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喪事禮儀中的10種「叫法」,70,80後全聽過,你知道幾種?

2021-01-09 民俗大牌坊

農村喪事禮儀中的10種「叫法」,70,80後全聽過,你知道幾種?

我們都知道世界很大,各個地方的文化習俗、風俗習慣等也都各不相同,拿方言來舉例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當地的方言外地都未必能聽得懂,再拿喪葬習俗來說,很多地方都有各自特殊的習俗,這也算是當地民俗的文化的一種體現。隨著社會的發展,很多地方的喪葬禮儀已經簡單了許多,但也有少部分地區依然保留著傳統的風俗,今天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些關於喪葬禮儀的文化。

1. 入殮,通俗的叫法是「入木」或者「入棺」。每個地方的叫法都不太相同,做法也各不一樣,給家中老人換上新衣,有的要在家停放3天,5天或者更多天。等親戚朋友來祭奠,還要求吃麵條有的地方是吃餃子,有的地方甚至是吃的不熟的那種,至於寓意至於他們懂得了。

2. 報廟。在農村這個地方,老人在過世的當晚,兒子要去祖墳前面跟祖宗們報信,告知祖先家裡有人去世,然後再準備後事。

3. 燒倒頭紙。在家裡人去世後,要將逝者移到堂屋裡,雙腳朝裡頭朝外,在床前放一個盆用來燒紙,以便有人來祭奠。

4. 弔唁。在起喪前,會有很多逝者的家人朋友來弔唁,根據身份關係不同,方式也不相同,有的是鞠躬,有的要跪拜,也有的要行大禮。

5. 路祭,送盤纏。在農村裡,送出喪後,在路途中,弔唁的賓客要再行送別,也就是惜別的意思,最後大家散去,娘家人會跟到墳地裡,拿點吃的給喪葬的隊伍。

6. 扯孝布。也就是穿孝服,在農村裡根據關係的不同,有的只需要戴孝帽,如果是很親近的人要穿白孝服,白綁腿,白布綁鞋,全身白色。

7. 送殯。這個是葬禮中最讓人悲痛的場景,逝者家裡會請民間唱戲班吹奏哀樂,孝子們走在前面,拿著逝者的照片,親人們也跟著大哭,表達自己的悲傷難過之情。

8. 開土。也就是在親人下葬的時候,別的人不能動墓土,必須要孝子先開頭挖幾下,藉此來表達對親的的緬懷之情。

9. 圓墳。在喪葬結束後的第三天,逝者的家人要去墳前圓墳,也就是修整墳地,將墳堆的越大越好,這個也預示著發家的意思。

10. 燒七。在農村裡有這樣的習俗,在完成葬禮後,滿七子女要給逝者「燒錢」,也就是希望親人在泉下也有錢用,一般大家會燒完「五七」,然後再接著「周年」,再慢慢地一家回歸到平常的生活。

