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人注意:5種宅基地,子女無法繼承!村裡將收回!

2021-01-18 騰訊網

土地是千百年來農民生存的根本,在以往,很多農民辛苦操勞一輩子,也難以擁有一塊屬於自己的土地。不過到了現在,「耕者有其田」的夢想早已實現,家家戶戶的農民,都有了自己的土地。現在農民的土地分為兩種,即宅基地和承包地,承包地是用來種地的,而宅基地則是用來蓋房子的。由於承包地目前實施「增人不增地,減人不減地」,長時間都不會有變化,而宅基地不同,因此我們需要關注宅基地。

宅基地是村集體免費分給農民使用的,一般登記在戶主名下。當戶主年老去世後,可以由同一戶的子女來繼承,更換戶主即可。但是,如果出現以下5種情況,宅基地是不能由子女繼承的,農村人要注意。

1、子女已經分戶出去

繼承一般都是由子女繼承父母的,繼承宅基地其實指的是繼承宅基地的使用權、收益權等,而不是所有權。前文提到,父母去世,同一戶口內的子女可以繼承,但如果子女已經分戶出去,跟父母不屬於同一戶,就不能繼承父母的宅基地,因為「一戶一宅」,如果繼承了,就屬於「一戶多宅」。

當然,雖然不能繼承宅基地,但父母的房子屬於父母的私人財產,可以由子女繼承。但這種房子可繼承、宅基地不能繼承的情況,以後房子就不能再進行翻修、重建,而要等到房子自然倒塌以後,由村集體收回宅基地。如果父母去世時,其宅基地上沒有房子,則村集體可直接收回。

2、子女戶口遷到城市

子女戶口遷到城市,不再屬於農村戶口,也不屬於村集體的一員,再加上現在國家嚴禁城市戶口到農村擁有宅基地,因此城市戶口的子女,是不能繼承農村父母的宅基地的。但城市子女也能繼承房屋,同樣不能翻修、新建。

3、閒置超過2年的

如果父母的宅基地一直空著,閒置超過2年都沒動,那麼村集體有權收回,父母去世,子女就算仍在一戶,也屬於農村戶口,也不能再繼承了。閒置超過2年以上的宅基地,不管是哪種情況,村集體都可以收回。

4、五保戶的宅基地

筆者聽說過這樣一件事,一個村裡有個五保戶老人,由村裡供養了二三十年了,後來年齡大了,身體一天比一天差,就像風中的蠟燭一樣,隨時可能熄滅。這時候從外地來了一個遠房親戚,說要來照顧五保戶的生活,並向村裡表明要繼承五保戶的宅基地和房子。

這種情況顯然不能如願,五保戶即無兒無女,沒有贍養人的老人,之前一直由村裡供養二三十年,老人去世村裡也會辦後事,自然沒有繼承的說法,其去世後宅基地由村裡收回。像這樣的遠房親戚,即便是真親戚,老人生前不贍養老人,去世後也不能繼承其房屋和宅基地。如果這個親戚在老人老後,一直贍養著他,不讓老人成為五保戶,自己負責其養老和後事,則是可以繼承的。

5、違法宅基地

農村有的人愛佔小便宜,在自家宅基地確權以後,蓋新房時,偷偷多佔一些村裡的公共用地,像把圍牆往外挪一些就能佔不少地。還有的則私自變更宅基地利用性質,例如未經批准在宅基地上蓋廠房,把建設用地改為工業用地。這些都是違法宅基地,都是不能被繼承的。像超佔面積的,只能繼承確權證上面規定的面積,多出來的不能繼承。

