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神爺是誰?接財神這種古老習俗,其實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2021-01-15 看世間的美好

我們家鄉一般在正月初五接財神。接財神這種古老的民間習俗,大人孩子早已耳濡目染人人皆知。

春節期間,過了除夕和初一,接財神就是一個重要的節慶活動了。中國地域遼闊,因地域文化不同,各地的春節過年習俗也不太相同。

有一些地方,在正月初二就接財神了,也有的地方是年初四,而我們家鄉淮河流域初五比較多。

這是因為傳說中年初五是財神的生日,在初四晚上就開始燒香,初五凌晨放炮,迎接財神慶賀他的誕辰。

財神是中國民間普遍供奉的一種主管財富的神明。人們年年接財神,可是財神爺是誰?大多數人說不清楚。

我們家鄉接財神接的是趙公明,認為趙公明是民間傳說中主管財源的神明。

在《封神演義》中,姜子牙封趙公明為玄壇真君,專司迎祥納福、商賈買賣。其手下所掌管四名與財富有關的小神,分別是招寶、納珍、招財和利市,所以財神爺就是他。

在傳統習俗中,很多地方祭拜的是五路財神。五路財神也有兩種說法,其一是指趙公明和他手下的四位部將;其二是指東路財神比幹、西路財神關羽、南路財神柴榮、北路財神趙公明、中路財神王亥。

道教還把財神分為「四面八方一個中」,共計九路,分別是王亥(中)、比幹(東)、柴榮(南)、關公(西)、趙公明(北)、端木賜(西南)、李詭祖(東北)、範蠡(東南)、劉海蟾(西北)。

這樣的分法就比較複雜了。而在民間信仰中,人們祭拜的主要是文財神和武財神。文財神是比幹,武財神是趙公明和關羽。

每逢新春佳節,家家戶戶懸掛財神像,希望財神保佑以求大吉大利。吉象徵著平安;利象徵著財富,人生在世既平安又有財,自然十分完美。

求財納福的心理與追求,充分反映在春節敬祀財神的民俗活動中。人們普遍希望辭舊迎新,送走舊日貧窮困苦,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