之所以會有這麼多的流程,都是家人對逝者的不舍與緬懷,以及對未來生活的期望,並且各個地方也有各地的風俗,我們要尊重地方的民俗,遵守各地方的習慣。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前不種桑,後不種柳,中間不種鬼拍手」,90後知道嗎?
    「前不種桑,後不種柳,中間不種鬼拍手」這句話,可能只有農村的80年代以前聽說過,而知道這句話的意思的幾乎是兩個兒子的家長了,接下來可以聽聽小編這句話到底有什麼含義。我記得小時候,當時上小學5年級,那時候流行養蠶寶寶,喜歡到什麼程度?
  • 古代皇后有多少種叫法?大多數隻知其一,有種稱呼僅皇帝能用
    不過,這並不代表皇后就只有這一種叫法,只不過大多數人只知道這一種罷了,那麼在古代,皇后究竟有多少種叫法呢?哪一種又是皇帝使用的呢? 首先第一種就是「後」,也就是我們俗稱的「皇后」,「後」這個字的意思是指君主的妻妾,而並非是皇帝後面的女人,在以前王朝運作中,外事五權,內事五枚。五枚均為「後」所執掌。「皇后」這種叫法在電影電視劇中也是非常常見的,想必大家都已經很熟悉了。
  • 三農:在農村豬舌頭還有一種叫法你知道嗎?看老農為你揭秘!
    然而在這個時候也是也是各種俗語頻繁出現的一個重要的時刻,相信各位小主們一定聽過這樣的一句俗語當你在家裡的時候不能把豬舌頭叫做舌頭而是另外的一種叫法:豬鑽頭。只要你叫豬舌頭家裡的長輩一定會讓你不能叫舌頭,你是否知道這種原因呢?小編曾經說過這樣的話但是被父母罵了一頓,然而在小編問到為何不能這樣叫的時候父母卻不告訴原因,只是草草的說這種叫法是不好的表現。
  • 農村喪事習俗有「三大忌諱」,個中講究你知道嗎?
    在農村地區,因為地理和環境的不同,有「十裡不同風,百裡不同俗」的說法,每個地區都有各自的習俗,特別是農村的喪事習俗,需要講究的東西非常多。農村的喪事向來有「三大忌諱」,箇中講究你知道嗎?2.不能用柳木製作棺材 在農村,逝者去世時要先把遺體放入棺材才能下葬,現在實行火葬也是把骨灰放入棺材後才下葬。棺材對於農村的老人是很重要的,很多老人在生前都會製作好自己的棺材,以備百年之後使用。製作棺材的木材非常重要,一般都選用松木製作,禁用柳木,這是因為松樹常青,象徵著家族興旺,而柳樹不會結籽,象徵的意義不好。
  • 你會懷念80年代的農村嗎,三十年後的農村會是什麼樣子
    城市吸納了太多的人,農村留不住年輕人,在農村,不管是種地還是養殖,都是保本或者收入很少,真正在農村能致富的人沒有幾個。前幾天村裡一位老人去世,小編前去行禮,坐在席口,立桌子的是一位年近六十歲大叔,看著他有點顫抖的手在上菜,忽然感覺非常的心酸。在印象中,這都是村裡比較體面的人才能幹的活啊,而端盤子上菜的都是四五十歲的人,整個主人家的執事的人,普遍都年齡偏大。
  • 「喪事」和「喜事」別帶孩子,這幾種地方也不能去,不是迷信
    文/每天育兒的媽媽有的家長喜歡帶孩子去各種地方,例如誰家有喜事就會帶著孩子喝喜酒,如果遇見喪事,老人則會領著小孫子或者小孫女兒去吃宴席,為了能讓孩子吃到更多的美食,也不管是不是好場合,這種做法是錯誤的,不是因為迷信,而是有一定的科學根據。
  • 「話有三不說,事有兩不做」,農村白事的這些講究,你知道幾種?
    在農村,紅白喜事是家家戶戶的大事,其中也少不了很多的講究,就辦白事而言,其中就有很多約定俗成的規矩,即使是一些很小的細節,如果不加注意,就有可能引發不小的誤會,甚至讓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受到影響,因此對農村的朋友來說,弄清楚這些禁忌十分重要,在這方面,部分農村流傳得最廣的是「話有三不說,事有兩不做
  • 這些汽車品牌在港澳臺叫法,你都知道嗎?
    奔馳這個品牌在我們國家可以說是銷量最多的豪華品牌了,大家都覺得買輛奔馳開著大氣,有面子,過年你要是能開一輛奔馳回家,那村東頭的小花想拒絕你都難。奔馳的英文名字是(Mercedes-Benz),我們內地叫法是音譯過來的。同樣港澳臺的叫法依然是音譯,但是香港,澳門那邊說粵語,故而音譯與普通話會有差異,臺灣地區音譯為賓士,但是車叔覺得,賓士總有種要打計程車的意思,賓士,的士。車叔還是覺得奔馳好聽。
  • 淺談我國古代的喪事禮儀
    「夏」朝時期,由於年代比較久遠,文字記載的喪事禮儀方面較少,真正的記載是在「商」朝開始,《連山》、《歸藏》就這時期的埋葬死者方面的書籍。有明確的喪葬制度:認為人死後只是肉體和精神分離了,精神則進入到了另一個世界,要妥善地處理已死亡的肉體,那就是把屍體埋入土裡。因有「靈魂」存在,所以就形成了必須尊重死者,讓其在另一世界裡過得安心,這樣一來就有了喪事方面的禮操儀式。
  • 農村最有靈性的這幾種動物,你喜歡哪一種?
