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大範圍水火互濟風光互補

2021-01-15 新華網客戶端

大參考

  本文作者:馬新,王宏霞

  2017年「青洽會」期間,青海實現連續7天全清潔能源供電;2017年11月,國內首個高寒、高海拔地區清潔取暖電能替代項目在青海瑪多縣正式投運;2018年1月8日,國家電網青海新能源大數據創新平臺投入運營,其「工業大數據」的作用為清潔能源發展帶來更多可能……在廣袤的青海大地上,一處處綠色電能正悄然改變著人們的生活,一個個新能源創新發展的生動實踐正在依次展開。

  筆者從國網青海省電力公司營銷部了解到,截至2018年4月底,青海水電裝機容量1190.6萬千瓦,青海電網新能源裝機1066.5萬千瓦,其中太陽能發電裝機819.5萬千瓦、風電裝機247萬千瓦,太陽能發電成為繼水力發電之後的第二大電源。

  清潔轉型 提供能源革命生動實踐

  青海地處「三江之源」,與四川、甘肅、新疆、西藏接壤,是國家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在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中具有特殊的地緣優勢和重要的戰略通道地位,自身在清潔能源開發方面也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2017年6月17日至6月23日,國家電網在青海開創性地開展了連續7天168小時全清潔能源供電。期間,累計用電量11.8億千瓦時,真正實現了用電「零」排放。這次測試從持續時間、運行難度、供電結構等方面,全面趕超葡萄牙國家電網2016年5月連續4天107小時清潔能源供電達到的標準。

  記者了解到,為鞏固提升「綠電7日」的成功經驗,在今年即將舉辦的第十九屆青洽會期間,國家電網公司將繼續創新推動「綠電9日」全清潔能源供電新實踐,探索深化風光水多能互補調控技術和源網荷互動技術,不斷拓展新能源消納空間,保障電網安全可靠運行。

  據了解,青海的清潔能源分布廣、時空互補性強,光與光、風與風、風與光、風光與水之間存在互補特性,能夠平緩新能源出力波動,同時利用水電快速調節能力以及光熱的儲能作用,顯著改善新能源發電品質,可以實現清潔電力大規模外送。

  作為青海首條特高壓直流外送通道工程,海南—河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於2017年8月啟動可研,2018年2月全面完成可研,將於年內開工建設,預計2020年投產。工程建成投運後,將主要以輸送新能源為主,預計每年輸送電量523億千瓦時,減少燃煤2200餘萬噸,將有力促進青海乃至整個西北地區新能源與西南水電實現更大範圍內的水火互濟、風光互補,推進能源綠色轉型升級。

  基於廣泛互聯的大電網和黃河上遊梯級電站充足的調峰能力,青海電力主動加強與東部電力輸入省份溝通協作,通過電力交易市場優化資源配置,促進青海風電、光伏等新能源在更大區域範圍消納。2016年3月,青海富餘光伏電量首次輸送華東0.98億千瓦時;2017年通過跨省跨區電量交易,青海累計外送新能源電量近20億千瓦時,實現了新能源消納由以省內市場為主向省外市場拓展的轉變,特高壓電網大規模遠距離輸送清潔電能的優勢正在凸顯。

  多輪驅動 保持消納水平全國領先

  青海是我國最重要的水源涵養地,也是生態保護重點區域。為呵護這裡的藍天碧水,自2015年4月起,青海電力積極響應國家電網公司「以電代煤、以電代油」「電從遠方來」的電能替代號召,重點在青海湖、三江源等地推動電能替代向商業熱泵、餐飲電炊、家庭電氣化、農業配套等領域拓展。

  2017年11月,國家電網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舒印彪赴瑪多實地調研國網陽光扶貧工作,推動瑪多清潔取暖示範項目———瑪多縣民族寄宿中學清潔取暖項目落地。作為我國首個高寒高海拔大範圍應用的清潔能源供暖示範縣,瑪多縣按照就近供暖原則,分成4個供暖片區,將縣域內燃煤鍋爐改造為電鍋爐。「對於供暖管網無法到達的縣城周邊牧區,我們正大力推廣電熱炕、光伏供熱等多種供暖方式。」瑪多縣副縣長張強介紹,2018年這些項目全部投入運行後,瑪多縣城將全面實現無煤取暖。

