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青海 玉出崑崙
數千年來,綿延千裡的崑崙山脈,被尊為萬山之祖,神聖、神奇、神秘,滋養了溫潤的和田玉,也哺育了青海崑崙玉。數千年來,玉始終與中華文明和文化的發展水乳交融,沉澱出厚重豐富的文化精神財富,至今,玉文化仍是社會文化的主要內容之一。大量的考察顯示,那些價值連城的寶玉大多來自遙遠的崑崙山上。崑崙玉以「崑崙」命名,承載著崑崙文化的魂靈。
和崑崙山上無數的謎團一樣,崑崙玉也是神秘的。崑崙玉的神秘不僅來自得天獨厚的造化,也是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玉文化賦予它獨特的魅力,玉出崑崙、玉出青海,這也是上蒼對這片土地的厚愛。
在2011年全省文化體制改革發展大會上,強衛書記指出,青海高原幅員遼闊,山川壯美,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和燦爛的古代文明。從地理空間看,地理環境對文化形成具有重要作用。青海是山之宗、水之源,中華民族精神高地——崑崙山橫亙境內,與唐古拉山、祁連山等山脈構成了名副其實的「亞洲脊柱」;中華民族母親河——黃河、長江發源於此,與瀾滄江、黑河等形成了聞名於世的江河源頭。山是骨架,水為血脈。青海的山脈水系呈扇狀向北、東、南三個方向發散,延伸輻射中華大地,構成了中華民族生存繁衍和中華文明形成發展的地理空間。從人類起源看,青海高原距今三萬年左右就有了古人類活動的足跡。起源於青海高原的羌人,是中國許多古老民族的先民,在不斷地發展、遷徙中,形成了中華民族的早期文明。歷史上的炎帝部落既是生活在青海高原古代先民羌人的祖先,又是華夏民族的結合體。小柴旦遺址、柳灣彩陶、喇家遺址以及沈那、宗日、辛店、卡約等遠古文化遺蹟燦若星辰般地遍布全省,無不說明青海是中華民族形成發展的重要源頭之一。從文化起源看,崑崙文化是中華傳統文化的根。崑崙山被譽為中華民族的「龍祖之脈」,是中華民族的文化坐標,承載著中華民族的原始崇拜,演繹成中華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崑崙文化是以神話傳說為內容,以人類起源為特點的文化體系。「女媧鍊石補天」「西王母瑤池」「大禹治水」等神話傳說,都能在我省找到地理的印跡和歷史的回音。崑崙文化作為青海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博大精深,內涵豐富,凝結著中華文化中「和諧、和平、和睦」「天人合一」的思想,表現出強大的生命力和穿越時空的影響力,是中華民族的文脈之根、靈魂之鄉,從古至今,不僅對海內外中華兒女產生著巨大而深遠影響,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有很高的地位。
在綿延五千多年的浩瀚歷史中,很多朝代都曾探源三江源,這種歷盡艱險的探索,是對地理方位的考察,對神話傳說的驗證,更是對民族之根的探求,對理想精神的追尋。青海,這個正處於崑崙山脈之中的地域,三江從這裡奔騰,神話從這裡起源,尋根崑崙文化,怎麼能少了青海高原,怎麼能忽視崑崙美玉?首屆崑崙文化藝術節,就是通過探尋大的崑崙文化和小的崑崙玉文化,搭建博大精深的崑崙文化平臺,分享崑崙玉資訊,鑑別收藏心得等。同時,廣為傳播崑崙文化和崑崙玉文化,樹立自信、獨立和博大的青海文化意識。(作者:劉慧蘭)
玉出青海耀崑崙
中華民族對玉石的探求可以追溯上萬年。當人類文明的第一縷曙光照亮華夏歷史的時候,這片東方神奇的土地就與玉結下了不解之緣。而玉始終伴隨著中國人的成長。
中華民族的根文化
所有名山大川中最為神秘的地方當屬崑崙。
相傳崑崙山就是西王母宴請諸神之地、姜子牙潛心修煉之地和玉虛神女的居住地。恰恰因為這樣,崑崙山被古往今來的人們稱為「萬山之祖」「中華龍脈」「亞洲脊柱」。崑崙山也被認為中華文化的發祥地之一。
《山海經》記載:「河出崑崙」「崑崙之丘……河水出焉。」這裡的河專指黃河,這是關於崑崙山最早的記載。眾所周知,黃河養育了中華民族的文明。當我們的祖先沿著文明的河流回溯時,目光便無可迴避地觸及崑崙山。崑崙山作為萬山之祖,萬水之源,不但賦予了中國賴以生存的地理環境,更是華夏民族誕生的搖籃。於是,以巍巍崑崙為背景的崑崙文化,又被稱為中華民族的根性文化。