    在農村,養小動物是非常方便的,而且在很多的神話傳說中都有動物的存在,農村人眼中這幾種動物是最有靈性的,你最喜歡哪一種?第一種就是狗狗有靈性是眾所周知的,特別是現在很多的養的狗,真的是很聰明的,跟它在一起久了,很多人都離不開狗的。而且有的狗還會學習一些東西,狗的忠誠,勇敢,十分招人喜歡。說黑狗還能看到一些人們看不到的東西,也不知道是真是假,但是在人們的印象中,狗的忠誠和聰明是出了名的。
  • 農村有5種宅基地 子女將無法繼承,趁早了解!
    大家好,我是【楊紅說三農】,關注我帶你看更多的農村趣事和相關的「三農」知識。土地是農民不可缺少的基石,過去,許多農民辛苦勞作了一生,卻沒有一塊土地能歸他們自己所有。但是到了今天,「耕者有其田」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家家戶戶,都有自己的土地資源。
  • 銀元在1949年後還在鑄造,不都是民國期間的,你見過幾種?
    但是我們很多都以為銀元都是在清朝末期或者民國時期鑄造的,不知道在我們建國之後還在鑄造,甚至很多人們都使用過。那麼,你知道在建國之後幾種鑄造的銀元呢?銀元在1949年後還在鑄造,不都是民國期間的,你見過幾種?
  • 延遲退休2020年最新消息,70、80、90後退休年齡為……
    對於即將在2020年退休的人們來說,心情要比其他人更為迫切,因為不知道今年是能按時退休,還是會延遲退休。一旦延遲退休,就不僅僅是多上幾年班的問題,因為畢竟人的壽命是有限的,退休的時間推遲了也就意味著領取養老金的時間相應地縮短了,所以人們對於延遲退休的相關消息也是十分關心。
  • 在農村有6種補貼,為什麼農民都不願意去領呢?還有你不知道的嗎
    一般而言,全國統一補貼只有6種,下邊大家看一下。發放6項補貼。有6種補貼在農村,為什麼農民都不願意去領取?(此即湖北省農地地力維持補助,並亦於2020年興新。這些大伙兒可以看看補貼標準是多少,大概是每畝72.05元。)農地維護補助,大約每年70~120元/畝,如果農民不信靠它,可以自己查詢自己的地力狀況,而且大多數地區都有補貼。第二,適當的規模補貼。
  • 雲南寧洱縣:80歲老人去世 喪事這樣辦
    2月1日晚,雲南省寧洱縣勐先鎮安寧村上布竜組建檔立卡戶車培忠80歲的老母親葉順珍不幸病逝,給家人帶來難掩的悲痛。面對疫情防控的嚴峻形勢,一家人統一思想,分別給親朋好友發通知做工作,讓大家疫情期間不必過來弔唁。同時還請村委會副主任寫了《泣告》掛在家門口。就這樣,老人的靈堂由幾個至親看守,一切喪事從簡。
  • 農村不超100元、縣城不超200元!河南這個縣倡導「隨禮」標準,中不?
    具體來講,倡導了五種婚禮形式,即集體婚禮、「零彩禮」婚禮、慈善婚禮、旅行婚禮、極簡婚禮,規範引導群眾文明、節儉辦理婚事。其中,新安縣在婚宴用餐標準、待客規模、待客時間、禮金標準等方面做出了倡議性規定,其中農村隨禮一般不超過100元、縣城隨禮一般不超過200元的禮金標準等,有效遏制了大操大辦等不正之風。
  • 以前農村常見的幾種車,有多少人曾坐在鳳凰牌自行車的前槓上啊!
    儘管很多人現在都生活在大城市裡,但是也有很多人是從農村裡出來的,那麼,以前農村裡常見的這幾種車你還記得多少呢?摩託車是在自行車的基礎上加以發展的。儘管跟自行車一樣都是兩個輪子,但是在速度上卻遠遠超過自行車。這種以前經常出現在農村的二輪摩託車被稱為「紅雞公」。估計很多80後都印象深刻吧,慢慢的回憶。在沒有進口車的那個年代,當時的這種摩託車都是由嘉陵生產的。
  • 70後與80後,有哪些歌曲讓你回到那個聽磁帶看歌詞本的年代
    70後,80後,我們這一代年齡不能算是很大,但經歷了社會發展高速前進的時代,我們的少年時代,那是聽著磁帶,看著歌詞本的年代,那個時候,電視上沒有選秀,沒有「好聲音」,歌手們也不用通過同臺炫技來自證「我是歌手」。
  • 農村辦喪事四種不能做的事,你們那有嗎?
    尤其是在農村,保留下來的傳統習俗更多,這在農村人辦婚喪嫁娶等人生大事時,體現得尤其明顯。 比如說農村的白事,風俗就跟城裡有很大區別。在農村,幹啥事講究的就是熱鬧,尤其是喜事喪事,親友鄰居都會來幫個忙,從這些事裡都可以看出來一家人的人緣、人品。
  • 下面的汽車標誌圖案你能說出幾種?第一種跟第六種種傻傻分不清楚
    就是那國內的汽車標誌,我們多少都可以認識,能說到幾個,但是對於這些國際的汽車不知道你能看出幾個,那麼小編都來跟你說一下這幾個標誌吧,可以說這些車輛基本上國內是非常少見的,你見的情況下也是非常少見,別說小城市,大城市也很難看,所以說自然而然基本上很多人都不認識,那麼小編就帶你們過來盤點一下,估計你這十幾年都沒有見過的汽車標誌,下面這些汽車的標誌,不知道你都認識幾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