流淌於縣城西側,城區四周被群山環抱,這種地形在藏區往往被稱作蓮花寶地。

藏族同胞稱阿尼瑪卿為「博卡瓦間貢」,在大藏文書中意為佛座前的最高侍者,他是開天闢地九大造化神之一,也是格薩爾王的寄魂山和嶺國保護神,更是強大剛猛的戰神。

從大武鎮駛上德馬高速,海拔6282米的阿尼瑪卿主峰瑪卿崗日愈發清晰地矗立在天際,不過太多的神話和傳說讓它看起來似乎神聖無比和遙不可及!

阿尼瑪卿屬崑崙山系支脈,由13座平均海拔5900米以上的雪峰組成,橫跨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四省,漢書稱之為大積石山,藏經稱「瑪日沁本巴惹」,意為祖父大神山,它和西藏的岡仁波齊、雲南的梅裡雪山以及玉樹的尕朵覺沃並稱為藏地四大神山。

阿尼瑪卿雄渾清奇,主峰瑪卿崗日峰呈鋸齒重疊形直刺蒼穹。頗為神奇的是:黃河在阿尼瑪卿雪山下陡然來了個180度大拐彎,之後向東南流去,而阿尼瑪卿的主峰瑪卿崗日正位於大拐彎的中央。

阿尼瑪卿雪山距大武鎮只有86公裡,作為國內最早對外開放的十座山峰之一,目前已有簡易公路直達山下,但是由於其攀登難度較高,據說比海拔6168米的雀兒山還考驗技術和體能,所以截止目前為止,登頂人數並不是很多。

阿尼瑪卿雪山是國內少有的站在高速路邊停車點就可近距離欣賞的6000米級雪山,阿尼瑪卿中的"阿尼"是安多藏語的譯音,意為先祖老翁,也含有美麗、幸福或博大無畏等意,而"瑪卿"的意思則代表它是黃河源頭最大的山,也有雄偉壯觀之意。

如此靠近生長著無數傳說和傳奇的阿尼瑪卿神山,心裡自是萬分激動,高原民族賦予了它諸多超自然又擬人化的形象——白盔、白甲、白袍,手執銀槍,胯下白馬,智慧無窮,神威凜凜,降妖除魔,濟世救人。雖然這只是人們對自然、神靈、宗教表達敬畏之情的一種方式,但是身臨其境仰望這皚皚雪峰時,一種莫名的神聖和莊嚴感還是不由自主地從心底升騰而起!

阿尼瑪卿雪山奇峰突兀,山勢陡峻,氣候多變,冰峰雄峙,冰川厚度達數十米,共有冰川57條,面積約126平方公裡,其東北坡的哈龍冰川長7.7公裡,面積24平方公裡垂直高差達1800米,是黃河流域最長最大的冰川。

傳說阿尼瑪卿是觀世音菩薩的道場,加之山神屬馬,所以每逢馬年,藏區所有的山神都會到阿尼瑪卿聚集,人們馬年來此轉山,拿出炒麵、糌粑、酥油,給山神煨桑獻禮。跋山涉水、風餐露宿,繞山一周,徒步大約要花七一周時間,但是等於朝拜了所有的神山,具有不可思議的功德。哪怕條件再艱苦,人們還是虔誠而行,頂禮膜拜!

果洛州地域遼闊,地形變化大,海拔落差近2000米,因此境內生活著大量稀有珍貴的高原野生動物,如:野犛牛、藏野驢、藏羚羊、白唇鹿、雪豹、棕熊、猞猁、巖羊、盤羊、黃羊、麋鹿、水獺、麝、豺、狼、狐狸、血雉、藏馬雞、黑頸鶴、胡禿鷲、金雕等。

行駛在德馬高速,兩側不時會出現悠閒的藏野驢或機警的土撥鼠,為這遼闊而神奇的雪域聖境注入勃勃生機,果洛州地處三江源自然保護區的特殊地理環境,不僅孕育了極為豐富的旅遊資源,同時它也用源遠流長的地域文化和人文景觀,開啟了人們對黃河源頭的保護和思索——英武挺拔的阿尼瑪卿神山和九曲迴環的黃河註定是你的驕傲!祝福你果洛,愈來愈美麗,越來越富饒!