  據青海電力提供的數據,截至2018年一季度,青海省已實施清潔取暖在內的電能替代項目1283個,完成替代電量73億千瓦時,減少燃煤消耗89.67萬噸,減排二氧化碳242萬噸。青海電力營銷部主任展潔表示,目前青海已有上萬戶農牧民用上了電熱炕、電熱膜,兩年多的普及推廣和應用,為接下來在青海鄉村全面普及清潔取暖打下了堅實基礎。

  為更好履行央企社會責任,青海電力依託大電網,構建大市場,著力解決「三棄」問題,使青海清潔能源得到最有效利用。根據國家能源局數據,2017年,西北五省區光伏棄光率為14.1%,與2016年的19.81%相比出現大幅下降,其中青海為6.2%,居五省區最低。

  在消納技術研究方面,青海電力始終堅持科技創新引領,依託光伏發電併網技術實驗室,從規劃、運行、檢測等方面攻關,實現產、學、研、用一體化高度融合;持續開展技術創新,在國內率先建設光伏發電智能調控、網源協調管理等平臺,建成覆蓋全網的新能源AGC和AVC系統,有效支撐了青海新能源大規模併網及安全穩定運行。

  在促進清潔能源消納方面,青海電力全面貫徹落實國家電網公司促進新能源消納20條措施,依託全國統一電力市場,發揮大電網的資源配置優勢,組織實施新能源省內電力直接交易,豐富交易品種,擴大消納規模,全力促進新能源消納;落實政府間外送框架協議,實現外送交易、調峰互濟、現貨交易有效銜接,積極拓展新能源外送途徑。同時,國家電網有效利用現有輸電通道能力,實施全網統一調度,支持青海與江蘇、湖北等省份開展新能源外送交易,實現新能源電量更大範圍內優化配置。

  落實國家電網公司新能源消納 「雙升雙降」目標,2017年,青海新能源電量突破130億千瓦時、同比增加30.92%,光伏利用小時數1515小時、同比增加33小時,棄電量7.5億千瓦時、同比下降0.6億千瓦時,棄電率5.4%、同比下降2.1個百分點,新能源消納全國領先。

  進入「十三五」,青海將持續全面創建國家清潔能源示範省,加快建設海西、海南兩個千萬千瓦級清潔能源基地,基地開發總規模超過6000萬千瓦。預計到2020年,青海新能源裝機總規模將突破2000萬千瓦,佔全省電源總裝機容量的53%,青海電網新能源發電量有望繼續全國領跑。