宅基地對農民來說至關重要,也正因此,國家現在的管理越來越規範,以上幾種情況,子女無法繼承,大家要心裡有數。

相關焦點

  • 農村有5種宅基地 子女將無法繼承,趁早了解!
    現在農民的土地資源分為兩類,一類是宅基地,一類是承包田,承包田用來種地,宅基地用來建房。由於目前承包田推行「增人不增地,減地不減地」,長期有地難變,宅基地也不一樣,所以大家都要注意宅基地。地籍證全部免費發放到村小組,一般在戶主家中登記造冊。當產權人年老去世,可由同一家庭的子女繼承時,將房屋分割為兩部分即可。但是,如果出現以下5種情況,那麼孩子就不能繼承宅基地,這是全村的人都要注意的。
  • 2021年起,父母的房產子女「不再繼承」?1.5億獨生子女家庭注意
    這正是我們今天要重點說的,2021年1月1日起新的《民法典》開始實施,這意味著繼承權將發生重大變化,2021年起執行繼承權新規——千萬別以為「父財必然子承」,尤其是房子這個家庭財產的核心,在新的法規下,父母的房產真的會出現子女「不再繼承」的情況。特別是1.5億獨生子女家庭,更不要想當然覺得自己是獨生子女,財產繼承就萬無一失,新規和我們很多人的認知有很大出入。
  • 獨生子女無法繼承父母的房產了?
    2021·繼承父母房產新規《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將從2021年1月1日開始實行,其中就對父母的房產如何通過繼承的方式轉讓給子女們做出了詳細的規定,在這些規定中,有不少內容是結合當前的情況提出的新規定。
  • 農村宅基地新政策:將迎來「1轉1入1退」,與每個人息息相關
    了解三農大百科,來自我們身邊的農村事,大家好,我是楊納聊三農!和你們一樣關注農村事件。為保證農民朋友的利益,國家開展了各種土改和土地確權工作,目前全國大部分地區已發放了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證書。如今鄉村又傳來了好消息,鄉村宅基地或將迎來「一轉一退」,與大家息息相關!
  • 全國土地日丨說說農村宅基地上的那些事兒
    外嫁女要求繼承宅基地上翻建房屋 緣何被駁回基本案情老李夫婦生育了李小麗和李大立兩個子女。老兩口於2005年和2017年先後去世。已經出嫁多年在別村擁有一處宅基地的李小麗將哥哥李大立起訴至法院,要求繼承父母位於某村宅基地上房屋50%的份額。
  • 獨生子女無法繼承父母的房產了?到底是危言聳聽還是確有其事?
    2021·繼承父母房產新規《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將從2021年1月1日開始實行,其中就對父母的房產如何通過繼承的方式轉讓給子女們做出了詳細的規定,在這些規定中,有不少內容是結合當前的情況提出的新規定。也就是說,「繼承權」新規,2021年起,父母房產統統按「新規」處置。
  • 出嫁女兒能否繼承父母的土地和宅基地?最新回應來了,別不當回事
    然而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女性地位提高之後,女性的相關權益也逐漸體現出來,以前農村有些女兒出嫁之後也想要娘家的繼承權,所以會滋生很多矛盾,最後甚至兄弟姐妹之間大打出手,作為娘家的哥哥弟弟來說,這父母的財產或者土地都應該是家中的男子來繼承的,這閨女嫁出去了就是別人家的人了,不應該再拿著娘家的財產去婆家過日子,不過這樣的說法在今後或許將被打破,比如說出嫁女兒能否繼承父母的土地或者宅基地等問題
  • 明年執行繼承權新規,2類房產無法過戶,1.5億獨生子女家庭注意了
    如果真的像網上遍布的「房價大跌」、「鬼城遍地」、「房子夠40億人住」等等論調,怎麼可能有這麼多人買房子呢?說回關於房產繼承的規定,就算是獨生子女,也有2類房產無法過戶。1,被繼承人並未明確歸屬的房子。很明顯,這是因為父母沒有把房產過戶給子女,也沒有立遺囑,導致離世後造成產權歸屬爭議。所以,哪怕是獨生子女家庭,房屋的「繼承權」,也需要父母通過過戶、立遺囑等方式明確歸屬,以防離世後牽扯不清。2,宅基地和老公房家屬院。農村的宅基地,和城市的「老公房家屬院」,個人只有使用權,沒有產權,所以無法辦理房產過戶,哪怕獨生子女也不行。
  • 農村土地都要被收回?這四類土地才會被收回,這些問題農民要注意
    其實這只是謠言,農村居民根本就不用擔心,現階段國家推動的農村土地確權登記也即將全面完成,通過土地確權登記,農村居民的土地權益將能夠得到有效的保障!隨著農村土地確權登記工作的結束,國家還會將二輪土地承包期限延長到2057年,穩定農村土地承包權益,從而推動農村土地流轉等改革工作的開展,可見在土地改革工作中,「土地都要被收回」純屬謠言!
  • 獨生子女家庭請注意,房屋繼承迎來新規,2類房產無法過戶
    根據新則,將取消公正優先制度,在所有者立出多份遺囑的情況下,以最後一份遺囑作為執行標準。同時,增加錄像遺囑和列印遺囑兩種方式,只要有兩個證明人以及手寫姓名及日期,便被視為有效遺囑。合法繼承人平分如果被繼承人去世時為留下遺囑怎麼辦?針對這一情況,《民法典》也是做出了明確規定,繼承權應由所有合法繼承人平分。