相關焦點

  • 在青海果洛,有我永遠難忘的青春年月
    ,美妙的果洛!哦,我們的果洛,我們靈魂故鄉的果洛喲……我趕集低下頭,把目光拉到了《中亞史綱要》的書頁裡,我知道,一旦提起果洛就會控制不住內心那份洶湧的情感,就會衝出如同泛濫了的瑪爾柯河之水鋪天蓋地的奔流。
  • 道教門派封神大戰九曲黃河迷仙大陣
    道教門派封神大戰九曲黃河迷仙大陣——節選自太極博弈原理之易學入門指迷道教是中國唯一的本土宗教,無論我們平時的生活如上香,拜祭,擇日,貼對聯,拜關公,或易學中的專業術語如二八星宿,河洛理數,玄空九宮等都與道教有著莫大的關聯,因此作為易學入門,有必要了解一下。
  • 青海三大「名馬」今何在
    青海新聞網·青海新聞客戶端訊 在青海,有很多地名被冠以「馬廠」或「馬場」的名字,比如樂都的馬廠鄉、民和的馬場垣,還有更多關於「馬」的地名,像湟中的騸馬臺、貴南的過馬營等等。作為全國四大牧區之一,馬在青海似乎是司空見慣。歷史上,青海至少有過三大「名馬」,並且各自演繹出一個個傳奇故事。
  • 中華文明的主幹,在黃河|黃土高原|汾河|渭河_網易訂閱
    45:12 來源: 中科院地球環境研究所 舉報   一條細流  從青海巴顏喀拉山脈北麓出發
  • 青海新發現的元代金虎符及其歷史意義
    今年在青海南部發現的元代金虎符向世人展示了歷史上中央政府在藏族地區實行有效軍政管理的事實,也反映了歷史上各族人民共同開發和建設邊疆地區的歷史。2020年夏,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同德縣,位於該州和果洛藏族自治州交界處的瑪卿雪山東北、黃河東岸的秀麻鄉德格村公博雪加地方發現了一面牌符,今存同德縣文旅局。
  • 《奔跑吧·黃河篇》收視六連冠圓滿收官,創新綜藝形式詮釋黃河時代...
    上周五,浙江衛視《奔跑吧·黃河篇》的最終篇在寧夏圓滿落下帷幕。從青海出發,沿著「黃河生態經濟帶」一路向東,跑男團在本期節目中通過製作黃河年曆,展現了寧夏富饒的當地特產,回顧了整趟旅程的動人瞬間。跑男團與飛行嘉賓們,通過展現動人的年曆畫面,為收官之戰完美定格,為觀眾們呈現了黃河沿線地區豐碩的發展成果。
  • 四瀆之宗、中華民族母親河——黃河
    黃河,是中國第二長河,全長大約5464公裡。其發源於青藏高原的約古宗列盆地,自西向東分別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山東九地,最後而流入渤海。
  • 青海廣播電視臺2019藏曆土豬新年電視文藝晚會錄製完成 將於春節和...
    2019-01-14 08:55:39 來源: 青海新聞網 舉報
  • 青海省資訊|青海循化「插箭節」:高原祭祀的神靈,真的會護佑虔誠的...
    青海省的朋友們,一起來看下最近身邊發生了什麼新鮮事兒~~1、青海循化「插箭節」:高原祭祀的神靈,真的會護佑虔誠的人們嗎?因為在這個時間段裡,青海不僅氣候舒適,風光旖旎,更難得的是,遊客還能親眼看到這片高原上為了信仰而舉辦的各種祭祀活動。
  • 賓客盈門:青海旅遊再現井噴
    青海旅遊依舊高朋滿座  前不久,湟魚洄遊引發的我省旅遊熱,波及全國各地。登上「全球避暑名城百佳榜」的西寧市,讓青海旅遊知名度更上一層樓,來青海旅遊的人數和旅遊收入呈現明顯增長態勢,同時也帶動了住宿、餐飲等消費市場的發展。
  • 葛劍雄:「黃河之水天上來」,黃河之水到底哪裡來?
    河關縣的故地約在今青海省貴德縣西南一帶,該縣的西南就應該在今青海東部與甘肅接界處。可能就是指循化縣附近的小積石山。 總之,至遲到1世紀後期,人們對今新疆的塔裡木水系和今青海循化小積石山以下的黃河經流都已經有了比較準確的了解,卻硬要將兩條完全無關的河流用「潛行地下」聯繫在一起,形成了黃河「重源伏流」的觀點。
  • 黃河上遊唐乃亥水文站8月流量創建站以來最大
    今年入汛以來,青海省黃河上遊地區降水整體偏多,導致黃河上遊流量持續偏豐。 孫睿 攝中新網西寧9月4日電 (孫睿)記者4日從青海省氣象局獲悉,今年入汛以來,青海全省平均降雨量較常年同期偏多13.7%,導致黃河上遊流量持續偏豐,其中黃河上遊唐乃亥水文站8月流量創建站以來最大。
  • 王夏暉:黃河戰略是一個歷史性的重大事件
    人民網北京9月26日電(記者 孟哲)繼長江「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之後,中國的第二大河——黃河流域的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問題也被提上日程。中央明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同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一樣,是重大國家戰略。
  • 青海崑崙玉調查
    青海是山之宗、水之源,中華民族精神高地——崑崙山橫亙境內,與唐古拉山、祁連山等山脈構成了名副其實的「亞洲脊柱」;中華民族母親河——黃河、長江發源於此,與瀾滄江、黑河等形成了聞名於世的江河源頭。山是骨架,水為血脈。青海的山脈水系呈扇狀向北、東、南三個方向發散,延伸輻射中華大地,構成了中華民族生存繁衍和中華文明形成發展的地理空間。從人類起源看,青海高原距今三萬年左右就有了古人類活動的足跡。
  • 青海:大範圍水火互濟風光互補
    大參考   本文作者:馬新,王宏霞  2017年「青洽會」期間,青海實現連續7天全清潔能源供電;2017年11月,國內首個高寒、高海拔地區清潔取暖電能替代項目在青海瑪多縣正式投運;2018年1月8日,國家電網青海新能源大數據創新平臺投入運營,其「工業大數據」的作用為清潔能源發展帶來更多可能
  • 《夢幻西遊手遊》五行靈獸是哪五隻 五行聖境五行靈獸介紹
    導 讀 在夢幻西遊手遊裡萬眾期待的狩獵之旅終於迎來了最後一個新主題:五行聖境。
  • 山西黃河旅遊帶上的秋日風光,十二星座最應該打卡哪裡?
    七彩光影、大河之秋,黃河旅遊帶上的「醉」美秋色一股腦兒蜂擁而至。「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沿著黃河旅遊帶尋找「醉」美秋色,賦予了旅行者更多的秋意想像。十二星座的寶寶們,你們最適合打卡的黃河景觀在哪裡?山西有答案,秋日看水別有一番風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