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再生能源發展再迎政策利好!兩部委發布「風光水火儲一體化」徵求...

2021-01-10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可再生能源發展再迎政策利好!兩部委發布「風光水火儲一體化」徵求意見稿

  可再生能源發展再迎政策利好!

  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8月27日聯合發布《關於開展「風光水火儲一體化」「源網荷儲一體化」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下稱「徵求意見稿」),提出要積極探索「風光水火儲一體化」「源網荷儲一體化」(下稱「兩個一體化」)實施路徑。將「兩個一體化」作為電力工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積極構建新型電力系統,促進電力工業轉型升級。

  可再生能源行業人士接受上海證券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儲能是解決新能源電力消納的最有效途徑,從政策層面促進儲能在新能源項目上的應用,將讓電力企業在投資新能源項目上更加放心。

  多能源品種發電互相補充

  徵求意見稿提出,「風光水火儲一體化」要側重於電源基地開發,結合當地資源條件和能源特點,因地制宜採取風能、太陽能、水能、煤炭等多能源品種發電互相補充,並適度增加一定比例儲能。

  強化電源側靈活調節作用,力爭各類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在95%以上。優化各類電源規模配比,增量基地輸電通道配套新能源年輸送電量比例不低於40%,具體比例可在中長期送電協議中加以明確。

  對於「源網荷儲一體化」,徵求意見稿明確,將側重於圍繞負荷需求開展,充分發揮負荷側的調節能力,實現就地就近、靈活堅強發展,激發市場活力、引導市場預期。

  在城市商業區、商業綜合體,依託光伏發電、併網型微電網和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等,開展分布式發電與電動汽車靈活充放電相結合的園區級源網荷儲一體化建設;

  在工業負荷規模大、新能源資源條件好的地區,支持分布式電源開發建設和就近接入消納,結合增量配電網等工作,開展源網荷儲一體化綠色供電工業園區建設。

  多重政策保障「兩個一體化」項目

  廈門大學中國新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強表示,風電、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具有不穩定性,發展儲能可對衝這些不穩定性,有利於可再生能源的消納。徵求意見稿提到了「兩個一體化」,把火電等也考慮進去,提供了更多的靈活性。不過,目前儲能成本仍然偏高,部分投資主體存在顧慮。

  在政策保障方面,徵求意見稿提出,納入國家電力規劃的「兩個一體化」項目,優先使用各省(區、市)可再生能源發展規模總量指標;鼓勵具備條件地區開展「兩個一體化」項目試點示範,支持參與跨省跨區電力市場化交易、增量配電改革及分布式發電市場化交易;鼓勵「兩個一體化」項目的多方投資主體通過成立合資公司等資本合作方式實現一體化開發運營;鼓勵民營企業等社會資本參與「兩個一體化」項目開發建設。

  光伏盒子運營總監梅偉對上海證券報記者表示,可再生能源項目配合儲能,提高清潔電力利用是大勢所趨。通過政策推動儲能配套發展,將進一步推動光伏風電等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結構的佔比提高。在此背景下,光伏、風電龍頭製造業企業有望長期受益。

  我國儲能發展態勢良好

  仍有一系列問題待解決

  據中關村儲能聯盟的統計,截至今年6月底,我國投運的儲能項目累計裝機規模達到了32.7GW,約佔全球裝機規模的17.6%。產業同時呈現了多元發展的良好態勢。在總裝機容量裡,電化學儲能項目的累計裝機規模達到1831MW,同比增長53.9%,發展較快。

  國家能源局相關負責人在8月27日召開的第九屆儲能國際峰會暨展覽會上表示,作為能源行業的主管部門,國家能源局一直高度重視儲能相關工作。但在儲能發展過程中,也面臨著技術經濟性以及應用安全性和市場運營機制等一系列的困難和問題。

  為此,他建議要加強統籌,促進可再生能源與儲能的協調發展;完善電力市場機制,營造有利於儲能發展的市場環境;完善儲能調度運行機制,提升消納能力;創新技術標準體系,促進產業可持續發展。

(文章來源:上海證券報)

(責任編輯:DF075)