  • 農村自建房該注意哪些忌諱?看完這5點,輕鬆挑好宅基地建出好房
    很多人辛苦幾年,就有回村蓋房的資本,有了房子就有個落腳點,才有在農村定居的可能。城市雖好,對於農民來說,只是個打工的地方,他們的心,依舊在老家農村。比起在城裡幾十萬買一套房,農民更熱衷於幾十萬在農村蓋一棟房,住得更舒服。農村不需要買地基,因為有屬於自己的宅基地,廁所設在哪?廚房建在哪個地方?要蓋幾層,蓋成什麼風格?
  • 繼承父母房產有變?有2類房子無法過戶,即便是獨生子女也一樣
    專家學者也都紛紛表示,2021年將進入經濟「大通脹」階段,說白了就是貨幣越來越不值錢了。 所以,越來越多人把資產投資在房子上,畢竟房子可以抵禦通貨膨脹,還能升值,讓自己的財富增長。
  • 宅基地已有「身份證」 有人已拿到!名字填寫要重視 別亂填
    隨著不少農村人進城買房定居,農村地區閒置的房屋也比之前多了不少。在很多人眼裡,房子是自家的,就算長時間閒置下去也沒有時間,等以後上了年紀想回鄉居住的時候再重新翻修一下就可以了。但是這樣的行為真的行得通嗎?農村人要留意了,有一類宅基地國家是可以無償收回的。按照規定,要是宅基地上的房子倒塌了、撤除2年以上沒有恢復使用的,宅基地的使用權是可以無償收回的。
  • 2019年,對於農村宅基地的老房子會如何處理,會拆除嗎?
    現在很多的農村都有一個現象,那就是空心村的現象,也就是說一個農村的村中心都是無人居住的老宅,這些老宅很多都是年久失修,已經變成了危房或者已經倒塌了。那麼國家對於這些宅基地上面的老房子會如何處理呢?2019年,對於農村宅基地的老房子會如何處理,會拆除嗎?
  • 農村老人去世之後,所留下來的承包地,該如何解決?
    所以說對農村的土地都是人們一直關注的話題,因為經常會出現一些新的政策和規定,時刻影響著農民朋友的利益,所以人們對這一點非常關注。其中有一點,農村老人在去世之後,所留下來的承包地,該如何解決?去年,農村土地確權工作基本完成,這是為了保障農民朋友合法權益的第一步,不僅將農村的土地重新給整理和規劃,還明確的了解到誰究竟有多少土地。所以說才會出現確權工作,並且明確的給農民朋友發放了證書。
  • 這5種財產,獨生子女不能繼承!
    月1日開始實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中,對父母的房產如何通過繼承的方式轉讓給子女們做出了詳細的規定,在這些規定中,有不少內容是結合當前的情況提出的新規定。變化1:新的繼承權增了2種立遺囑的方式在以往,立遺囑的常見方式,也是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去公證處進行公證,但想要立遺囑的人一般都是年邁的老人,行動自然遲緩和不便,公證處動輒幾十上百公裡路程,老人們經不起這樣折騰。新的繼承規定,增加了2種合法有效的立遺囑方式:錄像遺囑和列印遺囑。
  • 【速看】獨生子女能不能繼承父母房產?2021年起,房產繼承有新規!
    2021繼承父母房產新規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將從2021年1月1日開始實行,其中就對父母的房產如何通過繼承的方式轉讓給子女們做出了詳細的規定,在這些規定中,有不少內容是結合當前的情況提出的新規定。
  • 5年之內,農村將湧現一批「暴發戶」,主要因為宅基地的「整改」
    這兩年國家對農村土地的整改大家是有目共睹的,改革的力度完全可以用「空前絕後」來形容!正因為這樣的原因,在未來五年內,農村將有很大一部分農民,因為自己手中的「宅基地」而迅速暴富!看看有沒有你?1、已經被列入徵用範圍的宅基地為了加速農村城鎮化的進程,這兩年徵地在農村已經是非常普遍的事情了,尤其是經過了土地改革之後,補貼資金在原來房屋補償的基礎上又增加了宅基地補償、安置費用等等,幾年以後被徵地的農民每家拿到百十萬都得是面積小的!2、路邊的宅基地這兩年國家一直在著手建設農村的公共設施,包括修路、村活動中心等等。
  • 2021年執行繼承權「新規」,兩類房產無法過戶,獨生子女也不例外
    馬雲曾提出「未來最不值錢的就是房子,房地產嚴重過剩下,未來每對年輕夫妻至少要繼承父母雙方5套以上房子。即便現在不買房,以後也不會沒房住。中國社科院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也表示,2021-2025年國內60歲以上老人會突破3億。在2023年後,20-60歲青年勞動力每年減少上千萬。
  • 2類人卻會被銷戶,土地權益沒收
    並且,在多項權益上有明確的規定,同時保障了農村男女的利益。但和這新婚的喜慶相反,例外兩類人卻會被銷戶,土地和宅基地的權益也會被收回。那麼,具體是怎麼回事呢?今天荳子就結合最新的一些信息以及自己的理解和大家重點地聊一下這個話題。