崑崙出玉
從大約45億年前開始,地球內部經歷了無數次的變化,產生了各種各樣不同類型的石類。崑崙山與喜馬拉雅山交會處是兩大地質板塊的交會點,由於地質的不斷運動和板塊間的撞擊,在板塊間巨大的擠壓力量和地底巖漿的共同作用下,一種神奇的礦物結構形成了,那就是神奇美妙、獨一無二的崑崙玉石。
崑崙玉是神秘的。崑崙玉的神秘不僅來自得天獨厚的造化,更來自中國博大精深的玉文化所賦予它的獨特魅力。說起崑崙文化就不能不提起西王母。《山海經》中記載,居住在崑崙山中的西王母曾到中原「獻白環玉玦」,而《穆天子傳》中也記載著這樣一個細節,周穆王巡狩西天的時候,曾唱道「唯天良山,寶玉之所在」。
而《尚書·胤徵》一書中也記載有「火炎崑岡,玉石俱焚」之句,根據這句話我們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在距今約4000年的夏代,崑崙山曾發生火山爆發,玉和山石在火焰中燃燒。這可能是中國地質史上最早有關火山爆發的記載,同時,也是礦物學上對玉和石最早的界定。古人崇拜大山,並以玉祭祀山神。人們認為,以玉祭山是對山神賜福的回饋,因此,對崑崙山的崇敬逐漸轉向對崑崙山玉的企羨。
中華文明的標誌性符號
數千年來,我國各方面的文獻資料中對玉的定義始終不夠清晰。而崑崙玉究竟該如何界定,直到1863年這個謎底才得以揭開。就在這一年,法國地質礦物學家德莫對大批傳到歐洲的清代乾隆玉器化學檢驗後發現,中國的玉材料主要有兩種:角閃石類和輝石類。角閃石類主要為產自崑崙山脈的崑崙山玉,另一種輝石類為以緬甸翡翠為主的緬甸玉。由於崑崙玉硬度略低於翡翠,所以被稱為「軟玉」。
傳說崑崙山的神仙們把崑崙玉種在苗圃中,盡心呵護一千年只能泌出一滴玉膏,然而玉非常難種,常常眼看快成膏時卻忽然毀了,數百年的心血瞬間化為烏有。雖然是神話傳說,可是人們對於崑崙美玉的追尋卻是一段更為執著的傳奇故事。
中華民族對玉石的探求可以追溯上萬年。當人類文明的第一縷曙光照亮華夏歷史的天空,這片東方神奇的土地就與玉結下了不解之緣。而玉始終伴隨著中國人的成長。大量的考古發現顯示,那些價值連城的寶玉大部分都出自崑崙山上。玉也就成為了中華文明一個標誌性的符號。
發現崑崙玉
1993年的除夕之夜,格爾木市八名蒙古族牧民到一個朋友家喝酒,朋友家珍藏著一把由和田玉打造而成的酒壺,酒壺製作得十分精美,它深深地吸引了這幾個蒙古族漢子的目光。閒談中,這八名蒙古族漢子因為這把玉壺聊起了從祖輩就流傳的關於崑崙山納赤臺地區藏有玉石礦的傳說,於是便相約於次日去崑崙山中尋找玉石。
1994年大年初一,對于格爾木來說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這一天,這八名蒙古族漢子來到了崑崙山,並在一條偏僻的山谷中找到了一大堆色彩絢麗的石頭。憑著直覺,他們把這些石頭帶到了家裡。後來經過有關部門的鑑定,這些石頭就是他們夢寐以求的玉石。緊接著,這些礦石又被人們送往當時我國最大的玉石集散地——河南省鎮平縣進行鑑定。通過比對,鎮平縣的玉工們發現,格爾木的玉礦石不論從物理結構,還是化學特性來說,都和消失多年的和田玉一模一樣。格爾木崑崙山中發現大量玉石礦的消息不脛而走,精明的河南玉工首次進入格爾木地區,拉開了格爾木開採玉石的序幕。
地質部門很快就證實了這種半透明的玉石與和田玉在物質組分、產狀、結構、構造特徵上基本相同,崑崙山之北出產的和田玉與崑崙山之南出產的崑崙美玉系一脈相承,兩者相距直線距離不過300公裡,寶石學上的DNA鑑定也為這對「姊妹」出具了「骨肉相連」的證明。因玉出崑崙,世人就稱之為崑崙玉,它的出現演繹了自上個世紀90年代以來珠寶玉石行業裡的大事件、大震動,並奠定了中國軟玉四大主產區之一的地位。
崑崙玉蘊含的崑崙文化厚重深邃,是中華傳統文化的根基。2008年,在我國舉辦的奧運會為崑崙玉提供了一個平臺,代表「中國精神、中國形象」的崑崙玉得以展現在世界人民面前,讓全世界認識了美麗而又神秘的崑崙玉,也為青海人展示自我風採提供了契機。在這之後,埋藏於深山之中千萬年的崑崙玉聲名鵲起,身價攀升,如今已經成為軟玉收藏市場的新寵,擁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 (作者:唐楠)