相關焦點

  • 電氣設備行業:「風光水火儲一體化」有望高速發展
    本周,國家能源局發布《關於報送光伏競價轉平價上網項目的通知》,要求各省發改委、能源局梳理:1)2019年已入選但逾期未併網和2)2020年申報競價但未入選項目自願轉平價信息。光伏平價項目規模有望得到提升。隨著光伏行業逐步進入平價周期,政策對光伏行業需求的擾動在逐步弱化,光伏行業成長性高且確定性強。
  • 國家力挺光伏,2020年主要光伏政策匯總!
    李高表示,在「十四五」「十五五」期間,我國將持續優化風電和太陽能發電發展布局,在繼續推進集中式基地建設的同時,全力支持分布式風電、光伏發展,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大力發展海上風電。加強新能源發展政策協同,降低新能源非技術成本,充分保障推行風電和光伏發電平價上網,完善電價形成機制。推動構建適應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新一代電力系統,進一步提升儲能和調峰能力。
  • 內蒙古自治區2013~2020年太陽能發電發展規劃(圖表)
    12月,光伏製造端利好消息頻出,光伏玻璃,技術裝備項目得到支持;光儲一體化發展得到國家發改委、交通部鼓勵,多地出臺「十四五」規劃等等,重磅政策接連發布!據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統計,12月共有29項光伏相關政策發布,其中國家層面5項,地方層面24項。
  • 今日能源看點:國網公示2021年首批可再生能源發電補貼項目清單...
    1、國網公示2021年首批可再生能源發電補貼項目清單1月7日,國家電網公示了2021年第一批可再生能源發電補貼項目清單,共涉及52個集中式光伏項目,總裝機容量達1587.44445MW,涵蓋河北、山西、浙江、安徽、江西、山東、四川、甘肅、青海、寧夏10個省份。
  • 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河南省「十三五」能源發展規劃的通知
    能源體制機制深層次矛盾依然突出,價格機制尚不完善,行業管理有待加強。部分領域節能管理亟待加強,能源統計體系、核算標準和監測方法需進一步完善。能源發展不協調、不平衡、不可持續的問題依然突出,促進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快速發展的政策體系還不健全,能源普遍服務和城鄉能源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亟待提高。  能源革命加快推進。
  • 2020年中國汙泥處理處置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能源幹化成為主流技術路線
    2020年中國汙泥處理處置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能源幹化成為主流技術路線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汙泥處理處置行業發展概況分析汙泥是汙水處理的副產物,含有毒有害物質,需進行穩定化、減量化和無害化處理。隨著近年來對各地汙泥環境風險和危害認識的不斷清晰,國家和地方各類政策、法規、規劃的陸續出臺,「泥水並重」的態勢正逐步形成,汙泥處理處置費用的標準也呈現逐年提升的趨勢,已成為汙泥行業發展的重大利好。截至2019年底,全國城市汙水處理廠處理能力1.77億立方米/日,累計處理汙水量532億立方米。據前瞻估算,其產生的幹汙泥約1232萬噸,幹汙泥處置量約為1182萬噸。
  • 部委工作會密集召開 敲定2021年經濟政策施工圖
    從擴大內需戰略、加快培育完整內需體系,到強化科技戰略支撐、推動全產業鏈優化升級,再到持續深化市場化改革、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一張張2021年經濟工作具體施工圖躍然紙上。  切實加強需求側管理,牢牢把握擴大內需戰略基點,加快培育完整內需體系,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支撐,這在不少部委2021年工作中位列要位。
  • 煤電一省一企但有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市場力還是個問題嗎?
    英國氣象局發布天氣預報,一場冷空氣即將來襲,最高風速將達到55英裡/小時。這場冷空氣對看似毫不相關的電價產生了「災難性」的影響。由於新冠肺炎疫情,政府宣布了居家隔離政策,英國的電力負荷出現了歷史上的低點,據英國國家電網公司消息,電力負荷減少了五分之一,五月上旬的電力負荷只有15GW,而去年同期的最低負荷也有18-29GW。
  • 2016年能源行業發展回顧:環境「巴黎效應」輻射全球