相關焦點

  • 電氣設備行業:「風光水火儲一體化」有望高速發展
    推薦多晶矽料和電池片龍頭通威股份;組件龍頭隆基股份、晶澳科技;大矽片龍頭中環股份、晶盛機電,和布局新技術路線的山煤國際、愛康科技、東方日升、邁為股份、捷佳偉創、中來股份。  風電:行業景氣度維持高位,風電板塊中報業績高速增長。從風電企業半年報情況來看,今年上半年,零部件廠商受益於下遊裝機需求提升和自身產能釋放,業績高速增長。
  • 兩部委發布「風光水火儲一體化」徵求...
    兩部委發布「風光水火儲一體化」徵求意見稿   可再生能源發展再迎政策利好!   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8月27日聯合發布《關於開展「風光水火儲一體化」「源網荷儲一體化」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下稱「徵求意見稿」),提出要積極探索「風光水火儲一體化」「源網荷儲一體化」(下稱「兩個一體化」)實施路徑。將「兩個一體化」作為電力工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積極構建新型電力系統,促進電力工業轉型升級。
  • 青海湟源:迷人的牛牽灘
    96年7月,學校派我去青海招生。從南方來,沒見過青藏高原的大草原,總想感受一下「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壯美遼闊。到達西寧,聽當地人說,位於日月山東邊的牛牽灘,是個非常美麗的地方。 那裡的藍天白雲,綿綿山脈,山花野草,清澈小河……只要你看上一眼,便會叫你心迷神醉,難以忘懷。
  • 為什麼說人的一生要去青海一次,看完便知
    塔爾寺,格魯派代表寺院在青海西寧,塔爾寺是青海乃至西北地區,非常重要的佛教中心,被中國國家地理雜誌譽為人的一生要去的55個地方之一,塔爾寺裡的酥油花,壁畫和堆繡被譽為「藝術三絕」,在中國很多藏族寺廟的建築享有獨特崇高的地位。
  • 青海平弦:青海地方曲藝中的「陽春白雪」
    青海平弦,形成於乾隆年間至嘉慶年間(即公元1792年——1892年),至今約200多年的歷史。是在揚州清曲的流傳中,以南方「賦子(賦贊)」的流變曲調為基礎,兼收並蓄了元、明南北散曲及古今許多小調、小曲及其他曲藝曲種的一些曲牌。以西寧為中心逐步形成的地方曲藝曲種,具有濃鬱的青海地方特色。
  • 青海崑崙玉調查
    青海,這個正處於崑崙山脈之中的地域,三江從這裡奔騰,神話從這裡起源,尋根崑崙文化,怎麼能少了青海高原,怎麼能忽視崑崙美玉?首屆崑崙文化藝術節,就是通過探尋大的崑崙文化和小的崑崙玉文化,搭建博大精深的崑崙文化平臺,分享崑崙玉資訊,鑑別收藏心得等。同時,廣為傳播崑崙文化和崑崙玉文化,樹立自信、獨立和博大的青海文化意識。
  • 賓客盈門:青海旅遊再現井噴
    在全國各地進入桑拿天的時候,以「全球避暑勝地」著稱的西寧,雖然這幾天的氣溫有些熱,但同全國相比真是「小兒科」,青海的夏天依舊吸引了全國乃至世界的遊客,各大酒店爆棚,餐飲店人滿為患,各大景區排成長隊,旅遊經濟在不斷增溫。據統計,今年上半年,青海接待國內外遊客1241.53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132.94億元。其中僅6月,就接待遊客447.34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50.24億元。
  • 射手座十月份運勢解析:愛情財運大反差,水火不容
    十月份的射手座就是這般境遇,愛情與財運出現大反差,簡直是水火不容。十月份射手座事業運勢:事業對於射手來說,都比較輕鬆,情商極高的他們在職場可以應付的遊刃有餘。領導賞識,同事融洽,這基本上就是十月份射手座的事業境況了。事業如此紅火,自然是引人羨慕的,可是,風光的背後總是陰雲密布。十月份射手座健康運勢:射手座的人,身體都比較弱,容易被傷風感冒纏上。
  • 青海三大「名馬」今何在
    青海新聞網·青海新聞客戶端訊 在青海,有很多地名被冠以「馬廠」或「馬場」的名字,比如樂都的馬廠鄉、民和的馬場垣,還有更多關於「馬」的地名,像湟中的騸馬臺、貴南的過馬營等等。作為全國四大牧區之一,馬在青海似乎是司空見慣。歷史上,青海至少有過三大「名馬」,並且各自演繹出一個個傳奇故事。
  • 錯過青海的10月,你就錯過了這個星球最壯麗的秋天!
    青海最適合晚秋去的地方有哪些?> 「金秋若有十分美 青海的秋天有九分
  • 看完還敢說青海玉不值錢?