巧奪天工玉作緣
在青海,有兩個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號」:一個是崑崙玉,一個是唐卡。這些「符號」曾經沉寂多年,經過人們的挖掘和推廣,以其獨特的魅力再次震撼世界。
崑崙玉的「異軍突起」
上世紀90年代,崑崙玉被發現時,是按塊計算價錢的,一塊不過四五十元,3000元就可以買上一卡車,折合六七毛錢一公斤。
一些商家告訴記者,在2002年左右,一隻崑崙白玉的手鐲也就幾百元錢,但是現在至少萬元起價。「我記得2005年的時 候, 我們 店裡 一隻 頂級 的白 玉鐲 賣到 了1000元,我還覺得賣貴了。但是現在那種成色的鐲子,沒有三四萬元根本拿不下來。」西寧一家崑崙玉專賣店的張老闆告訴記者。在他的記憶中,2007年和2008年是銷售情況最好的兩年。「那時候,我們店裡面人流不斷,一天忙到晚,連飯都顧不上吃。有時候,客人太多,都來不及給顧客穿繩子。」
崑崙玉因產出地屬於高原丘陵地區,且靠近青藏公路,交通較為便利,因此開採成本遠低於新疆的玉石礦區。再加上未合理調節和分配資源,崑崙玉的產量在1994年、1995年及2003年到達高峰期,最高年產量可達數百噸,因此造成玉石市場疲軟,價格相對滑坡,其原生礦料批發價也很低廉,每公斤最初只要幾毛錢,高至幾百元,而同期產出的新疆和田玉礦料價格就高出崑崙玉數十倍甚至幾百倍。 近年來,崑崙玉的價格飛漲。業內人士指出,崑崙玉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是因為近年來和田玉資源的枯竭,以及奧運獎牌「金鑲玉」的宣傳效應。一位做崑崙玉生意的老闆說:「在1997年至1998年,崑崙玉原石几毛錢一公斤也無人問津。10年前,崑崙玉原石價格幾十塊錢一公斤,現在最差的材料也要好幾千元一公斤,好的材料更是難得一見,難以估價。10年前,誰能料到崑崙玉價格會高到這個地步?僅僅去年,崑崙玉的價格就翻了一倍多。這些日子,市場上原材料供應並不充足,加上價格的不斷上漲,好多加工者都買不起原料,因此『生意越來越難做了』。」
崑崙玉與奧運結緣
崑崙玉又稱青海軟玉,主要成分是由透山石和陽起石組成的纖維狀微晶結合體,產於平均海拔約4200多米的青海省格爾木市轄區崑崙山南麓的道教發源地玉虛峰一帶。
2007年3月27日,北京奧組委公布了2008年奧運獎牌設計樣式,並同時宣布奧運獎牌所用的玉為白玉、青白玉、青玉。在得知這一消息後,青海省政府立刻組織相關專業人士召開專題會議,討論崑崙玉成為奧運獎牌用玉的可能性。
2007年4月14日,青海省人民政府以政府文件的形式正式向北京奧組委發函,請求北京奧組委將青海崑崙玉作為製作2008年北京奧運會獎牌的玉石材料。並表示如果崑崙玉被確定為製作奧運獎牌的玉石材料,青海省政府願無償提供製作獎牌所需的全部玉石材料。
然而,希望鑲嵌在奧運獎牌上的不光是青海崑崙玉。北京奧運會獎牌設計者曾公開表示,金鑲玉的玉材基本要求是:色澤溫潤、純淨,質地堅密,抗磨抗震,硬度在6度左右,青海的崑崙玉、新疆的和田玉、河南的南陽玉、遼寧的岫巖玉都是不錯的玉材。新疆、遼寧、河南等玉石產地也都提出希望把本地玉材嵌入奧運獎牌之中,因此競爭十分激烈。
最後,崑崙玉以四大優勢勝出: 首先,崑崙玉與和田玉同屬崑崙山玉礦帶,成礦條件相同,在物質組成、產狀、構造特徵上基本相同;其次,崑崙玉具有質地細膩、儲量大、品質均勻的特點,材料塊體大,奧運獎牌完全可以在白玉、青白玉、青玉一塊原料上製作完成。金、銀、銅牌所需要的玉環能做到色樣統一、品質均勻一致,這是其他玉無法比擬的優勢;同時,崑崙玉具有奧運獎牌所需白玉、青白玉、青玉的全部原料品種,各品種原料庫存儲備充足,不需備料,按奧運獎牌製作所需選料,可以保證奧運獎牌製作的順利完成;此外,崑崙玉相比和田玉價格較低,獎牌製作成本可大幅降低,符合「節儉辦奧運」的精神。
崑崙美玉助力青海文化發展