相關焦點

  • 「迎財神」、「祭財神」與「送財神」,財神爺成了人們的最愛
    「迎財神」、「祭財神」與「送財神」,春節民俗活動的主要組成部分,是人們追求、嚮往美滿富裕生活的具體表現。春節,老百姓敞開心扉、直抒胸臆的節日,貼春聯、貼門神、迎財神等,全民營造喜慶氛圍,共度幸福時光。恭喜發財——拜年祝福,必須有的內容。
  • 春節習俗:大年初一接財神,財神都有誰?過年時接的是哪位?
    春節習俗:大年初一接財神,財神都有誰?過年時接的是哪位?眼看著春節越來越近了,每家每戶都開始準備貼對聯,張燈結彩,過春節的氣氛也是越來越濃烈了。春節是我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在春節的前一個星期,大家就多多少少為春節做準備了,其中請神送神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因為大家都希望新的一年,家人和自己都能健康順遂,財運滾滾。
  • 大年初五接財神,誰打開,誰來財!
    初五之後,這些禁忌即告解除,所以稱這天為「破五」。破五習俗主要是送窮,迎財神,開市貿易,根據不同地區的風俗不同很多習慣都變掉了。由於初五日肩負著送窮神、接財神等多重重任,所以這一天非常重要也就不奇怪了。這許多的講究綜合起來,就形成風俗----要擺宴席,要放鞭炮,要吃象徵「元寶」的餃子。
  • 正月初五迎財神,財神爺們都是誰呢?
    《清嘉錄》記載:正月初五日,為路頭神(即財神)誕辰。金鑼爆竹,牲醴畢陳,以爭先為利市,必早起迎之,謂之接路頭。接財神是中國民間古老的傳統節日習俗。財神應該是深受大眾喜愛的神仙之一,因為老百姓最看重的就是日子過得安穩富足。那麼財神爺究竟是何許人也?為什麼有人供的財神是文官模樣,而有的人拜的是武將形象?
  • 財神爺的生日是正月初幾?這些春節習俗的秘密你知道嗎?
    當除夕過後進入正月裡時,從初一到出了十五,其實這些日子都是很有講究的。而在世俗的觀念當中,年初五是財神的生日,而希望自家招財進寶財源廣進走上富貴之路更是絕大多數人的願望。在過去,這一天的接財神就顯得尤為重要,極具儀式感。
  • 正月初五迎財神!接財神爺的正確姿勢原來是...
    迎財神民間傳說財神爺的生日就是正月初五,因此,「破五」也就成了民間迎財神的吉日,尤其是商戶,很是重視。按照傳統習俗,當天人們要貼好財神像,燃放鞭炮、拜財神。初五俗傳是財神誕辰,為爭利市,圖吉利,人們以各種方式迎接財神。凡接財神須供羊頭與鯉魚,供羊頭有「吉祥」之意,供鯉魚是圖「魚」與「餘」諧音,討個吉利。人們深信只要能夠得到財神顯靈,便可發財致富。因此,每到大年初五零時零分,人們就打開大門和窗戶,燃香放爆竹,點菸花,向財神表示歡迎。接過財神,大家還要吃路頭酒,往往吃到天亮。
  • 正月初五接財神!送窮有哪些講究-小遊話民俗
    五路財神轉眼今天已經是大年初五了,正月初五俗稱破五節;是「送窮」!接「財神」的日子,傳統文化中老百姓送走舊日貧窮困苦迎接新的一年,自然少不了拜財神辭舊迎新的習俗。這一天,在許多地方流行叫做趕"五窮"的風俗,人們早早起來,放鞭炮,打掃衛生,放鞭炮的時候還有講究,要逐間房子從屋裡向屋子外面放,一邊走一邊放,這個可以將一切不吉利的東西都用鞭炮的喜氣轟走。另外人們常說的"五窮"也叫"五鬼"是指"智窮、學窮、文窮、命窮、交窮"等五種窮鬼。
  • 傳統文化中有關「財神爺」的傳說,你都知道哪些?原來財神這麼多
    財神是中國民間傳統文化中主管錢財的神仙,在眾多的神仙中最受百姓的愛戴,信徒眾多,香火旺盛。是中國民間普遍供奉的神明,財神爺是民間信仰的象徵,寄託了萬千大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以及安居樂業,財源廣進的美好心願。每年正月初五,每家每戶都會「請財神」,期望財神能降臨。
  • 大年初四迎財神有什麼禁忌?大年初四迎財神還是灶神習俗盤點
    正月初四子夜,備好祭牲、糕果、香燭等物,並鳴鑼擊鼓焚香禮拜,虔誠恭恭敬財神。初五日俗傳是財神誕辰,為爭利市,故先於初四接之,名曰「搶路頭」,又稱「接財神」。凡接財神須供羊頭與鯉魚,供羊頭有「吉祥」之意,供鯉魚是圖「魚」與「餘」諧音,詩個吉利。人們深信只要能夠得到財神顯靈,便可發財致富。因此,每到過年,人們都在正月初五零時零分,打開大門和窗戶,燃香放爆竹,點菸花,向財神表示歡迎。
  • 正月初五迎財神!接財神爺的正確姿勢原來是……
