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楊紅說三農】,關注我帶你看更多的農村趣事和相關的「三農」知識。
土地是農民不可缺少的基石,過去,許多農民辛苦勞作了一生,卻沒有一塊土地能歸他們自己所有。但是到了今天,「耕者有其田」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家家戶戶,都有自己的土地資源。現在農民的土地資源分為兩類,一類是宅基地,一類是承包田,承包田用來種地,宅基地用來建房。由於目前承包田推行「增人不增地,減地不減地」,長期有地難變,宅基地也不一樣,所以大家都要注意宅基地。
地籍證全部免費發放到村小組,一般在戶主家中登記造冊。當產權人年老去世,可由同一家庭的子女繼承時,將房屋分割為兩部分即可。但是,如果出現以下5種情況,那麼孩子就不能繼承宅基地,這是全村的人都要注意的。
1.小孩子很久以前就是單獨的家庭了。
產權一般 都是由子女繼承的,宅基地繼承實際上是指繼承宅基地的使用權、收益權等,而非所有權。前面已經提到過,父母去世後,同一戶口中的子女可以繼承,但假如子女早在家庭中獨立生活,且與父母無任何關係,則無法繼承父母的宅基地,因為如果是「一戶一宅」,那麼如果是「一戶多宅」,那麼就屬於「一戶多宅」。
當然,雖然無法繼承宅基地,但是父母的房屋屬於父母的財產,可以由子女繼承。但是這樣的房子是可以繼承的,宅基地是不能繼承的,以後的房子是不能再進行整修、復建的,要等房子自然塌了以後,由村工作組收回宅基地。如果父母去世後他們的宅基地上沒有房子,村工作組可以立即收回。
2.子女戶口遷入大都市;
現在,戶口遷往大都市的孩子,早已不屬於農業戶口,也不屬於村民小組的成員,而現在國家禁止非農業戶口遷入農村,所以 非農業戶口的孩子,是不能繼承農村父母的宅基地的。不過,大城市的孩子也可以繼承房子,同樣不能翻新、新建。
3空閒時間最長不超過2年。
如果父母的宅基地一直閒置,閒置2年以上才拆遷,那麼村組就有權收回,父母去世,子女即使是 戶,也屬於農業戶口,不能再繼承。超過兩年沒有使用過的宅基地,無論哪種情況,村工作組都可以收回。
第四,經濟適用住房家庭。
大家都知道這樣一件事,村中有個五保戶,在村裡敬了二三十年,後來變老了,人的身體天天受影響,就像風中的燈火闌珊,隨時都可能被吹滅。此時來自外地的一位親威,說要來照看一下五保戶的日常生活,並向村裡表示要繼承五保戶的房屋和土地資源。
這種情況顯然不能如願,五保戶就是那些孤苦無依、無人撫養的老人,他們以前全部由村裡供養了二三十年,老人去世後村裡也會出現喪事,自然沒有繼承的稱謂,他們去世後宅基地由村裡收回。像這樣的親威,就算是真正的親友,死前不撫養老人,死後也不能繼承他們的房屋、田地。如果這個親戚、朋友和盆友在老人老了以後,一直撫養他,不讓老人成為五保戶,自己承擔自己的社區養老服務和喪事,這個老人就可以繼承。
五是違法建房。
鄉下有一些人只圖便宜,在宅基地確權後蓋房子,暗地裡又多了一些村莊的公共商業用地,比如把牆移到外面就可以多佔一些地。還有一些則私改宅基地的使用性質,如未經批准在宅基地上蓋廠房等,將土地資源轉變為工業用地。這些都違反了宅基地制度的規定,都是不可繼承的。如果是超佔面積,則只繼承有證上規定的面積,空地部分不得繼承。
尤其是對農戶來說,宅基地對農戶來說,也正因此,在我國現在的管理方式越來越規範,上邊幾種情況,小孩子不能繼承,大家都知道,大家都知道。
對此各位看官們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下方留言區留言評論哦~更多三農資訊,請關注楊紅說三農!
本文由百家作者楊紅說三農原創,未經允許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