數千年來,玉文化一直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古代文化歷來崇尚以玉比德、以玉表情、以玉明志。玉有著美好、尊敬、互愛、相助的深刻內涵,這正是奧林匹克精神的絕妙象徵。綿延於青海高原、享有萬山之宗美譽的崑崙山脈,在歷史上推動了中華各民族的相互融合和發展,孕育了博大精深的崑崙文化,堪稱中華文化中的瑰寶,凝結著「和諧、和平、和睦」,以及「天人合一」,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思想。
將青海崑崙玉確定為製作奧運獎牌的材料,既完美體現了2008年北京奧運會「綠色、人文、科技」的主題,也充分體現了北京奧組委對青海的信任和支持。這對於向世界人民傳播中華文化精髓、提升青海國際形象,對於國際社會和世界各國運動員加深對中華文明的了解,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這是青海人對奧運精神樸素的理解,這是青海人對奧運會最大的貢獻。 崑崙玉藉助北京奧運會這個窗口,以獨特的面貌展現在世人面前,也讓青海走進了世界的視野。更有人說:隨著奧運會的成功舉辦,隨著金鑲玉獎牌被世界各國運動員帶回到世界各地,中國玉器也如同中國的絲綢、陶器和青銅器一樣,成為一種被世界各國所理解和接受的全球性文化語言。(作者:趙新麗)
一朝聞名天下知
崑崙出美玉,滄海產明珠。到青海旅遊的遊客如果不帶上幾塊崑崙玉回去那將是一件遺憾的事情。西寧現已形成以南關街為中心,環南關街、長江路、南北大街、七一路的崑崙玉銷售圈。崑崙玉承載著中國文化
9月17日。
早上一開門,位於西寧市南關街的寶玉陳就迎來了十幾名來青海旅遊的外地客人,從幾十元一件的小掛件到價值無法估量的美玉,人們或用心挑選或駐足觀賞。一名玉石銷售員告訴記者,崑崙玉的市場很火爆,尤其到夏天,顧客太多了,他們每天都要忙到晚上十點以後才能下班。
通過2008年北京奧運會,崑崙玉終於走出了深閨,像一位含羞的少女走到了世人的面前。談到崑崙玉的市場前景,寶玉陳老總陳九渝充滿了信心:青海崑崙玉市場潛力巨大,上乘的玉料從以前的幾十塊錢一公斤漲到了目前的數萬元,價格上漲了幾百倍。他的銷售理念是,如果對玉的知識知之甚少,難以滿足消費者需求。玉是個特殊文化產品的銷售,首先應該是文化的交流,賣玉的人在介紹玉文化的過程中出售玉。
陳九渝告訴記者:千金易得,寶玉難求。作為中國最好的玉石——崑崙白玉,它的市場前景十分可觀,極具收藏價值。過去的崑崙玉可以用「養在深閨人未識」來形容,2008年青海崑崙玉成功申奧,作為北京奧運會獎牌鑲嵌用玉,並獲取金玉良緣美稱,崑崙玉一朝聞名天下,為青海崑崙玉文化產業的發展帶來了歷史性發展機遇。崑崙玉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認識。隨著玉石產業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樂意花更多的錢購買高檔玉製品。售價數萬元一隻的崑崙玉手鐲在市場上已很常見,且價格仍有上漲之勢。
因為資源的稀缺性和不可再生,青海崑崙玉的升值空間很大。隨著全國玉石市場逐年壯大,價格仍會穩中有升。高檔的青海崑崙玉石原料和玉器產品都應該是收藏家和投資者的首選。 記者了解到,隨著青海崑崙玉的名氣越來越大,青海崑崙玉銷售商家已走出青海,紛紛在北京、上海、江蘇、深圳等地開設銷售機構,青海崑崙玉日益受到消費者的歡迎。
崑崙玉的市場升溫
據西寧寶光金銀首飾實業總公司企劃部經理馬繼榮介紹,崑崙玉自1992年發現至今已有20年的歷史,而在這20年中,大部分時間都處於一個萌芽階段。在沒有一個很好的載體將崑崙玉宣傳開來的期間,崑崙玉的價格一直較低。崑崙玉的轉機出現在2007年年初,當獲知崑崙玉被選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獎牌用玉後,崑崙玉市場逐漸升溫,而在2008年後,達到了空前的火爆。
現今北京奧運會已過去四年,而崑崙玉市場的熱度依然沒有降低。記者從位於城東經濟開發區的寶光崑崙文化旅遊基地了解到,崑崙玉的銷量在逐年增長,2010年,實現銷售收入1000萬元,2011年實現銷售收入3000萬元,截至今年8月份,銷售收入已比2011年有了20%的增幅。而購買崑崙玉的遊客也對崑崙玉有了一定認識,知道崑崙玉的市場價值在逐年提升,其收藏價值也日益增高。