    中國人的「年」既神聖而又充滿歡樂,每一天都有著不同的講究,每個地方都有獨特的習俗。今天,正月初五,有什麼習俗呢?破五正月初五俗稱破五。民俗一說破五前諸多禁忌過此日皆可破。舊時,從除夕至初五,期間有許許多多的規矩和禁忌需要百姓遵守,到了初五,上述禁忌才可以打破,因此,有了「破五」之稱。由於地域不同,節日習俗也有差異。
  • 大年初四迎灶神迎財神 大年初四習俗及禁忌
    正月初四子夜,備好祭牲、糕果、香燭等物,並鳴鑼擊鼓焚香禮拜,虔誠恭恭敬財神。初五日俗傳是財神誕辰,為爭利市,故先於初四接之,名曰「搶路頭」,又稱「接財神」。凡接財神須供羊頭與鯉魚,供羊頭有「吉祥」之意,供鯉魚是圖「魚」與「餘」諧音,詩個吉利。人們深信只要能夠得到財神顯靈,便可發財致富。因此,每到過年,人們都在正月初五零時零分,打開大門和窗戶,燃香放爆竹,點菸花,向財神表示歡迎。
  • 今天,這樣迎財神!去晦氣,行大運!
    破五習俗除了以上禁忌外,主要是送窮、迎財神、開市貿易。每每提到正月初五時,人們總會想到「接財神」這一習俗,那麼問題來了,接財神究竟接的是何方神聖呢?為何要接財神?相傳,每年的正月初五這一天,都是財神的出巡日,人們會選擇在這一天迎接財神的到來,接受財神對自己在上一年所作所為的檢查。
  • 到底是正月初四迎財神還是初五——作家一耕恭候新春
    有讀者問道:民間習俗各有不同,到底是年初四「搶路頭」迎財神還是年初五正日時才迎財神呢?我們先來看看年初四迎財神的說法。我國有風俗,初五相傳是財神誕辰,為爭利市,故先於初四接之,名曰「搶路頭」,又稱「接財神」。
  • 初五接財神送窮神啦 2019年什麼時候接財神 接財神圖片匯總
    那麼,大年初五究竟有哪些講究呢1 2019年接財神的日子在正月初五。 正月初五,又稱破五節,有送窮神,迎財神的傳統,因此,每年正月初五時,全國各地都會舉行盛大的接財神活動,2019年也不例外,這一天人們會在沐浴清掃後,燃放鞭炮,接財神回家。 2019年幾點接財神 2 子時(0—1點);寅時(3—5點);卯時(5—7點),這三個時辰都是適合接財神的吉時。
  • 大年初五迎財神!學會「財神爺」的英語,讓你新年財運滾滾來!!!
    今天是大年初五,西外君一早打開朋友圈就看到大家都在「迎財神」、「接財神」。財神爺可謂是今天朋友圈中最帥的男人了!
  • 都說大年初一的時候要接財神,但財神這麼多,要接哪位才對呢?
    說到過年,相信小夥伴們的家鄉應該都有著不同的習俗。但是吃團圓飯,放鞭炮,貼春聯,迎財神之類的習俗應該算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新春習俗。而今天,小道就來跟小夥伴們聊一聊春節習俗之大年初一迎財神。說到財神爺,在我們道教當中就有很多位財神爺是享受人間香火的。例如大家都熟悉的文財神比幹和範蠡,武財神趙公明和關公。
  • 正月初五迎財神,你接的是哪位?
    清人顧鐵卿《清嘉錄》中引了一首蔡雲的竹枝詞,描繪了人們正月初五迎財神的情形:五日財源五日求,一年心願一時酬。提防別處迎神早,隔夜匆匆抱路頭。「抱路頭」亦即「迎財神」。王元寶的許多生活習慣如正月初五拜財神、吃髮菜等對於中國民風民俗有深刻的影響,流傳至今。迎財神之俗盛行於明清和民國時期,至今仍流傳不息。財神分為文財神和武財神。文財神是商代丞相比幹、膠東認為是財帛星君李詭祖(淄博淄川人),武財神是趙公明(山東日照人)和關羽(山西運城人)。
  • 民間拜財神爺的習俗,您知道多少
    拜財神的習俗,南方拜關聖帝君,北方拜陶朱公。有的地方拜文財神,有的地方拜武財神。北方拜太上老君的人多,南方拜玉皇大帝的人多。究竟我們應該怎樣拜財神爺才正確呢?今天本小道告訴您!中華大地,影響世界最大的朝代就是漢期和唐朝。在民間,影響民間習俗最大的就是道教,魯迅先生曾說過,中國的民俗根源就是道教。道教創立於漢朝,距今已經二千多年了。
  • 為什麼有的地方正月初五迎財神,初六送窮神,有的地方沒這風俗?
    迎財神中國春節來源於古代農耕時的歲末年尾祭祀和慶典活動,持續的時間長,一般從臘月中旬開始,要到正月十歲才結束。中國邊遠地區的各民族春節習俗中並沒有初五迎財神,初六送窮神的風俗,他們依然傳承古老農耕習俗。
  • 正月初五各地都要「接財神」嗎?「破五」的真正寓意是什麼?
    正月初五各地都要「接財神」嗎?「破五」的真正寓意是什麼?每年正月初五很多地區都會,舉辦一些比較有特色的風俗活動。這主要是因為在舊曆中,正月初五是一個比較重要的民俗日。民間將這一天都稱為「破五」,也就是說過了正月初五人們就可以,不再受到諸多禁忌的約束了。初五在民間之所以被人們,視為十分重要的日子。其實主要與這一天有很多,比較有特色的習俗息息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