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藉在各自崗位上的突出貢獻 5位臺灣優秀人才獲評「首邑英才」

2021-01-09 西部文明播報

身處對臺前沿,福州著力打造臺胞臺企登陸第一家園。作為八閩首邑,閩侯主動作為,著眼大局大勢,以務實舉措開展對臺工作。一份榮譽的授予就是一個生動的切面。本周,閩侯評選了首批「首邑英才」,其中5名臺灣優秀人才憑藉在各自崗位上的突出貢獻位列其中。他們是誰?有什麼樣的故事?今日,記者為您深入講述。

含金量:優秀人才名副其實

手捧證書,呂元錦表示:「與有榮焉!」回想與閩侯共同成長的十多年,他感慨良多。

1995年,兩岸攜手組建東南汽車,這是閩侯工業發展的重要裡程碑,當時在臺灣的呂元錦是這段歷史的親歷者。「當時我參與了東南廠區的規劃工作,印象很深,那時候這裡還是一片橘子林,現在已經發展成年產15萬臺汽車的規模了。」

2008年,在公司的安排下,呂元錦從臺灣初到東南汽車,負責生產部門。彼時,東南汽車正處於從引進車種到自主研發轉型的關鍵階段,呂元錦不僅要把臺灣的管理經驗引入東南汽車,也和團隊擔負起智能製造生產線的改造升級的重任。

受到孩子的啟發,呂元錦萌生了讓機器「說話」的想法。「智能製造時代,機器不僅要讀懂我們輸入的指令,還要有表達他們『情緒』的能力。」為了這個目標,他與團隊潛心研究,改造了171臺設備。他們成功了!2017年,東南汽車獲得工信部「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示範企業」榮譽稱號,福建上榜的企業僅有兩家,這意味著東南汽車的兩化融合的進程成為福建乃至大陸智能製造業的標杆。

伴隨著無數在生產線上忙碌的日夜,呂元錦一步步從生產部負責人到生產技術部負責人,再到如今的總經理助理。2018年,他還獲得了福州市勞模的榮譽。「我也會一如既往,儘自己所能,為閩侯工業貢獻微薄之力。」

新鮮感:近距離觀察大陸的窗口

在臺灣任教時,曹海濤就是一名「大陸專家」。從1998年就讀研究所時開始研究大陸經濟,至今已經20多年。不過,2016年來到位於閩侯的閩江學院工作之後,他對大陸的認識又刷新了。

曹海濤是閩江學院引進的第一位臺籍教師,目前在經濟管理學院任教,是閩江學院「閩都學者」特聘教授。他熱衷於鑽研,喜歡從專業角度來觀察大陸的發展變化。

前不久,他受邀參加福州市臺港澳辦在三坊七巷臺灣會館舉辦的一場座談會。會上,他了解了福州市「十三五」成就和「十四五」要做的工作。「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福州的人均GDP逐年增加,在大陸省會城市中排名前十。」

正是因為親眼見證、親身經歷大陸的快速發展,曹海濤對這裡未來的發展信心滿滿。

幸福感:政策服務體貼入微

今年,陳乃嘉的合約到期,她沒有猶豫,決定繼續留在閩江學院任教。談及多年在福州生活、工作的感受,她表示,當初選擇這裡選對了!

2018年,陳乃嘉在美國取得聲樂博士學位後,來到閩江學院蔡繼琨音樂學院任職,現任聲樂教研室主任,「求學時期我就曾多次來到福州演出,這裡的人都很熱情,我結交了許多好朋友,也了解到福州的引才政策力度很大,來到這邊以後感覺確實如此」。

陳乃嘉告訴記者,除了享受租房補貼、交通補貼等,學校還專門組建了一個臺籍教師的群組,有任何問題在群組中都可以得到解答,「學校定期舉辦交流會,對我們臺籍老師非常關心,『閩大』就像一個大家庭一樣」。