這幾年多家崑崙玉行如雨後春筍般湧現。這足以證明崑崙玉已慢慢為市民及遊客所接受。眾多玉行的出現無疑對崑崙玉的宣傳推廣起了一定的助推作用,也對崑崙玉市場的規範形成了考驗。黃金有價玉無價,對於崑崙玉的定價,沒有一個明確的行業標準。針對這一市場現象,寶光則堅持實行「實價制」銷售模式。而對於崑崙玉的普及,寶光也在盡一個百姓企業所盡的義務——免費送崑崙玉。只要消費任意商品,就能得到所購商品價格3%的崑崙玉飾品。 目前崑崙玉市場尚未飽和,崑崙玉正在慢慢佔據著國內玉石市場的份額,尤其是上等的崑崙白玉,對崇尚中庸、廉直及富有君子氣節的國人來說,自古以來就為人們所喜愛。寶光還將斥巨資打造寶光崑崙文化創意產業園,旨在將青海的民族文化、玉文化展示給世界各地的遊客。
讓崑崙玉走向世界
正如青海省文化與新聞出版廳財務產業處處長康海民所介紹的那樣,我國擁有幾千年的玉文化,玉文化資源是精神財富,是玉文化產業的內涵。精神財富與物質財富不同,對玉文化產業來講,玉文化資源這種精神財富將用之不竭,取之不盡,是發展玉文化產業的優勢所在。 青海崑崙玉在被選為北京奧運會獎牌用玉的同時,青海崑崙玉市場的大門也向世界敞開了。這對我省從事崑崙玉開採、加工的企業來說,是機遇,更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戰。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的勝利召開,我們迎來了文化產業大發展的春天。青海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青海文化建設,2011年召開全省文化改革發展大會,確定了建設文化名省戰略,進一步明確了我省文化改革發展的思路、措施和目標任務。相繼出臺了《青海省「十二五」文化發展規劃》《關於實施「十二五」文化建設「八大工程」的意見》《關於促進青海省文化改革發展政策措施的意見》等文件,為青海文化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政策保障。對崑崙玉文化產業跨越式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目前,青海崑崙玉產業對每一位經營者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把青海崑崙玉產業做大做強,商家還需加強與海內外玉石企業的聯繫,做好聯合文章,共同拓展海內外市場,讓青海崑崙玉走向世界。(作者:楊尚燕)
崑崙文化藝術節搭建最佳平臺 讓青海崑崙文化產品 百家爭鳴 百花齊放
——訪西寧寶玉陳創始人陳九諭
寶玉陳是青海省一家以開採、加工、銷售崑崙玉為主的集團化專業珠寶玉器公司,旗下有一家總店、多家分店,和佔地350餘畝的綜合玉器加工園區。總店位於西寧市南關街,面積3000餘平方米,是我省乃至全國最具規模、最具特色、最具檔次的崑崙玉旗艦店。寶玉陳以傳承、發展玉文化為宗旨,旨在打造崑崙玉第一品牌。創始人陳九諭先生深切體會到玉與文化的淵源,大力支持推廣文化、體育和民族公益事業,以文化為載體,揚崑崙玉美名。在經營中秉承玉文化中「仁、禮、信」的理念,以「仁」為核心,敬人以「禮」, 「誠信」為本,以玉會友、以玉結緣,衷心期望和愛玉、賞玉、藏玉的朋友,一起傳承、發揚博大精深的中華玉文化。
作為2012中國青海首屆「寶光杯」崑崙文化藝術節的首席嘉賓,西寧寶玉陳商貿有限公司創始人陳九諭先生對此次活動寄予了厚望。採訪中,陳九諭先生幾次提到「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他希望通過首次崑崙文化藝術節,讓省內跟崑崙文化有關聯的各企業團結一致,共同為青海省崑崙文化的宣傳貢獻自己的力量,讓青海省崑崙文化走得更遠,讓更多的人認識和了解大美青海。
記者:首屆「寶光杯」崑崙文化藝術節,是第一次全方位展示崑崙文化的平臺。寶玉陳作為崑崙玉經銷企業的代表,怎麼看待類似文化節?