    世人皆知和田籽料溫潤深沉,璞素天成,但若是提到青海料,大家的印象可就沒那麼好了,為什麼? 都說青海料「沒內涵」、「透」、「灰」…… 實際上,我們對於青海玉的真正了解又有多少呢?
  • 隨青海網紅線路遊2—茶卡鹽湖之鏡
    原由一說是浙江省援建青海而免票,又一說景區是浙江商人開發而免票......想感謝誰都不清楚,先玩再論。這次旅行是委託旅行社包的越野車,有從西寧和從格爾木兩處始發地,差價近千元。選擇從西寧出發就是為了茶卡鹽湖,13年時沒來今年一定補上。茶卡鹽湖,位於青海省海西洲烏蘭縣茶卡鎮的天然結晶鹽湖,是柴達木盆地四大鹽湖之一。
  • 青海可可西裡2017年7月7日入選世界遺產名錄(含旅遊攻略)
    2017年7月7日,青海可可西裡經世界遺產委員會一致同意,獲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51處世界遺產,也是我國面積最大的世界自然遺產地。一起來看看可可西裡的美景吧。  可可西裡對於廣州遊客來說比較「新鮮」,而江西鉛山境內的武夷山也算得是「藏在深閨」,值得探秘。
  • 青海格爾木市長江源村易地搬遷創建新家園
    初冬的青海格爾木市長江源村,一派靜謐的藏家田園風光。  記者走進長江源村,見證牧鄉移民在新家園的幸福生活和青海高原的歷史巨變。  牧民變管護員,守住好生態  48歲的扎西才仁剛從沱沱河巡護回來,還沒來得及抖掉身上的泥土,放學回家的小兒子便嚷著要聽他講巡山的故事。
  • 青海省資訊|青海循化「插箭節」:高原祭祀的神靈,真的會護佑虔誠的...
    元昊正式建國後,宋還想利用角廝囉的勢力去牽制元昊,但由於西夏的強盛,使角廝囉「終不能有大功」。3、今晚黃河沿線多省區點亮「人民紅」向祖國表白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今晚8時,人民網將與黃河沿線多省區聯合,共同在各地地標性建築處點亮「人民紅」向祖國表白。作為黃河之源,青海省將在西寧市城中區中心廣場開啟燈光秀,以「黃河亮了」為主題,祝福祖國。
  • 金木水火土五行婚配表
    男木女火,能成雙,木火相燒似旺運,兒女雙全好風光,夫妻之間都安康。  五行屬火婚配表  男火女火,喜洋洋,兩火之間有高強,人人都說相應好,到老總是不安康。  男火女金,亦不良,二人針尖對麥王,男女到老無依靠,離合悲慘悔斷腸。  男火女土,是守財,福祿鴛鴦笑顏開,夫妻共床紅維帳,青梅竹馬總是強。
  • 「天眼聚焦」貴州全力推動清潔高效電力產業發展|水火相濟賦動能...
    貴州具有水火相濟的能源優勢,能源產業發展潛力巨大。2018年,我省提出以夯實鞏固發電能力為基礎,以優化提升電力供給結構為導向,深入推進清潔高效電力產業發展,促進煤電清潔高效發展,優化水電發展,有序發展風力、光伏、生物質發電,加快構建生產運行穩、保障能力強、綜合效益優的電力供給體系。
  • 崑崙玉,青海玉,俄玉和田玉鑑別,玩玉的朋友了解!
    青海玉是一種由微晶透閃石集合體構成的單礦物玉石,透閃石含量多數大於99%,雜質礦物較少。具有產地不同而形成的鑑別特徵:灰白-臘白色、黃灰色的白玉,有比較特徵的石花、腦花、絮狀僵花、水線、水露,翳狀斑點;透明度較高的白玉,硬度稍低;以山料為主,少量的山流水料(戈壁料)產出,但未發現有籽料產出;拋光後的視覺感受是水氣大而不是油性強,透視看得見玉裡有水線(玉筋),而和田白玉沒有。
  • 走南闖北青海人:謝天壽「砸」出惠州4A景區
    我們隨著青海籍企業家謝天壽前往這個讓惠州人驕傲的地方。「剛接手時,哈施塔特是一個生態治理項目。我們的項目建好了,這裡成了景區,還需要購買門票才能進去。」謝天壽說。一路上如畫的風景讓人目不暇接,服務中心門口掛著4A景區的牌子,西洋棋造型的噴泉邊遊客們爭先恐後地拍照留念。  很難想像,幾年前這裡因採礦,河道、生態被破壞,是一塊荒地。
  • 4位「旅遊達人」解鎖冬遊青海新玩法
    無論是高原冰雪之旅、溫泉之旅,還是民俗文化之旅,不同主題產品的推出,不斷引領和活躍著青海的冬季旅遊,讓省內外遊客感受青海的純淨與大美。   1月14日晚,本報直播間邀請到西寧文化旅遊發展投資有限公司策劃總監金姿言、西寧逸樂文化開發旅遊有限公司總經理丁兆剛、青海彩虹部落文化旅遊發展有限公司市場營銷總監姚柳、海東市祥泰文化旅遊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曹進彥4位嘉賓,與網友暢聊冬遊青海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