在授課過程中,陳乃嘉也找到了幸福感,「我讀書學習就是為了能貢獻所長教育英才,學校多元化的發展為我提供了施展才能的舞臺,學生們勤奮好學,課後也會跟我分享,我很樂在其中」。

為了彌補之前在國外求學與家人分別的時光,陳乃嘉將父母從臺灣接過來同住,「他們也感覺到在大陸生活的許多便利,非常習慣,未來我也想長期在福州發展」。

使命感:濱江新城有「我」助力

引進一批人才,組建一個團隊,支撐一門學科,帶動一方發展,這是福州職業技術學院引進臺籍教師團隊、建立機器人學院的初衷和意義,曾燕明就是團隊一員。

這個臺籍教師團隊一共5人,都是在機器人相關專業有豐富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的博士,各有所長,又能優勢互補。曾燕明個人近三年就發表了24篇國際論文,擁有4件專利授權,還有2件發明專利正在申請審查,主持或參與3個科研項目……

曾燕明表示,希望為建設數字福州和閩侯濱江新城盡一份力。談及未來的規劃,曾燕明表示,願意長期留在福州發展,「學校給予了我們很大的支持,不管是在待遇上還是服務上,都讓我們沒有後顧之憂,能夠專心投入在研究和教學上,我也計劃把家人接過來一起生活」。