陳九諭:崑崙文化博大精深、內涵豐富,崑崙玉只是其中一部分,但也最具閃光點,崑崙玉豐富而內斂的文化內涵,正是中國人提倡和追求的美德,崑崙玉是傳播崑崙文化的使者,承載著推廣崑崙文化的重任。在上次青海大禮包活動中,廣大市民極力推薦崑崙玉作為其中禮品之一,這讓我很欣慰,寶玉陳的發展離不開家鄉人民的支持,我們也應該為崑崙文化宣傳作出努力,讓崑崙玉成為家喻戶曉的國玉,力推崑崙文化向前發展是寶玉陳的責任。
作為與新疆和田玉同根同脈的青海崑崙玉,由於在文化觀念、地理背景以及經營理念上還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和不足,遠遠沒有和田玉的輝煌尊貴。目前,崑崙玉市場價格與相同品質的和田玉有雲泥之別,這中間除了工藝上的差距外,最主要還是知名度上的差距,也正是由於這種差距反而成就了崑崙玉的發展前景。
通過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舉辦,崑崙玉就像深閨淑女,橫空出世,被世人熟知。寶玉陳著力於崑崙玉玉雕產品的研發,在原有工藝、設備、人員的基礎上去外地考察研究。然而,崑崙玉的發展在省內的發展並不統一,但各具優勢,無論企業大小,我堅定地認為西寧市內,乃至省內的所有玉器店是戰略夥伴的關係,希望通過此次崑崙文化藝術節,各企業齊心協力、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共同推動崑崙文化的發展。除此之外,希望各企業團結一致,杜絕假冒偽劣產品、抵制不文明銷售、維護崑崙玉的淨土,讓本地人為擁有崑崙文化而感到自豪和驕傲,也讓越來越多的外地人對大美青海留下美好的深刻印象。
青海省內對崑崙文化的宣傳才剛剛起步,崑崙文化只是在人們心中,要想崑崙文化發揚光大,走出去,就要靠媒體的宣傳以及各企業的積極配合,這是一個和諧共贏的大平臺,我很看好這次崑崙文化藝術節。
記者:此次崑崙文化藝術節是省內首次,對於活動沒有經驗,剛剛起步,您寄予什麼樣的期望?
陳九諭:首先要感謝西海都市報,能夠率先舉辦崑崙文化藝術節,這對宣傳崑崙文化,對大美青海的發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在眾多媒介中起到了表率作用,也讓我們企業藉此契機為崑崙文化的宣傳獻出微薄之力,打響崑崙玉品牌僅僅靠寶玉陳是不夠的,必須要有更多的企業參加,才能真正實施崑崙玉品牌戰略,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才能春滿園。
這次活動中展出的所有展品都是崑崙文化的豐富內容,都為宣傳青海崑崙文化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以前,青海人走出家門到了外地,很少能理直氣壯地說出自己是青海人,近幾年,「大美青海」的口號喊得響亮,人都說青海山美、水美、人更美,人要自信家裡就得有寶貝,青海佔據國內玉礦的半壁江山,90%的玉產量都出自青海,傳播崑崙文化我們更有優勢,更有條件。
希望在崑崙玉文化藝術節上喚起同行對崑崙文化的認知,拿出有文化內涵的東西,拿出讓青海人引以為豪的家鄉特產,這次活動是千載難逢的大好時機。大企業要作為代表,帶動小企業,大家一起努力,才能讓崑崙玉產業和崑崙玉文化更好地發展壯大,這是整個社會的事情,如果沒有人出來帶頭,那麼崑崙玉很可能在2008年奧運會後就黯然失色了,我們有責任,也有義務讓它大放光彩,把崑崙文化的宣傳付諸於行動,即使我們起不了大作用,但要有宣傳意識。
此外,崑崙玉是無價之寶,是寶貴的財富,企業有責任把承載崑崙文化的崑崙玉做大做強,我們應該倍加珍惜這樣的宣傳機會,我呼籲各大企業整合資源、有序開發,做出更有規模的,像「金玉南關街」這樣的精品街。
記者:市民對此次崑崙文化藝術節寄予厚望,希望能看到平時所沒見過的玉器精品。寶玉陳在此次活動中,將攜哪些展品亮相?會給市民以怎樣的驚喜呢?