    另一些國家通過加大對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利用來代替化石能源,制定了可再生能源規模化發展目標。如摩洛哥目標到2030年,太陽能滿足電力需求從當前的10%增長到50%;加拿大、墨西哥和美國達成協議,到2025年清潔能源電力將佔總發電量的一半。阿聯在今年進一步鞏固了其在可再生能源領域的領先地位,不斷實施國內項目,計劃在2017年將可再生能源佔比提高至10%。
  • 2020年12月西班牙可再生能源份額上升至50.4%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根據西班牙電網運營商西班牙Red Electrica de Espana(REE)發布的最新估計,西班牙12月的50.4%的電力來自可再生能源。新的數字是從11月份增加的,當時估計可再生能源佔該國總發電量的40.6%。
  • 河北如何破解能源消費「一煤獨大」
    能源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對國家繁榮發展、人民生活改善、社會長治久安至關重要。河北省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新要求,著力增強有效供給、推進清潔替代、提高利用效率、完善基礎設施,能源發展由速度消耗型加速向質量效率型轉變。是河北經濟社會發展的現實選擇河北是我國人口大省和經濟大省,重化工業在國民經濟中佔有較高比重,對能源需求持續且強勁。
  • 兩部委發布首個馬產業發展規劃
    兩部委發布首個馬產業發展規劃  涉及眾多相關產業和馬術、賽馬等運動領域 全國速度賽馬賽事標準將出臺  昨天(29日),農業農村部、國家體育總局聯合印發的《全國馬產業發展規劃(2020—2025年)》在農業農村部官網全文發布。
  • 可再生能源配額交易、碳交易和用能權交易交叉重疊 這麼多交易到底...
    繼最初幾批綠證核發之後,綠證交易的實施細則也由國家可再生能源信息管理中心發布,7月1日則是綠證正式掛牌出售的時間。而按照2017年建成全國碳市場的目標,碳市場建設相關工作也在推進中。又是綠證,又是碳交易,還有用能權交易,這些交易機制之間是什麼關係,會不會增加企業負擔?eo就此採訪了中國社科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所長潘家華。
  • 青海:大範圍水火互濟風光互補
    大參考   本文作者:馬新,王宏霞  2017年「青洽會」期間,青海實現連續7天全清潔能源供電;2017年11月,國內首個高寒、高海拔地區清潔取暖電能替代項目在青海瑪多縣正式投運;2018年1月8日,國家電網青海新能源大數據創新平臺投入運營,其「工業大數據」的作用為清潔能源發展帶來更多可能
  • 徵求意見稿來了!門檻:淨資產不低於5000萬元或等值外幣 !上期能源...
    8月16日正式發布了《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做市商管理細則(徵求意見稿)》。《徵求意見稿》明確,做市商門檻條件包括淨資產不低於人民幣5000萬元或等值外幣等。根據《徵求意見稿》,滿足資格條件的申請人可向上期能源提交資格申請,獲得批准後與上期能源籤署做市商協議,正式取得做市商資格。做市商可以享有手續費減收、增加持倉等權利。同時,做市商應當履行持續報價、回應報價等協議約定的義務。
  • 在可再生能源應用的逆變器設計中使用SPWM發生器
    可再生能源仍然是世界範圍內的大趨勢。隨著捕獲風能、太陽能和其他形式的可再生能源的方法不斷發展,可再生能源系統的成本和效率對公司和消費者都越來越有吸引力。實際上,2016年,全球對可再生能源的資本投資跌到了多年來最低水平,但是卻創下了一年內可再生能源設備安裝數量最多的記錄。
  • 全球能源行業櫛風沐雨砥礪前行
    2021年,在疫情疊加低油價衝擊以及能源轉型普遍提速的大背景下,國際大石油公司的業務結構將由油氣與新能源並舉發展轉向並重發展;強調一體化運作、平臺化管理,形成更加扁平、更加敏捷和更加開放的新型組織模式,組織管理模式將呈現協同、服務、綠色、融合和共享五大新特點。新形勢下,石油公司唯有積極適應新境況、新業態,不斷提升競爭力,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 2019年中國能源行業前沿論壇在上海交大舉辦
    他同時指出,行業研究意義重大,但是行業研究的道路可能漫長,目前處於開始探索階段,歡迎大家共同參與,構建行業研究生態圈,一起為豐富和發展世界管理思想做出貢獻。  能源網際網路是本屆論壇討論的熱點。國家發改委能源局原局長徐錠明發表了主題為「推進能源網際網路建設,實現能源高質量發展」的演講。他認為萬物互聯時代,各行各業、千家萬戶的能源需求數據如江河入海,匯聚到城市綜合能源平臺中。
  • 2020年這18項重大政策,正在深度影響券業
    政策二:再融資新規利好券商板塊,投行收入或增厚3%2月17日,證監會對《上市公司非公開發行股票實施細則》的部分條文進行了修改,發布了《發行監管問答-關於引導規範上市公司融資行為的監管要求》,規範上市公司再融資。再融資新規正式落地,作為資本市場改革中的重要中介機構,此次再融資新規落地無疑使券商投行業務迎來了「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