福州日報記者 蔣雅琛 通訊員 張存金 蘇楓 陳建鋆 林榮

來源:福州資訊網

作者/來源:海峽網

內容如有不妥,請點擊頭像-私信聯繫小編修改或刪除

相關焦點

  • 5位臺灣優秀人才獲評「首邑英才」_社會_福州新聞_新聞頻道_福州...
    作為八閩首邑,閩侯主動作為,著眼大局大勢,以務實舉措開展對臺工作。一份榮譽的授予就是一個生動的切面。本周,閩侯評選了首批「首邑英才」,其中5名臺灣優秀人才憑藉在各自崗位上的突出貢獻位列其中。他們是誰?有什麼樣的故事?今日,記者為您深入講述。  含金量:優秀人才名副其實  手捧證書,呂元錦表示:「與有榮焉!」
  • 福州閩侯評選首批「首邑英才」 5位臺灣優秀人才榜上有名
    中國臺灣網1月4日訊 身處對臺前沿,福州著力打造臺胞臺企登陸第一家園。作為八閩首邑,閩侯主動作為,著眼大局大勢,以務實舉措開展對臺工作。日前,一份榮譽的授予就是一個生動的切面。本周,閩侯評選了首批「首邑英才」,其中5名臺灣優秀人才憑藉各自在崗位上的突出貢獻位列其中。他們是誰?有什麼樣的故事?今日,記者為您深入講述。
  • 閩侯評出首批40名「首邑英才」
    福州日報記者 蔣雅琛 通訊員 陳建鋆 張存金 蘇楓  29日,閩侯首批40名優秀人才被評為「首邑英才」。記者了解到,「首邑英才」遴選活動源於閩侯縣開展的百萬基金遴選百名本土優秀人才活動。活動計劃從人才發展基金中撥出225萬元,專門用於遴選縣內各行業本土人才,進一步激發本土人才活力,營造良好的引才用才育才愛才氛圍。
  • 匯聚國際青少年英才:第39屆青創賽英才計劃展評活動成功舉辦
    2019年3月25日下午,第39屆北京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期間,英才計劃(北京)展評活動在北京科學中心成功舉辦。中國科協院校合作處副處長侯春旭,項目主管王朝剛及來自美國的三位專家出席了會議。活動現場還匯聚了澳大利亞、美國、俄羅斯等17個國家及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和臺灣的129名師生。來自美國、澳大利亞、俄羅斯及澳門地區的優秀學生和英才計劃(北京)優秀學生代表展示了自己的科研項目。本次活動旨在為青少年科技愛好者們搭建「以科會友」的橋梁。
  • 青島女企業家贏得「國」字號榮譽 三人獲評「2020傑出創業女性」
    中國女企業家協會「2020傑出創業女性」和優秀會員、優秀工作者表彰評選揭榜。海爾智家生態平臺副總裁、海爾空氣產業總經理王利,青島優雅印象審美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創始人兼CEO劉衛紅,青島賽維電子信息服務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孫瑛獲評「2020傑出創業女性」。這三位島城女企業家憑藉自己的智慧、魄力和堅韌不拔,乘風破浪勇立潮頭,真正活出了自己的C位和精彩。
  • 青島10人獲評「全國優秀農民工」
    據悉,全國優秀農民工和農民工工作先進集體每5年表彰一次,此次全國共表彰優秀農民工1000名,評選條件要求年齡在16-60周歲,戶籍在農村(不包括戶籍在農村的全日制高校畢業生),進城務工經商或就地就近轉移就業創業3年以上。
  • 《南海鯤鵬人才計劃》解讀來了!
    思路實施「四大人才工程」 樹立「兩高兩全」的人才發展格局據悉,《南海鯤鵬人才計劃》名稱源自《莊子·逍遙遊》中關於「鯤鵬」的表述,寓意天下英才齊聚南海,就像鯤一樣遨遊、像鵬一樣翱翔。據悉,這份綱領性人才政策文件由四個部分組成,從整體上確定了「兩高兩全」的人才發展格局。
  • 職稱「門檻」不再絆倒「土專家」 浙江四位職業農民獲評正高級職稱
    由浙江省農業農村廳主持的農業正高職稱評審會結果近日出爐,在全省109名新晉農業正高職稱人員中,4位職業農民榜上有名,此舉在浙江省尚屬首次。  據浙江省農業農村廳人事處處長吳新民介紹,獲評的4位職業農民均是深耕各自領域多年的佼佼者。
  • 三年長成青島人才「聚寶盆」青島國際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獲評山東...
    原標題:三年長成青島人才「聚寶盆」來源:青島日報□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餘瑞新 通訊員 肖國芳本報1月11日訊 記者自市北區獲悉
  • 20名優秀青年獲第十二屆「江蘇青年五四獎章」 10人獲提名獎
    「江蘇青年五四獎章」是共青團江蘇省委、江蘇省青年聯合會授予江蘇優秀青年的最高榮譽,旨在樹立政治進步、品德高尚、貢獻突出的優秀青年典型,反映當代青年的精神品格和價值追求。為樹立和宣傳當代江蘇優秀青年典型,在廣大青年中傳播青春正能量,營造崇尚先進、學習先進的良好氛圍。
  • 「連結世界·智匯南沙」人才系列活動展廣州南沙魅力 迎國際英才