陳九諭:這次活動我們很重視,會展出很多崑崙玉精品的代表作品,而且,作為這次活動的首席嘉賓,不是空有其名,肯定會拿出一些驚世之作,其中包括從臺灣回購的極品崑崙玉工藝品,有一些是國寶級作品,我們參加這樣的活動重點不在於銷售,而是我們心中有玉,讓人們一睹崑崙玉芳容,讓家鄉人民認識、了解和擁有好東西。
展會中還有特價淘寶專櫃,價位在50元至200元之間,全面面向老百姓,零利潤售出,玉器物超所值,我們的出發點是讓可望不可及的奢侈品成為老百姓都能擁有的珍寶,認識崑崙玉,了解崑崙文化,讓老百姓實現物質和精神雙豐收的美好生活。採訪最後,陳九諭先生說:「寶玉陳的發展重在堅持,重中之重是大家對寶玉陳的呵護,我們在呵護下成長,有許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希望在崑崙文化藝術節上各企業能發揮各自的優勢,從中汲取能量,成就崑崙文化的十全十美。也感謝西海都市報為我們提供這樣一個平臺,為宣傳崑崙玉、宣傳崑崙文化作出的貢獻,希望繼續發揚媒體精神,活動越辦越好,辦出亮點。」(作者:牛玉嬌)
西寧寶光金銀首飾實業總公司青海特色飾品勇立潮頭唱大風
目前,這家公司發展觸角已延伸到與旅遊相關的多個產業,並取得驕人成績。2010年,公司下轄寶光崑崙文化旅遊基地接待了來自美國、法國、英國、比利時、日本、韓國等數十個國家及地區的八萬餘名遊客。2011年,旅遊參觀人數達20餘萬人次,銷售突破3000萬元。2012年5月,前來寶光崑崙文化旅遊基地參觀的世界各地的遊客絡繹不絕,人數和去年同期相比有明顯的增長。「寶光」產品走出省門,走出國門,面向世界。「寶光」品牌受到了消費者的支持與信賴,成為青海特色產業的亮點之一。
公司企劃部負責人說,打造具有青海特色的金銀首飾和青海特有的飾品,一直是企業奮鬥的目標。
在首屆「寶光杯」崑崙文化節開幕之際,公司相關負責人接受專訪,和讀者一起探討崑崙文化藝術節和相關產業發展前景。
記者:請您介紹一下寶光金銀首飾實業總公司吧。
馬繼榮:西寧寶光金銀首飾實業總公司始建於1983年12月,前身為西寧民族金銀首飾廠。建廠初期,寶光公司是非常困難的,在僅有資產5000元、銀行貸款3萬元、員工21名、一臺舊軋機、三間破平房的窘況下,公司度過了一段非常艱難的時期。但是,公司領導班子不畏艱難,迎難而上,樹立了「咬定發展、不懈創新」的發展思路,以機械化加工替代原始的「一人一錘一砧」手工作坊,以具有高素質的技術工人替代舊式銀匠,全面提高生產能力和生產效率,向設計時尚化、生產規範化、產品系列化、加工機械化、管理科學化邁進。1984年,實現利稅1萬元,1988年,實現利稅100萬元,1998年實現利稅1000萬元,2006年,實現利稅2000萬元。2011年,寶光已經實現利稅6000多萬元。現今,寶光公司轄有「深圳鈺寶光首飾有限公司」、「西寧寶光金店」、「西寧寶光青藏飾品店」、「西寧寶光金玉店」、「蘭州寶光珠寶有限公司」、「西寧寶光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西寧寶光婚紗影樓」、「西寧崑崙文化旅遊基地」8家子公司。成為資產規模達3億元,上繳稅金超2億元的專業首飾公司。
記者:寶光公司自1983年建廠,迄今已有三十年的發展史了,您能講一下,什麼是寶光公司堅持下去的動力嗎?是什麼能夠讓寶光在青海獨樹一幟,成為青海首飾界的常青樹?