    「連結世界·智匯南沙」人才系列活動14日在廣州南沙舉行,「南沙英才之夜」「全球高層次人才團隊項目路演」「國際英才對接交流會」「2020南沙國際英才大會」等四項重磅活動輪番上演。本次由廣州南沙開發區黨工委、管委會主辦的活動,面向全球傳播,以線上線下結合、海內海外協同的形式,實現海內外精英人才「百人同行、千人同屏、萬人在線」,在不停釋放的南沙魅力中,優秀人才與人才團隊項目接連落地。 「連結世界·智匯南沙」人才系列活動現場。
  • 【七一|優秀黨員風採展】不忘初心,砥礪前行!他們奉獻在檢察崗位上...
    王冰:鹽城市檢察院辦公室主任崗位宣言:理想信念牢記心,勤勉敬業伴終身。「素其位而行,無入而不自得」,一個人處在什麼位置,就要幹好這個位置上的事,一個人只有立足本職,守住本分,才會找到自己的自得之所。2005年,王冰開始了他的檢察事業,以始終如一的熱情、幹勁和作風在自己的崗位上,揮灑著汗水與激情,用夢想演繹著一篇篇嘹亮的檢察樂章!在實際工作中,他嚴謹、踏實,工作成效突出。強化服務意識,協調製定出臺服務保障全市安全生產工作的實施意見,相關做法被省檢察院、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批示轉發。主導制發《全市檢察重點工作任務書》,強化督查督辦,促進全市檢察工作的發展。
  • 佛山發布鯤鵬人才計劃 5年將投超50億元聚英才
    南方網訊 禮遇人才,擁抱科創未來,廣東各地在行動。1月13日,佛山南海區發布《南海鯤鵬人才計劃》,宣布未來5年投入超50億元,面向全球招才引智,大力支持人才與創新創業團隊發展。來南海創新創業的港澳人才可獲交通補貼。
  • 展龍崗魅力 聚武大英才
    昨日,龍崗區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局率區投控集團、區城投集團、區產服集團、區金控公司、區融媒集團5大區屬國企,面向2021年應屆畢業生公開招聘專業人員校園宣講會第二站走進武漢大學,現場向廣大優秀畢業生介紹龍崗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和引才政策,並進行了互動交流。前來參加宣講的國企負責人「賣力」推介企業綜合實力、崗位發展前景、福利待遇等,現場求才,吸引學子來龍崗發展。宣講工作推進順利,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 1955年授銜,候選人一共有15位,評上的有10位,另外5個人是誰?
    後來對當時貢獻卓越的英雄們論功行賞,我國一共評選出了10位大將。但是在人們看來,當時大將軍銜的名額實在是太少了,很多英雄只獲得了上將的軍銜是相當惋惜的,因此有人表示,如果將大將的名額定為20個,應該會差不多。那麼如果當時我國可以評選20位大將,又有哪些人可以入選呢?
  • 從秦國網羅天下英才說起,人才引進給秦國帶來了哪些影響?
    當然這些說法各自有各自的道理,這些確實是秦國的優勢也是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然而在筆者看來最主要的因素還在於人才。可見在國家大事上,很多雄才大略的六國國君還是逃不開「任人唯親」以及「惜官吝爵」,而顯然秦國沒有這方面的短處。從孝公到嬴政這一百多年時間裡,贏氏公族除了樗里子之外,相國之位大部分是由列國才俊擔任:衛人衛鞅、魏人張儀、楚人甘茂、魏人範睢、燕人蔡澤等等。甚至於為了強大秦國,秦孝公在發布「求賢令」之時有「分土」共治秦國之舉,優惠力度如此之大,怎能不叫人動心呢?
  • 「智匯安康·引領發展」「雙百」人才項目洽談會在西安舉行
    據悉,近年來,安康認真踐行人才強國戰略,先後出臺高層次緊缺特殊人才引進、柔性引才、域外人才選調、優秀企業管理人才遴選、支持專業技術人員創新創業等40餘項務實管用的政策措施。在招才引智方面,對引進的兩院院士、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長江學者」獎勵計劃人選,以及省有突出貢獻專家、「三秦學者」、省「三五人才」入選者、省級學科和技術帶頭人等,最高分別給予100萬元的工作啟動經費和安家補貼。
  • 湘潭表彰第三批優秀人才 曹炯芳說了三句「暖心話」
    11月20日下午,湘潭市市長張迎春主持召開湘潭市優秀人才表彰大會,表彰一批愛國奉獻、矢志奮鬥、勇於創新、品格高尚、業績突出的優秀人才。湘潭市委書記曹炯芳給受表彰優秀人才說了三句「暖心話」。
  • 第十七屆「海科會」成都開幕 5名外國專家獲頒「天府友誼獎」
    第十七屆「海科會」成都開幕 5名外國專家獲頒「天府友誼獎」 2018  本屆「海科會」由四川省人民政府、國務院僑務辦公室、九三學社中央聯合主辦,以「創新引領·萬僑匯智」為主題,吸引了包括5名諾貝爾獎獲得者、18名海內外院士、148個海外創新團隊在內的約800名中外嘉賓參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