馬繼榮:首先肯定是公司領導的執著的信念,帶領著大家,從剛開始的只有5000元資金的一間小作坊,一步步發展壯大成具有高素質技術工人及現代化生產車間,擁有8家子公司的大規模的一家公司,這是非常不容易的。領導們的執著和熱情,堅持的信念,感染著全廠員工,這種信念是不能缺少的,不論什麼時候,就是在目前,只有秉承這種信念,公司才會一步步發展得更強大。
其次,就是青海地大物博的資源優勢,除了黃金、鉑金、鑽石、銀飾外,青海特有的崑崙玉、金鑲玉、銀鑲玉、高原紅、藏飾等具有青藏高原特色的飾品及工藝品也是我們主要生產和經營的產品。
當然,企業發展離不開消費者,來自國內外遊客對我們產品的青睞,是公司發展的根本,也是我們不斷進步的動力。
記者:寶光在打造企業品牌、提升知名度的同時,覺得對社會有什麼樣的責任和義務呢?什麼是你們的核心理念呢?
馬繼榮:企業在打造品牌,提升知名度的同時,積極熱心參與社會各項公益活動,奉獻愛心,從四川汶川地震、玉樹地震捐款等公益事業,到為大學生提供實踐基地,我們始終走在前列,這是我們最基本的企業文化。
記者:未來,寶光公司有什麼發展計劃?
馬繼榮:寶光公司這麼多年一直秉承著打造青海特色產品的經營理念。2012年,我公司決定將斥資10億元打造「西寧崑崙文化創意產業園」,佔地約178畝,建築面積達12萬平方米。其中包含文化參觀、娛樂休閒、住宿等,做到吃、喝、娛、購、住一條龍!
「西寧崑崙文化創意產業園」採用主題化策略和「一區一主題」的開展策略,在每個區域設定一個主題,形成五個主題、五種個性、五個高潮的系列化產品譜系深度體驗區域。在主題凝練中將工業旅遊化、風情場景化、文化情景化。
功能分區分為: 「一廊、一心、四區」,分別是:
1.崑崙文化長廊(預佔地5000平方米)。
將崑崙文化在室內外展示,通過雕塑、文物展示、歷史研究、壁畫、影音特效等方式圖文並茂進行展示博大精深的崑崙遠古文化、軍屯文化、玉文化、民族文化。
2.水上運動中心(預佔地20000平方米)。
冰雪主題運動活力中心,夏天湖面泛舟;冬季開展冰雪運動、冰雕等,使項目沒有季節性的限制。
3.創意產業園區(預佔地20000平方米)。
此區域為園區重點區域,以寶光為主體的崑崙玉設計加工、黃鉑金貴重金屬深加工為龍頭,並將邀請青海民間藝人,如唐卡、皮繡、堆繡等採用前店後廠模式進行現場加工、製作。帶動建設青海民間藝術品發展,讓高原特色首飾民族用品加工集約化、規模化。
建設青海民間藝術品設計製作展示交易場所,讓其成為全國乃至世界各地愛好青海崑崙玉等民族飾品最大的崑崙玉交易場所。
4.餐飲休閒娛樂區(20000平方米)。
為提升景區檔次,本案將打造一個以高端餐飲為主的休閒娛樂街,使遊客在街區內可以享受高檔次的餐飲、娛樂和休閒服務。引進世界知名餐飲品牌如星巴克、麥當勞等,並引進大型劇院品牌進駐,聘請國內一流的演出小組,周末或特殊節日每晚演出。
5.旅遊配套區(30000平方米)。
銷售高原特色旅遊紀念品、青海特色美食。另外還將設立「醫療站」,有專人負責醫療衛生工作。在園區內設立報警點,配備專人負責安全保衛工作。與各報警臺建立經常性業務聯繫。還將在園內建立高檔快捷酒店,供遊客住宿。
6.文化博覽區(25000平方米)。
非物質文化遺產館、青海特色文化表演中心等室內區域。充分展示和發揚崑崙文化。其中包含可容納2000人的民族風情廣場,每逢周末及特定節假日循環演出青海當地具有民族特色的歌舞表演,給來園旅遊的遊客更大的視覺享受。
項目建成後,預計首年接待遊客100萬人次,在園區吃、喝、娛、購、住各個項目綜合收入達6億元,年利潤6000萬元,貢獻稅收3000萬元,新增就業崗位近2000個。預計每年以15%增速發展,十年後收入將超過20億元,利潤達2億元,貢獻稅收超億元!
目前,這一項目已經通過專家學者的論證並被列入青海省「十二五」規劃,是文化產業的重點項目,各項工作正在緊鑼密鼓的進行中!
回顧近30年的發展歷程,寶光公司在創新中不斷發展,面對新的經濟發展機遇,我們信心倍增,今後將緊抓發展機遇、發揮自身優勢,將「寶光」打造成為文化旅遊產業中的優秀品牌,成為夏都文化旅遊經濟的金名片,為加快青海經濟發展而不懈努力。(作者: 張永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